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為大家詳細地介紹了促銷工具的整個產品設計的思路和原型產出,供大家學習!
本文按照用戶體驗5要素的方式進行講解,如果閱讀者對用戶體驗要素陌生,可以在人人都說產品經理搜索查閱,本文不再贅述了。
上一篇文章《商品促銷工具的產品設計三步走!》講過戰略層(為什麼做),在此總結一下:
對用戶來說,商品促銷意味著省錢,這是優惠敏感型用戶樂於看見的;對於商家,希望通過某種營銷的方式獲取更多的流量,實現單量轉化,提高營收;平臺需要平衡整個業務鏈條裡的角色,讓他們進來在這個生態圈都能滿足自己的需求,所以平臺搭建這種促銷工具激勵和引導商家促銷,給與商家更多的曝光機會,讓商家有錢可掙。本文要點提煉:
範圍層–核心需求場景;結構層—產品結構;框架層—界面設計。本文主要講述範圍層(功能和內容)、結構層(交互和信息架構)、框架層(界面設計),因是後臺產品,需求方比較重視流程和效率,不關注表現層(視覺設計)。
一、範圍層–核心需求場景
產品設計的過程是解析需求的過程,這個過程是需要分析操作者什麼時間,什麼地點,做什麼,怎麼做,簡單來說就是5W1H,這就是場景描述。
以下表格是我與需求方溝通確認後得到的核心場景,我的產品設計就是基於核心場景搭建的,需要做什麼功能或內容才能滿足需求。
二、結構層-產品結構
2.1 頁面架構
每個餐廳或連鎖餐廳有需求做促銷商品活動,操作者(市場部/菜單部)需要操作單餐廳或連鎖餐廳配置商品促銷活動,每家餐廳都有這類促銷活動,每一個商品是通過活動建立的促銷,需要有這類促銷活動的餐廳管理界面和每家餐廳下的促銷商品管理界面。
2.2 促銷商品的流程
活動是建立在商品身上的,「增刪改查」四個流程主要是在商品上去擴展。
三、框架層-界面設計
3.1 餐廳管理
初始化的時候這個界面是空的,沒有任何餐廳。當操作者在此處新增了活動,那麼那家餐廳就真正的啟用了這個促銷類型,會記錄在促銷商品類型的資料庫中,在這個界面產生一條記錄。
這條餐廳記錄可以查閱所有的有效的和無效的商品活動,並且可以配置每家餐廳的對購買促銷商品的限定商品數量和限定訂單的規則。
3.2 商品管理
這個界面是由餐廳管理下的二級頁面,通過餐廳管理的查看商品進來的。這個頁面是對該餐廳的所有的有效和無效的商品活動的管理。
管理列表需要展示基本的商品促銷規則:價格和時間,當然可以展示更多的規則。
活動未開始和進行中會出現各種情況,這裡的修改主要解決修改促銷規則如價格和活動時間等。
當商家由於某些原因不能繼續活動,作廢是更改活動的狀態,這樣用戶端看到的商品是恢復原價了。
3.3 新增活動
新增活動主要是配置促銷規則的地方,主要包含哪些商品參加促銷,商品配置的各項優惠,活動日期和面向的用戶。
選擇餐廳處支持單一餐廳和連鎖餐廳的選擇方式,連鎖餐廳通常在平臺上屬於一家商戶且共用一套菜單,自然是可以同時配置的。
商品優惠,此處會獲取整個菜單的所有分類和商品,可多選並分別配置商品促銷價格和促銷庫存以及每單限購。
為了控制每個商品的優惠成本會在商品名稱下面提示「已有商品活動」來提醒,當然這裡直接選擇覆蓋之前的活動。
日期,因商品促銷的背景行業是外賣,商家可以在不同的飯點配置不同的活動,也可以針對工作日和周末。面向用戶,商家可以面對不同的用戶類型給與不同的優惠價格。
3.4 修改活動
修改活動,其實是修改某一個商品的某些活動規則,應對活動效果及時調整。
修改應該注意哪些內容能改,哪些內容不能修改。
例如圖中,餐廳和商品是不能修改的,這是這個功能的主體;其他規則如優惠,日期和面向用戶都是可以修改的,但切記一定要記錄日誌,這樣才能整體掌握這個活動的成本消耗,這對後面的結算對帳都是依據。
以上是促銷工具的整個產品設計的思路和原型產出。
為什麼會花3天的時間寫了兩篇文章,目的是整理這些年的工作方法論和思路。
當我置身的環境非常包容或者工作流程不嚴謹的時候,會被影響,從而變得局限,主觀或者傲嬌。
以這兩篇文章自省,希望自己不管處於什麼環境都有著不斷進化的產品思維,也希望自己的文章能夠給一樣背景的人一些感觸。
當然,希望閱讀的同學們,對我的文章多多提出寶貴的意見,互相交流!
本文由 @seven7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於CC0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