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 讀
作為全縣唯一一家發放扶貧小額信用貸款的金融機構,廣西鹿寨農商銀行藉助長期服務「三農」積累的經營優勢和工作經驗,用心彈好「四重奏」,即推進黨建與金融精準扶貧深度融合、聚力產業鏈核心企業輻射帶動脫貧、立足特色資源稟賦創新金融產品、普惠金融構建全新農村扶貧金融生態環境,不斷探索創新「授人以漁」的金融扶貧模式,奏響了鹿寨縣金融精準扶貧的最強音。
打贏脫貧攻堅戰的號角吹響以來,廣西鹿寨縣共實現5879戶20689人貧困人口脫貧。2019年底,全縣22個貧困村已全部成功脫貧摘帽,所有村集體經濟年收入均達4萬元以上。
廣西鹿寨農商銀行作為全縣唯一一家發放扶貧小額信用貸款的金融機構,藉助長期服務「三農」積累的經營優勢和工作經驗,用心彈好「四重奏」,不斷探索創新「授人以漁」的金融扶貧模式,奏響了鹿寨縣金融精準扶貧的最強音。
圖為在鹿寨農商銀行生態旅遊貸款支持下,鹿寨縣打造的國家歷史文化古鎮稻田藝術。
一重奏:
推進黨建與金融精準扶貧深度融合
鹿寨農商銀行將黨建工作寓於脫貧工作之中,以黨建工作凝聚脫貧攻堅之心,把金融精準扶貧工作列入行黨委會研究討論的重點內容,不斷夯實黨支部戰鬥保壘作用,選齊配強支部班子,充分發揮黨員幹部先鋒模範作用。
不斷完善金融扶貧頂層機制建設,建立涵蓋實施方案、實施細則及扶貧貸款管理辦法、操作流程、盡職免責辦法等一整套制度體系,確保金融扶貧工作有的放矢,方向明確。
實施「黨建+政銀合作」模式,積極對接鹿寨縣政府和扶貧辦,在貸款貼息、風險補償、數據信息等方面達成合作,全面推進金融扶貧工作。
二重奏:
聚力產業鏈核心企業輻射帶動脫貧
圍繞產業鏈金融服務,鹿寨農商銀行運用「銀行+核心企業+農戶」模式,以貸款支持產業鏈龍頭企業為帶動,提升產業的承載力、組織力、輻射力,在促進企業發展的同時,因地制宜地幫助上下遊貧困農戶脫貧增收。
桂中(鹿寨)現代林業科技產業園是中國十大木業產業園之一,鹿寨農商銀行通過向園區入駐知名企業廣西畔森、閩佳木業等中高端加工企業發放優惠利率貸款,帶動上遊貧困農戶擴大林木種植規模,增加家庭收入。
該行還積極扶持自治區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鹿寨縣貴盛繭絲工貿有限公司發展壯大,並為其向上級政府部門申請了民貿民品貸款貼息優惠政策,有效降低其貸款實際利率,以此帶動上遊種桑養蠶貧困戶穩定脫貧。
為助力實施生態旅遊扶貧工程,該行貸款重點支持鹿寨縣祥鹿公司在國家歷史文化古鎮——中渡鎮投資打造以祥荷鄉韻和呦呦鹿鳴稻田藝術為代表的現代農業觀光遊,科學規劃拉溝鄉五家屯打造瑤家休閒養生體驗遊,促進一、二、三產業高度融合,帶動周邊村屯2271名建檔立卡貧困戶發展生態旅遊,讓下遊貧困戶積極參與到產業價值鏈的各個環節,農戶通過土地承租、勞務用工等方式獲得土地租金、工資、年底分紅等多重收入。
圖為鹿寨農商銀行信貸支持的鹿寨中渡鎮4A級景區「祥荷鄉韻」太空蓮基地。
自2016年開展脫貧攻堅戰以來,鹿寨農商銀行的金融服務共涉及29個產業鏈、涉及各類客戶436戶,累計信貸投放約191億元,切實發揮金融助推脫貧攻堅的核心功能。
三重奏:
立足特色資源稟賦創新金融產品
鹿寨農商銀行從支持新型經營主體和產業發展入手,聚焦「一村一品一主體」,創新金融產品和扶貧模式,積極為不同貧困戶「量體裁衣」,根據貧困地區特色產業資源優勢和扶貧對象多樣化資金需求,推出了「蜜桔貸」「靈芝貸」「竹筍貸」「桑蠶貸」「羅漢果貸」「烏雞貸」「生態旅遊貸」等系列信貸產品,確保扶貧貸款精準滴灌。
「去年的收成很好,也不愁銷路,羅漢果大果能賣1元一個,今年的麻竹筍價格也提高了,每斤的批發收購價是1.4元……」談及自己家庭收入翻番的情形,家住關江村長嶺屯的趙明清臉上是掩飾不住的喜悅和樂觀。
三年前,他了解到鹿寨農商銀行的扶貧信貸政策後,抱著嘗試的心理提出了貸款申請,沒想到鹿寨農商銀行的信貸經理在第一時間上門服務,詳細核實了他的家庭收支和發展產業意願等情況後,為他迅速辦理了5萬元的扶貧小額信用貸款。
