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一新生女嬰先天唇顎裂無法進食 且父母均智障

2020-12-19 東南網

平潭一新生女嬰人生蒙陰塵,嫣然天使基金會、協和醫院願幫助孩子

  親屬抱著患有兔唇的女嬰

□東快記者陳雪芳通訊員念曉丹蔡起輝文/圖

幾天前,在平潭一家私立醫院,一位可伶的女嬰來到了人世。她因先天唇顎裂,無法進食。

她的父母均有智力缺陷,連她來到這個世界的時間,是5天,還是6天,都無法說清。

她的爺爺奶奶已經離異,爺爺則在外跑船還債。

她那剛剛開始的人生,即被抹上了厚重的陰暗色調。

口腔和鼻子完全相通 進食非常困難

在王家,記者看到了這位剛出生近1個星期的女嬰,她的上嘴唇右側裂開,口腔和鼻子完全相通。當媽媽林小鳳用針筒式餵奶器給她餵食時,她努力地吞咽,但無法將牛奶完全吞下,仍有不少漏了出來,流得滿嘴都是。

「因為是兔唇,孩子自己沒辦法吸食母乳,原先用勺子給她喂,效果不好,後來買了針筒式餵奶器,每次給她餵小半杯子,有時候還會嗆到,進食非常困難,這麼小的女娃看著就可憐。」堂姑王女士說。

據王家人介紹,孩子是在平潭一家私立醫院出生的,「出生時就發現是兔唇,醫生也沒有教我們該怎麼辦,就只能先帶回家,也不知道能不能做手術、該去哪裡做手術。」女嬰的奶奶說,「她哭起來的時候嘴會分成四瓣,看了實在傷心,希望誰能來幫幫她。」

