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把好語言關 防疫溝通不再難

2020-12-12 新浪財經

來源:經濟日報

當前,嚴防境外疫情輸入已經成為社區防控工作的重頭戲。但想要做好眾多返京外籍人士的防疫服務工作,首先要跨越的就是語言關。為協助一線防疫工作者克服語言障礙,北京市豐臺團區委聯合各高校成立了一支多語種翻譯志願服務隊,精準高效開展疫情防控語言翻譯工作。

來自北京語言大學英語翻譯專業的杜瀟穎是名1999年出生的「準00後」,也是一名豐臺團區委招募的疫情防控語言翻譯志願者。3月14日上午,在接到翻譯任務後,她立刻與大紅門街道時村社區防疫工作人員取得聯繫,遠程連線外籍人士,為他實時翻譯。「如何購買生活用品」「哪裡可以取外賣」「14天隔離期滿後該怎麼做」……這些問題和困惑都是外籍人士非常想了解的,杜瀟穎耐心地解答,一一給出專業翻譯。這位「翻譯官」贏得了社區防疫工作人員的肯定,更讓這些異國朋友感受到安全與 溫暖。

近日,由豐臺團區委啟動的語言翻譯志願者項目,根據主要疫區國家返京人員疫情防控需要,定向招募英語、義大利語、韓語、日語、波斯語5個語種志願者。招募消息一經發出,就得到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北京語言大學、首都經濟貿易大學4所高校老師和學生的積極響應,短短兩天,成功選拔招募28名語言類專業大學生志願者,其中包括精通波斯語的稀缺人才。有了語言翻譯志願者的支持,一線防疫工作人員在與外籍人士溝通中有了「同聲傳譯」,讓「外防輸入」更加精準、高效。

自隊伍成立以來,豐臺團區委積極與區外辦、區衛健委、區公安分局以及一線社區對接需求,建立語言翻譯志願者溝通群,防疫工作者可隨時向志願者們提問、求助。如今,豐臺區內多個社區及企事業單位都能享受到這項防疫語言翻譯服務,志願者通過電話、微信等線上服務方式,為有需要的基層單位現場連線,實現「點對點」翻譯,配合一線防疫工作者做好外籍人士有關疫情防控提示、信息登記、體溫監測等工作,化解雙方交涉困難、語言不通的難題。

戰「疫」攻堅,「語」你同行。充分發揮科技力量,還將為更多外籍人士防疫搭建語言溝通的橋梁。「請您外出時一定戴口罩。」來自英國的史密斯,正在手機微信上使用「疫情防控外語通」在線查詢系統,通過裡面的英文提示語句認真了解中國的防疫事宜。「疫情防控外語通」由北京語言大學語言資源高精尖創新中心開發,面向在華來華留學生和外籍人員提供疫情防控和治療方面的語言服務。截至3月12日,該產品含有韓語(朝鮮語)、日語、波斯語、義大利語等14種語言,50個句子,分手機端、網頁端和卡片版,還有專門的中外語言場景對照視頻。

日常注意事項、入境注意事項、就診常用句……「疫情防控外語通」上都有涉及。比如「疫情防控外語通·診療用語」卡片版主要用於解決外籍人員診療過程中的醫患跨語言溝通問題,中外雙語對照,包括28條診療用語,幫助醫生快速了解患者的症狀、接觸史、病史和用藥史等。「今後,語種和句子數量還會根據國內外疫情最新形勢需要繼續增加。」該中心副主任田列朋說。

田列朋介紹,「疫情防控外語通」可根據不同需求靈活組合內容,可供醫療機構、教育機構、機場港口、航空公司、外交外事機構、海關、社區管理部門使用,也可以直接提供給留學生和外籍人士使用,為防止境外疫情輸入、繼續防控好國內疫情以及對外傳播中國抗疫經驗,貢獻一份力量。

