在清豐縣第三屆「孝老愛親」表彰大會上,來自大流鄉苗屯村的孝媳邵翠英榜上有名。「她得這個獎,當之無愧!」鄰裡如是說。
邵翠英出生於1954年,娘家在大流鄉邵圈村。她身材中等,性格溫柔,勤快善良。1974年,她與丈夫趙進錄結婚,自此,她與丈夫盡心侍奉婆母馮玉芝四十餘年,在村裡受到廣泛稱讚。
婆母馮玉芝今年已逾百歲高齡了,年輕時愛乾淨,婚後生育了兩個兒子和四個閨女。上世紀七十年代,老伴兒患病去世。養育六個兒女的重擔落在了一個四十六七歲的孀婦身上,何其艱難!在其後的日子裡,馮玉芝又痛失長子和幼女。這些天大的打擊並沒有使得馮玉芝意志消沉,在艱難的處境中,含辛茹苦將其餘兒女拉扯成人。
兒媳過門幸福來。自翠英結婚以來,她孝敬婆母,和睦鄰裡。婆母是個勤快人,把家裡面打理得井井有條,深受翠英敬重。翠英是個有心人,幫著婆母刷鍋做飯,洗衣涮物,灑掃庭除,儘量讓婆母少出力。翠英視婆母如親娘,婆母視翠英如己出,一家人雖然生活清貧,但是甘之如飴。幾年後,翠英生下一男一女,婆母拉扯孫子孫女,忙的手腳不沾地,但她內心高興,她盼的就是人丁興旺,家和萬事興。
隨著婆母年歲漸長,身體便不時出現些毛病。翠英和姐姐們帶她去縣醫院檢查,醫生表示各項指標均正常,無甚大礙。醫生為了安慰老人,給她開了一些開胃的藥。婆母卻堅持要到村衛生室那裡買藥,她認為那裡的藥見效快。其實完全是心理作用。為了安慰婆婆,翠英常年到村衛生室拿藥,婆母也很認真地每天三頓按時吃藥,堅持了快五十年了。「老娘沒啥大病,卻堅持服藥,年齡已經百歲,身體還算健康,難道是藥物起了什麼作用?」翠英夫婦和三個姐姐百思不得其解。
為了照顧好婆母,翠英每天徵求婆母的意見,詢問婆母想要吃什麼。婆母提出要求,翠英總是盡力滿足。婆母愛吃雞蛋黃、紅薯,愛喝玉米粥,愛吃西瓜,翠英都時時讓婆母滿意。
2013年,婆母行動開始不便起來,有時婆母便秘,翠英就用手去摳,後來,翠英給婆母買來治療便秘的藥,便好多了。婆母平時就很愛乾淨,翠英和三個姐姐便經常給老娘洗澡,換洗衣褥,買新衣服。為了讓婆母的生活更加舒適,翠英和丈夫商量著給婆母房間中安裝了空調。翠英還經常在婆母的房中噴灑空氣清新劑,保持室內的空氣清新。
2019年是婆母馮玉芝的期頤壽誕。全家老少,閨女外甥齊聚大流飯店,設宴共慶盛事。在喜宴上,一家人歡天喜地,老壽星滿面春風。馮玉芝激動地說:「想不到我能活到一百歲,真是得俺翠英和仨閨女的濟了。現在生活也好了,看著孫子孫女、重孫子孫女一大堆,心裡是真高興!」
2020年,婆母行動更加不便,需要兩人攙扶。三個姐姐便在翠英家輪流吃住一個月,協助翠英照顧好母親。翠英為婆母買了輪椅,總是不時地推著婆母外出散心。婆母總是說:「翠英,真是拉累恁啦!」「娘,看您說啥哩,這不是俺做兒女的該做的嗎?咱娘倆一塊快五十年了,咱沒岔過。我推著你玩,鄰居街坊都誇咱倆關係好,我心裡真高興,這是我裡福氣。人家都羨慕咱倆哩。你能活到啥時候,我就伺候你到啥時候。」每逢婆母說這句話的時候,翠英就如是說。
翠英對著筆者說:「俺娘吃了多半輩子苦,受了不少罪,為裡都是俺吶!現在她老了,正是需要人伺候的時候,俺一定得讓老娘過裡舒心高興。她的長壽是俺全家人裡福氣,俺都盼著老娘能再活幾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