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是繼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之後,深化黨內教育的一次重要實踐,也是面向全體黨員從集中性教育活動向經常性教育延伸的重要舉措。習近平總書記對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作出過重要指示:實踐證明,「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是推進思想建黨、組織建黨、制度治黨的有力抓手,是全面從嚴治黨的基礎性工程,要堅持不懈抓下去。
從2017年3月開始,繁峙縣作為全省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31個示範點之一,堅持改革創新、堅持嚴肅和規範黨內政治生活,立足本縣實際在全縣各級黨組織中,以黨支部為單位,組織開展了「雙日雙評」活動。活動開展一年多來,收到了明顯的成效,深受廣大黨員幹部的歡迎。
繁峙縣委書記孔保寶,作為全省「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示範點改革任務的承擔者和「雙日雙評」活動的提出者、策劃者,他對近20個月的成效有一個客觀的認識:「推進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要在真學實做上深化拓展,必須注重融入日常、抓在經常。我們現在只能說是把『雙日雙評』活動固定了下來、堅持了下去,初步見到了效果。」
繁峙縣委常委、組織部長喬震宇是「雙日雙評」活動的組織者和實施者,他將繁峙縣「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的具體目標任務凝結成兩句話:以學為基礎的「支部主題黨日」活動和以做為關鍵的「黨員先鋒行實踐日」活動及以促為手段的支部評先和黨員評優活動。
記者以「雙日雙評」為關鍵詞上網搜了一下,海量的大數據裡居然只有寥寥數條,與「雙日雙評」相匹配的詞語也僅有一個——繁峙縣。職業的敏感和興趣油然而生,於是帶著諸多好奇深入到繁峙縣農村、機關和企業的基層黨組織進行了為期一周的調查採訪,獲取了大量第一手資料。
「把儀式當成形式,儀式就成了負擔;把儀式變成統一思想的載體,那麼這樣的儀式就有了活力和生命力;黨務工作表面上看是虛的,但與實際結合好了就變成實的。」
10月24日下午,記者來到位於繁峙縣金山鋪鄉的忻州華茂精密鑄造有限公司,這是一家私營股份制企業,2012年建立了黨支部。在公司主樓黨員活動室裡,近40名黨員有序地依次交納黨費,在鮮紅的黨旗下舉起拳頭,重溫入黨誓詞、誦讀黨章片斷,之後靜靜地觀看《平語近人》第一集「一枝一葉總關情。」據同行的繁峙縣委組織部幹部周豔亭介紹,此時此刻,縣直各機關黨支部也正在進行著相同的儀式,可能學習的內容和學習完之後的活動有所不同。
按照繁峙縣委的安排,「雙日雙評」活動的第一個「日」就是支部主題黨日,安排的時間是每月第三周的星期三下午,採取的方式是「6+X」模式:「6」為規定動作,每個支部、每次活動都必須嚴格做到集中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集中誦讀黨章黨規、集中重溫入黨誓詞、黨員統一繳納黨費、講黨課和談學習體會。「X」為自選動作,由各級黨委(黨組)或支部根據活動的主題,每次自選1-2個項目自行組織活動。自選動作包括專題討論、談心談話、民主議事、廉政教育、紅色教育、典型教育、政策解讀、業務培訓、知識競賽、讀書演講、文體活動、現場體驗等。