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消息稱,阿里巴巴、拼多多、美團等網際網路巨頭將退出社區團購業務。12月12日下午,第一財經記者向上述企業求證,阿里巴巴旗下的盒馬回復稱:「謠言」;拼多多回復稱:「這消息沒頭沒尾的」;美團回復稱「謠言」。
相關報導:
阿里美團拼多多退出社區團購?分析師:這是謠傳
今日,有網傳阿里馬雲、美團王興、拼多多黃崢等均表示,將退出社區團購業務。接近這些公司人士告訴券商中國記者,上述網傳為謠言。也有券商網際網路行業分析師向記者證實「這是謠傳。」
今年下半年,受疫情影響,社區團購買菜等方式在一線城市、社區冒起,也吸引了眾多網際網路大公司的參與。大型網際網路公司的加持也讓社區團購進入了新的爆發期。有分析師就認為,在線上流量成本日益高漲的今天,這些平臺型新經濟公司藉助自身流量優勢能快速吸引、轉化、培養新用戶,是積極布局社區團購新業務的重要原因;與此同時,這一方式也革新了零售方式、推動了農貿產品進城。
12月11日,中央政治局會議發布公報,在部署明年經濟工作主要內容中特別提到:「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12月11日,人民日報官方評論社區團購稱,「別只惦記著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科技創新的星辰大海、未來的無限可能性,其實更令人心潮澎湃。」
社區團購「不香了」?人民日報評論聚焦「社區團購」,都說了啥?
巨頭入場「社區團購」的方式與此前入局網約車、共享單車、外賣等賽道時的場景並無不同,先燒錢給用戶優惠進行無限擴張,搶佔市場份額,直到站穩腳跟,其他對手逐漸退出後,再開始探究如何盈利。
這種燒錢賺吆喝的方式很快引起了一些不同的聲音,有不少人質疑,這種補貼模式並不能長久地運行下去,如果不能形成良好的生態,留下的只會是一地雞毛。還有人為中小菜販的處境擔憂,在巨頭大戰中小商戶毫無還擊之力,如何保障這一群體的利益值得深思。
人民日報評論於昨日晚間發文,文中指出,輿論場上也有許多不同聲音,除了對於菜販群體利益深刻改變的討論外,也有不少思考指向對大型網際網路企業的創新期待。掌握著海量數據、先進算法的網際網路巨頭,理應在科技創新上有更多擔當、有更多追求、有更多作為。別只惦記著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