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12 17:35
提起「轉筆」這個詞,畫面轉到了每個人的「中二」(比喻青春期少年自以為是等特別言行)時代,課堂上老師滔滔不絕,坐在底下的你百無聊賴、雙眉緊皺,拿著手裡的筆轉來轉去「殺時間」。
一般人覺得無所謂的小玩意,卻在轉筆專業玩家的手裡發揚光大、「妙筆生花」。如今的轉筆已不僅是一項「癖好」,它已經成為了一項世界性的運動,還會舉辦國內和國際比賽。
小編很嚴肅的告訴各位寶寶們:「轉筆圈不僅有自己的論壇和組織,最重要的是還有世界盃和錦標賽呢!」
我們是嚴肅認真的分割線
該給轉筆「正名」了人家總統都玩呢
你的學生時代,身邊總有那麼一兩個把筆轉成呼啦圈一般的「轉筆高手」,惹得你也心痒痒得想學著轉筆,但手指頭總是不夠協調,拿著水筆在手上還沒轉足半圈,筆已經沒了慣性,「啪嗒」一聲掉在桌子上。
但和轉筆相伴的,是老師和家長的訓斥,「做作業的時候要專心,不要轉筆。」「再轉筆就把你的筆收走……」轉筆真的有這麼「討人嫌」麼?才不是,就連俄羅斯總統普京,也會在手指「閒不住」時玩轉筆呢。這項小習慣已被開發成全球性運動,讓不少人成了「職業玩家」!
指尖上的運動如今已有萬人擁躉
進入轉筆論壇,隨手點開一個演示視頻,你會發現,成為一項專業運動的轉筆,單是筆的配置就已經升級了很多。轉筆運動的專用筆比普通筆長,大多是筆桿的兩頭套有筆帽、筆膠,俗稱「雙頭筆」。
拿著專用筆的玩家,不僅能用大拇指、食指和中指順利完成基本的轉筆動作,還能在五個手指的指縫間將筆轉出各式花樣,視覺效果很驚人。
國內「某轉筆論壇」除了有論壇,還有自己的微博帳號,帳號的粉絲已經達到了一萬兩千餘人。不少轉筆愛好者都會及時向帳號「投稿」,發上自己的轉筆視頻和網友們分享。
轉筆圈也有「世界盃」和「錦標賽」
每一招武俠招數都有自己的名字,而轉筆的每一種轉法如今也有了自己的「學名」。小編了解到,轉筆招式種類繁多,多以手指位次命名(手指名+方式+方向+圈數)。正方向旋轉是Normal,反方向旋轉是Reverse;最基本的是Thumbaroundnormal(簡稱tan),靠中指撥動筆繞大拇指旋轉一周;反向靠食指推力稱為Thumbaroundre-verse(簡稱tar)……這麼多讓人眼花繚亂的名字瞬間讓轉筆變得更加高大上起來。等等!小編已跟不上節奏,筆記已凌亂……
轉筆「世界盃」和「錦標賽」的出現,更加賦予這項運動「全民化」的意義。專業比賽一般在線上舉行,由參賽者錄製視頻上傳給主辦方評分。從2007年起,奇數年舉行個人錦標賽,偶數年舉行以國家、地區為單位的團體賽。主辦方一般為國際轉筆組織UPSB。各個參賽組織還會發起裁判團,針對參賽的轉筆視頻作品進行投票。
那麼,問題來啦!
轉筆比賽以什麼標準定輸贏?
中國的高手都分布在哪裡?
莫急莫急,和小編一起拿著筆轉起來,咱們接著往下看。
據了解,世界比賽會有各個參賽組織發起裁判團,每個組織的裁判結果為一票;通用評分標準以四個維度評判:執行、難度、創意、表現力。
在國內,「某轉筆論壇」已有超過16萬的會員。但是,以地域來看,廣東遙遙領先。2014年,代表中國取得團體亞軍榮譽的5人之中,竟有4人是廣東人。每年一屆的智高杯全國賽,基本上在廣州或東莞舉行。以2011年首屆全國轉筆大賽的排名說明,前20名之中,有15人來自廣東。
美國、日本、韓國、泰國、法國、德國、西班牙等國也紛紛各領風騷,產出不少大神。例如,法國玩家Pyralux外號「蛇王」,他轉筆時,筆像是黏著一般在指腕遊走;至於泰國SpinnerPeem,把追求高難度發揮到極致,被圈內稱為「暴力流」。
轉筆轉得多,大腦可以更清醒?
腦科學教育顧問周家儀指出,人的小腦負責身體平衡及感官協調,經常玩轉筆可訓練手、眼及小腦,小腦活動同時,也會刺激大腦的神經細胞,長期訓練有助提升專注力、記憶力及學習能力。
網友心聲:轉筆是充滿回憶的青春期
10年前開始玩、以選手和裁判身份參加過世界大賽的黃先鴻,表述轉筆對他的意義:「轉筆帶給我充滿回憶的青春期,這是我任何時候都會引以為傲的一段經歷,是它讓我知道熱愛一個東西有多麼幸福。」
網友「@不撩人的小餅乾」依然不喜歡圖書館裡轉筆的讀者,「好討厭圖書館裡面轉筆的人噢,聚精會神突然筆掉了,很容易嚇人一跳啊。」
「@書婉」認為,想要真正改變大眾的觀念,可能還要很長的時間。「隨便玩玩的人多,真正拿來當興趣,甚至參加比賽的估計沒那麼多人。但這終歸是一項新興的運動,誰說未來沒有前景呢?」
儘管如今轉筆被越來越多的人「正名」,但真要像玩魔方一樣徹底被大眾接受,估計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想想鬥地主都成國家體育項目了,電競也成大學課程了,「轉筆」說不定就指日可待了呢!
小編想起那些年摔壞的轉筆,現在卻依然沒有練成大師。
不說了,「轉」起來!
(據新華網微信號,原標題《「轉筆」已成世界性運動 還記得那些年你摔壞的筆嗎?》。編輯:趙靜)
147626493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