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離婚了,我選擇爸爸」,許子言的小心思,體現了顧佳的教育

2020-08-11 禹媽育兒

《三十而已》大結局了,顧佳這麼完美的女性形象也沒有逃過小三插足、婚姻破碎的結局。而不少網友對顧佳這樣一個妻子,也頗有微詞,認為她過於強勢,控制欲強。可是對於媽媽的角色,大家還是非常認可的。

「你們離婚了,我選擇爸爸!」在被問到原因時,許子言的回答無不讓人淚目,「那樣的話,你就捨不得離開我們了。」許子言的小心思,充分展示出了高情商,而這要得益於顧佳的教育方式。劇中她和孩子的每次溝通都堪稱教科書

就像這部劇剛開始的時候,許子言去幼兒園面試,因沒有聽懂老師的問題,情急之下咬了老師,他知道自己當時表現不好,且情緒低落,作為媽媽的顧佳給出了比較完美的處理方案:

先肯定許子言的整體表現,媽媽沒教過的那些,他都答出來了,表現都很棒;

接著,指出事實,咬人是不對的,小狗才咬人呢,提示孩子下次不許咬人了;

最後,徵求孩子的意見,去給老師道歉,老師會原諒他的。

但是,現實中,一些家長的處理方式可能就是氣急敗壞地打孩子一頓,衝孩子發火:我為你上這個幼兒園付出了這麼多的精力,你怎麼能咬老師呢?這樣做讓我所有的力氣全都白費了!然後給命令,強行孩子給老師道歉!

儘管最後都會以給老師道歉作為收尾,可是對孩子來說,意義不一樣,前者是主動願意的,後者是被迫的。

顧佳之所以能處理好親子關係,獲得孩子的認可,很大程度上是在面對孩子的問題時,懂得控制情緒,不衝孩子發火。正好最近在看《好媽媽都懂的心理學》這本書,裡面有個重要的觀點:當我們沒有節制地發洩情緒時,只會讓憤怒的情緒愈演愈烈,最後失控,而且,這種憤怒的情緒運用在孩子身上是完全不能解決問題的。

這種情況每個當媽的都是深有體會,最近閨蜜發朋友圈抱怨,「成天都是渾渾噩噩的,小神獸每天六點起床,比鬧鐘還準時,在床上賴一分鐘他都在那裡哇哇大哭。忍不住對他發火,結果更糟糕,哭的更兇,真是讓人頭疼。」

我們忍不住對孩子發火,想要通過這種簡單粗暴的方式讓孩子停止哭鬧,結果適得其反,孩子並沒有意識到自己做錯了什麼,家長為什麼會這樣對待自己,從家長憤怒的情緒中,孩子感受到了恐懼,不安,不被認可,被嫌棄等等。所以才會哭得更厲害。

而經常性地衝孩子發火,不僅會讓矛盾激化,還會影響孩子身心發展。一種情況可能導致孩子變得暴躁、叛逆,喜歡抱怨,另一種則可能導致孩子變得膽小怯弱,自卑,敏感等。

很多家長明明知道衝孩子發火對孩子不好,但還是會忍不住大發雷霆,事後卻又追悔莫及。那麼,家長發火的背後到底是什麼心理在作怪

心理學上有個詞叫「投射」是一個人將內在生命中的價值觀與情感好惡影射到外在世界的人、事、物上的心理現象。

也就是說我們將自己生命中不喜歡、不認可或得不到的價值觀和情感好惡投射到了孩子身上,類似的情景觸發了曾經的感受,被壓抑的情感剎那間噴湧而出,就導致了對孩子發火的場景。

關於這點,我曾深有體會。有一次晚上九點多,我在陪兩歲的兒子看動畫片,休息時間插播廣告,內容正是孩子非常愛吃的奶酪棒,看到那個畫面,孩子馬上嚷嚷著要吃。我很耐心地給他解釋,家裡的奶酪棒已經吃完了,明天天亮了再買,孩子一聽,不樂意了,開始在地上撒潑打滾,要吃,現在馬上要吃。

我看到孩子這種無賴行為,氣不打一處來,大聲訓斥孩子,結果可想而知,孩子不吃這一套,哭得越起勁了。最後,我沒忍住,第一次狠狠地在孩子的屁股上打了起來,場面一度失控。

事後想想,幹嘛和孩子生那麼大的氣,想辦法用其他吃的或者玩遊戲轉移孩子的注意力,不就解決了嗎,至於那麼大動幹戈,讓孩子挨打嗎?

