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青糰子整合 轉載請聯繫後臺來源 | 春雨醫生、中華網編輯 | 丁穎
最近微博上新湧現了一個話題:「馬桶VS蹲廁,你選哪一個?」
眾所周知,現在酒店商場的公共廁所大多採用的是馬桶式,很多人都習慣了蹲廁,並且覺得蹲廁比馬桶更衛生,因為蹲廁時不用接觸到皮膚……
很多網友對於這個話題都有身心體會,一時間評論區開始熱鬧起來,諸位網友不單單是講出了自己的看法,有的網友還亮出了自己是如何「使用」馬桶的「秘笈」……
比如,在馬桶上「柔紙十八擺」:
再比如,有的網友還用上了失傳多年的「扎馬步神功」:
看到網友們的獨特的「超能力」和「獨家秘笈」 糰子君虎軀一震,原來還有這種操作??
馬桶真的那麼不衛生嗎?
英國一項研究在對528名女性調查研究後發現,85%的人使用馬桶小便時半蹲或撅著,生怕一不小心碰到馬桶圈上的汙垢;12%的人外出自備馬桶墊,也只有2%的女性能毫無心理障礙地坐上去解決問題……女生對於公共廁所的衛生要比男生要敏感,她們當中很多人認為使用公共馬桶很容易讓人感染一些疾病,那麼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首先,公共馬桶是不會傳染性病的。
到目前為止,沒有任何證據證明性傳播疾病(淋病、梅毒、尖銳溼疣等等)能夠通過公共馬桶傳播。究其原因,美國婦產科醫生Allison Hill認為,引起性病的病原菌無法脫離人體而獨立存活。
公共馬桶雖說可能會傳播某些婦科病,比如因各種細菌和白色念珠菌所引起的陰道炎。但也只是「可能」,感染的機率實在不高。其實,人體的皮膚有一層自我保護的「屏障」,能夠阻擋外界的「作亂分子」。如今,公共廁所一般都是有專人定時清潔公共馬桶,大量病原體會因此而被殺滅。
蝨子、跳蚤也不太可能出現在公共廁所。
蝨子跳蚤不僅有吸血危害,令人感到奇癢不安,而且還能傳播多種人畜共患疾病。不過和冰冷堅硬的木頭、塑料、瓷器(馬桶、水槽、洗手池等等)相比,它們通常更喜歡溫暖且柔軟的環境,比如寄居在人的毛巾或者衣服上。因此在公共廁所招致蝨子跳蚤的可能性也不大。
恰恰相反,真正的安全隱患不是出在馬桶上,而是在一些我們忽略的小地方。在公廁亂碰亂摸,可誘發抗生素耐藥性細菌感染。
公廁裡以及馬桶上的細菌和病毒主要來自糞便、尿液和嘔吐物,它們包括耐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諾如病毒、大腸桿菌、鏈球菌,甚至伊波拉病毒。一般來說絕大多數人都會選擇躲開有「地雷」的坑位,但容易忽視馬桶衝水時被濺溼的地面,或門把手等「衛生死角」。而這些地方,往往是公共廁所的最主要傳染源所在。
從這一點看,無論撅著還是踩著,都僅能避開殘留在馬桶圈上的病菌,而無法從徹底遠離可能停留在地面、把手或者水槽裡的細菌或者病毒。此外,用類似半蹲的姿勢上廁所可致使膀胱骨盆緊張,時間長了容易引起排尿不暢和尿路感染。
因而預防公廁染病,最好也是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勤洗手 。
馬桶VS蹲廁,誰輸誰贏?
剛才說了很多關於馬桶的事情,現在我們就先來談一談蹲廁的優缺點吧。
適用場合:適合各個場合,家庭,公共場合皆可。優 點:安裝方便,價格便宜,維護簡單,操作方便。缺 點:不節約水,並且需要經常清理。不適合老人使用,老人久蹲不起容易頭昏,耳鳴以及短暫休克。
接著再讓我們一起分析一下馬桶的優缺點吧。
適用場合:小家庭或者次衛。優 點:舒適性佳,節水性能好,衝洗能力強。缺 點:其價格高,安裝麻煩,維護麻煩。在公共場所更加需要注意衛生問題。
公共廁所的衛生由大家共同維持
事實上,在國外,馬桶使用的反響還是非常好的。到了國內,馬桶之所以變得「不衛生」,一方面是國民素質有待提高,他們不光自己嫌棄,還無意間將衛生弄得更差。有的人隨意亂丟廢紙,使用後不主動衝水,很多人使用馬桶的時候「扎馬步」也勉強可以,但是有的人卻「踩著馬桶」如廁,導致馬桶表面髒汙,破壞了衛生環境,同時也讓大家對於馬桶的印象更差。
另外一個方面,從大的角度來說,公共廁所的設施也有待完善,比如提供一次性墊紙,及時消毒,消除大家對馬桶的誤解,如「馬桶不衛生」等。其實馬桶跟蹲廁最主要的矛盾還是大家認為兩種如廁方式的不同,中國人習慣了蹲廁,而外國人則習慣了馬桶,為了和國際接軌,很多酒店賓館採用馬桶也是無可厚非的。
但是無論是哪一種方式,只要注意好衛生,大家就都不會有意見的。但是最重要的是,公共環境的衛生還是需要大家一起來維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