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的師專生:少數成了校長,大多數還在教學第一線

2020-08-10 張老師讀書

張老師1971年出生,高中畢業後考取了師專,成了一名定向師範生。在上世紀90年代初期,師專是在高考前預考中提前招生,而且招收的師範生都屬於定向委培性質,畢業後回戶口所在地的鄉鎮中學教書。很多向張老師這樣成績不錯的考生,由於急於將農村戶口轉為居民戶口,而選擇了師專。

轉眼間,近30年過去了。和張老師同一班級的師專生們現在都怎麼樣了呢?

先從張老師說起吧。張老師1993年畢業後回到自己家鄉的一所初中教化學。由於初中畢業班才有化學課,所以張老師每年都要教3個班的化學課,有時還要帶初二年級的一門副科,教學任務很重,壓力很大。那時農村初中大專生很少,很多老師都屬於民辦教師、代課教師。所以,師專生分配到學校都是要在工作中挑大梁的。

張老師在僅27年的教學歷程中,先後進修了本科學歷和教育碩士學位。他也成為縣裡化學學科帶頭人,2007年就評為高級教師,現在已被調到縣城初中教書,依然在教學第一線工作。說到待遇,張老師第一年的工資是90元,評為高級教師後工資漲到2000元左右。2009年後,教師實行績效工資,他的工資又漲到了5000元左右。現在張老師月工資一萬出頭,年底還有幾萬績效。當然。張老師所處的地區屬於東部發達省份,經濟情況可能會好一些,教師工資也會相對多些。

現在,和張老師同一班級的師專生大多都有50歲左右了,除了個別老師職稱還在一級教師,其餘基本都評上了高級教師,收入情況與張老師相仿。這些教師現在也都處在教學第一線,承擔化學教學工作,基本上都屬於學校的中堅力量。也有少數幾個同學做了校長、副校長,代課少了些。

如今,高校擴招,每年的大學畢業生越來越多。畢業生就業形勢嚴峻,職業穩定的教師也成為很多高考生們追逐的目標。近年來,師範生的錄取分數線越來越高,而且師範生畢業後還不一定能考取教師編制,成為公辦學校教師。

張老師說,他們那個年代的師專生,如果不當教師還不行,要退培養費給教育局。而現在,想當個教師這麼難!難道是教師職業吸引力真的提高了?