其實,我發火的背後就是這種「投射」心理在作怪,記事起,那時家境貧寒,我是個很聽話的孩子,從不給父母提無理要求,也從沒有任性的行為。雖然有時也想向父母張口要自己想要的布娃娃或好吃的,但我不允許自己這樣做,這樣就會增加父母的負擔,就不是個好孩子。

想要得到好東西的欲望雖然被壓抑下去,但始終存在。當我看到自己的孩子為了自己想要的東西,表現出自私任性,無理取鬧的行為時,我就想到那個當年想要好東西的自己。我對這種行為充滿了否定和不認可。

被壓抑的情感瞬間爆發,我就會感到憤憤不平,勃然大怒,甚至感到委屈。我都能忍的你怎麼就忍不了了?憑什麼你想要的東西就得馬上得到?你要像當年我那樣聽話懂事,我就不會生這麼大的氣了。

這個問題看似是孩子引起的,實則是我們自己的問題。孩子的一些行為總能勾起我們兒時的記憶和情緒,讓被壓抑的情緒得以釋放,但是為這一行為買單的卻是孩子。

認清楚自己的火氣從哪裡來後,我們如何把自己從壞情緒中脫離出來?也就是如何不讓自己衝孩子發火?

那就是刻意創造快樂的行為

心理學家發現,一個迅速轉變情緒的方法就是——轉變你的行為。讓自己做一些看起來很開心的事,比如,哈哈大笑,唱歌,跳舞。

有家長會質疑,孩子正哭得心煩,自己也正有氣沒處撒,怎麼開心得起來?

事實上,並沒有要求我們發自內心地開心,而是做一些開心的動作調動我們的情緒。

最簡單的例子,我們很多人其實都在用,每天身心疲憊地生活,真的失去了生活的激情,但是上班總得打起十二分的精神,為了讓自己看起來元氣滿滿,在出門前總會強迫自己在鏡子面前擺出一張笑臉。

當你真的這樣做的時候,心情真的會好起來。

在孩子面前也是一樣,當孩子做出讓你憤怒的事情時,不妨先讓自己嘴角上揚,用「看大戲」的心態面對孩子。孩子想哭,就讓他先哭會,等他發洩完情緒,我們再來安慰他,再來商量怎麼去滿足他的小心願。

當自己忙於家務,疲於照顧孩子,情緒低落,忍不住想發火時,依然可以用這種方法,比如唱個輕鬆歡快的歌曲,喜歡跳舞的,自己放開音樂跳一會,都會讓自己走出這種情緒,緩解家庭緊張的氣氛。

現在,不衝孩子發火的媽媽少之又少,給孩子造成的傷害也不言而喻,儘管媽媽付出很多,但就是這一次次的發火,讓孩子看到了媽媽的面目猙獰,從此心生恐懼和排斥。親子間關係也在一次次疏遠和冷淡。

《三十而已》中顧佳作為媽媽的人設之所以獲得眾多網友的肯定,是因為在處理兒子的問題上,表現出成功媽媽應有的基本素養——不衝孩子發火,不發洩情緒。這一點值得我們所有的媽媽反思,無論生活給了我們什麼打擊和考驗,孩子不應該成為我們抱怨不滿的工具和犧牲品。

《好媽媽都懂的心理學》這本書,書中的很多觀念刷新了我們固有認知,而本文也只是涉及了這本書中的一小部分——自我成長篇,書中包括親子篇,溝通篇,習慣養成篇,學習篇和品格篇。都在通過理性的角度,了解行為背後的深層原因,傳遞給讀者新的思維認知。

