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吧,不會真的有人為月餅爭鹹甜吧?小孩子才做選擇,閩南人:「都...

2021-01-13 騰訊網

旅行的意義,除了去看許多美景,去嘗你從未吃過的地方味道,肯定也是件要緊事,甚至可以說:中國這麼大,都想去嘗嘗

在大眾視野下,第一次大範圍勾起這種欲望的「罪魁禍首」,可能是一部叫《舌尖上的中國》的紀錄片。

讓時間暫且回到2012年,《舌尖上的中國》讓人們心甘情願地接受來自全國各地的食慾暴擊,知道了陳曉卿這個讓人「瘦」不了導演;

中間這位黑胖的中年就是陳曉卿

走到2020年,陳導的團隊已經捧出了更精良的《風味人間》系列的第二季,讓美感和食慾在你的神經末梢遊走還不算完,另有深耕一地的《風味原產地》系列在騷動,今年這個系列走到了大多數閩南人可能都沒什麼概念的西北方向——甘肅

《風味原產地·甘肅》

牛肉麵、麵筋、釀皮、土豆... ... 隨便點開一集都是碳水化合物的爆炸。不過這些根植在當地人家日常生活裡食物,還不止於嚇倒海旅君。

片中真正給海旅君「致命」一擊的,是一隻餅——一隻配色方案複雜程度堪比敦煌壁畫的月餅。

/ 甘肅 · 永登大月餅/

是做月餅還是畫敦煌?紅綠黃黑白五色聚齊

八月的甘肅瓜果飄香,乾旱少雨的隴中高原盛產胡麻,這種飽含脂香的油料糧作物不會放過任何施展拳腳的機會,包括在月餅裡。論甘肅的月餅,得看永登人的手藝

和好了勁道十足的麵團,擀平後得用香氣深沉濃鬱的胡麻油層層打底,再讓玫瑰、紅曲、薑黃、香豆、胡麻輪番在夾層裡增加風味。

甘肅月餅並不甜,而且也還談不上鹹,只能說是「香」,香得一言難盡

這猶如年輪般細膩的紋理分層,複合的香氣不斷碰撞勢在必行。

「香」還不是永登月餅的全部,它的體積才讓南方人肝顫,直徑足有半臂長,簡直是月餅中的「橫綱」級選手。永登先人難道有心等比復刻眼睛所看到的月亮,才將月餅做得如此碩大?雖然沒有成功,但是隔著屏幕都讓人感受到了誠意。

這樣西北式豪邁令人震撼,在我們這樣的南方人眼裡,「永登月餅」幾乎是「無福消受」的同義詞。

還是來點小巧婉約的月餅好了,喏,先去看看江浙的月餅就很好。

/ 江浙 · 鮮肉小月餅/

值得排隊一小時,燙嘴的小餅現吃最妙

走到江浙地界,腦子裡浮現的多是「精緻」、「溫婉」、「富庶」這樣的詞,套在江浙特有的鮮肉月餅上,一樣成立:精緻小巧,掌心可託;看起來溫溫柔柔的小胖墩兒,內裡藏著肉汁滿滿的豬肉餡兒,財不外露。

蘇式月餅雖說也分鹹甜兩派,不過值得排隊等候,再不由分說地趁熱現吃的排面,是專屬鹹派的鮮肉月餅的榮光,也是這月餅很難走出江浙的原因。

餅皮是鮮肉月餅的靈魂,水油皮疊著油酥皮,一層一等繁複堆疊,咬下去跟下雪似的那麼酥;