上浪澗村第一書記牛巧紅,是從山西省衛計委選配的第一書記,這位從省城來的醫務工作者,年輕有為又親和力很高,給上浪澗這個有354戶1005口人的山村帶來了活力。每次支部主題黨日都是由她主持,她帶領全體參會黨員重溫入黨誓詞,時間久了,大半輩子是繁峙砂河口音的老黨員,居然也跟著牛書記學成了普通話。支部書記段吉本說:「去年『支部主題黨日』活動還得大喇叭提前通知,臨開會還得電話再叫,從今年開始,有的黨員比我還來得早。」牛巧紅快人快語:「我們村的黨組織活動要比我們單位的活動更有意思、更有效果!」一時間,讓人分不清她嘴裡的我們村和我們單位是不是一回事。
華巖村全村有2319人,是五裡八鄉比較大的一個村子,過去是個有名的上訪村,因為雞毛蒜皮的小事,村民就到鄉裡、縣裡上訪。「雙日雙評」活動開展以來,村黨支部就以主題黨日做為全村大事的一事一議日、村務公開日。全體參會黨員在交完黨費、舉過拳頭、學過黨章、看完視頻後,開始討論村裡的大事小情。不到半年時間,支部主題黨日開成了黨員民主生活會,村裡的工作越來越透明,幹群矛盾越來越減少。黨支部書記梁正旺深有感觸地說:「七十年代,黨員開會開煩了,八十年代以後很少開會了,去年剛開始也不好組織,幾次活動之後就順當了,因為黨員覺得這樣的會開得有意思,挺有榮譽感和責任感,既解決思想問題,也解決實際工作。我發現每次大傢伙舉過拳頭、學過黨章之後,再商量村裡的工作,大家都能出以公心出主意、想辦法。從我們村的活動情況看出來,儀式不完全是形式,要是儀式搞好了,村裡大事、難事就好定了。」
東石龍社區黨支部書記宮金柱的看法更為直接,「黨務工作看上去是虛的,做起來也是虛的,如果有一個好載體,與實際工作有效地結合起來,黨務工作就是實的了。我們現在開展的「雙日雙評」活動就是很好的例證。我們社區支部的每一次黨日活動都很神聖、很莊嚴,自開始到現在沒有一次是走形式。」
在調查過程中,我們深切地感受到,繁峙縣委非常重視促進黨支部發揮主體作用,嚴格按照規定的時間、內容、頻次和程序,原原本本、不打折扣地把基本制度落實好、堅持好。
喬震宇部長認為,「兩學一做」常態化制度化,不可能畢其功於一役,重在久久為功、堅持不懈。要以「雙日雙評」為抓手,以「支部主題黨日」活動為載體,落實黨組織主體責任,加強工作督導,嚴肅、規範基層黨組織「三會一課」制度,從嚴落實支部主題黨日的「規定動作」,帶動基層黨建各個方面的工作嚴起來、硬起來。
「縣委確定的規定動作和推薦的學習資料很對心思、很接地氣。只要黨員覺得能做、想聽、愛看,活動就一定能堅持下去。」
繁峙縣委組織部幹部吳亞非,在「雙日雙評」活動領導組辦公室專門負責確定、推薦學習文件、資料和視頻。當他接受了這一工作任務後,第一時間就建立了滹源黨建微信公眾號、滹源黨建頭條號,在微信群與專職黨務工作人員相互交流聽取意見和建議,在學習資料的選擇上,從紙質媒介到視頻影片,從翻印材料到製作APP,小吳和同事們動足了腦筋。把《老區脫貧攻堅——習近平心中的牽掛》、《樂善好施沙萬裡》、《總書記在山西》、《我願意》、《「紅船精神」初心和動力》、《農村振興,你準備好了嗎?》、《十九大黨章公開課》、《人民代表習近平》、《習近平總書記的扶貧足跡》、《厲害了,我的國》、《第一書記》、《趕考—再塑黨的形象的偉大工程》、《賈家莊專題片:走在大路上》、《平「語」近人》等專題片以及自行製作的《幫扶幹部扶貧政策解讀》順口溜和全縣脫貧攻堅、產業扶貧、農村種養殖技術等40多部視頻片推薦給各基層黨支部。
辛苦不負有心人。由「雙日雙評」領導組辦公室確定的文字、視頻資料得到基層黨支部的歡迎,「雙日雙評」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小吳和他們的團隊作用相當大。