相關焦點

  • 唇顎裂女嬰被棄海防林 當地民政局:出生僅5天左右
    南國都市報4月27日訊 4月25日,東方市華僑經濟開發區海防林處,一名被遺棄的女嬰被熱心群眾發現,女嬰患有嚴重唇顎裂,且伴有輕微的發熱症狀。據介紹,這名患唇顎裂女嬰被發現時,身邊除了包裹的衣物,奶瓶,再無其他物品。接到熱心群眾線索後,轄區派出所與東方市民政局人員趕赴現場將女嬰抱回,並送到醫院救治。27日,記者獲悉,正在醫院救治的女嬰,因患有唇顎裂不能正常吸吮,只能靠插胃管餵養。不過,嬰兒的生命體徵平穩,無生命危險。
  • 產婦生出兔唇女嬰嚇跑丈夫 缺錢治療欲放棄
    剛出生的兔唇女嬰和7個月大的月月都還不會說話,也不知道在自己身上發生了什麼。她睜開清澈的眼睛好奇地張望著這個世界,渴望在父母的關懷和寵愛下健康長大。如果您願意為她貢獻一份溫暖,提供一份幫助,可撥打江淮熱線62636263。
  • 七旬夫婦撫養被棄唇顎裂女嬰 靠吃紅薯度日(圖)
    一對七旬老夫婦,一個8個月大的女嬰,石家莊市第一人民醫院住院部的這老幼三口,吸引了很多同情的目光。女嬰患先天性唇顎裂,已在醫院做了整形手術。他們艱難的生活處境讓人揪心。  本報記者 劉勇峰 秋實  領養的棄嬰患有唇顎裂  3月21日,石家莊市第一人民醫院整形美容科病房。  72歲的趙兵妮,懷抱著一名女嬰,不停地搖晃著。趙兵妮,河北第一機械廠退休工人。現在靈壽縣職工家屬樓居住。趙兵妮的老伴兒李桂英沒有任何收入。
  • 合肥1歲半女嬰患重度唇顎裂 吃奶喝水都很困難
    廬江縣的陳大爺抱養了一個一歲半的女嬰圓圓,圓圓患有嚴重的唇顎裂,吃奶、喝水都很困難,在幫女郎幫助下圓圓做了兩次手術,今年圓圓已經六周歲了可她的手術還沒做完……患重度唇顎裂 資助下完成兩次手術小圓圓出生在貴州省山區,剛出生沒幾天,就被抱養到了廬江縣柯坦鎮的陳大爺家。
  • 李嫣雖是先天唇顎裂,但在父親的生日上,她仍選擇大咧咧的露面
    李嫣雖是先天唇顎裂,但在父親的生日上,她仍選擇大咧咧的露面對李嫣這個名字,想必網友們都不會陌生,作王菲的女兒,李嫣自出生那天起就註定不會平凡,因為父母兩人的光環著實亮眼,這也導致她一直活在聚光燈下,在不久前李亞鵬過生日時,李嫣作為小棉襖更是在社交平臺上踩點為自己的父親送上自己最誠摯的祝福
  • 先天唇顎裂、後天黑醫美 新氧公益救助項目「打包」解決
    9月25日,33歲的唇顎裂女孩羅莉在成都八大處醫療美容醫院完成術後拆線。自此,因先天唇顎裂、後天黑醫美等不幸遭遇所帶來的傷害終於結束。「我終於可以過正常人的生活了。」羅莉伸手摸了摸自己的嘴唇和鼻子,靦腆地笑了。
  • 新生女嬰向父母打OK手勢 對自己的出生表示祝賀
    巴中在線8月1日報導,近日,社交網站Imgur上流傳一張可愛的寶寶圖片,記錄了一個剛出生數小時的女嬰向父母打出「OK」手勢的難忘瞬間。  剛出生數小時的女嬰向父母打出「OK」手勢的難忘瞬間。  據悉,這個新生兒出生之後沒多久就將她的中指搭在大拇指上,做了一個「OK」的手勢,令她的父母非常震驚。
  • 專家:唇顎裂最佳修復時間3~6個月
    和其他寶寶不一樣的是,良良是一位唇顎裂寶寶。「唇顎裂是口腔頜面部最常見的先天性畸形,平均每生700個嬰兒中就有1個患唇顎裂。」鄭州市第二人民醫院頜面外科主任馬平生說。 唇顎裂大體分為唇裂和顎裂,一般認為唇裂的發生是由於中鼻突下端的球狀突與上頜突未能按時(在胎兒第7周時)融合的結果。先天顎裂乃是由於兩側顎突未能按時(在胎兒第10周時)相互並與鼻中隔融合所致。
  • 智障女子撿瓶謀生帶3娃,孩子沒錢上學還是文盲,且不知生父是誰
    這個女子的名字叫Ly Thi Thu Nga,因為先天就患有疾病,所以他從小就無法和其他的孩子那樣正常上學,只能和自己的父母在一起生活。當她成年之後,也許正是因為患病導致的智力問題,使得她被別人趁機佔了便宜而不幸懷孕。雖然她將孩子生了下來,但是卻不知道孩子的父親是誰。
  • 國內口腔專家新發現14個唇顎裂易感基因 —新聞—科學網
    發現了14個新的非症候群型唇顎裂相關易感基因,將唇顎裂遺傳機制的研究更進一步。相關成果在自然子刊《自然.通訊》在線發表。 該研究結果不僅加深了對非症候群型唇顎裂遺傳機制的認識,也為建立適合中國人群的唇顎裂孕前-圍受孕期風險評價指標、預警模型和早期幹預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了依據。
  • 新生女嬰打ok手勢 新生寶寶的「手語」你懂嗎?
    網絡配圖    新生女嬰打ok手勢,新生寶寶的這些「手語」你懂嗎?據英國《每日郵報》8月1日報導,近日,社交網站Imgur上流傳一張可愛的寶寶圖片,記錄了一個剛出生數小時的女嬰向父母打出「OK」手勢的難忘瞬間。據悉,這個新生兒出生之後沒多久就將她的中指搭在大拇指上,做了一個「OK」的手勢,令她的父母非常震驚。  剛出生數小時的女嬰向父母打出「OK」手勢的難忘瞬間。  目前,該圖片的點擊量已經超過430萬次。
