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團購網站Groupon在2010年作為「有史以來增長最快的公司」登上《福布斯》封面的時候,它引發了一波全球淘金熱。智利出現了團購網站ClanDescuento,克羅埃西亞出現了團購網站Kolektiva。菲律賓人盼來了他們的每日團購交易網站Ensogo,而越南消費者則可以從100家跟風效仿的團購網站中作出選擇。
而在哈佛大學商學院的磚牆內,伯姆·金(Bom Kim)有了個想法。在韓國創辦一個團購網站如何?鑑於美國市場上已經有許多團購網站,金把自己長大的故土韓國看作一個顯而易見的目標。他解釋說:「在電子商務中,最大的阻礙是商品到達用戶手中所需花費的時間。」在韓國,這個時間極短,因為5,000萬人居住在一個面積相當於印第安納州的國家裡。
結果他在韓國創辦了團購網站Coupang,去年該網站的總銷售額達到6.5億美元,在推出短短兩年後實現了收支平衡(我們估計該公司去年的分成收入為1.3億美元)。Groupon通過本地優惠券推動了其業績的驚人增長——比如以10美元的價格銷售價值20美元的餐廳代金券——並且看著自己的經營模式趨於崩潰(截至本文發表時其股價與2011年最高價格相比下跌了67%,而創始人德魯·梅森在今年早些時候被解僱)時,金迅速向銷售實際產品轉型,並且堅稱這使情況大為改觀。
Coupang網站首頁(一財網配圖)
如今,該公司銷售包括從新鮮的櫻桃和三星手機到二手車和內衣等在內的所有商品,而且都配以免費兩日送達的服務。現年34歲的金更希望自己成為亞馬遜創始人貝索斯(Bezos)——而不是梅森,督促Coupang吸收庫存,限制「限時搶購」業務,並且縮短交貨時間。他認為:「我們的經營模式與Groupon差別很大。」他指出,本地交易在該公司的銷售總額中僅佔10%的份額,相比之下,這個比例在Groupon高達60%。「如果有的話,我們更加接近亞馬遜。」
韓國人享有世界上最快的上網速度,而且三分之二的韓國人擁有智慧型手機。購物是一種全國性的消遣活動。在線拍賣網站電子海灣(eBay)在2009年曾以12億美元收購韓國頂級電子商務網站Gmarket,而Coupang的競爭對手、由另一位韓裔美國人創辦的韓國團購網站TicketMonster在2011年以3.5億美元被美國團購網站LivingSocial收購。同年Groupon進入韓國,但目前仍然落後於韓國本土競爭對手。
Coupang已在競爭中輕易獲勝,這或許是因為創業精神在韓國非常罕見。西方資金在半途中轉向中國國內的更大機會。韓國本土風投群體對向處於早期階段的公司提供種子資金仍然持謹慎的態度,而且韓國厭惡風險和失敗的文化進一步削弱了對新企業的投資欲望。
在尋找辦公地點時,金髮現他的房地產經紀人所持的態度相當典型。這位經紀人說:「你會講英語。你知道自己可以在一家大公司得到一份很好的工作,對不對?」對此感到大為驚異的金說:「這就是這裡當地人持有的看法。在韓國,你只有在無法找到一份體面的工作的情況下,才會去創辦公司。」
他在韓國首爾長大,13歲時移居美國麻薩諸塞州,就讀貴族學校——迪爾菲爾德中學(Deerfield Academy)。(他的父親是韓國現代集團(Hyundai)的總經理,母親在韓國和美國兩地輪流居住。)
在哈佛大學,他創辦了非營利性的時事紀要《時事雜誌》(Current Magazine)(《新聞周刊》在2001年收購了《時事雜誌》),2006年,他向大西洋傳媒公司(Atlantic Media)董事長大衛·布拉德利(David Bradley)籌集了400萬美元,這筆融資幫助他創辦了面向哈佛校友的雜誌《02138》,該雜誌在2008年停辦。
