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將近,
你還記得半期考試結束時立的flag嗎?
一個半月又匆匆走過
快(瘋)樂(狂)學(玩)習(耍)之後,
盼望著寒假的大家
終於迎來了最後一道也是最大的一道關卡
——期末考試~
在這個節骨眼兒上,
小川將SCUers上一次的考試總結悉數奉上
一起來看看吧!
關於2020秋季學期半期考試相關情況的調研共收到有效問卷885份,線下訪談11人。
Part 01
川大學子對考試高度重視,但考前複習難盡人意
通過對同學們考前準備的調查發現,絕大多數同學能夠認識到考試的重要性,會在不同時機為考試進行準備,相比之下,考前抱佛腳的同學較多。但結合問卷其他部分的數據我們發現,如果能在平常學習中及時鞏固,複習效果會更好哦。
同時,調查結果顯示,認為複習對考試有幫助和沒有幫助的同學各佔近兩成,其餘六成同學對其持保留態度。約40%的同學認為考試與授課內容有較高的關聯度,近兩成同學認為二者相關程度較低,其餘同學則持保留意見。
為進一步探索複習方式與考試感受之間的關係,我們選擇了「平時日積月累備考」和「考前突擊複習」的兩部分同學,對他們關於授課內容相關性和考前準備作用的態度選擇做了交叉分析, 結果如下圖所示:
可見,在認為考前複習對考試有所幫助的學生中,平常認真學習的同學超過兩成,相比於考前臨時抱佛腳同學所佔的15%有顯著差異。在選擇複習情況與內容關聯度低(包含較低)的同學中,平時積極複習的同學比考前突擊的同學少約10%。
考試關聯度低,考前複習無用這樣的判斷很有可能是由於考前突擊複習覆蓋範圍不夠或對知識點的理解不夠深入而產生的主觀體現。
「裸考人,裸考魂,裸考之後人下人。」
這裡小川建議大家結合實際情況儘早複習!儘早複習!儘早複習!走在時間的前面!考前不複習,考場兩行淚5555
Part 02
考試結果普遍低於預期,學習考試難適應成為主要原因
值期末考前,你現在在想什麼?你還記得半期前你有啥子想法嗎(手動狗頭)?讓小川帶你一起回憶一下
01
02
03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圖片
在給自己定下高目標的同學中,僅三成同學達到考前預期,剩餘七成同學則未取得自己理想中的成績。而在求穩七八十的佛系同學中,僅四分之一取得了自己預期外的好成績。而對於力爭跨過及格線的同學,絕大多數人的考試成績等同於/低於預期,僅一成同學取得令自己較滿意的成績。
近八成的同學成績不及預期,可見萌新們對大學學習模式並不太適應。 那就讓我們再看看在考試中影響大家正常發揮的因素有哪些叭!
調查顯示,影響同學們考試結果的原因主要有:未全面複習、考試題目難度設置過大、考試心態過於緊張、因粗心失分。
除此之外,在考試中,大一萌新們狀況不斷~
同時,對於大學考試的適應程度而言,僅有不到三成的同學認為自己「能夠很強/較強的適應」,其餘人「對於大學考試的適應程度一般/較差/很差」。總體來說,大家對於考試的適應程度有待提高。
經統計, 約80% 的同學認為高中與大學的學習模式有較大差別。在訪談中,我們了解到以下情況。
問:
您對您升入大學後的學習狀態是否滿意?為什麼?
張進凱(20級經濟學院)
「挺滿意的,我承接了高三以來的狀態,上課聽講和自習什麼的都還是較為自律的。」
鄒倩(20級華西藥學院)
」不是很滿意,學習時間減少,而且大學學習強迫利用碎片時間學習,潛心學習的時間少;而且課程難度內容增加,如果效率難以保證就會擠佔睡眠時間,進而造成惡性循環。」
董明輝(20級高分子科學與工程學院)
「比較滿意,學習狀態在線,從上課、自習、完成作業、考試各方面的結果都是令自己滿意的。比如說,上課我很少拿出手機看諮詢,比較專注聽課。會先回憶上課內容再寫作業,因為老師講得有時候比較快。考試結果也是較為滿意的,而且自習也沒有缺勤過。」
針對萌新們的普遍問題,學長學姐們是如何解決的呢?快來和我一起看看吧~
問:
回想您的大一生活,您遇到了在學習上遇到哪些麻煩?您是如何解決的?