現在全社會都在呼籲我們每個家長要有成長型思維,如果我們固守成規,註定和孩子的心越來越遠。這本書在豆瓣評分是8.9分,獲得無數家長的認可。

想要了解更多書中內容,點擊下方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顧佳許幻山離婚,兒子選擇跟爸爸生活,原因令人淚目
    不點媽最近一直在追熱播劇《三十而已》,顧佳許幻山之間的愛恨情仇太氣人啦!普天同慶的是他們要離婚啦!父母離婚,首先要考慮的是孩子歸屬問題。,深思熟慮後決定離婚,兒子雖然年紀小,但已經感覺到爸爸媽媽要分開了,主動跟媽媽說起這事,他說如果爸爸媽媽要分開,會選擇跟爸爸一起生活。
  • 《三十而已》大結局,許子言如果我選爸爸顧佳扇林有有耳光
    《三十而已》大結局,許子言如果我選爸爸顧佳扇林有有耳光時間:2020-08-06 00:04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三十而已》大結局,許子言如果我選爸爸顧佳扇林有有耳光 《三十而已》接近大結局,很多的劇情大家都通過各種渠道,有所了解。
  • 許子言:如果我選爸爸,媽媽就捨不得離開我們了,多麼純粹的想法
    許子言:如果我選爸爸,媽媽就捨不得離開我們了,多麼純粹的想法電視劇《三十而已》已經臨近尾聲,不得不說,這樣好看的劇,還沒看夠就要結束了。而《三十而已》王漫妮而顧佳的婚姻問題,近期也一直是網友們所熱議的,大家紛紛贊成顧佳離婚。
  • 三十而已:為母則剛,看全職媽媽顧佳如何培養許子言!
    三十而已裡的顧佳就是一位全職媽媽,為了許子言的教育,自願退居二線,從公司轉戰到了家裡許子言哭的時候,她抱著他滿屋子轉悠,就為了哄他睡覺。許子言不好好睡覺,她躺在他身後,給他講童話故事。所有的夜晚,都是顧佳哄他睡著的。
  • 《三十而已》顧佳離婚,家庭面臨破裂,網友:其實最受傷的是孩子
    顧佳許幻山離婚,最受傷的是誰?顧佳和許幻山吵架時,被他們的兒子許子言聽到,兩人轉身回房時突然看到孩子在旁邊也是被嚇了一跳。然後兒子很溫柔地對媽媽說:"爸爸媽媽你們別吵了,的爸爸媽媽經常吵架,都不要太迪了,你是不是也不要我了"。
  • 如果顧佳和許放炮離婚,心理學家分析會給許子言多大傷害?
    許放炮出軌後,許子言害怕爸爸媽媽離婚,說過這樣一段話: 「我會選擇爸爸,我最喜歡媽媽,但是我選擇爸爸,媽媽就不捨得和我們分開,就不會離婚了。」 聽了這番話,顧佳掩面而泣。人們常說,離婚, 傷害最大的是孩子。那麼,如果顧佳真的和許放炮離婚,究竟會給許子言帶來什麼樣的傷害呢?聽聽心理學家的專業分析。 關於離婚的研究發現,大約四分之一離婚家庭中的兒童出現了問題行為,而非離婚家庭中,只有10%的兒童出現了問題行為。
  • 林有有送給許子言的兩本書內藏玄機?離婚教育的繪本不該這麼用
    關於她個人和許幻山的事情在這裡我就不予評價了,我只是想說一下林有有給許子言送繪本這件事情。這兩個繪本一本叫做《分不開的愛》,一本叫做《媽媽家,爸爸家》,都是用來給孩子解釋「父母離婚」「父母分開後」的教育故事。
  • 許子言親媽出鏡,顏值不輸顧佳,被扒孕期食譜,網友:孕期安排
