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裁上校和將軍們毫無意義:俄羅斯反對派領袖納瓦爾尼給歐盟支招

2020-12-14 彼得堡的肥鵝

在歐洲議會(歐盟三大機構之一)的議員們面前,著名的俄羅斯反對派領袖阿列克謝·納瓦爾尼將俄羅斯聯邦的領導層稱之為「暫時掌權的一群罪犯」。這一幕發生在歐洲議會外交事務委員會的一次討論中。這名自稱是化學武器受害者的男人也出席了這場討論。

圖片來源:yandex

他的演講錄音已經被發布在他的YouTube個人頻道「納瓦爾尼Live」上。

納瓦爾尼在會議上反俄措施向歐洲議會的議員們支招。他呼籲歐洲議會不要承認俄羅斯國家杜馬的選舉結果,除非所有希望參選的人都被允許參加,言外之意是他自己被允許參選才行。

此外,他還批評了歐盟對俄羅斯的制裁,認為不值得把重點放在安全部門的代表身上。他認為,對沒有外國帳戶也不會出國旅行的上校和將軍們實施制裁毫無意義。他建議歐盟將制裁集中在俄羅斯寡頭和俄羅斯現任總統普京的心腹身上。

實際上,如果歐盟領導層中有理智的人,他們不太可能會聽從這位臭名昭著的政客的建議。因為一旦這樣做,將迫使那些在國外帳戶內存有大量資金的俄羅斯巨商們將資金抽回國內,並將目光轉向投資俄羅斯國內的經濟上,這樣做顯然是對歐洲人不利的,根本不符合他們的利益。

(2020年11月29日,作者:彼得堡的肥天鵝)