華巖村黨支部書記梁正旺對縣裡安排的學習視頻資料片非常滿意,「老百姓就愛看習近平,看著總書記坐在岢嵐縣趙家窪貧困戶的炕頭上拉家常,就如同在我們身邊。你看我們村今年搞的整村提升,花了幾百萬,硬化了文化廣場、村委大院、街道小巷,正在建小公園和東西兩村之間的大石橋。所有這些,都是從中央到地方關心廣大人民群眾的實際行動。」
繁峙縣以「雙日雙評」活動為載體,按照「五統一」「四結合」「三創新」,統籌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維護核心見諸行動主題教育和「三基」建設的紮實有效開展,確保學有實效、做有功效、改有成效。
「雙日雙評」活動開展以來,縣委要求全縣所有黨支部必須堅持「五統一」嚴格活動流程:統一活動內容、統一活動時間、統一活動室配備、統一活動臺帳、統一督促檢查。注重「四結合」豐富活動內容:就是「雙日雙評」與「三基建設」、與脫貧攻堅、與重點中心工作、與部門單位正在開展的工作相結合。突出「三創新」提升活動效果:創新工作方式、學習方式和活動方式。
梁家莊村黨支部書記張福德今年41歲,過去在村裡是一個有朝氣、有想法、有辦法的致富帶頭人,擔任支部書記以後,特別注重虛心聽取兩委班子成員意見和老黨員的建議。「雙日雙評」活動開展以後,他更是借每次支部主題黨日的機會聽一聽老黨員有什麼好的點子。縣手工業辦給村裡引進了一個排球加工項目,建起了佔地6畝的廠房。老黨員張世昌、張英在一次活動後就提出來了,這個項目不咋地,給的工錢少不說了,又不安全,產品銷售也不保險,你們村幹部得多操點心。張福德聽了這話就存點心思,一方面向鎮裡講村裡的疑慮,一方面在與企業籤定有關協議的時候有意地規避了風險。果不然,投產不到三個月,效益不行,投資方撤資了。好在村裡早有預感,偌大的廠房留了下來。有現成的廠房,再招商就有了底氣。全體黨員共同商討,這一次選擇了一家塑料製品加工項目入駐,廠方給的工資高,閒散勞力參與率高,這下黨員都覺得不錯,項目落地非常順利。現在五條生產線安裝完畢,計劃11月1日正式投產,屆時村裡將有90多人進廠工作,工資計件,預計月收入在2000至3000元。張福德每每談起這事,都感慨很多:縣委組織的「雙日雙評」活動讓黨員與支部互動起來了,黨員的作用發揮出來了,黨支部在群眾中的威信也相應樹立起來了。
繁峙縣「雙日雙評」活動開展以來,絕大多數黨員幹部在思想上、行動上已經接受。但也有的黨員幹部存在短期思想,沒有從思想深處提高對「雙日雙評」活動是「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的認識,沒有做好長期堅持的準備。縣委書記孔保寶從一開始要求,把「雙日雙評」融入日常,堅持下去,要達到這一目的,僅靠講黨性、憑自覺還不夠,要用好督查考核「指揮棒」,制定好「學」與「做」清單,一級抓一級,抓好落實,堅持學做結合,知行合一。
「我是黨員我先行,堅持以上率下、領導帶頭、層層示範,用身邊的事教育身邊的人,請身邊的人說身邊的事,共產黨員的黨性觀念增強了、初心煥發了。」
2018年6月30日,忻州市委常委、組織部長王建廷作為市級聯繫幫扶領導來到樓崗村,此時,村裡正在組織開展「支部主題黨日」活動。王建廷部長以一名普通黨員的身份,參加了活動,面對黨旗重溫入黨誓詞,並即席給全體黨員上了一堂黨課,這一場景被樓崗村記錄了下來,全村黨員深受感動與鼓舞。
縣委書記孔保寶在2017年4月5日在給縣委機關黨員上黨課時有一段精彩論述,這也許就是他著力推進「雙日雙評」活動的內在原動力吧。他是這樣說的:「歷史告訴我們,什麼時候黨內正常的政治生活制度受到影響,什麼時候黨的建設和黨的事業就會出問題。實踐證明,黨內政治生活正常化、規範化,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紀律優勢就能充分發揮,黨就有凝聚力、戰鬥力;而非正常的黨內政治生活,則會使黨的組織渙散、紀律鬆弛,使領導班子失去正確決策的能力和威信,使整個黨失去凝聚力、創造力和戰鬥力,失去群眾信任。」每一次下鄉檢查、調研,孔書記都要過問「雙日雙評」,查看活動記錄、聽取黨員意見;他帶頭以普通黨員身份參加所在「支部主題黨日」活動,參加所包鄉鎮和所聯繫貧困村「支部主題黨日」活動。