鮮肉月餅是烙熟的,看做餅師傅熟稔地拿著倆竹片,不斷翻動著餅鐺裡的小胖月餅。就像一場沒有盡頭的黑白棋,贏家就是一個個望「餅」欲穿的排隊之人。

蘇式酥皮月餅裡雖然也有甜口的,可在甜口月餅的大分類裡,能把全國人民的中秋食譜統一起來的,得數廣式月餅。

/ 廣東 · 「一統江湖」廣式月餅/

甜蜜到你心慌,鹹蛋黃最好的歸宿

你在全國都能找到廣式月餅的足跡,含水量少,含糖量高,不易腐壞,結構穩定,方便運輸... 這些都是讓廣式月餅能攻城略地的理由,更何況它還真挺好吃的。

經典的雙黃蓮蓉月餅,大概是廣式月餅中的集大成者:餅皮油潤而不失鬆軟;蓮蓉要慢慢「炒」制到綿密之至;加上鹹蛋黃的鹹香,一顆不夠貪心地再加一顆。

——粵菜的那股子精緻勁兒,廣式月餅裡全有。

和雲南以地利,用宣威火腿做月餅的意圖不同,廣式月餅有段時間的思路簡直是在「炫富」:海味滿滿的XO醬可以搭著牛肉入餡;鮑魚海參這種過年的盆菜陣仗也可以入餡;時髦洋氣的抹茶也可以入餡。

「什麼金貴就把它做成月餅」的那陣風潮,跟地域經濟的騰飛肯定是有關係的。在「貨通天下」的廣東,師傅們做月餅的思路也「浪」。月餅似乎成了「人情貨幣」,有排場夠體面才重要,好不好吃倒沒什麼人真的在乎了。

月餅的食用性和功能性的高度統一該怎麼達成?近年來咱們閩南人倒是摸索出一套可行的方案。

/ 福建 · 異軍突起大月餅/

小孩子才做選擇,閩南人說:「都要!」

終於從甘肅走回閩南了,那先從海旅君所在的廈門開始講吧。

2017年「秋藝雅集」上的巨型博餅

來自外省的小夥伴們,臨近中秋就興致勃勃,不為別的,就為博餅:「廈門中秋節的幸福感太直接了,有吃有玩,博餅的獎品實用得能省下小半年的日用支出。」

博餅博些生活用品的做法,不知是由誰家開始的。早先「博」的真心是「餅」,一套被稱為「會餅」的博餅專用餅。

象牙制的狀元籌

傳播得最廣的民間戲說裡,把「博餅」的專利權歸給鄭成功,說是鎮守廈門時為慰藉將士們的思鄉之情發明了這種遊戲;然而根據民宿學者們的研究,博餅應該是從一種叫「狀元籌」的骰籌遊戲演變而來,是桌遊可食用化的結果。不過這些都不會影響大家對博餅的熱情,只要一腳踏進八月初一,就能聽見擲骰子的熱鬧勁兒。

博餅以廈門主陣地,這習俗在閩南並不全境共通,可吃月餅總歸是躲不掉的。廈門原也是廣式月餅的陣地,不過近年來,情況悄悄發生著變化,一支神秘的月餅勢力在漳州崛起。

你看這餅比姑娘臉大

在甘肅有永登人做大月餅,在閩南有漳州人會做臉大的月餅。相傳雛形是開漳聖王陳元光的妻子為他做的行軍乾糧,你看這個餅它又大又圓,像極了愛情不像甜甜的月亮~其實福建各地,都有些名不見經傳的原生土月餅。不過大多原料質樸,好像不夠體面...?

福州土月餅

吃貨拍了拍自己聰明的小腦袋瓜,既然大月餅原料太質樸,那就給它來個洋氣的「版本升級」!近年來湧現的大月餅們的用料,只能用兩個字來形容——貪心!2015年,從一個叫「味back」的品牌開始,大月餅開始在網上,為閩南月餅勢力開疆拓土。

就單說味back的大月餅裡,有幾樣閩南經典必然出現:又松又香的檳榔芋頭,蒸熟了搗細膩絲滑的芋泥,加糖,要甜;麻薯是食物界口感大BOSS,得經過不知多少次的捶打,達到拉絲的效果,要Q;只有兩樣素還是太小氣了,鹹蛋黃肉鬆被拉在一起,要有肉感。

還要避免傳統月餅「油大口重」的通病,減脂減糖

——光看這食材,就能篤定,這會是一隻好吃的大餅。

不會吧,不會真的人為月餅爭鹹甜吧?

