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戶端3月30日訊(通訊員 孫前徵)自2月9日以來,冷水江市委黨校工作隊進駐冷水江市禾青鎮社學裡村開展防控防疫幫扶工作後,記錄一個個精彩有抗疫故事。
24小時全始全終
3月14日00:42,易聲紅:「張主任,今天的摸排情況統計好了嗎?」張桂云:「正統計中,快好了。」
3月15日01:24,易聲紅:「大家辛苦了,謝謝!」
3月16日00:52,易聲紅:「十四組,好樣的,一天登記電子健康卡71人,向易平安組長學習。」
這是村級網格微信群的部分聊天信息。
2月26日晚3點多,值班的劉助中主任得到一個重要信息,一村民乘高鐵從外地返村,他立即報告支書,支書立即電知其它村委會人員,即刻前往返村村民家,體測,隔離。
這是發生在村裡的真實故事之一。
村部值班室,除了擺放著一張簡易木床外,隨時還可以看到方便麵紙箱、空面紙碗和餈粑。工作間隙,或燒上一壺開水,泡上方便麵;或烤上一個餈粑,應付一下飢餓。
這是村值班室每天都能看到的景象。
清晨,村幹部齊集村部,深夜,村部燈火通明是常態;輪班值守,一天工作16小時,半夜三更緊急出動是常態;放下正吃飯的碗筷,掀起正睡暖的被褥立馬出動也是常態。
困難面前彰顯擔當
在村幹部的概念中,防控防疫期間,村民的生命安全是天。
去年年底,支部書記易聲紅兒媳獨自一人回婆家生產,家務一大堆,做爺爺的他完全當了甩手掌柜。
3月3日下午6:00多,村主任易偉華老婆騎摩託下班途中,被後面超車的小車撞翻,造成骨折,腰脊摔斷,腹腔充血,生命垂危。除搶救的兩天請假外(事實上也在通過電話安排著工作),他每天仍堅守在防疫崗位上。
2月13日上午8點多,近50歲的婦聯主任張桂雲騎摩託前往村民家裡通知外省返村人員上午10點前到鎮衛生院接受核酸檢測。由於當天颳風下雨,路面溼滑,騎到巖下院陡坡處,不幸摔倒,全身溼透。村民全宅家中,無一發現,二十來分鐘後,頑強起身,強忍巨痛,繼續前往。通知到位後,回到家中換洗,只見左背從肩到腰處,一塊書大的青腫,左腳膝蓋至踝關節10釐米長的口子,流著血。但她沒有休息一天,繼續堅持著。她甚至在接受體測員職責時,給丈夫寫下過遺囑,把生命交付給了防疫工作。
治保主任劉助中,防疫期間,每天上午下午提著小喇叭圍著村子旮旮旯旯巡視、宣傳、勸導,風雨無阻,鞋磨破了兩雙,腳起泡起繭,他全然不顧。
近60歲的村會計易定安,年齡最大,患有腰疼等毛病,但在防疫工作中,把病痛拋到了腦後,50多天以來,天天如此。
任務指令如期落實
防控防疫工作任務重,要求高,時間緊,設卡,守卡與撤卡;巡邏,宣傳與勸導;摸排,體測與隔離等,絕不可懈怠、馬虎、拖延。
2月8日,市、鎮防部指令:建立村級網格群。在無幫扶工作隊與志願者幫助情況下,一天內建好,全村20小組20個網格,2683名村民,自始至終堅持日報。
2月9日,市、鎮防部指令:封路,封村。早晨6:20,4個卡點、人員到位。
2月26日,市、鎮防部指令:對「四類人員」逐一進行摸排。村幹部、村組長齊出動,全村631戶2683人,兩天全部摸排,無遺漏,並每天對外省返村人員和密切接觸者近60人進行體測。
防疫資料系統全面
3月15日,禾青鎮領導到村督查防控防疫工作,被齊整的資料驚豔,高度評價村防疫資料全面系統。
在村防疫辦公桌上,整齊擺放著日益增厚的幾大摞防疫資料,分門別類:方案、總結、文件、指令、報表、統計,而統計數據中又分出小類,日報平安統計,外出務工人員統計,隔離人員體測登記,卡點執勤情況登記等,分類明晰,數據完整。
經過防控防疫的淬鍊,農村基層組織得到了錘鍊,經受住了考驗。
[責編:楊雅婷]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