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秒變DIY大神 | 主板上的接口都是幹嘛用的?

2020-12-17 電子工程世界網

眾所周知,現在主板上的接口讓人眼花繚亂,缺少DIY經驗卻非常想自己組裝電腦用的小白們被整蒙圈也在情理之中了。於是小編整理出了這篇文章,來介紹主板上各種接口的規格和使用,幫助大家完成進階DIY大神的第一課。


插播一條友情提示:主板上的接口繁複多樣,因此本文篇幅較長,全文乾貨滿滿毫無尿點。預計閱讀時間10-15分鐘。建議有一定基礎的同學可以跳序閱讀,只看自己陌生或者感興趣的接口。小白用戶可以先收藏並分享,然後再仔細反覆研讀吧~


首先,我們拿到了一塊華碩ROG MAXIMUS IX EXTREME主板作為本期的模特。這是一塊面向骨灰發燒友的高端主板,因此主板上的接口種類、數量相對更齊全一些。該主板採用英特爾Z270系列晶片,支持第七代英特爾® 酷睿™ 處理器和英特爾® 傲騰™ 內存。



華碩ROG MAXIMUS IX EXTREME是一款令萬千ROG玩家翹首以盼的Z270電競遊戲主板,配置強勁,規格豪華,配備獨有的ROG Monoblock全覆蓋水冷頭,可為CPU以及供電模塊進行全區域強效散熱,為了這次更方便的展示接口,小編拍照前已經將水冷頭拿掉了。


接下來讓我們進入主題,看接口。為了讓大家更清晰的了解各種接口的分類和功能,我們這次按照硬體接口背板接口功能接口的順序來進行介紹。




華碩ROG MAXIMUS IX EXTREME是一塊Z270晶片的頂級主板,CPU接口自然是LGA1151,支持最新的第七代智能英特爾® 酷睿™ 處理器安裝。請注意,LGA1151接口需要一定要小心對待,因為接口的指針非常精細,安裝CPU時一定要輕拿輕放,避免壓壞針腳;如果不裝CPU的時候,也一定要把保護模塊裝好。



裝好CPU後,下一步就得接駁CPU供電,它就在CPU接口的上方。一般來說目前的CPU供電都是由8pin接口提供的,還有一些高端主板(如本次使用華碩ROG MAXIMUS IX EXTREME主板)則會使用8pin+4pin的組合形式以獲得更多的電能,提升超頻能力。但通常使用的情況下,你可以只接一個8pin接口。此外,有些較低端的主板上可能會採用4pin接口,通常電源的CPU 8pin供電接頭都是由兩個4pin組合成,合併以兼容8pin接口,分開即可兼容4pin接口。至於4pin接頭是用左半部分還是右半部分,接口上是有個防呆設計的,只要能正常插入的就一般都沒問題。



接下來,我們說一下主板供電接口。目前主流的主板都是通用的20+4pin供電,大都位於主板的較長那邊的中部,個頭很大,非常容易找到。然而,我們這次用的模特華碩ROG MAXIMUS IX EXTREME有些特殊,設計師把它放在了邊緣側向插入。當然,這樣線纜可能更容易打理。



緊接著,我們看一下內存插槽。它們都是組團出現的,普遍被安放在CPU接口的右側。目前,DDR4內存逐漸成為主流,但是也有一些DDR3內存依舊在工作,因此首先你需要搞清楚手頭這塊主板的接口是針對哪一代內存的;之後再插入內存的時候,你要注意方向,只有正確的方向可以順利插入,因此如果插著有點費勁的話,說不定換個方向就能成功;另外,內存可以配合CPU的雙通道工作,如果你有兩條以上內存的話,最好同時插在相同顏色的插槽中,這樣工作效率會更高。



然後就輪到了PCI-E接口。因為顯卡都是插在PCI-E接口中的,所以PCI-E接口經常被稱為顯卡接口,不過這種說法是不嚴謹的,因為PCI-E接口還可以擴展固態硬碟、採集卡、音效卡等各種外設。該接口按照速率不同有x1、x2、x4、x8、x16幾種,其中最快的x16也就是主板上最長的那幾條PCI-E插槽。雖然有的時候兩個PCI-E接口長度一樣,但是可能擁有不同的帶寬喲。目前的主板配備的都是PCI-E 3.0版本,老版本的我們暫且不提。通常第一條或者前兩條PCI-E x16插槽是直接與CPU通信,不經過其他晶片,所以他們的速度和帶寬都是非常高的,延遲也更低。