相關焦點

  • 八九十年代的中師生:中國基礎教育最優秀的一批教師
    在這期間,全國有大約400萬初中畢業生考上中師,經過三到四年的師範學習,被分配(98、99級的師範生沒有分配,成了社會遺留問題)到全國各地的中小學尤其是鄉村偏遠中小學,成了中國基礎教育體系中的基本力量。由於各方面因素的影響,中師生是當年同時代青年中智力水平最高的那一批人。
  • 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中專生,真的很牛嗎?
    那時候成績拔尖的,大多數都會選擇報考中專(中師),以獲得一個穩定的工作,叫「吃國家糧」,特別是廣大農村地區的學生,考上中專(中師),就能一紙改變命運。所以,成績最優秀的初中生,多數都去上了中專,往往考不上中專(中師)的,才會去讀高中,再努力考大學。
  • 八九十年代,沒有選擇中專中師而冒險上高中,後來高考情況如何?
    八九十年代,沒有選擇中專中師而冒險上高中,後來高考情況如何?那個時代,的確有些初三的尖子生放棄了中專中師的志願,堅定地走上了高考之路,去圓自己的大學夢。但是,高考有一定的風險。那時的大學招生數量有限。成功範例我的一位同學初三中考時是全縣第一,考中專是手拿把攥的,但他沒有選擇中專中師,毅然上了高中。
  • 九十年代:眼見電影院開始走下坡路
    這種紅紅火火一直維持到了九十年代中期,因為電視普及了,不但家裡大多換成了彩電,就連我們單身宿舍也早就配上了彩電,而且很多犄角旮旯的錄像放映廳也擠兌的電影院夠嗆。錄像片刺激火爆,武打、兇殺還帶著一點其他動作,小年輕的都跑錄像廳去了,電影票一塊錢,錄像就五毛,還帶幾個片子循環放!也經常出現電影院開設的錄像廳比電影院人多的場面。
  • 九十年代的主機玩家是很幸福的,那是日本遊戲產業最輝煌的時期
    九十年代的主機玩家是很幸福的,那是日本遊戲產業最輝煌的時期。不像如今日本的廠商,開發個遊戲千難萬難,一個最終幻想15就開發了十年。那個年代的日本公司可不是這樣的。跟主機玩家比起來,九十年代的PC電腦玩家就比較慘了,那個時候電腦的性能嚴重不足,普及量的也遠遠沒有現在這麼高,再加上電腦的配置非常複雜,在電腦上做遊戲要考慮到兼容性等一大堆的問題,所以大多數的日本遊戲公司都非常不待見這個平臺,不願意把遊戲移植到電腦上。只有光榮是個例外,它的每一款遊戲的基本上都有PC版的,光榮一直奉行的薅羊毛的策略,只要是能賺點錢的平臺,都把作品移植上去,PC也不放過。
  • 九十年代內地最紅的十位歌手(上)
    20世紀的九十年代,中國的電影和流行音樂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發展,在這短短的十年間誕生了非常多的優秀歌手和演員,直到現在這些人還依舊在娛樂圈活躍,甚至左右著整個娛樂圈的發展。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在中國內地九十年代最紅的十位歌手:1.劉歡 代表作《千萬次的問》《好漢歌》劉歡,天津人,師從谷建芬老師。劉歡在九十年代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小編那時候還是個四五歲的娃娃,家裡的電視還是黑白的,但是小編就已經會唱劉歡的那首《好漢歌》,當時有很多的經典電視劇和電影的主題曲都是劉歡唱的。
  • 聯合教學、合作教師、雙師課堂
    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也是有人提及,只是含義略有不同。雙師課堂,從字面理解,就是一個教室裡有兩位教師(也就是我說的合作教師),由兩位合作教師執教的聯合教學。不過,國內所謂的雙師課堂意義卻不盡相同。國內的雙師課堂與兩位合作教師的聯合教學並不相同。因為我們國內的「雙師課堂」,更多的是跨校的同步直播課程。也就是「三個課堂」中的「專遞課程」。其目的在於不同地區/學校之間的師資上的不均衡。
  • 上真課、真上課:高層次人才走在本科教學第一線
    通訊員:詹存博學貴得師,三尺講臺育桃李。武漢大學秉持「人才培養為本,本科教育是根」理念,始終高度重視本科教學工作,建設一流的教學師資,營造一流的育人文化,大力促進高層次人才為本科生授課,並將其納入今年學校重點推進事項之一,確保高層次人才始終走在本科教學第一線。
  • 【鄉村教育】:​一校二師三生:劉德輝41年嘔心瀝血教書育人寫忠誠
    在白石中心小學校長劉黎明和工會主席謝光華的引領下,我特意探訪了這所學校,實地領略這裡的「一校二師三生」的內涵和在這裡堅守30年有著41年教齡的校長劉德輝。和全國各地山村小學一樣,原先數百學生的完小現在只剩下3個學生了。