    《三十而已》正在熱播,可愛萌娃許子言萌翻觀眾,由於劇中渣男成群,網友一致推出許子言成為「全局唯一好男人」,不過萌娃許子言也確實對得起這個稱號,會撒嬌、又暖男,顏值超高,神似混血。事實上,許子言的扮演者陳天雨是名妥妥的東北小孩,親媽直播澄清,網友表示:這顏值逆天,完全不輸顧佳,難怪兒子這麼可愛。
  • 「顧佳死了,活下來的是許子言的媽媽!」
    《三十而已》裡,顧佳說:出月子那天顧佳就死了,活下來的是許子言的媽媽!人家說女人生孩子是從鬼門關裡過一遭,沒有體會過的真的無法想像。生產的過程瞬息萬變,你永遠不可能預知在一個孩子降臨人世前,媽媽需要經歷什麼。我現在是個媽媽,我驕傲我是個媽媽!
  • 《三十而已》:顧佳離婚,「巨嬰男 」許幻山把老婆當媽依賴
    顧佳離婚,就是最好的案例。顧佳的婚姻沒有想像中美好。讓我們一起分析。顧佳的婚姻令人羨慕嫉妒恨。從大學一路戀愛進入婚姻殿堂,嫁給自己喜歡的人,夫妻才貌皆備、志同道合找到事業的方向,住在市中心繁華地段的大房子,又專屬的司機和保姆,生活有品質且溫馨,兒子暖心乖巧又懂事。顧佳婚姻事業大豐收,可以稱為人生的贏家。
  • 許子言母親?不,她是顧佳
    在電影《送我上青雲》裡,直面展現女性對愛欲的追求;在綜藝《乘風破浪的姐姐》裡,三十位"大齡"女藝人,去競爭原本屬於二十歲的女團位;在最近熱播的電視劇《三十而已》裡,再一次讓觀眾感受了一次女性面臨的困境和堅忍。
  • 如何幫助顧佳優雅離婚遠離許幻山?5個最有價值的律師建議來了
    觀眾齊呼:顧佳這個婚必須離!離婚可以,如何幫助顧佳更好地離婚呢?01 訴訟離婚許幻山還不斷挽留,協議離婚這條路,顧佳是走不通了。顧佳可以當機立斷,收集證據,去法院起訴離婚。經人民法院判決不準離婚後,雙方又分居滿一年,一方再次提起離婚訴訟的,應當準予離婚。許幻山膽大包天,竟然在外面給林有有租了一年公寓。不過,這也給顧佳留下了把柄,顧佳可以收集許幻山和林有有同居的證據來證明「夫妻感情破裂」,不拖泥帶水,迅速離婚。
  • 隱藏的育兒大師顧佳,是怎麼養出「全劇最好的男人」許子言?
    最近我也在追熱出天際的《三十而已》。作為一個30+小姐姐,當然對劇裡的各種女性話題很有共鳴,但除此之外,我感慨最多的居然是:這個編劇也太懂育兒了吧!劇裡顧佳和兒子許子言的很多相處細節,一看就是真的帶過娃、研究過育兒的媽媽才能寫出來的。
  • 「如果你跟爸爸離婚的話,我就選爸爸!」為人父母,請敬畏婚姻!
    文:葉久久前段時間全網熱議的電視劇《三十而已》已經落下帷幕,其中最戳中觀眾淚點的一段臺詞,反而來自小配角許子言。「如果你跟爸爸離婚的話,我就選爸爸。」「你不是說你最喜歡媽媽嗎?」「我最喜歡媽媽,媽媽也最喜歡我,如果我選爸爸的話,媽媽就捨不得離開我了。」剛看到這段話的時候,特別心疼顧佳左右為難。可細細想來,五歲的許子言又做錯了什麼呢?
  • 許幻山和顧佳離婚後,許幻山會不會後悔?
    《三十而已》中「顧佳和許幻山什麼時候離婚」的話題上了熱搜,而最近的預告也表示,顧佳和許幻山的婚姻最終也會破裂,以離婚收場。那麼如果顧佳和許幻山離婚了,許幻山會不會後悔呢?影片中顧佳是一個非常聰明的女性,雖然是一個家庭主婦,卻並沒有與社會脫節,懂得看人下菜碟。影片中介紹到王太太是一個暴發戶,吃過很多種好吃的蛋糕但嘗過顧佳做的蛋糕也覺得好吃。顧佳在老公隨口提到李可給自己做飯就知道李可有問題,並且及時和李可交談,諸多的細節都可以看出顧佳活得很通透,與人交往的手段也非常高明。但偏偏就是這個能力強,溫柔賢淑的女性遭遇了丈夫的出軌。
