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海西50兆瓦光熱電站單日發電量實現最高值達到86萬度

2020-12-11 中國新聞網

圖為工人現場對定日鏡進行檢修。 中光新能源供圖 攝

中新網德令哈8月3日電 (趙延 央卓)3日,位於青海省德令哈市近郊的白色戈壁灘上,聳立了一座巨塔,在周圍幾萬個定日鏡的反射下,顯得璀璨奪目……德令哈50MW(兆瓦)光熱電站正在有條不紊地運行。浙江中光新能源相關負責人徐慧芬介紹,該電站從2018年12月底併網發電至今,單日發電量實現最高值達到86萬度,目前電站運行穩定,惠及德令哈市7萬餘人口。

德令哈市是海西蒙古藏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和全州政治、科技、文化、教育中心,也是海西東部經濟中心。據悉,德令哈50MW光熱發電項目是國家首批光熱示範項目之一,採用塔式熔鹽技術。項目位於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市,裝機容量50MW,配置7小時儲熱系統,設計年發電量1.46億度。

圖為晨曦中的50MW光熱電站。 中光新能源供圖 攝

徐慧芬介紹,該項目是浙江中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和浙江中控太陽能技術有限公司聯合投資,是浙江省對口援建青海單體投資最大項目,佔地3.3平方公裡,採用自主智慧財產權核心技術,其關鍵設備和材料國產化率超95%,可提供8萬餘戶家庭一年的用電量,每年可節約標準煤4.6萬噸,減排二氧化碳氣體約12.1萬噸。

徐慧芬告訴記者,自今年6月13日上午10時36分至6月14日上午11時39分,德令哈50兆瓦太陽能光熱電站首次實現24小時連續發電。這表明,以光熱發電為代表的綠色能源完全具備替代化石能源的能力,成為人們使用的主要電力。

圖為生長在電站定日鏡周圍的綠色植物。 中光新能源供圖 攝

記者在電站現場看到,定日鏡下面一簇簇地生長著不同的綠色植物。「光熱電站大多建在空曠無人的荒漠、戈壁或者沙漠地帶。通過建設光熱電站,可以短時間內明顯改善電站所在地的生態環境。」徐慧芬表示,由於鏡場一大半的陽光被反射到塔頂,地面蒸發量明顯減少。而每隔三五天進行的鏡面清洗工作,會使得不少水滴落在地上,有利於地面植被生長。(完)