上文提到了一句PCI-E接口的固態硬碟,我們不妨在這裡擴展一下。目前,PCI-E接口的固態硬碟是速度最快、容量最大的頂級固態硬碟。英特爾P750系列SSD就是目前市面上主流的消費級產品;並且,英特爾還有更專業的,支持PCI-E X8接口面向高端企業級的P3600系列;和剛剛推出的採用最新3D Xpoint顆粒的傲騰P4800X。



回到我們手頭上這塊華碩ROG MAXIMUS IX EXTREME,它一共擁有量4條PCI-E接口,我們從上到下把它們命名為1、2、3、4。外觀上,1號和3號一模一樣,據說它們兩個還採用了華碩獨家的SafeSlot技術,一體成型的接口讓它們更加牢固耐用。1號3號與4號都是X16接口,但是3號最高只能運行在X8模式,4號最高只能運行在X4模式。因此,顯卡應該被優先插在1號接口中。



其中,X幾就是有幾條PCI-E總線,X16代表的是16條PCI總線,PCI總線直接可以協同工作,X16就代表了16條總線同時傳輸數據。簡單理解就是數越大越好,重要的硬體優先插進數量更大的接口。同時,低級的硬體也是允許插在高級的接口中,例如,我們可以將PCI-E接口的固態硬碟插在X8的接口中,依然可以正常使用。



如何分辨3和4這樣外觀看起來一樣的雙胞胎接口呢?最簡單的方法是把主板翻轉過來,其中的區別就一目了然了。



另外,當你的PCI-E的接口上插滿了硬體(好不差錢的玩家啊,羨慕),這組接口上原始的供電可能沒法滿足大負荷的運行。於是,我們需要額外給PCI-E接口組供電,就會用到這個以前常見於IDE硬碟、光碟機上的大橫排4pin電源接口。


接下來我們該看硬碟了,華碩ROG MAXIMUS IX EXTREME擁有三種連結硬碟的接口,分別針對不同的硬碟產品。包括我們剛剛說過的PCI-E,另外還有M.2和SATA接口。



接駁硬碟最常見的是SATA接口,目前比較主流的還是SATA 3,最大的特點就是那個小彎折,目前大多數的機械硬碟和一些SSD產品都使用的這個接口。SATA接口與USB設備一樣,需要通過南橋晶片與CPU通信,帶寬6Gb/s(注意是小b,代表位,折算成通常使用的單位為750MB/s左右,這裡大寫的B代表字節)。



由於通信模式的先天優勢,M.2接口註定要比SATA接口高級很多,因為它是通過PCI-E總線傳輸數據。其帶寬大M.2 socket 3可達到PCI-E X4帶寬32Gb/s,折算成傳輸速度大約4GB/s,可以更快的傳輸數據,並且佔用空間小,厚度非常薄,雙面布置快閃記憶體顆粒也僅需3.85mm左右的厚度,因此流行在PC和筆記本兩種產品中。從尺寸上分,有2242、2260、2280、22110多種,其中22代表22mm寬,而後面兩位則代表長度。



英特爾® 傲騰™ 內存就是標配接駁在M.2接口上。並且通過英特爾® 傲騰™ 內存板載的智能驅動器,可以優先將常用指令緩存、調用,為HDD硬碟的運行起到加速作用。然而,大部分的固態硬碟採用SATA接口,帶寬僅為M.2速度的五分之一不到。所以,大容量、低速度的HDD硬碟就能在傲騰內存的加持下極大提升性能和讀寫速度。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華碩ROG MAXIMUS IX EXTREME擁有2個M.2接口,一個在1號PCI-E接口上面,裝上水冷頭後,水冷效果還能覆蓋這個M.2接口的硬碟;第二個M.2接口在3號、4號PCI-E接口中間,需要拆下南橋晶片的散熱鰭片才能露出來。




背板接口如圖所示。自上而下,第一排是兩個金色的WIFI天線接口,華碩ROG MAXIMUS IX EXTREME自帶有兩根配備的天線。



第二排是視頻輸出接口,有HDMI接口和Display Port接口,這兩種接口都是目前最主流的顯示器接駁接口,都擁有同時輸出圖像和聲音的特點。並且接口體積小,支持熱插拔也是它們明顯的優勢。