相關焦點

  • 申論技巧:讓溝通協調不再難「溝通」
    溝通協調題目在事業單位考試的過程中,考察頻率較高。溝通協調是指管理者在日常工作中妥善處理好上級、同級、下級等各種關係,使其減少摩擦,能夠調動各方面的工作積極性的能力。在考試中,溝通類題目多以溝通、勸說、慰留等形式呈現。
  • 境外輸入成為防疫重點,訊飛翻譯機助力中外溝通
    比如在海珠區的隔離點——江悅酒店,工作人員可以利用訊飛翻譯機與來穗隔離的境外人員進行順暢溝通,保障他們的日常飲食,並保證他們做好防疫配合工作。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支持中文和58種語言互譯外,訊飛翻譯機還具備方言翻譯功能,不管是粵語、四川話等方言還是口音比較重的普通話,都可以輕鬆實現和英語的互譯,成為防境外輸入風險的「利器」。
  • 語言基礎不過關 八成中國學生法國留級
    語言基礎不過關 八成中國學生法國留級 [留學] www.zjol.com.cn每年到法國的中國留學生,因為語言問題無法正常上課導致留級的佔到了80%,其中60%的學生甚至連大學校門都進不去。」法國教育國際協作署駐北京辦事處主任楊平日前說,中國留法學生的語言狀況不容樂觀。語言不過關難上專業課  法國教育國際協作署提供的統計數字顯示,2003年,法國駐華使館共籤發籤證6000餘份,大部分學生在法國大學註冊學習。
  • 北京兒童語言障礙醫院哪家好
    核心提示:語言是人類社會互相溝通思想及情感的工具,它包括了說話、寫字、符號、語言、臉部表情、身體姿勢及手語等。聲音語言的學習與使用是人類早開始的符號學習,它牽涉三組器官:聽覺系統、中樞神經系統以及構音系統,其中任何一種器官有問題皆會產生語言發展的障礙,而其中以中樞神經系統重要。
  • 外籍人士看不懂防疫指南?成都這裡提供多種語言版本
    胡曉梟 封面新聞記者 謝燃岸「能不能麻煩大家,誰幫我們翻譯一下防疫溫馨提示?還需要韓語和日語的……」2月27日,成都武侯區火車南站街道桐梓林社區黨委書記張家蓉在群裡了發出「求助」信息。3月3日,新聞新聞記者獲悉,中、日、韓、英四國語言的《居家觀察注意事項》《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在武侯外籍人士應知手冊》已經新鮮出爐。目前,武侯區已經將這份針對外籍人士的防疫指南發布在社區公眾號,並轉發到各個小區的業主群中,確保下一步入境人員來(返)蓉人員能夠順利進入小區、進入家門,自覺落實居家隔離醫學觀察各項措施。
  • 北京社區防疫人員編譯「寶典」 「胡同翻譯」真不含糊
    北京社區防疫人員編譯「寶典」 「胡同翻譯」真不含糊 2020-03-10 13:34:53「寶典」  「胡同翻譯」社區防控真不含糊  眼下正是抗擊疫情吃勁兒的時候,不少外籍人士返京,如何與他們順暢溝通成為重要命題。
  • 溝通是門「藝術」,學會如何與孩子溝通,讓教育不再難
    其實「家庭教育」這幾個字非常重要,如果能夠理解透徹,教育孩子會相當輕鬆,但是如果掌握的是錯誤的教育方法,則是一條難上之難的道路。 關於如何好好的去教育孩子,在這裡總結了幾條非常行之有效的家庭教育模式,如果家長們能夠順利的學會這些教育模式,相信教育孩子會變得相對輕鬆一點,讓你再也不會因為教育這個問題出現煩惱的情緒。
  • 【寶雞】水產副食批發市場把好「菜籃子」裡的防疫關
    【寶雞】水產副食批發市場把好「菜籃子」裡的防疫關 來源: 陝西日報 發布時間: 2021-01-14 08:27
  • 與返京外國人溝通難?北京胡同社工當起翻譯官
    疫情防控中,面對外籍人士返京,如何流暢溝通並傳遞溫暖是個重要問題。近日,東城區社工們通過各種途徑get英語技能,用貼心和耐心架起一道與外籍人士溝通服務的橋梁。這裡住著一對外籍夫婦:kendrce是美國人、sione是紐西蘭人,最近他們從紐西蘭回到了北京。前一天晚上,夫婦二人在安定門街道外圍點位上做了回京信息登記。當天晚上。分司廳社工姚遠就給他們打電話預約上門登記時間。「外國人非常重視預約制度。」姚遠說,沒有經過預約冒昧上門被認為是不禮貌的。
  • @三亞 新學期如何應對防疫「大考」?海南各校「一人一檔」點對點嚴把「防疫關」
    記者從海南省教育廳了解到,目前,海南省秋季開學疫情防控工作正有序推進,各地各校按照「一人一檔」制定返校學生信息臺帳,與新生建立「一對一」聯繫,學校與屬地有關部門形成「點對點」聯防聯控機制,嚴格把守開學「防疫關」。  此前,國家衛健委、教育部就已印發了高等學校、中小學校和託幼機構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術方案。
  • 溝通技巧:語言在溝通中的作用是什麼?