  • 醫生,換作是你,能要這個先天肛門閉鎖的女娃嗎?
    「姑娘熟練地整理著小孩的包被,輕鬆地說這小傢伙特別安靜,明天,明天就會走了,已經夠堅強的了,堅持了五天,唉,小女孩父母真狠心。」「這是我最後看小孩一眼,第二天早上,姑娘打電話給我,說小孩不哭不鬧安靜地走了。我無法原諒自己,我沒有來得及救她,我還抱過她,她還看了我一眼。」賈醫生一臉悲戚地重複他想說完的故事,又特別加重強調「她還看了我一眼」。
  • 新生女嬰也患「婦科病」?
    作者:寶寶知道 0000度新生女嬰也患「婦科病」?新生兒在1個月內往往會出現一些「婦科病」,最常見的是女嬰白帶和月經。有的女嬰出生—周內,尿布上常有白色分泌物或血樣物。新生兒乳房增大和分泌乳汁也常發生,不僅限於女嬰,男嬰亦可發生。由於在母體內吸收的孕激素和生乳素同時存在,孕激素排出較快而生乳素排出較慢,前者無法抑制後者,故後者導致新生兒乳房發育增大,甚至分泌乳汁。對此,家長只宜常清洗其乳部,保持清潔衛生。當生乳素完全消失時,約需20~30天,嬰兒乳房就會減小,也就不會有乳汁分泌了。切不可擠壓乳部,以免致皮膚損傷,更不能自行使用刺激性藥物外擦外敷。
  • 6個月胎兒被發現唇顎裂,該不該拿掉?這六點應該及早預防!
    不幸生了唇顎裂寶寶的家庭是一種什麼狀態?唇顎裂寶寶長大後要面對什麼樣的人生壓力?假如在6個月時查出兔唇,孩子還會留著嗎?這一連串的扎心詰問扎得人心裡難過!很遺憾,這個世界沒有完美,有些寶寶確實是帶著缺陷來到世間的,比如唇顎裂--俗稱兔唇。
  • 女嬰罕見先天皮膚缺失 下肢雙手肌肉暴露在外(圖)
    女嬰先天皮膚缺失,鮮紅肌肉暴露在外,發病率僅為十萬分之一!醫生:黑龍江之前沒遇到過這樣的病例編者按: 最近,哈爾濱市第五醫院接收了一名特殊的小患者,孩子還沒滿月,她得的這種病,患病率只有十萬分之一,國內外都十分罕見,這也難住了省內不少大醫院的醫生。
  • 小夥患先天唇顎裂 因口齒不清找工作屢碰壁
    廈門網-廈門日報報訊(記者楚燕通訊員劉瑋榕)小夥子因為唇顎裂畸形,說話發音含混不清,找工作屢屢失敗。在第一醫院申請「微笑列車」資助項目接受手術矯治後,他的發音明顯改善。  小葉家住雲霄,今年26歲,患有先天性唇顎裂畸形,家人一直沒給他治療。因為唇顎裂,他說話發音不清楚,找工作屢被拒絕,內心極度自卑沮喪。
  • 女嬰被棄海南省人民醫院電梯口 父母留言「請幫我女兒治療」
    被遺棄在醫院的女嬰。南國都市報記者胡誠勇翻拍  女嬰被棄省人民醫院電梯口  父母留言「請幫我女兒治療」  女嬰患有腦積水、化膿性腦膜炎、新生兒肺炎等疾病,目前正接受治療  嬰兒的啼哭,宣告新生命的降臨。按說,每一個嬰兒都應該享受著父母細心的呵護。
  • 新生女嬰打ok手勢 照顧新生兒必知六點
    新生女嬰打ok手勢:據英國《每日郵報》8月1日報導,近日,社交網站Imgur上流傳一張可愛的寶寶圖片,記錄了一個剛出生數小時的女嬰向父母打出「OK」手勢的難忘瞬間。  據悉,這個新生兒出生之後沒多久就將她的中指搭在大拇指上,做了一個「OK」的手勢,令她的父母非常震驚。  目前,該圖片的點擊量已經超過430萬次。許多網友驚嘆該新生女嬰手指的靈活性,對她的出生表示祝賀。
  • 滬治癒世界最小賁門失弛緩症患者 女嬰將能正常進食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周平紅教授和兒科醫院專家聯手,為一名患有賁門失弛緩症的11個月大的女嬰,成功實施了經口內鏡下賁門環形肌切開手術(POEM),讓女嬰告別了長達半年多無法正常進食的病症,整個手術過程僅27分鐘。這名女嬰也因此成為世界上實施此類手術的最小患兒。這名患兒來自山東,其父親王先生介紹說,在入院前半年,寶寶因飲食不佳,發育落後於同齡寶寶,11個月體重才7公斤,而同齡寶寶體重在10公斤左右。
  • 微笑列車唇顎裂修復手術又開始了
    來源:慈善公益報唇顎裂是一種常見的先天性發育畸形疾病。大部分顎裂患者還可能伴有不同程度的骨組織缺損和畸形,在吮吸,進食及語言等生理功能障礙方面遠比唇裂嚴重。而唇顎裂的治療則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需要口腔頜面外科、整形外科、精神及心理科等多方面共同配合才能取較好效果。為了讓那些不因偏遠貧困的患者失去機會,中華慈善總會2018年集中在5月至6月開展手術。由微笑列車醫學專家委員會成員帶領專家團隊及志願者全程參與此次免費手術活動。集中手術將面向社會徵集唇顎裂患者給予救助,有需要且符合救助範圍的家庭均可以報名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