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助自助者
李欣
我於2017年有幸入選中華中醫藥學會青年人才託舉工程項目,在中華中醫藥學會、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嶽陽中西醫結合醫院、託舉導師的支持和幫助下,圍繞中西藥內服、外用配合毫針、火針、走罐、刺絡放血、拔罐、撳針、耳穴等中醫特色療法診治銀屑病、溼疹、帶狀皰疹、痤瘡、玫瑰痤瘡、過敏性皮膚病、皮膚潰瘍、痛風等疾病,以及皮膚腫物,良惡性皮膚腫瘤,皮瓣、皮片修復皮膚外科手術治療和相關研究工作。
感恩的心
本人2010年研究生畢業於上海中醫藥大學,獲上海市優秀畢業生、上海中醫藥大學優秀畢業論文一等獎,成為上海市首批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學員,在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嶽陽中西醫結合醫院接受培訓,2012年以優異的成績完成培訓,獲上海市首屆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基地優秀住院醫師稱號,進入醫院皮膚科工作。
過隙白駒,十年一閃而過。這十年,對我來說,在學科和團隊中的成長,每一點一滴都是感恩。
第一個要感恩的是患者,因為患者是醫生最好的老師。
最初的印象是2011年,我還是一個住院醫師,來了一位銀屑病患者,全身紅皮,病情嚴重,在上級醫師指導下用純中醫治療,一段時間過後,皮疹全部消退。「但是後來,不知道何故誘使病情復發,恰好我在國外進修,病人轉投他院,用上了激素,激素一旦用上就很難撤下來,一撤又復發,反反覆覆,痛苦不堪。待我回國,病人再次尋來,說等了很久,終於等到了。這次用中西醫結合,重新制訂方案,減激素,治療效果病人非常滿意。」是這個病人給了我初出茅廬的信心,繼而是對中醫的信心,而且還收穫了可貴的信任。
「他50多歲,脾氣非常急躁,起初對醫生持有懷疑,尤其是我這樣的年輕醫生。我就整天去病房,多和他聊天,聊病情,我告訴他,中藥效果沒有西藥快,但效果快不一定好——沒有用激素,是考慮到後續激素撤減的問題,長期系統應用還會產生一系列副作用。這些的確都是為病人好,但要跟病人解釋透徹,不然,明明是善意,也可能被誤以為是惡意,醫患之間的誤解就是這麼來的。醫生要獲得信任,最重要的就是換位思考。」
還有一個病人,讓我至今無法忘記。病人是惡性黑色素瘤患者,由他明確診斷,外院術後皮膚一直長不好,再找他治療。後來皮膚長好了,半年後腫瘤卻轉移了,先是腹腔,最後是腦。「病人是外鄉人,老實本分,支著一個小攤賣早點,一家老小都靠這個早點攤過生活。查出這個病,家裡根本負擔不起這麼多的醫藥費。我當時剛從國外回來,就給他尋找參加臨床試驗、免費治療的機會,最後還是去世了。生命的最後,他回了老家,非常痛苦,經常給我發微信。我想去他家裡看看他,沒能等到成行,他就離世了。他給我帶來的或許是一種宿命感——醫學不是萬能的,醫生也不是神,有時候眼睜睜看著一個生命逝去,束手無措。不過,我慶幸選擇了醫學,不管是課堂還是臨床,學了那麼多知識,面對病人,至少可以給出希望。」
所以,第二個要感恩的是老師,傳道授業解惑。
說起我的博士生導師,嶽陽中西醫結合醫院副院長李斌教授,時常會有些激動。「他本人就是一個特別懂得感恩的榜樣。老師為人善良,對病人極好,心胸寬廣,氣度宏闊,毫無私心。幫助別人總是不遺餘力,能遇到這樣的老師,三生有幸。說實在的,我能有現在的一切,都是老師給予的。」
還記得2011年研究生剛畢業,老師要我寫一項國自然基金面上項目申請書。這份申請書的意義重大,標誌著導師研究方向從創面修復向銀屑病轉變。那段時間每天三四點起床寫標書,又向其他老師、師兄請教,忙了近一個月,老師看了卻不滿意。於是,反覆討論、修改,但始終達不到要求。師母看不下去了,說剛畢業,壓力也別太大了。
「我也知道老師很著急,但是他不會失態,眼見許多次修改都不能令他滿意,也不會說一句重話。這是對我們年輕人最大的愛護和體諒。經過無數次的打磨,標書遞上去了,第一年沒有中標,我很是內疚和失落,老師卻一句責備都沒有,安慰說,盡力了就好。但老師很有主見和定力,認定有價值的東西,他一定會堅守,第二年又送上那份標書,結果中了。」這是我撰寫的第一份國家自然基金申請書,無疑給了我極大的信心和提升。在導師引領團隊的不懈努力下,嶽陽醫院成為中醫、中西醫結合皮膚科領域全國第一家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牽頭單位,成為業界領頭羊。