當然,視頻接口更多的是出現在顯卡上面,常見的還有DVI接口。DVI接口有兩種標準,DVI-I(支持數字、模擬兩種信號的傳輸)和DVI-D(僅支持數位訊號傳輸)。二者的區別是在於接口金手指陣列中最左側扁針的上下是否擁有4跟小針,有的則是I,沒有的則是D。區別見上圖。



還有VGA接口,這是相對老一點的視頻接口。現下很多公司中古董一些的投影機和電視屏都需要通過VGA進行擴展,VGA接口智能輸出模擬信號,相對的位寬和刷新率都比較低,因此通過VGA接口輸出的圖像質量不高。



好的,我們接著回到華碩ROG MAXIMUS IX EXTREME主板的背板接口組上面,現在我們來看第三排。從左往右第一個是USB Type C接口,作為USB3.1家族中的全新接口,它除了支持傳統USB的數據傳輸,並且速度更快(10Gb/s)之外,還能支持圖像和音頻的傳輸,並且正著反著都能插。因此在很多筆記本電腦上,為了追求極致的輕薄,可能會用USB Type C接口接駁擴展塢,從而獲得更多的接口功能。



USB Type C接口旁邊是USB 3.1傳統接口,也就是USB Type A接口。它同樣支持10Gb/s的數據傳輸速度。適合接駁高規格、高性能的USB 3.1存儲外設。另外,這兩個USB 3.1都是支持英特爾雷電3傳輸協議。這裡再囉嗦一句,英特爾是雷電接口的引領者和發起者,同時英特爾是USB3.1協議的重要成員。


第四、五排中,藍色的USB接口是目前比較主流的USB 3.0接口,它的速度為5Gb/s,最大輸出電流900mA。其中第四排的左一接口旁邊標有BIOS的字樣的USB接口,支持華碩獨家的USB BIOS FLASHBACK功能,允許用戶在不安裝CPU及內存等配件的情況下刷新BIOS。左二USB標識有KEYBOT字樣,這是專門用來支持華碩按鍵精靈的,可實現自定義宏、瞬間切換配置文件等便捷功能。



它是目前使用產品類型最多的一種接口。並且,還有一種規律,電腦、主板上的USB接口,一般來說黑色為USB2.0,藍色為USB3.0,紅色或其它鮮豔的顏色為USB3.1。各種USB接口的數據規格,我們也統一放一下,供大家學習參考。



第五排的最右側是網線接口,學名叫做RJ45網絡接口,八個觸點適配T568A或者T568B型的雙絞線,我們使用的網線都是T568B型的直通線。有的主板為了體現用到的是英特爾千兆網卡或者killer殺手網卡會將接口設置為其主題色:藍色和紅色。然而華碩ROG MAXIMUS IX EXTREME這塊主板則是標配了我們英特爾1219-V的千兆網卡。所以,看到了這兩種特殊的顏色,一般可以推斷這臺電腦擁有電競級別的高性能網絡接駁。



最下面的兩排,是主板的音頻設備接駁接口組。第一排接口比較高端,也相對更加專業一些。方形接口就是光纖輸出埠,可以將音頻信號以光信號的形式傳輸到音效卡等設備。REAR為5.1或者7.1聲道的後置環繞左右聲道接口,C/SUB為5.1或者7.1多聲道音箱的中置聲道和低音聲道,六孔的音頻接口還會有SIDE接口,是用來連接7.1的側置環繞左右聲道的接口。下一面一排是比較常用的常規音頻設備接口組,從左往右的順序分別是麥克風輸入,用來插入mic輸入聲音;主聲道輸出,接入耳機或者音箱來輸出聲音;音頻輸入,基本很少被用到。



通常的主板會是這樣的,通過不同的顏色來標識不同的用途。



華碩ROG MAXIMUS IX EXTREME同一用了鍍金接口,並且通電後用燈光來標識用途,並且支持自定義更換順序。



功能接口就是主板上擴展功能硬體,包括兩個部分。第一,主板上風扇、溫度感應傳感器、燈光等功能接口;第二、針對機箱前面板的按鈕、接口、LED顯示燈功能接口。本著先易後難的原則,我們先看主板上的散熱接口。



華碩ROG MAXIMUS IX EXTREME已經幫我們匯總好了,總共有這麼3種散熱的接口。

 