  • 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山東省唯一的國字號大學
    以「中國」命名的大學大多數實力比較雄厚,多為行業性高校的翹楚,例如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農業大學、中國海洋大學、中國政法大學、中國石油大學、中國礦業大學、中國地質大學、中國傳媒大學等等,當然也有極個別院校屬於名氣大於實力的,例如中國醫科大學(不如北京協和醫學院)、中國計量大學(「四非」大學)、中國勞動關係學院(還不是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僅有特需項目碩士點)等。
  • 廠礦子弟電影 | 轉型年代的背面:孩子視點與重塑九十年代
    轉型年代的背面:孩子視點與重述九十年代 祝子建 九十年代作為經濟體制轉型期在當時主流話語中被表述為銳意進取的時代,王朔文學改編電影是這種表述的集中體現這三部影片都是七八十年代生人的新導演的處女作,都採用了一個少年人的視點,並都講述了一段發生於九十年代計劃經濟單位制空間內的成長故事。或出於對自我童年的追憶,或出於對特定時代的懷念,這三部廠礦子弟電影以「童年往事」體的敘述揭開了九十年代中國被主流話語所遮蔽的另一面。這是由歷史書寫權轉移帶來的表述更新,展現出新的社會發展階段中人們文化心理的變化。
  • 武漢大學:上真課、真上課,高層次人才走在本科教學第一線!
    學貴得師,三尺講臺育桃李。武漢大學秉持「人才培養為本,本科教育是根」理念,始終高度重視本科教學工作,建設一流的教學師資,營造一流的育人文化,大力促進高層次人才為本科生授課,並將其納入今年學校重點推進事項之一,確保高層次人才始終走在本科教學第一線。
  • 讀老報:搖擺機、傳銷鎮,細說九十年代傳銷的傳銷現象
    九十年代傳銷成為一種社會現象老報點評:首先說98年之前傳銷並不在管轄範圍內,80年代初期就有了,但直到90年代才算是枝繁葉茂。一方面是藉助改革開放的大勢,民間客觀條件成熟;還有一方面是九十年代中後期社會上出現了大量的失業工人,有的自願有的被騙到這一行。
  • 湖南一師附二小專家團隊來祁東縣成章學校小學部指導教學
    9月15日,湖南第一師範學院第二附屬小學校長章醇、副校長劉登峰等領導一行來我校小學部,深入課堂聽課,實地指導課堂教學。上午8時,指導團一行在總校校長陳太平、校長助理陳望生等學校領導陪同下,分成語文、數學、英語、美術等四個學科小組,分別進入各年級隨堂聽取了語文、數學、英語和特色美術課共13節,聽課範圍廣,涉及班級多,聽課活動持續了一個上午。
  •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那些初中就退學的人,現在過得怎麼樣了
    我國1986年就實行了九年義務教育,但是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農村,在初中就退學的學生不在少數。初中就退學的學生原因有很多,有家庭原因,也有學生自身的原因,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學生不愛讀書了,想早點找工作,賺錢補貼家用。那些初中就退學的學生,現在生活的怎麼樣了呢?
  • emoji,smartphone,livestream這些常用詞,九十年代前根本沒有
    一門語言的句子結構一般比較穩定,但只要是活的語言,總是不斷湧現新的詞彙,同時少數詞彙也可能淡出人們的視線。下面這些現在最為常用的詞彙,在九十年代之前根本不存在,或者沒有我們熟知的意思。90年代的第一年,全球資訊網上線,所以,一個全新的網絡社會,給了我們許多與計算機相關的網絡術語。1,McMansion麥氏豪宅,巨無霸豪宅在美國既有簡陋的住宅也有寬敞的房子。
  • 我的故鄉在九十年代
    ——————80後和90後成長起來的九十年代,是最直白的年代,也是最模糊的年代。情感和物慾撕扯,迷惘與狂熱交織。如果說80年代是欲望甦醒的年代,90年代就是欲望釋放的年代。從計劃經濟時代挺過來的人們,已經飢餓了太久,壓抑了太久。欲望洩閘,如猛虎下山。
  • YiYi英語攜手中央民大海南陵水分校,創辦雙師教學新風尚
    雙師課堂成改革趨勢隨著「教育+網際網路」的迅速發展,以及中高考英語聽力與口語改革,迫使英語課堂不得不進行改變,將線下英語課堂搬到了線上。線上教學優勢在於去空間化,可隨時隨地進行學習,可擁有最好的師資資源,提高教學內容質量,保證學生學習知識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