在該項目申報中,我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天助自助者、凡事皆有可能,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這三句話是李斌老師的口頭禪,事實上,每一句話都是一個閱盡千帆的中年人,對這個風華正茂年輕人最好的鼓勵。「果然,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除了李斌教授,我還跟過許多恩師,上海市名中醫秦萬章教授、唐漢鈞教授,皮膚病專家樂嘉豫教授、楊希鏸教授等,在中醫藥學術、皮膚病理、皮膚外科等方面,悉心提點過我。碩士生導師周敏主任醫師,教會我生活和工作兼顧,「左手工作,右手生活,這是中醫人的處世之道。」跟著老師們,我也獲得了快速的成長,不單單是醫術上的傳承,還有人品和醫道上的傳承。
臨床與科研
這些年,我一直在從事中醫藥防治皮膚病的臨床和機理研究工作,銀屑病是主要研究的疾病之一。「科研立意源於臨床實踐,我始終注重科研思路的原始創新。」我們的前期研究證實銀屑病與高尿酸血症呈種族/地區特異的共病模式,糾正血尿酸濃度可作為預防銀屑病合併代謝紊亂發病的目標;提出銀屑病患者罹患COPD風險增大,隨疾病嚴重程度逐漸增強,研究成果進入2019年美國皮膚病學會和國家銀屑病基金會聯合發布的「銀屑病管理和治療指南」;首次提出銀屑病的嚴重程度影響患者運動水平,大運動量能夠降低銀屑病患病率;率先闡釋了血瘀是導致銀屑病合併代謝紊亂的病理基礎,活血散瘀法能夠防治銀屑病合併代謝紊亂,為中醫藥辨證論治銀屑病合併代謝紊亂提供了客觀依據……
銀屑病是皮膚科臨床的常見病,多發病。曾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20世紀十大頑症之一。我在工作中總結臨床病例,進一步繼承、拓展了滬上夏氏外科「血熱陽浮」病機理論,綜合運用分子生物學、組學、細胞免疫學、病理學等現代實驗技術和方法,在深入研究銀屑病發病機制基礎上,研究了中醫「涼血潛陽」、「活血散瘀」防治銀屑病血熱證、血瘀證的臨床療效及機理。
我於2015年、2018年兩度赴美訪問學習,在美國期間,主要研究皮膚腫瘤,國外實驗室團隊對疾病深入、系統的研究給了我很多啟示:從臨床出發,下沉到基礎研究,再回到臨床、指導疾病診療。「我對科研很上心,科研不僅僅是理論創新,還有臨床標準化方法的創新,很多人認為把老祖宗的東西學好就夠了,但我認為,要把中醫、中藥推向國際,讓更多患者受益,用規範的臨床試驗和完備的基礎研究證實中醫治療皮膚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我才剛剛起步,很多東西需要去學習,去掌握,去探索。」
臨床工作中,我能熟練運用中醫,西醫兩套診治手段為患者解除痛苦。尤其擅長中醫特色療法,在火針療法、走罐療法、耳穴療法、撳針療法等皮膚疾病的臨床運用,頗有心得,極大的提高了治療效果。在銀屑病、溼疹、特應性皮炎、蕁麻疹、丹毒,感染性疾病、慢性難愈性潰瘍等治療上深受患者和同仁的好評。
一個來自上海寶山的阿姨,得了頑固性玫瑰痤瘡,看了很多西醫醫生,難現成效。我直接上了火針,再用中藥幹預,不到半年,完全治癒。阿姨的女兒也是同一種疾病,母親治療好了,才放心地把女兒介紹過來,母女倆都成了自己的粉絲。我認為「一個好的中醫醫生應該精通傳統醫學各種手段,光會開藥是不夠的。針刺、艾灸、走罐、導引——不管是哪種方式,根本目的都是為了治病救人。」
希望我們都能做到心中有夢,眼裡有光,常懷感恩,做最好的自己。
李欣師從上海市領軍人才李斌教授,致力於銀屑病的中醫臨床與基礎研究:發現銀屑病「血熱、血瘀」核心病機,研究涼血潛陽法作用機制;闡明銀屑病與高尿酸血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共病模式,提出運動和魚油的綜合管理方法;明確中醫藥治療銀屑病「藥-效」應用規律,積極推進臨床應用。
他是上海市青年科技啟明星,美國波士頓大學訪問學者,上海中醫藥大學後備業務專家,十餘種國內外雜誌審稿人、編委。託舉期間獲上海市人才發展資金、上海「醫苑新星」青年醫師培養計劃資助;榮獲上海市衛生系統青年人才最高榮譽第十七屆「銀蛇獎」。作為《中國銀屑病診療指南》編寫專家委員會秘書參編中國銀屑病診療指南(2018版)及指南配套著作《銀屑病解讀》。其銀屑病共病研究成果進入2019年美國皮膚病學會(AAD)聯合國家銀屑病基金會(NPF)共同發布的銀屑病管理和治療指南。
本微信號為中華中醫藥學會官方微信,郵箱:xinxibu102@126.com
原標題:《青託成長故事(十二)李欣:天助自助者》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