CHA_FAN就是機箱風扇,RAD是散熱器風扇。在這塊主板上面,二者的區別不大,無論從外形上還是供電特性上基本一致。外觀上面也很好認,都是4Pin接口旁邊跟著一個小卡子,非常好認。它可以配合溫度傳感器反饋的信息進行智能的轉速調節,控制噪音。



因為華碩ROG MAXIMUS IX EXTREME標配水冷散熱,因此擁有兩個W_PUMP水泵供電接口,它的外觀跟機箱風扇和散熱器風扇的供電接口一毛一樣,但它的供電特色是始終全速工作。傳統主板上還會有專門的CPU_FAN,有的是4Pin帶溫控功能的,也有是3Pin不帶溫控的。



作為一個標配水冷的主板,ROG MAXIMUS IX EXTREME還擁有兩個專屬的接口,分別是W-IN/OUT組和W_FLOW。它們位於主板的右下角,分別用來進行水冷溫度偵測和水流偵測,可以準確得將水冷散熱器工作的信息反饋到自帶的軟體中。



同時,在目前市面上的高端主板中,有一個功能正在風靡。那就是各種絢爛無比的信仰燈光效果。在這款主板上也有,華碩打造了一個叫做AURA Sync的燈光系統,可以支持各種大牌機箱中的燈光效果,並通過軟體控制調配。然而,外接的燈光需要跟主板連結,通過的就是這個白基、4Pin的12V的RGB供電接口,4跟針腳分別是整機和不同顏色電路的接地。



接下來我們看下機箱前置的擴展接口在主板上的接駁,最先推出的是前置USB3.1擴展接口,這個目前多存在於高端型號的主板上。提供USB3.1的10Gb/s高速帶寬,速度甚至超過了SATA接口。



然後是USB 3.0擴展接口,這長相跟上面的3.1完全不一樣啊,是一個比SATA接口略大的19Pin接口。



還有USB2.0擴展接口,在這塊主板上有兩種不同的USB2.0接口,分別是標識為USB1112,有一個單獨的防呆插槽的;和標識為USB1314,沒有防呆插槽的,用於和左邊的8根針腳組合成為一個玩家國度外設專屬的ROG_EXT接口……



有的主板還會配備前置擴展的雷電接口,在主板上標示為TB_HEADER接口。需要注意這個接口雖然帶有雷電兩個字,但並不是完全體的雷電接口,還是需要搭配Thunderbolt I/O卡來使用,這個接口只是一個輔助接口。



最後,我們來介紹一下有著最悠久歷史也是最煩人的前置按鈕接口組和Speaker接口組。如果有購買主板蜂鳴器,建議操作的時候先插好Speaker,然後對應著主板上標好的順序一根一根插入前置面板按鍵的連線即可,需要有一點耐心。


好了。今天的內容終於講完了。我們用5000+文字為大家盤點了一塊主板上面會經常出現的各種接口。希望在讀完這篇長文後都有所收穫,這也是DIY大神系列的第一期內容,歡迎大家在留言區跟我們互動討論DIY知識和未來想看的選題。


最後呢,再做一下廣告,如果您想擴展英特爾® 傲騰™ 內存,讓大容量的HDD硬碟獲大幅度提速的話,那麼一定選購擁有M.2接口的200系列主板+第七代英特爾® 酷睿™ 處理器。





