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29 13:14:31 來源:http://www.xianghunet.com/
用手機或平板攝像頭拍下右側的 二維碼* ,可以帶走視頻繼續觀看,也可以分享給你的聯繫人。
* 需二維碼識別軟體支持。 什麼是二維碼?
8月25日上午,加德社區會所內好不熱鬧。社區社會組織陽光益家服務中心巧工匠項目的第六次活動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中。本次活動的主題是變廢為寶,將平時生活中用過的紙杯、塑料瓶、紙袋、碎布片等原本被垃圾一樣丟掉的廢物收集起來,用傳統的手工藝對其進行再加工,就能變身成為簡單而又精美的手工藝品。
活動一:猜一猜,舊物的前世今生
工匠金師傅將事先做好的三件舊物擺在桌子上,讓小朋友猜猜這是由什麼做成的。接著,金師傅向小朋友們揭開了它們神秘的面紗。小朋友們感慨道,原來這麼精美的手工藝品是由廢舊的紙袋、塑料瓶、舊鐵絲等材料經過剪、包、粘、畫等步驟而製成。
活動二:縫一縫,手工沙包來製作
工匠許阿姨帶來了傳統沙包的製作。許阿姨先向小朋友們展示沙包袋的製作過程:將一塊碎布裁成8字形,然後藉助縫紉機將其踩踏成球形並留著一個口子(用於裝沙子)。接著,項目工作人員將沙包袋和決明子沙分發到小朋友們跟前。小朋友按照工匠許阿姨的示範,摺疊好一個沙漏並將其一端插入沙包袋內,而後將一杯決明子沙倒入沙包帶內。最後,在工匠許阿姨的示範下,小朋友們用針線將沙包袋縫合。這樣,一個傳統布藝手工沙包就做成了的。
活動三:捏一捏,DIY筆筒來製作
工匠奇奇老師帶來了手工筆筒的製作。奇奇老師先用一組圖片讓小朋友們感受一下景物的結構、層次,為筆筒製作做鋪墊。項目工作人員將黏土、雪花泥、kt板等材料發到小朋友們手中。接著,就是小朋友們大顯身手的時候了。小朋友們跟隨工匠奇奇老師的步驟,將紙杯和kt板用黏土粘起來,然後在進行裝扮。經過一個多小時的製作,一個個色彩斑斕、形態各異、富有個性的DIY筆筒呈現在我們眼前。
通過本次活動的開展,小朋友們在動手的過程中既體驗了傳統手工藝——布藝和黏土,也學會了穿針引線、簡單縫補。小朋友們很喜歡這樣的活動,覺得這樣的活動很充實、很有意義。
通訊員 孫丹飛
蕭山網絡電視臺(湘湖網)擁有蕭山電視臺、蕭山人民廣播電臺的所有文字、圖片、視頻、音頻的網絡版權,並在網上獨家發布,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蕭山網絡電視臺(湘湖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