砂河鎮小砂河是縣長崔崢嶺的聯繫村,村支部書記李成元介紹說:「崔縣長經常參加我們村的「支部主題黨日」活動,就連鄰近的西砂河村、下小沿村也多次留下崔縣長與黨員一塊學習以及討論安置房建設、整村提升工程和危房改造的珍貴鏡頭。」
群眾看黨員、黨員看幹部。領導幹部帶頭,以上率下示範,是無聲的命令、是生動的榜樣。紮實開展「雙日雙評」活動,繁峙縣的四大班子領導、縣直單位主要領導、鄉鎮包村領導參加所包鄉村「支部主題黨日」活動並帶頭講黨課,當好表率,層層示範、層層帶動,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用行動的力量,發揮表率作用,真正成為引領者、示範者、推動者、實踐者。
繁峙縣人大的黨員活動室是由過去的常委會會議室改造而成,設施比較全、展版設計新穎大方。專職黨務幹部韓博益介紹說,每到「支部主題黨日」時間,各位主任準時參加,非黨副主任也要列席,每次活動都在一個半小時以上。同樣緊隨縣委步伐的縣政協機關也非常重視每一次活動,不搞形式,不走過場。大家普遍認為,各項工作必須與縣委中心工作同步、同聲,搞不好黨建工作,什麼工作也搞不好。
繁峙縣委把「黨員先鋒行實踐日」活動做為「雙日雙評」的第二個「日」,採取「4+X」模式:即亮明身份、設崗定責、公開承諾、結對幫扶「四個規定動作」;「X」為自選動作,包括志願服務、黨員示範崗、黨員責任區、到社區報到服務群眾以及項目建設、轉型綜改、脫貧攻堅等。
繁峙縣電力公司黨支部把縣委的「4+X」模式細化成「三亮三比」,要求全體黨員亮身份、亮職責、亮承諾;比作風、比技能、比業績。忻州供電公司黨委書記高明在繁峙調研時,參加了一次公司的「雙日雙評」活動後,認為這是加強企業基層黨組織建設、企業文化建設和促進各項業務工作的有效載體,可以作為經驗在全市電力系統推廣。
去年以來,大木瓜村成了省市掛號的明星村,只因為村裡有一個好支書,一支好扶貧工作隊。支書鄭瑞敏,是由村官直接當選大木瓜村黨支部書記的,充分說明小夥子在村裡能幹、有威信;扶貧工作隊是省人防辦的幾個年輕人,他們聯繫中國樹莓產業發展聯盟,建起紅樹莓種植基地,成為紮根光裕堡鄉推動扶貧產業發展的重要項目。2017年5月6日開始,村裡先後發放兩批共計20多萬株苗木,按照技術要求,6天之內必須全部種完。當時正是村黨支部剛剛組織了第一次「支部主題黨日」活動,在全體黨員面前,鄭瑞敏就提出共產黨員和村幹部「先鋒行」,幫助老弱病殘家庭種樹苗。紅樹莓成活後,除草、澆水等管護任務相當大,村民又很不上心,黨員李艮卯、藺常青等主動幫村民除草、澆水,村裡投資安裝了滴灌,村民不會用,支書鄭瑞敏帶領黨員一根一根擺滴灌管。村民們臉上掛不住了,終於跟著出來學著拔草、擺弄滴灌管。
今年七月的一天,鄭瑞敏看到紅樹莓園裡雜草很多,就想著組織黨員和村民搞一次義務活動,當時又心裡底氣不足,他清楚,黨員沒問題,就怕群眾出來參加的少。抱著試試看的心理,村裡大喇叭上廣播了個通知,剛剛廣播完,在村的黨員齊刷刷地出來了,還有50多個村民也拿著工具出來了……
今年縣裡給富家莊村安排了600多萬元資金,用於整村提升,村裡的老黨員胡春河、王玉恩和任二生在「支部主題黨日」活動中提出:「這是咱村花的最大一筆錢,政府給的是好錢,我們要檢點工隊給咱用上好料,百年大計,花上錢做不好,大家都不過意。我們幾個老漢幹不了別的,當上幾個月義務監督員,把咱村建設好!」幾個月下來,三個黨員盡職盡責,整天泡在工地上把關、驗貨,工隊負責人說,這三個老漢比工程監理還內行、還負責!