* 推 薦 閱 讀 *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焦點

  • 裝機不求人2 主板I/O接口及可擴展性
    昨天我們講到怎樣選擇主板板型,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主板IO接口以及可擴展插槽。如上圖主板只有一個黃色輸出接口,而紅色接口為輸入接口。  光纖音頻接口:主要用於音頻輸出的。  VGA接口:主要作用為連接顯示器的,支持720以下的顯示屏。  DVI接口:主要作用為數位訊號傳輸,可支持1080P、2K、4K高清顯示屏。  HDMI接口:主要作用支持音頻傳輸的視頻傳輸接口,與DVI、DP接口一起常見於顯卡側板。
  • DIY從入門到放棄:複雜跳線變簡單連線
    跳線是難倒不少萌新的操作首先我們需要分清主板上接口和每根線的對應關係,然後就是用跳線做「連線題」了,這樣看來跳線就非常簡單了。機箱跳線區域接口主板因為空間非常有限,所以標註的都很簡短,會採用類似POWER這樣的標記。而對應的機箱線名字可能會有較多寫法,不過都能一一對應。
  • 主板上的接口你都認識嗎?
    主板是承載硬體的核心,作為與各個硬體相連的載體,了解其接口就很重要,懂了接口,那麼組裝電腦就不是什麼難事了。今天U大俠就給大家分享一下主板上的接口小知識。網線接口這個也是不需要多介紹的,常見的就是RJ45網口,上面有兩個燈,可以判斷是否接上以及是否連上網絡,一般沒有特殊的顏色,但是有些主板可能會用紅色或者藍色來作為千兆網卡的標識。
  • 看U選主板:AMD羿龍II X4 965主板怎麼選
    該CPU的TDP熱設計功耗為125W,支持DDR3和DDR2內存,在AM2+/AM3/AM3+主板上都能使用。●X4 965和X4 740相比怎麼選?目前市面主流已經是AM3+,剩餘的AM3大部分都是很低端的產品,可能不適合搭配X4 965,因此推薦一般用戶選擇AM3+主板。  從供電設計來說,由於X4 965的供電需求較高,因此一般推薦用5相供電設計的主板搭配它。
  • 看U選主板:AMD速龍 X4 641主板怎麼選
    X4 740對X4 641不能全勝  AMD上一年10月份發布了二代APU,於是X4 641有了接班人X4 740,目前這兩款CPU都在市場上有售,而且規格定位非常相似,因此很多用戶都不知選誰好。3220主板怎麼選//diy.pconline.com.cn/316/3168233.html 看U選板:Intel 至強 E3-1230 V2主板怎麼選//diy.pconline.com.cn/main/guides/1301/3141383.html
  • DIY電腦必備:機箱與主板接口接線指南
    此外直接短接主板上的POWER插針也可啟動。此開關的連線插頭上一般標有POWER SW字樣,而主板上對應位置的插針附近的英文縮寫一般為PWR、Power SW、PWR SW、PW、PW SW或PS等。這兩個開關屬性的按鍵插頭是沒有"正、負極"之分的,這樣也是觸點開關的一個特點,因此在連接主板時,只要連接上就OK啦,這也就是為什麼在裸平臺使用時,大家都用鑰匙或者改錐當做啟動電腦的工具。
  • 主板上豐富的對外接口,看看都是啥作用
    主板的對外接口也是主板上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它通常位於主板的側面,通過對外接口可以將電腦的外部設備與主機連接起來。對外接口越多,可以連接的設備也就越多。下面我們就來詳細的介紹一下主板上豐富的對外接口,都是如何使用及如何連接的。
  • 主板com接口接線方法詳解
    微星有些型號的主板提供COM口插座,有用戶購買的市售COM線,連接在主板上不能使用。這是因為市售的一些COM線的線序不一樣   COM插座的針腳定義     主流主板採用哪種串口針腳排列   90%的主板都採用直連線的排列。華碩、技嘉、微星、以及大部分二線主板都採用直連線排列。這是微星的串口針腳排列
  • 電腦主板上接口怎麼接 主板所有接口插線功能作用識別圖解
    主板HDMI接口和Display Port接口圖解(視頻接口,用於連接顯示器)  第二排是視頻輸出接口,有HDMI接口和Display Port接口,這兩種接口都是目前最主流的顯示器接駁接口,都擁有同時輸出圖像和聲音的特點。並且接口體積小,支持熱插拔也是它們明顯的優勢。
  • 最實用的DIY裝機教程:小白秒變大神