小孩子才做選擇,閩南人:「都要!」

想吃這麼有料的大月餅嗎?

守著TravelLab,下周有驚喜噢~

~ 來評論裡聊兩塊錢的 ~

你最喜歡/討厭的月餅

是什麼風格?什麼口味?

來給彼此種草/拔草吧!

撰文 / 阿北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不會吧,不會吧,不會真的有人考不上本科吧?」
    近日有網友爆料某高中為了鼓勵學生在剩下的時間不放棄,拼一把,進而在教學樓上掛了一條內容為「不會吧,不會吧,不會真的有人考不上本科吧?」的橫幅,網友:你不信是吧?來讓我給你表演一個。今年的高考時間為7月7日至8日,如今只有十多天的倒計時了,雖然由於特殊情況已經延遲了一個月,但對這一屆考生來說還是感覺糟糕透了,具體難在以下三個方面:1、複習節奏被打亂高三雖然也會上一些新課,但主要任務還是複習,前一段時間按計劃應該是複習的黃金時間,但很多學生都只能在家裡
  • 粥大家是喝甜的還是鹹的?有南北之爭嗎?今天做一碗海鮮粥吧!
    昨天的時候說起了冬天煲粥喝非常適合,所以就想起來要做一碗海鮮粥!吃海鮮和喝粥搭配到一起,味道也是很獨特的。我們今天就做一碗海鮮粥吧!粥大家是喝甜的還是鹹的?有南北之爭嗎?記得北方要喝鹹豆花,南方要喝甜豆花的。不知道喝粥大家有這種地域的分別嗎?
  • LOL:甜鹹之爭,應該選擇甜陣營還是鹹陣營?
    端午節活動曝光,每年端午節都會有一些小活動出現,今年的甜鹹陣營之爭,各位小夥伴怎麼選擇?我個人選的鹹粽子陣營,沒有什麼特殊的原因,只不過因為更喜歡這次的鹹陣營圖標,感覺更可愛一些。選擇陣營之後,完成相應的任務就能獲得對應的粽子圖標,別管什麼甜鹹之爭了,你喜歡哪個圖標就選哪個陣營。
  • 豆花南甜北鹹之爭,鹹豆花與甜豆花兩大門派,你們選擇哪一種?
    說到豆花,隨之而來的甜和鹹的問題真的是夠我們爭論很久了,那到底是究竟怎樣造成南方和北方在這麼簡單的一道食材上卻有如此不同的口味呢?二者在做工上又有什麼差異呢?中國地域廣袤,想要沒有爭議的劃分南北方的美食幾乎是不可能的。豆花南甜北鹹之爭,鹹豆花與甜豆花兩大門派,你們選擇哪一種?
  • 甜八寶飯與腊味飯,是甜與鹹之戰?你會選擇哪一種,還是通通都上吧
    甜八寶飯與腊味飯,是甜與鹹之戰 ? 你會選擇哪一種 , 還是通通都上吧甜甜八寶飯,很適合吃過辣的菜餚後,解辣。福州過年,不論自家吃,或請客,末了都會有甜八寶飯壓軸,若這時肚子容量不夠,鐵定打包帶走,想打包就是好吃的表現啦!然鵝,鹹口的腊味飯也挺受追捧,臘月裡,自家曬的臘肉、臘腸與米飯蒸出鹹香好滋味。甜與鹹,一直都很有爭議,各有所愛.美食本來就眾口難調,一家子裡也是各有各的口味追求。
  • 甜口月餅是sweet mooncakes,但鹹口月餅可不是salty mooncakes啊
    本期我們來說說好吃的,畢竟咔咔和大汪都是foodie吃貨嘛。1)「鹹口月餅」英語怎麼說?甜口月餅是sweet mooncakes,但鹹口月餅可不是salty mooncakes啊!其實這個知識點我們之前普及過。
