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讚!西北工業大學十大科研育人示範團隊來了

2020-08-08 全國產經平臺

【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全國產經信息不錯過】

他們開拓創新,致力於攻克關鍵核心技術

他們潛心育人,全力助推高質量人才培養

他們逐夢前行,將價值引領貫穿科研工作

為貫徹落實全國高校思政工作會議精神、全國教育大會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教育引導學校師生樹立至誠報國的理想追求、敢為人先的科學精神、開拓創新的進取意識和嚴謹求實的科研作風,進一步提升學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和水平,學校教育部思政工作創新發展中心、科研院牽頭評選出「西北工業大學科研育人示範團隊」。

下面就跟隨小編走近身邊的優秀團隊吧——

01

團隊名稱

「自主水下航行器」創新團隊

負責人:宋保維

所在學院:航海學院

團隊介紹:

「自主水下航行器」創新團隊成立於1999年,負責人為宋保維教授。該團隊是首批「國防科技創新團隊」、首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魚雷技術」首批國家級教學團隊、首批陝西省「三秦」創新團隊、陝西省重點科技創新團隊,榮獲「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國防科技創新團隊獎」、並被評為「2018年國防科技十大創新團隊」。

根據國家海洋強國戰略需求,團隊提出了研究生教育教學環節與創新能力培養的關係模型,創建具有「情懷-科研-工程-教學」深度融合特性的鑄魂育才機制,建立了多維度導師團隊和多角色培養模式,形成了型號育人、團隊育人、平臺育人、基礎育人的培養體系。

團隊指導學生參加水下航行器國際挑戰賽、全國挑戰杯、全國海洋航行器大賽等各類競賽,獲得金獎、銀獎等50餘項。50餘人獲國家留學基金委資助,赴牛津大學、雪梨大學、俄勒岡州立大學等多所學府留學深造。

02

團隊名稱

碳/碳複合材料團隊

負責人:李賀軍

所在學院:材料學院

團隊介紹:

碳/碳複合材料團隊的負責人是李賀軍教授。團隊研製的高性能C/C複合材料已應用於陸海空10餘種高新產品的定型批產;開發的碳纖維增強溼式摩擦材料和金屬基複合材料新型製備技術,已應用於多種型號領域的系列產品。研究成果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項、省部級一等獎6項。

團隊始終堅持需求引導、科研育人的培養理念,經過二十餘年的人才培養實踐,創建了獨具特色的人才培養模式,並在實踐中取得了明顯成效。

團隊每年指導本科畢業設計約15人,研究生約30人,共計指導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20餘項,共計培養研究生300餘人。團隊培養的博士後、博士中已有40餘位晉升為教授或研究員,1人獲全國百篇優博,10人獲省級/一級學會優博,1人獲國家自然基金委優秀青年基金,3人獲中組部榮譽稱號,1人獲上海東方學者,1人被評為陝西省傑青。

03

團隊名稱

微小衛星創新團隊

負責人:周軍

所在學院:航天學院

團隊介紹:

微小衛星創新團隊的負責人為周軍教授。近兩年來獲得高等教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陝西省科學技術一等獎1項,國防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團隊先後榮獲「國家重點領域科技創新團隊」、「工業和信息化部優秀教學團隊」、「陝西省勞模工作室」等榮譽稱號。

團隊高度重視將科學研究成果、科學研究平臺融入到教學工作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3年來,依託立方體衛星開展航天專業系統性實踐及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實踐,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全面提升:成功研製發射3顆衛星並創立國際標準,勇奪第二屆「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總冠軍。打造了《太空飛行器控制原理》等3門國家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為我國航天事業和西部地區輸送360多名高素質創新人才。

04

團隊名稱

「魅影」無人機團隊

負責人:周洲

所在學院:航空學院

團隊介紹:

「魅影」無人機團隊,創立於2002年,周洲教授為負責人。團隊致力於無人機基礎性、前沿性、探索性技術研究,並注重先進技術在工程實際中的應用和發展。團隊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國防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三等獎1項;獲國家發明專利20餘項;在航空宇航領域發表學術論文400餘篇。

團隊推行「因材施教」育人策略,以提高研究生創新意識、創新能力為核心,建立了寓教於研的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建設了一支基礎知識紮實、創新能力強的可持續發展研究生團隊。

團隊學生先後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50餘篇,先後獲得國家獎學金4人次,獲吳亞軍獎學金、科為獎學金、研途之星獎學金、學校一等獎學金計30人次。團隊指導學生先後榮獲工信部「工信創新創業獎學金」創業獎學金一等獎,第三屆中國「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金獎,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華為杯」第十五屆、首屆全國高等學校航空航天類專業本科畢業設計大賽特等獎等十餘項榮譽獎項。