相關焦點

  • 青海單日新能源發電量首次突破一億千瓦時
    人民網西寧12月4日電(蔣瑩)12月2日,青海省單日新能源發電量首次突破一億千瓦時大關,達到1.02億千瓦時。其中,光伏發電量為0.53億千瓦時,風電發電量為0.49億千瓦時,總量創歷史新高。國網青海省電力公司供圖數據顯示,截至11月底,青海新能源裝機容量2138萬千瓦,佔青海電網總裝機容量的57.4%,較去年同期增長37.6%,青海已成為全國新能源裝機佔比最高、集中式光伏發電量最大的省份。
  • 青海省海南州50.5兆瓦村級光伏扶貧電站累計發電量5337萬度電
    央廣網海南州9月4日消息(記者劉澤耕)記者3日從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扶貧開發局了解到,截至今年9月1日,海南州50.5兆瓦村級光伏扶貧電站已發電5337萬度電。平均日發電量22萬度電,最高日發電量35萬度電。
  • 青海新能源日發電量首破1億千瓦時 - 中國電力新聞網
    能源丨青海新能源日發電量首破1億千瓦時 來源: 時間:2020-12-11 10:21 青海新能源日發電量首破1億千瓦時  中國電力新聞網訊12月2日,青海省單日新能源發電量達到1.02億千瓦時,首次突破1億千瓦時。
  • 青海新能源單日發電量首次突破一億千瓦時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科技日報訊 (記者張蘊 通訊員王國棟 王宏霞)記者從國網青海省電力公司獲悉,12月2日,青海省單日新能源發電量首次突破一億千瓦時大關,達到1.02億千瓦時。其中,光伏發電量為0.53億千瓦時,風電發電量為0.49億千瓦時,總量創歷史之最。 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1月底,青海新能源裝機容量2138萬千瓦,佔青海電網總裝機容量的57.4%,較去年同期增長37.6%,青海已成為全國新能源裝機佔比最高、集中式光伏發電量最大的省份。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聚寶盆」裡的發展經
    「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全國媒體海西行」大型採訪活動8月25日至9月1日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舉行。在8天2000多公裡的行程中,記者走訪了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工廠企業、牧場農舍,感受了柴達木盆地的巍峨崑崙、沙漠戈壁、廣闊草場、民俗風情,體驗了海西人民的日常生活,目睹了改革開放40年來海西經濟社會的巨大發展成就。
  • 追風逐日 「綠電」惠民——青海清潔能源建設持續領先全國_時政...
    【落實「六穩」「六保」一線見聞】  光明日報記者 萬瑪加  12月2日,青海省單日新能源發電量首次突破一億千瓦時大關,達1.02億千瓦時。其中,光伏發電量為0.53億千瓦時,風電發電量為0.49億千瓦時,總量創歷史之最。
  • 湖州彪悍型水利工程,庫容量達2.17億立方,年均發電量達1670萬度
    它的庫容量達到2.17億立方,年平均發電量能夠達到1670萬度,管理控制著周邊三百多平方千米的水域區域,將這些水資源利用起來達到循環發電的目的,有著重要的社會價值,大家猜到它的名字了嗎?它就是賦石水庫,1970年開啟建造的大型水利工程項目。
  • 青海電網已累計外送清潔電量超240億千瓦時
    12月2日,青海省單日新能源發電量首次突破一億千瓦時,達到1.02億千瓦時,創新高。其中,當日光伏發電量為0.53億千瓦時,風電發電量為0.49億千瓦時。截至11月底,青海新能源裝機容量達2138萬千瓦,佔青海電網總裝機容量的57.4%,較去年同期增長37.6%。青海已成為全國新能源裝機佔比最高、集中式光伏發電量最大的省份。12月1日,青海電網新能源最大發電出力達到939萬千瓦,首次超過全網用電負荷(938萬千瓦),也成為我國第二個新能源發電出力超過全網用電負荷的省級電網。
  • 雲端服務實現能源互聯,青海建首個新能源大數據平臺
    國網青海省電力公司董事長全生明在2日舉行的2018年工業網際網路峰會上表示。全生明提到的這一平臺是國內首個覆蓋全產業鏈的新能源網際網路平臺。該平臺於2016年8月啟動建設,深度融合能源科技、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及人工智慧技術。
  • 青海海西:冬春季旅遊推介開幕 探索不一樣的高原冬季之美
    青海海西:冬春季旅遊推介開幕 探索不一樣的高原冬季之美 2020-12-18 20:55:50李江寧 攝   中新網青海烏蘭12月18日電 (李江寧)「世界屋脊和深居內陸的地理環境造就了柴達木獨具特色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青海海西以崑崙文化、西部風情、瀚海奇觀、鹽湖風光、草原湖泊、雅丹地貌等等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國內外遊客青睞。」18日,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文體旅遊廣電局副局長才項措在海西州冬春季旅遊推介會上表示。
  • 來看看塔式光熱電站如何做到
    無論如何,對於業主來說,穩定的發電量和低風險才是他們所追求的。公開資料顯示,美國的Ivanpah電站和CrescentDunes電站都遇到了發電量不達預期的問題,這也是當前塔式技術的一大困難。一、光場系統無論哪種技術的優化,其目的都是為了提高發電量的同時降低發電成本。目前來看,光場(定日鏡系統+吸熱器)在光熱發電中投資佔比最高,也是未來成本下降空間最大的一環。
  • 海西法院多角度多方位發力著力打造一站式「海西品牌」
    一、注重加強組織領導,實現訴服建設保障化深入貫徹落實最高法院海西中院與青海阿克頓巴律等五家師事務所建立了訴前聯動機制,受理各類民商事糾紛,自覺把「調解優先」原則落實到司法辦案的每一環節,發揮調解手段在案件辦理和爭端解決中的先導作用,儘可能地使大量矛盾糾紛通過調解得到化解。圍繞「建機制、定規則、搭平臺、推應用」建立健全74項指標,加快推進訴訟服務指導中心信息平臺2.0版,促進多元化解、立案服務、分調裁審、審判輔助、涉訴信訪等制度落實。
  • 日送電20萬度!湖南限電問題或將被儲能破解!
    在國網新源黑麋峰抽水蓄能電站,4套抽水蓄能機組在入冬以來就進入了滿負荷運行狀態,這裡日發電量接近600萬千瓦時,可供長沙一個區1天的用電量。黑麋峰有山上和山下兩個水庫,用電高峰時,山上的水庫放水發電。國網湖南綜合能源服務公司儲能事業部負責人 黃博文:一天大概能實現20萬千瓦時的送電。在晚上7點到10點,能夠支撐周邊8到10個小區居民的用電。目前,國網湖南電力二期儲能建設也即將完工,在邵陽、婁底、永州、郴州的四個儲能站將在春節前投用,確保居民春節正常用電。
  • 山西電網單日發電量創新高
    12月8日,伴隨著新一輪冷空氣的如約而至,華北電網用電負荷開始向新的高地發起衝刺。山西電網開足馬力將日發電量的33%輸送至省外,緩解了華北區域用電緊張的局面,全天發電量完成11.21億千瓦時,創下了單日新高。
  • 我省太陽能發電量年均增長14.6% 清潔能源多能互補研究成果世界領先
    太陽能連續三年穩居全國第一、全國新能源裝機佔比最高省份……近年來,青海清潔能源生產亮點凸顯,清潔能源發電量佔比不斷提高。據青海省統計局的數據顯示,去年規模以上工業太陽能和風能發電量佔規模以上工業發電量的比重達20.7%,其中太陽能發電量年均增長14.6%。
  • 658.87億千瓦時「清潔黃河電」發電量再創新高
    截至12月15日,國家電投黃河上遊水電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完成年「清潔黃河電」發電量658.87億千瓦時,完成年計劃的103.13%,其中水電發電量達到536.83億千瓦時。  總裝機超1084萬千瓦的18座水電站,一直是黃河公司的發電「大戶」,成為黃河上遊水電開發領域具有強大調節能力的梯級電站群,承擔著電網削峰填谷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