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19 11:17圖文來源:新華報業網
5月17日-18日,2019高品質學校建設年度峰會在雨花臺中學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教育專家共話高品質學校建設,雨花臺區教育發展研究院同時成立。
教師應有20%非專業生活釋放壓力
教育大咖共話高品質學校建設
5月17日-18日,2019高品質學校建設年度峰會在雨花臺中學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教育專家共話高品質學校建設,雨花臺區教育發展研究院同時成立。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張東嬌說,中國學校文化建設有三個比較突出的問題,即邏輯難自洽,概念不操作,說做兩張皮。其中,「說做兩張皮」問題之所以存在,是學校文化沒有「腰」的緣故。「制度文化是學校組織結構、規章制度及其管理文化的總和,管理理念是第一條『腰』。任何一位校長來到一所學校,首先就要建章立制,把所有的管理制度按照不同的邏輯進行分類。」
張東嬌教授還提出,無論學校文化做得多麼熱鬧,永遠的教育終點——人在中央。「學校文化無所不在、無所不至、可見可聞。它是全體成員一點一滴創造出來的活的文化,每個成員都是學校文化的能動創造者。校長要把做文化這件事變成全校,甚至全社會都參與的一項共同的運動,尤其要引導全校師生共同享受文化領導和管理。」張東嬌教授舉例,學校應該組織老師們過一些非專業生活,例如教師時裝秀,臺上的3分鐘,老師們展現豐富多彩的另一面,釋放來自專業生活的壓力。「老師首先自己要是個完整的人,80%的時間在過專業生活,還有20%的時間應該過非專業生活。」
雨花臺區近年來加大學校課程文化建設,以豐富的高品質課程,「帶著孩子奔向未來」。區域經驗分享環節中,雨花臺區五所學校介紹了特色課程情況,南京市雨花臺中學春江分校校長趙光輝提出「慢閱讀:培養獨立的終身學習者」引起共鳴。雨中春江分校將原本在學校圖書館裡整齊擺放的圖書散落到學校的每一個角落中去,實現想讀就讀;構建完整的校本閱讀書譜,學生在校三年,最少完成24本書的閱讀任務,最多能讀到108本;建立智慧閱讀平臺,採集學生所有閱讀信息,生成相應的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