  • 豆腐腦到底是吃甜的,還是鹹的?別爭了,還有第3種選擇
    剛剛看到一位朋友提出這麼一個問題:豆腐腦到底是吃甜的,還是鹹的?哈哈,這個豆腐腦鹹甜之爭,真不知道要爭到什麼時候!大家好,我是小白菜多肉美食,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真的又想笑了。這個豆腐腦鹹甜之爭年年都有,到底是吃甜的還是鹹的?
  • 歪果仁站隊甜湯圓還是鹹湯圓?甜鹹大戰一觸即發!丨維制教育分享
    >你也一定見過甜鹹湯圓之爭曾有網友在微博上曬出了梅菜燒肉餡湯圓有人覺得軟糯香甜的黑芝味兒才是正統,豆沙、水果味也可以嘗嘗。還有在月餅界被各種聲討卻仍然混得風生水起的五仁,總是會來湯圓界摸摸魚:也有人覺得甜味膩人,鹹湯圓才是湯圓應該有的樣子。▲ 各種口味的湯圓,圖片來自網絡而且除了傳統的黑芝麻餡和菜餡肉餡,還有商家推出了其他口味的湯圓比如榴槤、羊肉... ...
  • 南北甜鹹粽子之爭,潮汕人只用一招,解決了多年爭議
    也就導致了南北互懟,為各自代言的粽子打call,那粽子真的有這麼大爭議嗎?北方粽子首先來了解北方最有代表性的粽子,北京的豆沙/果脯/紅棗粽,因為北方粽子大多是以甜粽為代表,以糯米為主要食材,紅棗、果脯、豆沙都是可以用來當餡料的,再用粽葉裹好,上鍋蒸熟。
  • 不會吧不會吧?不會真有人把網絡用語用在生活中吧?
    不會吧不會吧?可能是直播或者遊戲圈開始火起來的吧,大家喜歡用「不會吧不會吧」作為句子的結尾。基本句式是這樣的:不會真有人以為……吧?不會吧不會吧?表面上是在問會不會,實際上是在表達觀點和立場,舉個例子大家就能明白了:「不會真有人以為知乎能學到什麼東西吧?不會吧不會吧?」大家請自行腦補一個無辜且滿臉疑惑的人對你說出這句話,還有加上兩次重複的疑問來加強語氣。
  • 味BACK那麼大月餅,代表閩南大月餅,攜手天貓打造「中國禮物」
    鄭成功屯兵廈門期間,每年中秋月圓之夜,為排解將士們鄉愁,鄭成功的部下洪旭發明了博餅遊戲,讓士兵賞月博餅。所博之餅,正是閩南大月餅。然而,閩南大月餅相當低調,發展至今,只有閩南當地人才知道他的存在,外地人毫無所知,一次旅行中,味BACK遇到閩南大月餅,就被其獨特的形式和口味驚豔了,當即決定對月餅進行市場化的升級,推廣到更多的地方。
  • 什麼樣的閩南味養出的福建人,能把隔壁廣東人都饞哭了?
    說到閩南,很容易聯想起全國各地的火鍋店裡都會有的沙茶醬,還有好吃卻嚇人的土筍凍。但是,閩南的美食遠遠不僅沙茶醬、土筍凍,不然,吃著這些美食長大的福建人也不會讓隔壁廣東人那麼惦記了。01盤點閩南美食 / 不止沙茶、土筍凍 /沙茶沙茶就是沙爹,從南洋傳入的香辛調味醬,由香辛類植物、花生、蝦醬、植物油等製成。
  • 不會吧,不會真的有人以為上了大學就高枕無憂了吧?
    不會吧,你不會真的以為你混過了中考,扛過了高考,上了個比較好的大學,在大學裡拿著每個月一兩千的生活費生活就高枕無憂了吧?每當臨近高考之際,就會有這樣的資訊文章——「某某高校驚現紛紛『試卷雪』」。小編將會在下一篇介紹「究竟什麼證值得考值得靠」,單獨做一個專題來講。
