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這門學科作為母語,在上一年級就開始正式的學習了,其實早在孩子上幼兒園時部分家長就已經教孩子識漢字,背古詩,學拼音了,畢竟孩子啟蒙很重要,怎能輸在起跑線上呢?
語文是一門基礎性比較強的學科,要求必須要打好紮實的基礎,見多識廣,知識積累豐富,而這點對於小學生來說,還是比較困難的,小學生由於年齡的特點,再加上思維還不夠健全,所以學起語文來還是有很大的難度。
筆者覺得,在小學階段相比其他科目,語文相對要難一些,對於一些較為抽象的內容,確實不容易理解,尤其在考試中,卷面上的很多題目其實學生們並沒有真正理解其意思,作答時,全憑孩子的想像任意發揮,因此也出現了小朋友在造句時寫道:大象的尾巴又細又長,好像老師的頭髮一樣。其實這句話本身不錯,只是這樣的比喻不合適,老師也是哭笑不得,因此老師在後面加批了一句,小子,明天叫家長,哈哈,這也正是語文得靈活之處,不像數學那樣嚴謹。
再看上面這個造句,例句是:他們看見一隻烏龜在水裡遊來遊去。要求用看見仿寫句子,結果小朋友寫的句子是:我看見一隻狗把太陽吃了,句子中出現了看見2個字,但是句意卻不合實際,只有個天狗吃月亮,於是老師加批:天狗吃月,不吃太陽,出現這樣的錯誤,是因為孩子識記不全,可能在他的腦海裡隱約有這麼個事,但具體是什麼,他並不真正理解。
上面的這個句子要求用因為仿寫句子,結果小朋友寫了那麼多就是沒有出現因為這個字眼,被老師扣掉3分,但整個句子寫的挺好,只是沒有按照要求作答。
語文是從小學到大學都必學的科目,所以在小學階段一定要打好基礎,加油吧孩子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