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大愛好就是學外語,之前學過日語和韓語,分別過了一級和四級,今年還未開工時還在家自學了一段時間法語。在學習外語這件事上,我一直樂此不疲。
長久以來,周圍的朋友同事都對如何快速掌握外語表示出極大的好奇,經常來問我:怎麼在繁忙的工作中,快速掌握一門外語。
前幾天在微博上看到有人在討論學外語時遇到的問題,感觸頗深,今天就來談談,我是怎麼學外語的。
1
摒棄完美主義,快速開啟學習之路
那條微博跟帖很多,發現大家基本都卡在同一個地方:
不停地為學習做準備,導致好幾個月,甚至好幾年過去了,都沒有開始真正學習。
比如這位,
這條留言點讚很多,說明這是大家的通病,感覺不準備到姥姥家,就沒辦法開始學。
其實完全不是這樣的,這純粹是完美主義在作祟。
就我學習日語和韓語的經歷來看,根本不需要準備,本來就是小白一個,要準備什麼,準備到上第一節課就讓老師對你的外語能力讚不絕口?想要從一開始就能解決學習中遇到的所有問題?
怎麼可能,而且也完全沒有必要。
回想我們的學習歷程,哪有一次就完美通過的,不都是經歷過無數次的練習和錯誤才逐漸掌握的嗎?要允許犯錯,接受犯錯,不要排斥和害怕錯誤。
摒棄完美主義,從一開始就做好摔跟頭的準備,反而可以讓你更快地開始學習。
2
報班學習,讓老師同學推著你一起走
絕大多數學習小語種的人都出於興趣愛好,比如愛看動漫、看電視劇、聽音樂等,所以大家對此的態度是:願意投入時間,但不太願意投入金錢。
這就導致很多人是以自學開始的,我不反對自學,但自學對小白其實很不友好,既浪費時間和精力,又嚴重挫傷小白的自信心。
自學的要求很高,除非你有一定的語言基礎,比如,我當時就是跟著老師學完了日語二級,且考過二級之後,才開始自學並通過一級考試的。此時,你對該語言比較熟悉,且掌握了學習方法和技巧,這個時候自學才有效果。
小白學外語最好還是報班跟著老師同學一起學,語言本來就是需要交流的,跟老師同學一起可以隨時交流、糾錯,學起來更輕鬆,也更開心。
3
多說多練,語言能力是用出來的
以前學外語時,總會遇到不願意張嘴說話的同學,這種情況就很難搞了。
語言本來就是用來使用、交流的,不說出來,老師不知道你是不是掌握了,你也不知道自己說的對不對,嚴重影響學習效果。
這也是為什麼在外語環境中的外語學習者會比在母語環境中的外語學習者學得更好更快,因為他們必須說外語,否則會影響正常生活。
不過作為在母語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外語學習者,也不用太擔心,你可以自己建立外語環境。
除了找同城的外語愛好者朋友,與他們交流學習以外,還有一個更簡便、更容易實施的方法就是:每天雷打不動讀外語或者背外語。
內容可以是教材或電影、電視劇裡的對話,建議從貼近生活的部分出發,慢慢練習。這期間你甚至都不用加入太多思考,只是讀,只是背就好。練得多了熟了,你需要用到的時候,自然會脫口而出。
方法很簡單,但實施起來並不容易,只有真的相信才會持續做下去。
是不是真的有用,你可以試一試。
在學習外語方面,你還有什麼好方法,歡迎留言、交流。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