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婚姻現「新暗傷」,比喪偶式育兒更讓人頭疼

2020-09-05 榮姐說美食

文 | 幸孕姐(高級母嬰護理師,擁有本文版權,歡迎分享)

還記得結婚時的宣誓詞嗎?


「我們自願結為夫妻,從今天開始,我們將共同肩負起婚姻賜予我們的責任與義務:上孝父母,下教子女,互敬互愛,互信互勉,相濡以沫,鍾愛一生。」

然而,又有多少人做到了呢?

中國夫妻婚姻寫照

1、丈夫在「下教子女」上的缺失

自古以來,中國就有「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女性應該相夫教子,男性就該養家餬口。代代相傳下去,就逐漸衍生了「喪偶式育兒」教育。


即由妻子承擔起所有的育兒重擔,丈夫不管不顧,就像不存在一樣。婚姻生活原本需要夫妻倆共同的經營,孩子的養育更需要父母都負起責任,如果一方缺失,必然會導致另一方不堪重負。

有人說,母親就是天生就該去照顧孩子,24小時待崗,全年無休,隨叫隨到,而父親就是一個擺設,只要提供一顆精子,從此就能高枕無憂,對孩子不管不顧。

雖說上面這句話有些誇張,可實際生活中,深陷喪偶式育兒的媽媽們每天過得日子,未必好得到哪去。老公不幫忙帶孩子,已經讓寶媽們頭疼不已。可怕的事情是,當我們還在批評喪偶式育兒時,另一種婚姻劫難正在悄悄興起。


2、丈夫在「上孝父母」上的遊走

如果說男性因為沒有經歷十月懷胎,所以在父親這一角色的切換上會慢一點,所以難以承擔育兒責任,這個還能好好理解一點。但有一類老公,不光不願意照顧自己的孩子,還不願照顧自己的父母,把所有的責任推給了妻子,這就有些匪夷所思了。

這類丈夫典型的表現為:覺得自己在外打拼天下很辛苦,女人就應該做好內務,在家裡伺候好孩子和老人,伸著脖子叫囂——嫁給我就是我家的人,就該伺候好我父母,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一旦發現妻子和父母之間發生了矛盾,不斷不去幫忙調和,反倒是對著妻子一頓罵。

這也是一種新型的中國式婚姻「暗傷」,比喪偶式育兒更讓人頭疼。


男人沒辦法承擔起家庭的責任,沒有給家人庇佑,反倒是將生活中的不如意都發洩在妻子的身上,對生養自己的父母沒有盡到半分責任,反而讓妻子成為贍養老人,給予老人關懷的關鍵人物,這樣對妻子真的公平嗎?

原本可以恩愛甜蜜的夫妻,當丈夫這一角色缺失,把教育孩子、贍養父母的責任全部推卸給了妻子,這樣無疑會加重妻子的重擔,導致婚姻陷入僵局之中,倘若哪天妻子不堪重負,鬆開了手,這份感情估計也走到了盡頭。


所以,希望各位男性朋友能夠早日醒悟過來:家不是女性一個人的責任,需要雙方對此負責。婚姻幸福的真諦,也不過就是婆媳關係融洽,親子關係和諧,而這些關係中,丈夫責任重大,是關鍵人物之一。(lyj)