    只要明白電源的散熱原理,你就可以十分輕鬆的進行電源安裝,這樣的技能是不是秒GET到?跳線和背線對於小白來講比較困難大部分玩家在安裝硬體的時候都可以按部就班的進行安裝,但是在安裝機箱和主板連接的跳線的時候就會一頭的包,細小的跳線看起來十分複雜,但是在安裝的時候還是十分簡單的。
  • 風雨十餘載 從處理器接口看DIY的發展
    就像一顆大樹一樣,主板產品每一年悄悄地生長,也在無時無刻地關注著其他產品的成長。不同年代的產品插在了同一塊主板上,也在主板上的每一個插槽和接口都刻上了自己的烙印。不少主板廠商都是在這個時代推出過非常經典的主板產品。除了Intel晶片組,SiS和VIA也有大量的晶片組採用這種接口。
  • 玩機社科普|第2期:主板基礎知識科普(1)——板型與接口
    做這個系列文章,不能讓「小白」一夜之間變成「大神」,但能讓大家對於你所在使用的數碼產品有一個基礎的認識,選購的時候能更好地閱讀我們的推薦,也不用擔心被奸商忽悠。之前也聽不少朋友反映,看我們的推薦帖,有一些詞彙和術語看不太明白,因此這個「玩機社科普」主要針對的就是這類人群。
  • X470主板首發評測:什麼黑科技能讓HDD秒變SSD?
    X470主板技術升級小結  在主板拓展能力升級上X470主板是比較讓人失望的,畢竟沒有任何改變,但是X470主板支持的新技術AMD StoreMI從理論上看還是挺有意思的,,AMD StoreMI明顯是用來對抗傲騰的產物,優化用戶的使用體驗。
  • Z370/H370/B360/H310主板怎麼選?看完秒懂
    想必很多看官都知道Intel日前就官宣了Z390主板晶片組,其實它就是真正的Z370主板晶片組,當然它如今還沒有產品出來,我們在這裡就先不作討論了。不過看了這麼參數,可能有不少看官覺得不明覺厲,下面我們就簡單分析一下主要的參數是什麼意思。
  • 極速鯊課堂49:主板指示燈的含義是什麼?
    在很早之前如果我們電腦無法開機的問題,最常見的判斷問題方法就是聽各種蜂鳴聲,不同的蜂鳴聲代表了不同硬體的問題問題,不過目前聽聲已經電腦已經比較少見了,一方面是主板的故障率在降,而且隨著主板越來越高端,大部分主板都集成了故障檢測燈,你可以直接通過檢測等判斷各種硬體問題,今天的極速鯊課堂筆者就為大家科普一下檢測燈的知識。
  • 主板上的這些接口 連老司機也認不全
    高端主板上的接口那麼多 老司機也不一定都認得    這些晶片組為主板提供一個通用平臺供不同設備連接,控制不同設備的溝通。目前主流的內存是DDR3/DDR4,這二者是不可以混插的(有的主板即使是提供兩種接口也不可以混插),目前新的主板產品內存基本都是採用DDR4規格。
  • Mac mini 2018拆解:僅內存可「DIY」,接口損壞就要換主板
    拆解主板的步驟也很輕鬆,只需要斷開與主板相連的一些排線,向後端輕推,就可以整個內部模塊分離出來。對於這項設計,iFixit手動點讚,顯然免工具設計深得人心!下面來看看被金屬網罩住的內存。金屬網罩可以保證內存在高頻(2666MHz)運行時不會受到外來幹擾。
  • 菜鳥學堂:編輯教你識別電腦主板上的接口
    小編讓朋友先查看主板的SATA接口與硬碟供電接口是否都正確連接了。就在這時,對方電話突然沒聲了,1分鐘後對方的聲音傳了過來,什麼薩...塔接口?什麼供電?這都是幹什麼用的?主板接口大搜羅  通過這件事讓筆者明白,目前仍然有很多用戶並不了解電腦內部到底有什麼部件,它們的連接方式都是如何的?
  • 為什麼移動硬碟不建議插在臺式機前置USB接口上?看完長知識了
    為什麼移動硬碟不建議插在臺式機前置USB接口上?看完長知識了現在移動硬碟早就是很多人必備的電子產品之一。畢竟現在我們的生活場景很多都已經電子化,最好的例證就是照片和視頻的多樣化。看完長知識了首先不得不說的是,前置USB接口實際上在使用上是比較方便的,畢竟一般移動硬碟配置的數據線都沒有那麼長,如果放在後置接口的話可能就要放在機箱甚至地上。而從功能性上來講的話,前置後置USB接口是沒有本質上的分別的。只不過前端的接口是由一根內部的線路連接過來而後面的接口則是直接在主板上進行集成。
  • [pc玩家]主板接口大盤點,細數歷年主流的主板接口:外部接口
    PS/2接口:比AT接口速度稍快一些的接口,流行了20多年,現在也被usb接口取代了,鍵盤和滑鼠都可以使用PS/2接口,但是按照PC'99顏色規範,滑鼠通常佔用淺綠色接口,鍵盤佔用紫色接口。MIDI接口:MIDI是當時在眾多不同制式規格中唯一讓所有音樂設備都兼容了的一個工業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