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實現森林草原防滅火專項整治工作全覆蓋,惠民鎮以「兩落實」 「三加強」,強化「痴、聾、憨、啞、呆"五類人員監管,最大限度降低森林火災安全隱患,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1
落實包保責任
結合駐村工作,把包保責任落實給駐村聯繫領導和駐村工作組,將「五類人員」監管納入包村職責。制定《惠民鎮森林草原防滅火專項整治工作鎮領導包村包組、村組幹部包組包山頭、鎮機關工作人員和各級黨員幹部包戶包人包保督導機制工作方案》,明確全鎮40名「五類人員」的包保責任人,落實包保責任。包保責任人要加強「五類人員」的管理,定期走訪包保戶,第一時間時掌握「五類人員」的基本情況和動態,督促監護人落實監護責任,向包保對象傳達森林防滅火法律法規知識和安全用火常識,提高包保對象森林防滅火思想認識。
2
落實監管責任
村委會與監護人、包保責任人籤訂《森林防火監護責任書》,針對各「五類人員」的具體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一對一」監管措施,建立監管責任體系,明確村組幹部的屬地監管責任和包保責任人的包保責任,落實監護人對「五類人員」的監護責任。要求村組幹部、包保責任人和監護人加強監管,在重點時段和特殊時期,監護人時刻關注被監護人的動態,加強對被監護人的看守,搜查和收繳被監護人攜帶的火源火種,不允許被監護人單獨進入林區活動,堅決杜絕「五類人員」引發森林火災事件。
3
加強走訪宣傳
村組幹部和包保責任人定期走訪「五類人員」家庭,每月走訪次數不低於2次。通過走訪排查森林防滅火安全隱患,建立「五類人員」安全隱患臺帳,完善監管措施,掌握全鎮40名「五類人員」的日常狀況,向監護人宣傳森林防滅火知識,落實監護人的監護責任,增強監護人的責任意識,消除「五類人員」違規用火安全隱患,確保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促進專項整治工作順利開展。
4
加強情感交流
把符合危房改造、低保、臨時救助等政策條件的「五類人員」家庭納入救助體系,做到應納盡納,及時幫助「五類人員」家庭解決生產生活困難,加強情感溝通交流,以「心」換「心」,獲得「五類人員」家庭成員對森林防滅火工作的支持,增強監護人落實監護責任的自覺性。
5
加強督導檢查
包片縣領導、縣級聯繫部門和駐村工作組定期對村組「五類人員」管理情況進行督促檢查,檢查村組「五類人員」監管臺帳和監管措施落實情況,查看包保責任人走訪「五類人員」家庭的走訪記錄,督促村組幹部和包保責任人落地落實包保責任機制,了解監護人的監護責任落實情況和森林防滅火知識知曉度。對管理不到位、責任不落地落實的責任人通報批評,並限期整改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