相關焦點

  • 喪偶式育兒已成過去,現在讓新一代媽媽更頭疼的是:詐屍式育兒
    導讀:喪偶式育兒已成過去,現在讓新一代媽媽更頭疼的是:詐屍式育兒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喪偶式育兒已成過去,現在讓新一代媽媽更頭疼的是:詐屍式育兒!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守寡式婚姻、喪偶式育兒,多少家庭不幸的開始
    不管是城市還是農村,近些年越來越多守寡式婚姻、喪偶式育兒出現在大眾眼裡。都說幸福的家庭靠兩個人不斷的經營,而不幸福的家庭有一個人不努力就夠了。對於有了孩子的家庭,守寡式婚姻更讓人絕望。因為他不但不管你,也不管孩子,整天還覺得自己是孩子,根本沒有一個做父親的責任。
  • 喪偶式婚姻是什麼?出現喪偶式婚姻怎麼辦?
    現在社會飛速發展,經濟水平高,喪偶式婚姻現在越來越明顯,一天都見不到一個人,一天幾乎沒有交流,需要對方的時候,對方永遠都在忙,這種婚姻是很危險的,感情是需要交流的,沒有交流的感情是會慢慢變淡的。一、喪偶式婚姻是怎麼形成的?
  • 喪偶式婚姻是什麼意思?拒絕獨角戲的婚姻真的不難!
    這些年來,很多的「毒舌」詞語都走進了大眾的視野,比如說「喪偶式婚姻」、「喪偶式育兒」等等。喪偶式婚姻是什麼意思?這個詞語通常是作為已婚的人描述自己的婚姻狀態時的。顧名思義,這個詞語的意思就是在婚姻存續期間,另一方不能給你提供任何幫助,有這個人跟沒這個人沒什麼兩樣。
  • "喪偶式"育兒:你一個人的過度努力,或許正在毀掉孩子和婚姻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喪偶式育兒已經成了中國家庭的常態。父親這一角色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參與度不足,或者是直接當起甩手掌柜,壓根就不參與。任你寶媽著急上火,哭叫怒罵,我自歸然不動,安穩如山。而媽媽們,也因為一次次交鋒的失敗,開始變得麻木,乃至於直接認命。"算啦,上輩子欠他的,再說,他笨手笨腳的,去了我也不放心。
  • 喪偶式育兒:誰給你的勇氣在育兒路上裝聾作啞
    喪偶式育兒指那種在家庭育兒方面基本是單方面的一個人搞定,育兒路上的另一半因為各種原因基本上處於沉默狀態喪偶式育兒誰都不想碰到,但是這件事婚前不一定能看出來,等恍然大悟的那天,卻發現為時已晚。喪偶式育兒模式中缺失的那一半,表現平平,屢屢逃避。
  • 「喪偶式育兒」的癥結到底在哪兒?
    近些年來,「喪偶式育兒」的話題,常常出現在育兒圈的談資中,也是很多媽媽不得不面對的問題。今天,我特意就這個話題,好好和大家談談,「喪偶式育兒」的癥結到底在哪兒。大家有什麼自己看法或心得的,可以在評論區踴躍發言,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 「喪偶式育兒」,這樣心酸的詞彙,更讓人心疼的是寶媽
    婚姻是女性人生的轉折點,遇到心疼自己的人和不在乎自己的人,生活有很大的不同。中國的歷史悠久,一般的家庭都是男主外女主內,很多男性也就自然而然的在外工作掙錢,女性在家操勞家務,處理家庭瑣事,照顧孩子。雖然社會在不斷發展,人的思想不斷的發生改變,可很多家庭中的生活模式,還都是處於原來的狀態。女性在懷孕後,幾乎很多人都會辭掉工作,在家養胎生孩子,帶孩子等。
  • 我也經歷了喪偶式育兒
    說真的,很多時候,婚姻在我們這一代人眼中早已經不像看起來那麼的美好了。雖然說現在很多男性也都能夠明白女性的辛苦,可是大多數的時候,我們所經歷的都是喪偶式的婚姻。哪怕是到了如今這個時代,很多時候,還是就是媽媽的責任。
  • 你的家庭是否也在承受喪偶式育兒?
    聽到很多朋友抱怨說,自從生了孩子後,就體驗到了什麼是喪偶式育兒,孩子完全是給自己生的。在孩子的養育上完全感受不到父親的存在,參與感也幾乎為零。為什麼會存在這種現象呢?1、被動式剝離育兒中的存在感朋友茜茜說,從懷孕開始,老公就在外地工作,一周回來一次,平常都見不到孩子。
  • 改變「喪偶式育兒」,不妨從育兒假開始
    參與立法的江蘇省婦聯負責人坦承,共同育兒假的目的是為了倡導男性參與家務勞動,共同養育子女。這一句話乍一看沒什麼問題,往深處一想又覺得哪裡不對,男性本來不就應該參與家務勞動、共同養育子女嗎?是啊,本來應該,可現實卻是,大部分家庭都是「喪偶式育兒」。