許鴻一(18級外國語學院)
「我覺得沒有遇到什麼特別的一些麻煩,我遇到的麻煩基本上都是可以通過練習和定計劃克服的。我覺得重點在於要發現自己在學習上的具體問題,然後要積極去行動,去解決它。只要有行動,我覺得都是會有效果的。」
王雙成(19級華西口腔醫學院)
「主要還是老師上課節奏太快,自己跟不上,而且課程時間長,後期精力不集中。解決的話,一是課前做好預習;二是及時弄懂課堂知識,這樣以後複習也能容易一點。精力不集中的話可以在下課的時候走一走,一直坐著容易磕睡。」
聽完前輩們的分享,萌新們有沒有學到呢?
對於萌新們普遍認同的自主性學習,前輩們也有心得分享給大家哦~
問:
經過我們的初步調研,我們發現很多大一同學都認為與高中學習相比,大學學習更加注重自主性,您認同嗎?如果是,那麼這對您有什麼影響?
許鴻一同學(18級外國語學院)
「我其實挺認同這一點的,在大學,授課老師對學生的影響減小,平時表現對課程成績很重要,社團活動又很多,所以一定要自主分配時間,完成任務。學生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去計劃自己的人生,去思考自己的方向。對於老師布置的一些任務,你覺得很重要或者很感興趣,你可以花很多的時間和精力認真完成它,這些花進去的精力在未來學習一定可以看出效果。」
問:
很多新生因為大學的學習很少有老師的牽引和指導,那您當時有沒有因為缺乏這種方向感和目標感而感到迷茫呢?如果有,您是如何擺脫迷茫,找到自己的目標的呢?
李世坤同學(18級機械工程學院)
「這是涉及到一個自主性的問題。在大學,自覺性更加重要。要讓自己更加自主,除了要清晰分析自己的定位,就是要確立目標。比如你想保研,就不僅要把專業課學好,還要做比賽、科研活動等等。如果你定位清楚的話,你也就有努力的方向和動力了。」
Part 03
平和、積極面對考試結果,歸納總結,再接再厲
在之前的調查中,無論是大一新生還是高年級同學都已經發現了自己在上半學期學習中的一些不足之處,絕大部分同學認為自己仍需努力,且有兩成的同學稱已制定出適合自己的計劃。
小川把經過多次考試磨礪的高年級同學們拉出來進行了和大一學習狀態的對比調查,發現四成同學們都認為自己的學習方法得到了改善,有了或多或少的進步。大家一定要相信考試的磨礪還是有成效的!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好的學習方法也是在不斷學習中摸索得到的,只要我們認真分析,發現問題,積極改善,一定會做得更好!讓我們也一起迎接期末的洗禮吧!
我們同時也訪談了一些同學,他們制定的學習計劃可能對大家有很大的參考價值哦!
問:
除老師的安排外,您是否制定了自己的學習計劃?如果有,您的學習計劃注重於什麼?
萬睿琳同學(19級建築與環境學院)
「老師給的都是較為基本的要求,如果有更高的追求和目標,當然需要自己根據自身情況,有側重地重新規劃安排學習時間、學習內容。我的學習計劃側重於與老師同步,保證每一科的每一堂課的知識內容自己都熟悉。如果這個充分保證了,學習過程中就算有遺忘,後期複習也會比較輕鬆,因為內化的知識撿起來很容易,時間投入只會一遍比一遍少。」
李世坤同學(18級機械工程學院)
需要根據自己的能力和判斷,做一些複習工作或預習工作,就是在每天的時候,就把疑難問題,沒有解決的問題解決了,每周的周末空閒時間比較多,就是自己把這一周學習的課程知識做一個整理匯總、複習鞏固,也便於自己更好地去做作業。主要注重對知識點的理解吧,我覺得理解最重要,不用刷特別多的題,尤其是對於理工科的同學,把知識點理解清楚才是最重要的。
總結
考試,這一貫穿我們十多年學生生活的測驗形式,讓我們又愛又恨。
提高對大學新模式的適應能力,養成良好的預習、複習習慣,提高自主學習能力,是每個新晉大學生的必修課。當然,變的是形式,不變的是知識點的靈活使用;變的是考試模式,不變的是努力。考試過後,我們或調整心態,重振旗鼓,或躊躇滿志,再接再厲,都是川大學子奮發進取的學習態度。
最後提醒大家,一定要保持樂觀健康的心態,因為沒有什麼能打倒勇敢的上學人~
來源:青春川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