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產期超兩天了,寶寶還沒出生。真是等得心急」孕媽小李最近面臨一件特別苦惱的事情,就是肚子裡的小寶寶只是不發動。本來一晚就挺著個大肚子就累的不行。本來還想著早點卸貨,結果到了預產期肚子裡的小寶寶就是賴著不出來。遲遲不肯發動,讓她等得特別辛苦。
不少的孕媽媽面臨著這樣的問題。要知道並不是所有的寶寶都會那麼聽話,在預產期當天出生,預產期本來就是醫生按照孕媽末次月經推算的,寶寶出生的大致日期。而有一些孕媽媽月經周期不太規律,這樣的話,推算的預產期自然會有一定的偏差。但是到了預產期,寶寶遲遲不發動,確實讓人心急。預產期過了,腹中寶寶還「賴著」不出來?get一些正確催產方法!
預產期過了,腹中寶寶還「賴著」不出來?不妨了解下正確催產方法
在醫學上規定,以末次月經的第1天開始計算,預產期按照整個孕期為280天的這個標準,每個妊娠月28天,一共10個妊娠月。
也有一些寶寶超過預產期還沒有發動,而正常產的定義是在孕37~42周。所以說只要寶寶在這個時間段內出生都屬於正常的範圍。所以說那些剛超了預產期兩三天的媽媽們也不用太過於擔心。
現在的醫學不斷的進步,但是我們還是沒有辦法準確的得知寶寶出生的時間,所以說哪怕有著預產期的這個標準,也並不一定是在當天就會出生,大多數的寶寶是在預產期前後出生的。
在這裡和大家強調一下,在預產期前三周和預產期後兩周出生的寶寶都被稱為足月兒,他說你超過了預產期一周還沒有出現工作的這種情況,也沒有順產的禁忌症,可以提前入院。採取催產而不是直接手術生產。而引產是需要檢查宮頸成熟情況的,所以說要根據評分的情況決定遺產的方式。
說到催產的這種現象,很多孕媽媽都覺得有一些膽怯,覺得引產會很痛。
其實媽媽超過預產期7~10天還沒有發動的話,是可以試試催產的。而在催產前醫生會評估胎兒的大小以及與媽媽的宮頸條件和腹中的胎盤功能,根據這些檢查結果決定催產的方式。
所謂的催產就是人為發動工作,因為媽媽本身存在個體的差異性,所以說並不保證每一次的催產都能夠成功。所以說如果催產失敗的話,是需要二次用藥或手術的。
有些孕媽媽擔心催產誘發宮縮會導致疼痛,其實無論是採用催產還是自然的目的,就是為了使得孕媽媽的宮口開大,只要是標準的工作給媽媽帶來的感覺是沒有差異的。
但是你是需要藥物人為幹預的,所以說存在相關的併發症是需要醫學指徵的,比如說超過預產期胎兒或孕婦情況不能繼續等待。
那麼常見的催產方式有哪些呢?
催產最常用的藥物就是催產素靜脈輸液。但並不是所有媽媽都適合。目前臨床上的藥物主要成分是前列腺素製劑,經過陰道的放置可以促進宮頸成熟,而等到宮頸成熟之後再使用催產素的話,就能夠降低催產失敗率。
但具體使用哪一種方法是需要醫生檢查媽媽宮頸條件來決定的?如果說媽媽對於這種物質過敏的話,是可以用小水囊軟化宮頸,後續的引產方法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