  • 兒子發現許幻山藏在煙花裡UU二字,爸爸鼓勵顧佳:挺直腰杆過日子
    為了追求許幻山,林有有真是臉皮厚到家,辭職來到許幻山所在的城市,告訴他:「相紫最喜歡遊樂園的工作,我更喜歡你!」最諷刺的是,兒子許子言發現了許幻山藏在煙花裡的秘密,還把煙花畫了出來,告訴顧佳,煙花裡有UU的形狀,許幻山強行解釋:「本來是要做兩個O型的,結果失敗了」,顧佳情商商,沒有反駁許幻山,對兒子說:「寶寶的觀察能力最強了,媽媽真是沒白讓你上早教班」。
  • 《三十而已》中顧佳教育孩子給我們的啟示
    顧佳和兒子子言也被嚇得不輕。她回家後耐心安撫兒子,沒有讓兒子的認知裡出現「歧視」兩個字。顧佳認為歧視不僅會對孩子造成傷害,還會給其他孩子幼小心靈植入歧視觀念。她教導自己的孩子不要害怕,並告訴孩子如何幫助楠楠。家委會想讓突發癲癇的楠楠退學,顧佳沒有附和其他家長,而是言傳身教做了第一個敢於發聲的家長。最後園長為顧佳的發言所動,學校經過慎重考慮後決定留下了楠楠。
  • 許幻山故意刪掉林有有,想隱瞞曖昧實情,不料許子言拿出證據
    在最新的劇情中,許幻山和林有有聯繫的越來越密切,為不讓顧佳知道,他直接刪掉和林有有的聊天記錄,但誰也沒想到,他的兒子許子言卻拿出證據,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
  • 老大上了一年級,爸爸主業,我副業。在孩子教育中,該如何分工?
    老大正式上一年級了,我和爸爸工作性質不同,我一天有一多半的時間可以在家照顧他。所以他一直跟我比較近,有了弟弟後怕影響他上學休息晚上才開始跟爸爸單獨去睡。但有時還是不太情願。現在開始,一是要樹立爸爸在他心中的形象,有個能讓他崇拜的爸爸。二是爸爸多管管會讓他多點陽剛之氣。其實有時候我知道爸爸心裡也不是很開心,因為有什麼事大寶首先想到的是我。不管是什麼事,都想讓我陪著他去做。對爸爸,也是愛,但是不會常表達。看了《三十而已》中的一段,我覺得以後我也要多配合爸爸。
  • 「心火教育出品」《三十而已》中的教育思考
    筆者作為一個教育博主,教育學考研輔導老師,忙裡偷閒,斷斷續續地看完了這部劇。和大部分女生不一樣的是,你們可能關注的是如何撕小三,我從中看到了一些教育感悟。和大家簡單分享。劇中最後幾集,有一個鏡頭:許幻山和顧佳鬧離婚,把孩子放到好友鍾曉芹家,子言一直在問媽媽什麼時候來接我,且一直在詢問爸爸媽媽是不是吵架了。可見,孩子是極度缺乏安全感。 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你選擇了掙錢,等孩子大了,你辛辛苦苦掙一輩子的錢不夠他敗家一年!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你選擇了科學教育和真情陪伴,等孩子大了,你一輩子沒掙到的錢孩子一年就掙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