相關焦點

  • 如果沒有看到德國對納瓦爾尼...
    克裡姆林宮:沒有理由指責俄羅斯毒害反對派領袖納瓦爾尼。俄羅斯不接受這一指控。德國檢察官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回應俄羅斯在納瓦爾尼一案中的合作請求。沒有收到任何關於德國的檢測和診斷的信息。正在討論諾曼第式顧問會議的日期。如果沒有看到德國對納瓦爾尼的檢測結果,很難發表更多消息。敦促俄羅斯的合作夥伴不要草率下結論。
  • 俄反對派領袖聲稱內衣遭特工下毒
    幾個月前因神經毒劑中毒的俄羅斯反對派領袖納瓦爾尼,21號在網上發布了一段電話錄音,聲稱是與一名俄羅斯特工的對話,這名特工透露,納瓦爾尼是被人在內褲下毒,俄羅斯當局否認與中毒案有關。納瓦爾尼8月20號在飛機上感到不適,他被緊急送往德國的醫治救治,昏迷了兩天。根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的報導,CNN與英國網站「響鈴貓」合作調查,發現納瓦爾尼被6至10名俄羅斯聯邦安全局的特工跟蹤超過3年。目前仍在德國療養的納瓦爾尼曾打電話聯絡部分特工,但在表明身分後,對方就掛斷電話。
  • 「普京頭號政敵」納瓦爾尼:我的四角褲被塗上神經毒劑!
    俄羅斯反對派領導人納瓦爾尼8月疑遭人下毒,後來被送至德國柏林接受治療,證實他中了前蘇聯開發的神經毒劑「諾維喬克」,所幸大難不死。納瓦爾尼上星期佯稱是俄羅斯情報機構「聯邦安全局」高官的助理,誘使參與謀殺案的一名特務說出下毒經過,這名特務承認暗殺人員在納瓦爾尼的四角褲塗上諾維喬克。
  • 德外長威脅俄:不澄清反對派人士中毒事件,或取消「北溪-2」項目
    據俄羅斯RT新聞報導,德國外交部長海科·馬斯6日威脅稱,如果俄羅斯不能在未來幾天裡澄清並處理好俄反對派人士阿列克謝·納瓦爾尼中毒這一事件,德國可能會取消「北溪-2」天然氣管道項目,並推動歐盟考慮對俄羅斯實施更廣泛的制裁。
  • 展開刑事調查:納瓦爾尼的領導的「反腐基金會」涉嫌洗錢10億
    2019年8月8日,俄羅斯聯邦調查委員會做出決定,要求法院徹底封鎖「反腐基金會」旗下的100多個銀行帳戶。俄羅斯反對派領袖納瓦爾尼隨後表示,俄羅斯政府認為「反腐基金會」涉嫌參與大額洗錢活動,針對「基金會」的刑事案件調查已經啟動。
  • 歐盟開會討論制裁盧卡申科,不料會議草草收場,內部已開始分裂?
    ,在歐盟召開會議討論制裁白俄時,白俄和俄羅斯卻在進行軍演。這讓歐盟開始擔憂後續局勢發展,歐盟會議也草草收場,看來歐盟內部的意見也並不統一,想要對白俄揮舞制裁大棒,恐怕沒那麼容易。沒有結果的會議來自俄羅斯衛星通訊社的消息稱,近日,德國外長馬斯表示,白俄總統盧卡申科鎮壓了國內的抗議遊行,他需要對此事件負責。
  • 【每日英語文章】歐盟與俄羅斯
    今天在歐洲向東走,很容易發現對俄羅斯的類似情緒。波羅的海國家和波蘭警告約瑟夫·博雷爾歐盟俄羅斯主要反對黨政治家阿列克謝·納瓦爾尼(Alexei Navalny)入獄後,他反對訪問莫斯科。他們是對的。博雷爾先生被羞辱了。在新聞發布會上,俄羅斯外長謝爾蓋·拉夫羅夫駁斥了這種說法歐盟作為一個「不可靠的合伙人」,而博雷爾先生站在旁邊。
  • 一拳打得服服帖帖:歐盟罕見收回制裁大棒,默克爾主動求友好相處
    在美國軟硬兼施之下,歐洲各國和俄羅斯漸行漸遠。並且由於俄當局反對派中毒、白俄羅斯政變等事件發生,歐盟一度對俄羅斯舉起制裁大棒。但是莫斯科可不是好惹的,立即動手對歐洲國家施加同等制裁,制裁幅度之大讓全球都為之噤聲。在一番激烈較量後,事情終於有了轉機。
  • 美媒渲染美俄對抗:俄羅斯極具對抗性,不是歐巴馬時期的俄羅斯了
    對拜登的許多高級顧問而言,川普「通俄門」事件仍是一道繞不過去的坎,他們至今仍指責俄羅斯破壞了2016年美國大選,導致拜登團隊的許多高官經歷了四年的「政治流放」。在今年俄羅斯反對派領導人納瓦爾尼中毒事件中,拜登的態度也頗為強硬,他將普京視作「獨裁者」,甚至揚言要「讓普京政權為罪行負責」。
  • 納瓦爾尼在機場咖啡館喝了杯茶,登機時痛苦導致昏迷,疑似中毒
    納瓦爾尼在機場咖啡館喝了杯茶,登機時痛苦導致昏迷,疑似中毒。根據外媒報導,近日著名的普京敵人阿列克謝·納瓦爾尼(Alexei Navalny),在機場的咖啡館喝了一杯裝有毒藥的茶,現在正處於昏迷狀態,疑似中毒。