  • 湯圓應該是甜是鹹引爭議 網友曬千奇百怪湯圓
    對此,還衍生出一系列相關問題:湯圓不是應該只有甜的嗎?湯圓必須是甜的!鹹湯圓才是正經湯圓…… 湯圓應該是甜是鹹引爭議 網友曬千奇百怪湯圓婁底新聞網綜合 近日,有人曬出了韭菜肉餡兒的湯圓,一時間,各種奇葩餡兒湯圓齊出,讓很多人大呼「這樣的話,除了是圓的,湯圓跟餃子有什麼區別?」
  • 閩南人的「紅、甜」情結
    新春佳節,家家戶戶都要貼上紅春聯,穿上紅衣服,給晚輩們發紅包,吃甜蜜蜜的湯圓,遇喜事還要發喜糖……在中國老百姓看來,紅要紅得鮮活,甜要甜得純正。中國人這種崇尚紅和甜的民間風俗由來已久,而且很多地區都有些相似,在閩南一帶也有崇尚紅和甜的風俗,但有著自己的獨特之處。話題背景在閩南人的眼裡,紅色代表著大尊、大喜。過年時,生活在農村的人們都會準備一盆米飯,在飯上插一支紅春枝。
  • 閩南人愛吃芋頭,可做成菜或小吃,甜的鹹的都不錯,好吃且滋補
    閩南人愛吃芋頭,可做成菜或小吃,甜的鹹的都不錯,好吃且滋補閩南那裡的人們都非常喜歡吃芋頭,有好多種地道的美食都是和芋頭有關的,芋頭是一個非常有營養,而且吃著非常美味的食物,可以把它做成鹹的菜,也可以做成甜的小吃,能做成菜又能做成小吃,可以做成甜的或者是鹹的
  • 微博再引「南北之爭」:你家荷包蛋吃甜的還是鹹的?
    除了近期熱議的「荷包蛋吃甜的還是鹹的」,還有「甜鹹湯圓餡」、「甜鹹豆腐腦」、「甜鹹粽子」等等,網友直呼「我真的不是來挑撥南北之爭的!」【南北之爭之「甜鹹荷包蛋」】南方:糖水荷包蛋;北方:鹹的荷包蛋,並且還要放香菜、蔥花網友熱議:@驚寂_:我們煎的叫煎蛋,鋪在麵條裡的叫荷包蛋,所以荷包蛋必然要加鹽蔥花香油。。。
  • 炒飯不會做?還被男朋友嫌棄?這道閩南鹹飯,男朋友永遠吃不膩!
    hello~大家好,歡迎來到一周食譜,我是你們的老朋友一舟,今天帶給大家的是一道閩南鹹飯的做法,進來了就點個關注吧,每天都會有更新哦!「以前寫作文的時候,很多同學總是會引入一些感嘆時間的詩詞來表達自己對歲月的珍惜,那時年少,殊不知何為「韶華易逝,歲月不待人」,而現在,等到我們經歷了世事的無常之後,我們才會懂得,當初寫這句話的人是多麼的有才,將歲月靜好描述得如此生動。
  • 鹹甜豆腐腦之爭:誰是黑暗料理
    作為一個南方人,在步入社會工作之前,一直以為豆腐腦是甜的。工作後有一回聽到四川同事說豆腐腦是鹹的時,幾乎驚掉下巴:搞笑吧,豆腐腦做成鹹的,能吃嗎?結果反被同事一頓數落,豆腐腦怎麼能做成甜的,如何吃得下。此後,每當遇到來自不同地域的同事,就常會引發一場鹹甜豆腐腦誰是黑暗料理的吃貨辯論會。
  • 中國粽子一年一度的「甜鹹之爭」又來了,法國可麗餅的「甜鹹鬥」你...
    美食界一直存在著一個歷史悠久的戰役——鹹甜之爭!從豆腐腦、粽子、湯圓、到披薩、可麗餅,鹹甜之間的鬥爭不分種類,也不分國界。 其實,可麗餅並不只是甜點,也可以是鹹味的,就在我們糾結甜粽好吃還是鹹粽好吃的時候,法國可麗餅也有著不可調和的甜鹹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