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增強幼兒的防騙意識,提高幼兒防拐防騙能力,讓幼兒掌握有關防拐騙的技能,定邊縣第三幼兒園於2019年10月23日早晨對全園大、中、小各個班級開展了「防拐騙」模擬演習安全教育活動。
活動開始前,充當「騙子」的家長志願者們準時來到幼兒園和本次模擬演習小組成員一起討論分析各年齡段孩子的特點,根據不同年齡的孩子特點制定出「拐騙」孩子的不同方案和具體措施。為了達到演習目的,幼兒園總務主任韓瑩嬋提前準備了很多的糖果和玩具。
活動過程中,幼兒園特意邀請了12名熱心家長志願者,以「陌生人」的身份分別進入了目標班級中,她們以給幼兒糖果、玩具、帶幼兒去找媽媽為由,對幼兒進行「哄騙」。就在短短的20分鐘內志願者們利用手中的各個物品成功「誘拐」30多名幼兒,從演習結果上來看可謂令人堪憂。
演習結束之後,通過分析數據和對被騙幼兒談話,總結如下:
1.演習的真實性不夠。在幼兒園這個安全的大環境中,幼兒們的警覺性及防範意識不是很強,很多幼兒都當成了一次遊戲。
2.幼兒有「從眾心理」,有一個走,其他幼兒就不辨情況的跟著走。
3.身邊拍照的老師隱蔽性不夠,無形中降低了幼兒的安全防範意識。
4.中班幼兒防範意識需進一步提高,小班幼兒因年齡特點、對食物抵抗力弱、入園時間短、想爸爸媽媽等問題,屬於演習「重災區」。
5.不要因為一次演習,就對幼兒進行否定教育,讓幼兒對社會、對人產生不信任的心理,也不利於幼兒社會性發展。
通過這次演習,我們也有以下幾點是值得肯定的。
1.演習過程中大班組幼兒安全防範意識較高,能第一時間意識到不安全因素,陌生人給的食物和玩具不去接受,不跟陌生人走。
2.演習過程中郭興平園長在幼兒園大門口,對被騙的幼兒進行最後一道考驗,在和幼兒簡單的對話中,絕大多數幼兒都能第一時間意識到跟隨陌生人走是不對的。也有個別幼兒還不能第一時間意識到安全威脅,這就需要我們老師今後多引導孩子們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3.我們的家長志願者對於幼兒園工作的支持很到位,能積極參與到我們的工作中來。
4.因時間調整,演習提前進行,但我們的老師能不受時間提前的影響,正常的進行演習,體現了我們老師團結協作,工作能力強,執行力到位。總務處、保教處、保健室等各職能部門能積極配合安排好相關工作,保證了我們演習的正常進行。
針對以上分析和反思,在今後的教育活動中對幼兒進行更多的安全教育內容,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
這次「防拐騙」模擬演習安全教育活動,不管是對教師、家長還是對幼兒都是一次特殊的經歷,起到了警醒和呼籲的作用。安全教育需要幼兒園、家庭共同努力,在引導孩子們增強自我保護意識的同時,教師及家長也應提高防範意識,將安全教育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不斷強化自我安全保護意識和辨別是非的能力,培養幼兒在緊急情況下的自救能力和處理問題能力,確保自己的人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