05

團隊名稱

「海洋聲學信息感知」科技創新團隊

負責人:楊坤德

所在學院:航海學院

團隊介紹:

「海洋聲學信息感知」科技創新團隊成立於2015年,馬遠良院士、蔣興偉院士為團隊顧問,楊坤德教授為團隊負責人。近年來,團隊依託「海洋聲學信息感知」首批工信部重點實驗室,擔任國家重大專項海洋調查航次技術首席7次,先後獲批千萬級以上項目7項,2017年被評為陝西省科技創新團隊。

團隊圍繞水聲工程學科的人才培養目標,強化院士引領指導、突破基礎理論、注重海上實驗、堅持思政育人的科研育人特色,建設面向未來海洋信息科學與技術的青年英才培養基地,培養具有海洋強國建設使命擔當、行業科技領軍人才素質、腳踏實地幹事創業的拔尖人才。

團隊培養了大批優秀的博士、碩士和青年骨幹教師,培養的學生獲得10餘項國家級獎勵,培養出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獲得者2人、陝西省優秀博士論文獲得者3人。學生有30餘人次已經成長為國家級人才,在海洋工程、水聲工程和信息電子領域做出突出貢獻。

06

團隊名稱

柔性電子研究團隊

負責人:黃維

所在學院:柔性電子研究院

團隊介紹:

柔性電子研究團隊的負責人為黃維院士。團隊現有教學科研人員113人,包括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獲得各類人才稱號的60餘人次,核心成員100%具有多年海外學習和工作經歷,60%以上擁有海外學位。團隊立足世界科技發展前沿,面向戰略性新興產業,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

團隊堅持立德樹人,精心育才,深植「以學生為根、以育人為本、以學者為要、以學術為魂、以責任為重」的辦學理念,著力培養基礎紮實、專業能力強、有社會責任感和國際視野、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素質拔尖創新人才。

團隊教師積極擔任微電子學院、倫敦瑪麗女王學院和教育實驗學院班主任,參與本科生教學工作。疫情防控期間,利用網絡與武大弘毅學堂聯合舉辦了「在抗擊疫情中強化遠大理想,練就過硬本領」雲端大班會,引導學生立志科研報國。團隊學生獲得校級研究生創新團隊建設項目資助1項,獲得碩士研究生創意創新種子基金資助14項、研究生博士論文創新基金資助4項。

07

團隊名稱

空天微納系統科研育人團隊

負責人:苑偉政

所在學院:機電學院

團隊介紹:

MEMS集成設計、基於MEMS的靈巧蒙皮和SOI基製造技術等方面處於國內領先水平,並在微慣性器件、微光學系統、功能微納結構表面等方面形成了研究特色。

空天微納系統科研育人團隊面向我國微納系統科技發展的迫切人才需求,提出 「開放、共享、融合、創新」的人才培養理念,創建高水平學科平臺,開放共享優質科研資源,不同學科融合構建全新的學科和專業體系,多模式培養拔尖創新人才。

空天微納系統科研育人團隊建成了微納系統博、碩、本人才培養完整體系;培養出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獲得者、國家技術發明獎獲得者、歐盟瑪麗居裡學者、德國洪堡學者、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等一批微納新興交叉學科拔尖創新人才。

08

團隊名稱

陶瓷基複合材料團隊

負責人:成來飛

所在學院:材料學院

團隊介紹:

陶瓷基複合材料團隊作為超高溫結構複合材料重點實驗室的核心支撐團隊,成來飛教授為團隊負責人。以陶瓷基複合材料團隊為主體的超高溫結構複合材料團隊,入選首批教育部創新團隊、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項目兩次延續支持,並獲國防科技創新團隊獎。

團隊匯聚優秀人才、整合科技資源、搭建創新平臺,創新科研人才組織機制,形成優秀人才的團隊效應,為某科技重點實驗室、某工程研究中心等科技創新平臺提供了隊伍基礎。

團隊承擔本科生和研究生課程教學8門,承擔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16項,每年承擔本科畢業設計10餘人次。團隊教師指導的研究生有20多人次獲得國家獎學金,30餘人次獲得一等學業獎學金,3人獲校級優秀畢業生。欒新剛副教授擔任QM011702班班主任,該班團支部獲2019年校優秀團支部稱號。

09

團隊名稱

噴氣推進理論與工程研究團隊

負責人:王佔學

所在學院:動力與能源學院

團隊介紹:

噴氣推進理論與工程研究團隊共計40人,王佔學教授為團隊負責人。團隊主要從事航空發動機總體多學科設計、飛機/發動機一體化設計、新型排氣系統設計及流動控制技術、對轉槳扇設計及優化技術方向研究,是「新概念噴氣推進技術」國防重點學科實驗室和「航空發動機內流動力學」陝西省重點實驗室核心支撐團隊。

團隊著力培養出心中有國、踏實工作、誠信做人、認真做事的學生。堅持育人為本,幫助學子找到人生深造的價值與方向,用實際的科研行動默默踐行「三實一新」精神,給予學子攀登學術高峰的勇氣。

近五年,團隊承擔本科生課程8門/年,研究生課程6門/年。團隊學術年會自2014年每年召開一次,師生成果交流,互相啟發。團隊成員具體指導了本科生的科研見習、高峰體驗計劃等項目,包括「短/垂起降無人機推進系統方案探索」和「超綠色超靜音推進新技術研究」等。

10

團隊名稱

運籌優化與數學建模團隊

負責人:孫浩

所在學院:數學與統計學院

團隊介紹:

運籌優化與數學建模團隊創建於1994年,孫浩為團隊負責人。團隊承擔大量的數學公共課教學和數學專業核心課教學;同時承擔全校校級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國際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全國研究生數學建模競賽的選拔、培訓、組織競賽等工作。

團隊一直踐行「心有所信,方能行遠」的人才培養理念,堅持以學生聯合培養促進科研合作與人才隊伍建設,與國際知名大學構建了成建制的創新拔尖人才培養模式。

團隊在人才培養上,榮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該獎項是全國高等院校數學學科2002-2014年唯一的一個國家級一等獎;同時榮獲省級教學成果特等獎1項、一等獎2項、二等獎2項、校級教學成果獎7項。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西北工業大學,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