  • 「喪偶式」婚姻到底有多累?玉溪寶媽道出其中心酸……
    有人說當媽式擇偶,保姆式妻子喪偶式育兒,守寡式婚姻是中國女人的四不幸而更不幸的是這種毒雞湯>貌似大部分女子都幹過一碗下面這位網友也不例外▼網友 @就愛浪 發帖:多少人過著喪偶式婚姻?現在只想努力工作,等自己足夠強大就可以要孩子的撫養權,也有能力照顧她們,老公就當他死了,看見他就心煩,還不如死了我反而更輕鬆點,更開心點。最後希望每個女孩都能被世界溫柔以待,希望每一個努力奮鬥的媽媽都能得到她想要的。
  • 「我的老公是個隱形人」——那些喪偶式育兒的媽媽們
    什麼叫做「喪偶式育兒?」喪偶式育兒指的是長期在家庭分工中不存在的一方,在中國普遍是爸爸們。爸爸們或多或少忙於工作而長期的不在家導致家庭角色中只有媽媽的存在,活生生新娘熬成了老娘。為什麼會有喪偶式育兒的情況出現?社會快節奏,生存壓力太大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快,重複繁雜的工作被替代。現在社會競爭更加激烈,特別是25歲左右的年輕父母,本來就處於事業的上升期然後自己又生了寶寶。
  • 你知道「喪偶式」婚姻嗎?
    原以為男生和女生結婚以後會更加幸福,但沒想到的是幸福的婚姻變成了「喪偶式婚姻」。「喪偶式婚姻」就是夫妻兩人,其中一方對待家庭非常冷漠,不會承擔家庭義務,對家庭莫不關心。雖然名義上是兩個人,但實際上的婚後生活全靠一個人。在生活中夫妻總會有意見不合的時候,也會因為一些生活瑣事吵架,嚴重的還會動手。
  • 「喪偶式育兒」,僅僅是爸爸們的錯嗎?
    要想避免「喪偶式育兒」,一、永遠不放棄爸爸,二、要發揮爸爸在育兒工作中的獨特性。但是一味的批評,或者說一直強調「喪偶式育兒」,除了打消爸爸們的積極性、否認他們在家庭教育中的價值外,並不會帶來更多的積極變化,反而可能會讓爸爸們破罐子破摔,甚至以此為藉口:反正都喪偶了,所幸死透一點,不然還說我詐屍。所以,「喪偶式育兒」「詐屍式育兒」這些詞看似對爸爸缺席育兒這件事很有殺傷力,但對於媽媽或者說對於整個家庭來說,情緒是發洩了,結果卻可能適得其反。
  • 喪偶式育兒簡直太太太太太太爽了
    一說喪偶式育兒,眾人腦海裡立馬浮現出一張苦大仇深的媽媽臉,和一個關我屁事的爸爸臉。仿佛喪偶,限定了只能是「喪夫」。這些天,我體驗了一把喪偶式育兒,重點是這次換我裝死。我終於明白為什麼中國的爸爸們情願背著「喪偶」的罵名,也要將這種生活方式進行到底,因為那感覺簡直是太太太太太爽了。
  • 喪偶式婚姻的表現症狀和危害
    何叫「婚姻」,婚姻就好比兩人同時站在翹翹板的一端,互相保持相同的重量才能使翹翹板保持平衡,喪偶式婚姻就像是失去平衡的的翹翹板,因為其中一方自顧自的增重,被壓到頂端的那一方勢必會因為你的突然起身重重摔在地下,喪偶式婚姻也是如此,會因為一方的缺失變得有苦難言,疲憊不堪。
  • 老公對孩子不聞不問,喪偶式育兒是啥體驗?過來人的講述很戳心
    老公對孩子不聞不問,喪偶式育兒是啥體驗?過來人的講述很戳心在前段時間,「喪偶式婚姻」是非常流行的一個詞彙,也是目前很多夫妻所面的狀態,陳女士與丈夫就是其中之一。拒絕「喪偶式育兒」有妙招,重構家庭親密關係媽媽——明確共同的育兒職責首先在生育之前結婚之處,妻子就應該與丈夫確立生活中二人的分工與職責,同時明確生兒育女不是某一方的責任
  • 機智的父母,在孕期,就開始預防「喪偶式」育兒
    但在另一件事情上,則幾乎是絕對:自己育後會否遭遇「喪偶式育兒」。這,就是「喪偶式育兒」的前奏--在孕期時,丈夫對待妻子、腹中孩子的態度,所投射出來的,就是夫妻間的相處模式。回想一番,現正經歷著「喪偶式育兒」的我們,其實生活早就給了我們提示:產檢的時候,總是可以各種原因拒絕陪伴
  • 「喪偶式育兒」,你躺槍了麼?
    有人說,這不就是典型的「喪偶式育兒」麼?而現實生活中,有多少位女性資質平庸,家庭條件一般,老公常年出差在外,一個人面對孩子,深陷在這種「喪偶式育兒」的模式之中,辛辛苦苦的維繫這個得來不易的家。我有一個朋友就是這種情況,一邊上班,一邊帶著兩個孩子。好一點就是兩個孩子一個上小學,一個上幼兒園,而丈夫的工作是銷售,經常出差在外,一個月能回家兩三天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