繁峙縣的實踐再一次證明,紮實開展「雙日雙評」活動,關鍵就是要堅持領導帶頭、以上率下,層層立標杆、作示範,領導幹部這個「關鍵少數」的作用十分關鍵,全體黨員積極參與十分重要,這兩個思想因素直接影響著活動的開展與成效。
「樹典型學有榜樣、揚正氣趕有目標。評先評優不但評出了學習的好榜樣、身邊的好黨員,更重要的是凝聚著人心、促進著和諧、傳遞著正能量。」
注重選樹典型,發揮典型示範引領是繁峙縣委開展「雙日雙評」活動的重要一環。縣委結合「七一」表彰、全省「一帶三創」活動以及全市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創建活動,開展先進黨支部評選和黨員評優活動。2017年,全縣選樹機關、農村黨支部典型20個,組織各鄉鎮黨委書記、組織委員實地觀摩5個農村黨支部典型。2018年在各領域創建、選樹市級黨組織示範典型52個,縣級黨組織示範典型100個。
在縣直機關湧現出了像張佔羽等一批立足本職崗位、幹事創業的優秀黨員;在農村培養出像閆智才、侯秀廷、郝常喜等致富不忘群眾,帶領村民共同富裕的好黨員;在非公經濟組織,湧現出了以十九大代表、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沙萬裡同志為代表的民營企業家黨員,致富不忘貧困群眾,積極投身脫貧攻堅主戰場,為脫貧攻堅做貢獻。
縣委組織部組織評選出的優秀黨員幹部到脫貧攻堅產業、特色項目一線開展黨員先鋒行活動,觀摩學習,增長見識,掌握技術,與貧困戶一道謀劃脫貧措施;組織農村社區「兩委」主幹、第一書記、工作隊長等200餘人兩赴賈家莊學習先進經驗;非公和社會組織黨支部開展了「幫立志、送政策;幫生活、送愛心;幫急需、送服務;幫就業、送信息;幫產業、送技術;幫發展、送項目」的「六幫六送」扶貧活動,有力地助推了全縣脫貧攻堅工作進程,開闢了黨建引領扶貧工作的新路子。以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十九大代表沙萬裡為代表的一大批民營企業家及社會各階層人士積極投身脫貧攻堅;各單位黨組織結合各自工作開展「賽業績,比貢獻」創先爭優活動,比如:縣電視臺開展評比優秀電視節目活動、縣教育局開展優秀教學教案評比活動、新田村鎮銀行等窗口服務行業開展亮身份、比業績、做貢獻活動。
縣委評先、評優,村黨支部也看樣學樣,評出了好媳婦、好公婆,表彰了致富能手、優秀人才、脫貧光榮戶,建立愛心超市,有的村還對考上大學的本村學子進行張榜獎勵。
縣委書記孔保寶深有感觸地說:「繁峙近年來變化最大的地方,有人認為是居民生活環境、外商投資環境變化很大,有的說這幾年經濟發展的勢頭不錯,我覺得繁峙最大的變化是幹部心齊了、群眾心順了,全縣出現了一種心順勁足的良好發展局面。」
從2017年4月份以來,繁峙縣委持續採取「五統一」「四結合」「三創新」開展「支部主題黨日」活動,目前支部活動形成了常態,黨員參加活動形成了自覺,全縣735個基層黨支部,機關、事業單位黨支部黨員參加支部活動率都在95%以上,農村黨支部黨員參加支部活動率在60%以上。通過開展活動,黨性觀念增強了、初心煥發了,黨員有了獲得感、榮譽感,黨員意識得到增強,黨員講奉獻、顧大局、論作為的氛圍日益濃厚。特別是一些老黨員,感到重新回到入黨時那個年代,一些新黨員,參加活動,思想得到洗禮,靈魂得到淨化,精神得到升華。通過開展活動,黨組織各項制度健全了,黨員的作用積極發揮,「雙日雙評」活動的做法得到市委組織部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被市委組織部選為2017年度組織工作創新項目。
繁峙縣的實踐證明,「雙日雙評」活動為「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和「維護核心、見諸行動」主題教育提供了有效載體,進一步推動了兩項教育的深入開展,使廣大黨員「學」在深處,「做」在實處,落地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