金後來入讀哈佛大學商學院,在那裡他對Groupon和諸如Gilt Groupe等閃購網站日益感興趣,而且相信自己可以把這個創業構想移植到韓國。他向一些美國投資者(包括億萬富豪、對衝基金經理比爾·阿克曼)籌集了200萬美元,並且在2010年輟學。
在首爾,他說服了當地的一位應用開發者在業餘時間建立一個網站。他從在線求職信息中篩選,僱用了一些失業的應聘者。他回憶說:「在開始的時候,我根本沒有辦法通過提供體面的工作來吸引求職者。」Coupang這個詞是由「coupon(優惠券)」結合韓語象聲詞「pang」(金解釋為一種「有趣的流行音樂」)構成,在初期,Coupang效仿Groupon,折價提供餐廳優惠券、水療護理及其他服務。
當該網站在2010年8月份推出時,第一周便吸引7,000名顧客註冊。到那年年底前,該公司的總銷售額達到500萬美元。他總計籌集到6,000萬美元資金,阿爾託斯風投公司(Altos Ventures)、馬弗裡克資本投資公司(Maverick Capital)以及綠橡資本管理公司(Greenoaks Capital Management)均投資入股(金仍然是該公司第一大股東)。
那年冬季,金將業務擴大到包價旅遊和生鮮食物;客戶成群前往該網站購物。商品目前在總銷售額中佔據80%的份額(旅遊和本地團購交易佔據其餘的份額)。其吸引力很簡單。諸如11street和Gmarket等韓國最大的電子商務網站,都運營類似於eBay的在線商城。顧客費力地瀏覽上千家銷售數萬種質量參差不齊的產品的賣家。相比之下,Coupang保持令人愉快的用戶體驗,組織銷售,並為每個客戶提供定製化的主頁。
Gmarket創始人兼前執行長(CEO)Young Bae Ku說:「與交易市場相比,他們更加專注。而且沒有你在在線商城上會發現的質量問題。」Coupang有350名員工負責檢查商家提供的產品,同時還有500名員工負責處理客戶投訴。
其側重點很難看到。Coupang會銷售幾乎任何產品或服務來賺錢(最近增加的一款商品:肚臍處絨垢去除器),但金堅持該網站在設計上要不拘一格。他通過調查了解到,顧客喜歡意外發現古怪的商品。「我們說,『太好了!那麼我們將會銷售任何東西!』」他笑道。該公司依靠銷售量從50,000家供應商那裡獲得折扣,然後從總銷售額中收取不同的百分比作為提成。在高端電子產品方面,Coupang的提成比例不到10%,而對於時尚商品,提成比例為30%。
這意味著Coupang的營收可能會產生誤導。該公司把總銷售額計為營收,雖然其中大部分錢要返還給供應商。由於Coupang是主要的責任承擔者——負責定價、退款和退貨,金認為這樣做是合適的。Coupang不願透露自己總體分成比例是多少,但福布斯估計其總體分成比例可能低至20%。
展望未來,該公司的大部分營收將會來自於移動業務。Coupang在2011年年底推出其第一款應用程式,而現在該公司移動業務在其網站流量中佔據70%的份額,在其銷售額中佔據一半以上的份額,這樣的業績令美國任何一家同行企業都相形見絀。
金希望明年讓Coupang在美國上市。為什麼不在韓國上市呢?金表示,與亞洲投資相比,美國投資者更加了解消費科技公司,他希望他們會給予該公司一個更好的估值,並且忽視與Groupon不可避免的比較。
亞馬遜怎麼樣?雖然到目前為止貝索斯的觸角一直在迴避韓國,但亞馬遜在與韓國相鄰的日本的年銷售額已達數十億美元。金對此滿不在乎:「如果他們考慮到從我們手中爭奪顧客將會付出的成本的話,那麼我認為他們並不會覺得這個市場非常有吸引力。」我們將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