  • 俄羅斯要對美國施壓?普京給默克爾打了一通電話,談話內容不簡單
    首先,少不了日常問候,普京和默克爾都相互祝賀了聖誕節和新年;其次,兩人探討了如何藉助明斯克一攬子措施的實施以及諾曼四國領導人峰會的成果來推進烏克蘭和平進程;最後,兩人還談到了俄德兩國在打擊新冠病毒流行過程中的合作問題。此次通話的關鍵信息為第二條,兩國之間對於烏克蘭問題的探討。
  • 歐盟就制裁盧卡申科開會,德外長一席話令全場不語,會議草草收場
    【編輯/作者 海峽生活匯欄目 初陽/子非】導語:根據俄羅斯衛星通訊報導,白俄羅斯負責人直接對國內抗議活動進行武力鎮壓,歐盟很多國家都認為其應該為他的行為付出代價。隨後歐盟各國進行會議,主要商討是否制裁白俄羅斯負責人盧卡申科。根據相關人士透露,在會議剛開始,各個國家代表都在興致勃勃地討論一些話題,但是因為德國外長一番話,重新將會議拉到了如何制裁白俄羅斯領導人盧卡申科。
  • 俄媒:歐美專家懷疑對烏克蘭採取制裁有效性
    激進分子從反對派手中奪取控制權奧地利因斯布魯克大學政治學系教授格哈德·曼戈特認為:「反對派領導人再也無法控制示威者,他們失去了這一控制權,而激進分子(從右翼民族主義者到右翼極端主義者)將控制權奪入手中。這是對開啟談判進程可能性的主要威脅。」曼戈特指出,政治反對派要求政府提前舉行議會選舉和總統大選。
  • 中、俄、歐盟統一反對美「對伊制裁」 魯哈尼:美方言論無任何意義
    所以從現在起,美國的種種言論不具有任何意義,沒有人會接受,而且美國將自己承擔這些言論和立場的後果。此外,當地時間20日,伊朗外交部發言人哈蒂布扎德召開臨時記者會,並表示,美國的政治主張已經使其被國際社會孤立。伊朗向美國發出的信息非常明確:只有美國重返國際社會並遵守國際法和基本準則,才能被相關各方所接受。
  • 克裡米亞美女總檢察長娜塔莉亞被歐盟制裁(圖)
    克裡米亞入俄引起的制裁風波仍在延燒。昨天,歐盟發布新一輪制裁名單,除多位俄羅斯高層外,克裡米亞總檢察長娜塔莉亞·波克隆斯卡婭(Natalia Poklonskaya)也在名單之上,制裁理由是「積極貫徹將克裡米亞併入俄羅斯」。這位美女檢察官將被歐盟禁止入境並凍結資產。
  • 反對派政變失敗後 馬杜羅下令開除數十名軍官
    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圖: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海外網5月9日電 委內瑞拉反對派政變被挫敗後,馬杜羅又有動作,開除數十名軍官。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9日報導,委內瑞拉總統尼古拉斯·馬杜羅籤署了一項法令,對數十名參與政變的軍官採取懲罰性措施,要麼降低軍銜,要麼開除,其中不乏有高級軍官。這些措施將主要影響玻利瓦爾國家情報局(SEBIN)前負責人曼努埃爾·弗菲格拉將軍、5名中校、4名少校、4名上校、6名中尉和35名中士。自今年1月21日起,委內瑞拉政局持續動蕩。
  • 孟剛 李思佳:歐盟經濟制裁及其對中國的啟示
    從一定意義來說,金融制裁是最嚴厲的經濟制裁形態,同時它也是捍衛國家核心利益、在全球推行其外交政策的重要工具。正確實施金融制裁對實現歐盟的「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目標」至關重要,特別是有助於防止資助恐怖主義行為的發生。在歐盟,實施金融制裁既是公共部門也是私營部門的義務。
  • 美高官抵達前線,耳提面命傳授造反經驗,白反對派女強人茅塞頓開
    據俄新社報導,近日,歐盟邀請白俄羅斯反對派領袖季哈諾夫斯卡婭參加了該組織的外長會議,商討對白俄羅斯官員制裁的問題。同一天,美國高官也趕到歐洲,對季哈諾夫斯卡婭耳提面命,傳授造反的經驗。按照美國的慣用套路,季哈諾夫斯卡婭想辦法搞一份名單,只要有家眷、資產在國外就行,然後定點制裁、逐個擊破。等到盧卡申科的命令沒人聽了,想要顛覆他也就易如反掌了,這個套路,之前對烏克蘭用過,現在如法炮製,又想用在白俄羅斯身上。這一招對白俄羅斯有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