↑圖為鹿寨農商銀行信貸員向趙明清講解扶貧信貸產品優惠政策。
有了啟動資金,趙明清開始信心十足地擴大種植規模,將家中一百多畝林地開闢出一部分種植了800棵羅漢果和500棒麻竹,對於鹿寨農商銀行在他艱難時期的雪中送炭,趙明清發自肺腑地感激:「沒有鹿寨農商銀行的貸款幫助,我現在的生活不會有這麼寬裕。」
「我是2016年貸款,2017年銷售砂糖橘收入就有40多萬元,年底我就開始建房……」四排鎮大村屯的謝玉宣站在自家的果園裡笑得合不攏嘴,作為最早一批得到鹿寨農商銀行貸款扶持的貧困戶,他依靠自己的勤勞肯幹快速甩掉了窮帽子,不僅將砂糖橘種植面積從6畝擴大到12畝,還建成了一幢三層樓的小洋房。
圖為鹿寨農商銀行信貸經理在砂糖橘果園裡向謝玉宣了解種植情況。
拉溝鄉大坪村古報屯是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鄧才亮和蔣世才等五名貧困戶在村裡致富能人的帶動下,共同在鹿寨農商銀行申請貸款辦起了農家樂,彩虹瀑布、瑤浴養生、豆腐宴、「蘿坳」民俗表演等一系列瑤家特色文化不僅吸引了眾多遊客,更讓這裡的村民吃上了家門口的旅遊飯。
同在大坪村的馮春茂,則依託竹修林茂的瑤山資源優勢,種植了1300棒的野生靈芝,除了銷售靈芝的收入,他每年還能拿到政府16900元的補貼。在鹿寨農商銀行的資金支持下,拉溝鄉目前的靈芝種植面積已有200畝,成為遠近聞名的「靈芝小鄉」,為瑤鄉群眾帶來了較好的經濟效益。
圖為拉溝鄉農戶正在採摘靈芝。
截至2020年6月鹿寨農商銀行已累計向建檔立卡貧困戶發放3244筆扶貧小額信貸1.45億元。為建立金融扶貧長效機制,對於已經脫貧的農戶,鹿寨農商銀行還依據農戶經營發展的種養殖產業配備多款金融產品。比如,「易農寶」「易商寶」、誠信創業貼息貸款、農戶信用貸款等,為助力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金融活水。
四重奏:
普惠金融構建全新農村扶貧金融生態環境
在助力精準扶貧的過程中,鹿寨農商銀行不斷完善金融服務,延伸服務觸角,充分發揮橋梁作用,加強與貧困戶的零距離溝通和交流,掌握貧困戶真實需求。
該行通過不定期送金融知識下鄉,為農民解讀國家精準扶貧政策、金融知識以及各種支農惠農金融產品,提升農民的致富能力;發揚農信人優良的背包精神,客戶經理用「E挎包」移動銀行設備上門服務,為客戶辦理開卡、手機銀行、簡訊通、掛失和激活社保卡等業務,極大方便農村群眾尤其是留守家庭的老年人;加快推進便民金融服務點網際網路化升級改造,為服務點布放「桂盛通」智能支付終端。
目前,鹿寨農商銀行在全縣6鎮3鄉設有離行式自助銀行10個,現金類自助設備達62臺,POS機達335戶,便民金融服務點101個,手機銀行用戶8.2萬人,構建起集人工網點、自助渠道、電子機具和網際網路金融服務平臺、流動服務「五位一體」的服務網絡,打通金融服務「最後一公裡」,率先在全縣範圍內實現金融服務鄉鎮「全覆蓋」,讓廣大貧困地區群眾共享便捷金融服務。
圖為鹿寨農商銀行信貸經理用「E挎包」為客戶辦理業務。
同時,鹿寨農商銀行還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組織開展各種愛心捐助活動,分別向「十三五」期貧困村黃冕幽蘭村、大端村和鹿寨鎮城東社區捐贈了一批生活物資和3萬元扶貧資金。
為解決黃冕鎮石門村悶水屯群眾飲水安全問題,鹿寨農商銀行為該屯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提供公益援助資金5萬元,確保廣大群眾用上衛生、清潔、安全飲用水,助力打贏農村飲水安全攻堅戰,鞏固脫貧摘帽成果。
來源/廣西鹿寨農商銀行
主編/劉小萃 新媒體總監/李 博
編輯/賈丹丹 製作/王雪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