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法寺住持釋中峰法師。
釋中峰接受作者專訪
介紹寺院發展
贍養寺院老人
為貧困家庭捐助的服裝
四月初八,也就是五月十二號,佛陀誕辰日,這天弘法寺要搞盛大的紀念活動,作為弘法寺的當家人,中峰法師近日忙的很。
那天在市裡採訪他,他邀我四月初八回家看看(他說得家即寺院)。後來微信交流,他又說:四月初八別過來了,人太多。我說:我去感受一下氣氛。 他說:這種場合對你沒意義,還是節後來吧。我說,你別管了,隨緣。
釋中峰,我第一個採訪的出家人,對出家人他是這樣解釋的:和、和諧,高、高尚,和尚就是和諧高尚,就是有理想追求、有責任擔當、活的有意義。
我說也不盡然,身心合一,潛心修煉,具有大愛大善的出家人,可以這麼認為。但林子大了,什麼樣的僧人都有,有人心在寺院,人在紅塵,有人心在紅塵,身在寺院,不能一概而論。
我說,相比而言,你算的上是修行人。他說,我就是一普通出家人,學佛、修行、修持,讓自己解脫生死,輪迴成佛,與他人無關。
以往,我與佛家並無緣分,僧人給我的感覺是孤高冷漠,故弄玄虛,不食人間煙火。我認同佛家教義,我更願意積善行德。但我不會燒香磕頭,頂禮膜拜,對出家人我也是敬而遠之。
釋中峰的出現,讓我改變了看法。
第一次見到他時,是在新榮區得勝堡做完活動,計劃回市裡吃涮鍋,途經弘法寺時,妙言問我是否想不想吃齋飯?我一句願意,便於中峰結緣了。
那天中峰在寺院的會客廳,和我們聊了40多分鐘,到了飯點,我們去食堂就餐,素燴菜、米飯、饅頭,臨走時,中峰送我們很多水果,他說這些水果都是供品,加持過的,帶回去,讓佛護佑大家。
那次會面,中峰沒有給我留下太多印象,後他在微信發函,要我參加寺院活動,我沒理會,就當沒看見。
再次結緣中峰,是他弟子在廣靈望狐鄉的一次公益活動,那次我帶了三個同學,在中峰的免費食堂,和40多個特困老人,共進午餐,那天是包子、大燴菜。
他的弟子韓簡告訴我,農村有四個免費食堂,新榮區兩個,廣靈縣兩個,為當地200多名孤寡老人解決了午餐。市區、礦區、豐鎮各有一個素食免費餐廳,每天接待客人300多。
一個出家人,每天要為500多人免費解決午餐,他哪來這麼大能量?帶著好奇,帶著疑問,我想走近中峰,探個究竟。
我和他的弟子說了多次,表達了我想採訪他的願望,我也不知道他的弟子是如何說得,中峰又是如何答覆的,將近一年的時間,我們都沒有見面。
在助馬堡的民俗文化節上,我和中峰不期而遇,他是特邀嘉賓,我做媒體宣傳,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助馬堡村會議室,我們聊了很多,聊的很愉快。我們相約,弘法寺再見。
助馬堡活動後的第三天,我和攝影師韓總,一同前往弘法寺,與他再次會面。
那天他很熱情,會客廳的桌子上,擺了很多茶點水果,還有他從豐鎮買回的鍋盔、粽子,中午的齋飯,也比平日多了兩個菜。
那天他似乎又帶著氣,說話帶著情緒,我知道他不是衝著我來,但我覺得,他的修為還不夠,我心中的大德高僧,應該是刀架在脖子上也不會皺眉,就這一點,他還需要好好修煉。
我們聊了很多,對我的問題,一一認真做答。但是只要一涉及到對他人和事的看法時,他就迴避,或不予置否。他說:大修行人不看眾生過失,大居士不說出家僧人過失,我修行是修正自己的思想,不論及他人!
和中峰接觸了四次,大致對他有個看法,我想通過我的文字,呈現給大家一個真實的中峰:
一、公益事業很大。中峰一共辦了8個免費素食餐廳,每天就餐數百人,寺院裡還養著十多個孤寡老人,他組織的愛心公益活動,多達上百次,就憑這一點,我佩服他,從心裡佩服他。
二、僧人中的名人。很多媒體都對他有報導,特別是中國政協報、法制與新聞等有影響力的媒體,報導發出後,社會反響很大。他回大同雖然只有三年,但他卻是遐爾聞名。
三、僧人中的紅頂僧,中峰的微信頭像就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國慶期間,寺院還舉辦升國旗活動,寺院堅持各種形式的愛國主義教育,強化愛國愛教意識,強化愛國愛教覺悟。
四、他很接地氣,和中峰聊天,沒有距離感,他沒有裝腔作勢,沒有故弄炫舞,我們之間像好友,像兄弟。正因如此,我才願意和他接近他了解他。
五、僧人中的另類,這是他的自我評價,我深以為然。我的概念中,出家人當深居簡出,潛行修煉,兩耳不聞窗外事。他卻把自己融入社會中,舉辦書畫展、組織公益活動、出席社會活動,其目的就是把慈悲濟世精神付諸實踐,吸引更多人參與進來,幫助更多的貧困人,把大愛撒滿世間。
中峰就是這麼一個人,一個既出家人,又不完全像出家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