    人類齊心協力、眾志成城建築巴比塔,眼看就要建成之時,上帝耶和華認識到這樣下去人類可能會超越自己,於是便把人類的語言打亂,這就使得人類不再能夠團結一致,巴比塔也修不成了。在人類生活中,語言就是一種符號。這一本質是上天的恩賜。它使我們能夠用若非如此就不可能的方式,來溝通觀念、原因、過去、未來,以及一些不在場的事物。如果沒有了符號性的語言,一切都將成為不可能。
  • 掌握7個密碼,與孩子溝通不再難!
    父母怎樣才能與孩子建立更好的關係,實現良性溝通呢?最近看到一本書《親子溝通密碼》,作者鄒璐。書中作者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和專業知識,為我們講解了如何更好地與孩子溝通,如何幫助孩子從失敗、錯誤、衝突等事件中獲取能量進而解決問題,建立自信,贏得合作。幫助孩子成為一位高情商的個體。
  • 防疫無國界,用20種語言錄製的《防疫小貼士》來了
    近日,北京黨外高級知識分子聯誼會組織專家用20種語言錄製《防疫小貼士》微視頻,分享一些自我保護知識和疫情防控信息,為各國來京的外國友人提供便利。各位來京的外國朋友,大家好,北京的疫情防控已經到了關鍵時期,我想和朋友們分享一些自我保護知識和防控信息:1. 如果您是來自或去過疫情嚴重國家地區的入境者,即使您體溫測量正常,也請居家觀察或集中觀察14天。實踐證明,這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他人負責的最好辦法。2. 戴口罩、勤洗手。
  • 溝通的藝術:如何避免語言帶來的「軟暴力」?
    這種由於出言不遜而帶來的「語言暴力」,在心理學上被稱為「軟暴力」。我們常用「一言興邦,一言喪邦」來形容語言的力量。那麼,溝通中如何避免語言帶來的「軟暴力」呢?非暴力溝通專家馬歇爾·盧森堡認為「軟暴力」的形成,大致有以下幾種因素。一是外強中乾。外表強勢的人,其實內心有著多種邏輯。要麼膚淺,要麼外強中乾。與人交流時因為並沒有弄清楚事情的真正原因,當然也有一些人為了掩飾心中的不自信,真正的強者往往是那些訥語言而敏於行的人。
  • 海南:「一對一」聯繫「點對點」聯防 嚴把開學「防疫關」
    記者從海南省教育廳了解到,目前,海南省秋季開學疫情防控工作正有序推進,各地各校按照「一人一檔」制定返校學生信息臺帳,與新生建立「一對一」聯繫,學校與屬地有關部門形成「點對點」聯防聯控機制,嚴格把守開學「防疫關」。今年秋季開學,海南省根據疫情防控工作,分層次、分區域明確了師生員工的返校條件。
  • 留學在外:如何跨過語言關
    作為「過來人」,已經在國外讀書的學子提醒即將赴國外留學的學子,並非通過語言標準化考試到國外後就不會存在語言障礙。  想說「天氣很熱」變成了「我很性感」;到醫院一邊翻字典一邊向醫生描述症狀……這些初到國外留學的學子的尷尬經歷如何避免?如何在短時間內跨過語言這一關?聽聽「過來人」怎麼說。
  • 語言溝通與人際交往
    人際和諧關係建設的路徑有很多,其中值得關注和推崇的手段之一,當屬語言溝通藝術。自從黨中央發出了「以人為本」的號召以來,我們社會興起了一股尊重人、關心人、促進人全面發展的好局面。而「以人為本」,是要通過很多渠道、運用很多方法、創新很多載體來實施和推進的。
  • 防疫常態化,防護不放鬆-安特思庫北京大悅城館
    近期,青島疫情的出現和新疆喀什地區新增的無症狀感染者,都在提醒我們防疫依然不能鬆懈,尤其是冬天的到來,我們更應該保持高度的警惕。安特思庫·北京大悅城館自開學後,老師們嚴守防疫關,嚴格從各方面做好防疫工作,為孩子們構築安全防線,做到安心入學,快樂學習,如建立衛生防疫制度,加強館內衛生工作,提高學生健康水平。每天孩子放學後,對教室進行紫外線消毒。
  • 翻譯「小分隊」 架起防疫無障礙溝通橋梁
    文登傳媒網訊 為做好防範境外新冠肺炎疫情輸入工作,文登在集中觀察點組建起精幹的外事翻譯隊伍,加強對外籍人士觀察期間身體情況、飲食需求以及情緒安撫等工作跟進,及時掌握觀察人員需求,架起了一座防疫無障礙溝通的橋梁。  在文登集中觀察點,從2月25日開始這裡就陸續接收從機場送過來的入境人士,其中也包括不少不通中文的「老外」。
  • 幹部扶貧要先闖「語言關」
    後來,他學會了當地「土話」,溝通交流便順暢了,與村民的「共同語言」也多起來,工作更好開展了。(據6月8日中國紀檢監察報) 幹部下村扶貧,首先面臨的就是和群眾打交道,這意味著幹部必須要和貧困群眾進行充分地溝通交流,以共謀發展,共話脫貧。可是,如果扶貧幹部和貧困群眾不在一個「話語體系」,彼此聽不懂對方的語言,只怕溝通交流的效果會不盡如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