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是小孩子,就沒有不喜歡吃手的,有的躺在床上,還掰著自己的腳往嘴裡送。其實寶寶喜歡吃手、腳,就是因為「口欲期」來了,那面對這樣的情況該怎樣做呢?首先我們需要了解什麼是「口欲期」。
「口欲期」指的是孩子需要依賴媽媽或其他人養育才能存活,完全不自立的狀態之下。這個時候的孩子還認為自己和媽媽是一個整體,再加之又沒有行動能力,就把嘴當成和外界交流的唯一媒介。因為吃母乳的時候需要用嘴,大聲哭泣和吵鬧的時候還是用嘴,這也是孩子認識世界的唯一手段。
為什麼會出現「口欲期」?
嬰兒的口周神經比手部神經發育更早,所以嬰兒的神經發育是先以口腔為中心向身體周圍拓展的。
「口」對於這一時期的寶寶來說是最主要的探索世界的工具,他們通過口來探索和體驗周圍的環境。所以這個時期孩子出現吃手吃腳、往嘴裡塞東西、啃咬東西的情況,不必太過擔心,這是孩子在通過吮吸、咀嚼、吞咽、咬等口腔活動,來獲得本能欲望的滿足。
「口欲期」的時間和表現
一般來說,「口欲期」這個階段約發生在嬰兒出生後0到18個月,但由於家庭餵養方式等不同,每個寶寶「口欲期」的持續時間也不一樣。大多數在2歲之前就會結束,進入下一個心理階段。處於「口欲期」的寶寶,所有的注意力和興趣都集中在口上,也就是「拿到什麼都往嘴裡塞」。
如何幫寶寶順利度過「口欲期」
在生活中,很多家長因為擔心塞入嘴裡的東西不乾淨或是不下心吞咽異物不安全,往往會強制奪走寶寶正在咬的物品,或是對寶寶大聲呵斥、命令其不允許亂吃東西。其實這樣的做法是非常不科學的,會讓寶寶因為口欲得不到滿足而產生一系列負面後果。那麼,爸爸媽媽該如何幫寶寶順利度過「口欲期」呢?
保證寶寶入口物的安全和清潔
這一時期的家長,可以適當「放縱」寶寶亂吃亂咬的行為,但一定要篩選出不容易吞進肚子或是太硬的玩具給寶寶玩,並做到所有玩具都定期清洗消毒。另外,寶寶最愛咬的小手更要時刻保持衛生清潔。
多準備一些可以「吃」的玩具
爸爸媽媽可以多找一些「替代品」,比如安撫奶嘴、牙膠、咬咬樂、磨牙環等,來滿足寶寶的需求。尤其是在寶寶出牙期,這樣既滿足的寶寶口欲期的心理需求,又能緩解寶寶出牙期的不適,幫助乳牙的萌出。
轉移注意力
引導寶寶用正確的方法玩玩具,比如寶寶要咬搖鈴,就儘量聲情並茂的吸引寶寶注意搖鈴是可以搖出聲音的,寶寶要咬喇叭,就示範寶寶喇叭可以吹等等,通過這樣的方式來適當轉移寶寶咬東西的注意力。
與口欲期寶寶多增加身體接觸
媽媽與兒童身體的接觸,可增加孩子神經系統的敏感性。這一時期媽媽可以通過增加對寶寶的愛撫、擁抱等接觸,來讓寶寶感受到關愛,增加寶寶的安全感和心理的滿足感。
儘量母乳餵養,不要過早斷奶
母親乳房,是嬰兒獲得性快感的源泉。在口欲期,儘量母乳餵養,不要過早斷奶。過早斷奶會讓嬰兒得不到口欲的滿足,而需要更多地尋求外物的來滿足。
信息來源:上海科學育兒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