全國產經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相關焦點

  • 點讚!西工大十大科研育人示範團隊來了!
    、科研院牽頭評選出「西北工業大學科研育人示範團隊」。該團隊是首批「國防科技創新團隊」、首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魚雷技術」首批國家級教學團隊、首批陝西省「三秦」創新團隊、陝西省重點科技創新團隊,榮獲「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國防科技創新團隊獎」、並被評為「2018年國防科技十大創新團隊」。
  • 西北工業大學
    西北工業大學坐落於古都西安,是我國唯一一所以同時發展航空、航天、航海工程教育和科學研究為特色,以工理為主,管、文、經、法協調發展的研究型、多科性和開放式的科學技術大學,隸屬工業和信息化部。
  • 西北工業大學——2020年各省錄取分數線公布
    下表是西北工業大學2020年各批次在雲南的招生計劃共67人,其中:文史2人,理工65人.:西北工業大學簡稱「西工大」,位於陝西省會西安,直屬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是中國唯一一所以同時發展航空、航天、航海(三航)工程教育和科學研究為特色的全國重點大學,位列國家「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985工程、211工程。
  • 西北大學2018年十大新聞
    拓展閱讀:點讚西大科研!2018年度共獲批國家級科研項目201項新增傑青1名:西北大學袁洪林教授獲批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點讚!西北大學5項成果獲陝西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8篇學位論文獲陝西省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獲評陝西省研究生創新成果展一等獎8項、二等獎7項,學校獲「優秀組織獎」;首批5個「省級研究生聯合培養示範工作站」通過績效考核。研究生以第一作者發表SCI論文650餘篇。完成50個學位授權點合格評估自評階段工作和26個培養單位77個學位點、14個專業學位授權類別(領域)的培養方案修訂。
  • 西北聯大與西北工業大學
    西北聯大集中了當時中國第一流的工科大學(北洋工學院)、第一流的師範大學(北平師範大學)、規模最為龐大的綜合大學(北平大學),以及頗具特色的專業科研機構(北平研究院),構成了完整的高等教育體系,整體植入廣袤的西北大地,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西北高等教育落後的面貌,為中國高等教育均衡發展起到了奠基作用。
  • 西北工業大學骨代謝研究室與LABManagement合作
    2020年11月14日,西北工業大學骨代謝研究室與LAB合作,使用LABManagement開啟數位化實驗室。西北工業大學骨代謝研究室,現有人員36人,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2名,講師5名,在職博士後2名,在讀博士生15名,在讀碩士生11名,是一支年輕進取、富有活力的科研團隊。
  • 從「0到1」,堅定的守望——記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北工業大學常務副...
    也正因如此,雖然有無數科研工作者嚮往原始創新,但真正走上這條道路的人卻少之又少。然而,在我國柔性電子學科領域,卻有這樣一支科研團隊,始終聚焦國家戰略需求,在原始創新的「無人區」執著深耕。這就是由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北工業大學常務副校長黃維領銜的科研團隊。科研「無人區」裡雖然暗藏風險,但也富含著科學寶藏。
  • 西北大學2020年十大新聞
    陝西首批援鄂醫療隊的「排雷工兵」 | 西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控感科科長雷小航停課不停學 | 西北大學全面開放11 門精品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資源傾情傾力 | 校友企業517.92萬元物資西大啟程,馳援一線戰疫情 | 西北大學的科研擔當NWU網課初體驗=網紅主播+鐵桿粉絲1800
  • 西北工業大學研究生招生信息網_西北工業大學考研信息網-研究生...
    西北工業大學生命學院2020年研究生優秀生源暑期夏令營招生簡章 為加強青年學生對西北工業大學生命學院辦學特色、學科優勢及研究生培養條件的了解,生命學院將於2020年7月舉辦研究生優秀生源暑期夏令營。歡迎2021屆應屆本科優秀大學生參加。
  • 西北工業大學:三航為胄 公誠勇毅
    西北工業大學風景 圖片來源:西北工業大學網站    「『十五』期間,西北工大承擔各類科研項目4163項,是為數不多的牽頭承擔多項國防重大工程項目的高校,西工大的科研團隊參與並承擔了載人飛船上天的科研任務
  • 科研育人·立德鑄魂|經濟與管理學院科研育人團隊
    經濟與管理學院管理科學與電子商務系科研育人團隊始終堅持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切實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科研育人、立德鑄魂錢宇是電子商務系的黨支部書記每周她都要召集支部成員開展支部活動提及科研育人項目的初心,她說到為黨育人,為國育才
  • 你好,西北工業大學寧波研究院!
    經過近11個月的籌備,寧波市政府與西北工業大學共建的西北工業大學寧波研究院正式投用。
  • 西北工業大學黃維院士團隊在《自然·通訊》發表軸手性化合物研究...
    西工大新聞網7月24日電(魯神賜)日前,西北工業大學柔性電子研究院(IFE)、柔性電子材料與器件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實驗室黃維院士團隊與美國萊斯大學 (Rice University) László Kürti教授、新加坡國立大學(NUS)趙宇教授合作,在軸手性化合物研究領域取得了重大進展。
  • 西北大學和西北工業大學重建醫學院到底是為了啥?
    2018年1月20日,西北工業大學醫學研究院正式成立。同天,陝西省人民醫院增掛「西北工業大學附屬醫院」牌匾。2017年9月30日,西北大學與西安市第一醫院籤署戰略合作協議。當日,「西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正式掛牌儀式,這也是西北大學現實意義上的首家附屬醫院。
  • 西北工業大學!一所被嚴重低估和被值得銘記的實力高校
    尤其近代以後,國難當頭,我們胸懷捍衛家國之志,造出高速突防的無人機、翱翔藍天的戰鬥機、馳騁大海的航行器……從傷痕裡走出來的新中國,見證並依存著不斷發展壯大的國防事業,而在這本曲折又輝煌的時代史冊裡,鐫刻著一所高等學府的名字——西北工業大學。
  • 西北工業大學研究生招生信息網,西北工業大學考研信息網,西北工業...
    西北工業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2020年研究生優秀生源暑期學校招生簡章 西北工業大學,位於古都西安,直屬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是一所以發展航空、航天、航海(三航)等領域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為特色的多科性、研究型、開放式大學。
  • 【院校信息】西北工業大學明德學院
    在此明德特地給你們準備了一份「高考大禮」在新的選擇中 助你一臂之力西北工業大學明德學院是2005年經國家教育部批准設立的全日制本科層次獨立學院,其前身是成立於1999年的西北工業大學金葉信息技術學院。學院位於古都西安,面向全國招生,在陝西省屬於二批次錄取高校。
  • 重磅丨西北工業大學第六次科技工作會議開幕
    重磅丨西北工業大學第六次科技工作會議開幕 2020-12-24 16: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西北大學2019年十大新聞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 西北大學這樣做!西北大學早期生命與環境創新研究團隊張興亮、傅東靜等首次在湖北宜昌發現距今5.18億年的寒武紀特異埋藏軟軀體化石庫,命名為「清江生物群」。該成果3月在Science發表,被學界認為是進化古生物學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裡程碑事件。
  • 西北工業大學2019錄取分數線
    學校簡介:西北工業大學簡稱西工大,位於歷史悠久的古城陝西西安。西工大是一所航天航海航空等領域人才培養科研為特色的重點綜合性大學。他是一所研究型的開放式大學,是國家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西工大隸屬於工業和信息化部。西工大是國家性重點建設高校之一,在1960年被確為全國性重點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