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發:陝西學生圈(cnwestedu)
作者:春暖花會開
謊稱被清華錄取是什麼心態?
廣東一考生花3000塊偽造清華錄取通知書,這讓長期務農的曹先生高興不已,然而兒子的實際考分卻只有200多分....經過鄰居提醒,他才意識到這可能是謊言。
東窗事發後,曹燦(化名)選擇了離家出走。經過好幾天的搜尋,曹燦已經回到家中。
01
一步錯 步步錯
曹先生說:三年來,兒子一直很乖。平時忙於農活時, 家務活總是由曹燦承擔,幫家裡很多忙。
也許是忙於農務,也許是疏於照顧,曹先生一家對兒子的真實學習情況並不了解。
當地書記黃祖騰認為:該名考生平時就謊稱成績不錯,此次偽造清華通知書是為了得到更多生活費,在虛榮心驅使下「行差踏錯」。
(清華園——無數考生的夢)
謊言只是泡沫,撐不起少年的夢。
如此魔幻的新聞讓圈兒想起一部經典影片——《錄取通知》。
故事講述了高中生巴特被8所大學拒絕,面對巨大的升學壓力,撒謊成立了一所大學。
電影中巴特不僅偽造通知書,還真的租下廢棄建築並改造成大學,還找到一個大學退休老師充當校長。
而這所大學,就是現實中「查普曼大學」。因為區別於傳統教學模式,尊重自我探索的自主性,查普曼大學早已成為世界聞名的頂級學府。
可戲劇終歸是戲劇,爽劇模式不等同於真實人生。不是每個人都有男主角的執行力和號召力,也不是每個人都能讓謊話成真。
清華大學的名氣太大了,大到可以讓一個鎮轟動。當一個人的撒謊能力超過真實實力,被人恥笑似乎是必然的。
02
知識真的能改變命運
想讓自己的處境好過一點,享受撒謊帶來的瞬時滿足,或許是促使考生撒謊的原因。
但只看到短期利益就放棄長線發展可能性,其實才是真正放棄了改變人生的機會。
其實越是窮困,越需要培養延遲滿足的意識。2016年,在山村裡呆了18年的魏凱倫,在工地裡搬磚時收到了國防科技大學錄取通知書,他激動地對著大山喊:「我走出去了」。
如今的魏凱倫已經成長為一名軍官,並準備前往新疆建設地方。
在同樣窘迫的境地中,總有人能抓住命運伸過來的橄欖枝,這就是知識改變命運的最好證明。
或許,曹燦的生活是忙碌灰暗的,但那也是埋頭苦幹的最好機會。
否則當陽光照進角落時,如何能抓住機會?
03
心態才決定命運
並非只有考上名校才是改變命運的鑰匙。
沒有人能否認名校的重要性。只要考上名校就能光耀門楣,這種想法無可厚非。
可換角度想想:即使只考上專科又如何呢?難道人只有在名校才能發光發亮嗎?
以曹燦的成績再復讀一年,考上專科或二本院校的可能性也許很大。
但是只要足夠機敏,在大專院校也能習得一技之長,借著大專的平臺更好地融入社會。
高考不是人生的終點。未來還有專升本、考研、在職研究生等上升通道。
說真的曹燦,你又何必急於享受這一時?
如果不以積極的心態面對人生,又如何讓自己成長,讓家人安心?
04
人心的成見是一座大山
如今,曹燦已經回家認錯。可謊言的後坐力仍持續發酵,外界輿論從未停止。
村長說:孩子還小,給他一點時間。教育局工作人員也表示:給孩子一個機會。
希望曹燦能真的明白:即使日後被人戳脊梁骨,也要理性看待?18歲不僅是一個數字,也是學會承擔後果的年紀。
人生不是活給別人看的,只要真心悔悟,沒有人敢說什麼。
另外,一個彌天大謊被揭穿,於本人及其家庭而言,已經很難堪了。
該說的也說了,該笑的也笑了,輿論也該對這位考生寬容一些,給他和他的家人一點空間,去處理這道人生的坎。
有網友說:「 其實這不是滅頂的大事,誰年少輕狂沒犯過錯,隨著年齡閱歷的增長,再回來看看當年覺得過不去的囧事,也不算什麼。」
一個坎算什麼?承認自己做錯了,接納自己的不完美,才能迎接新生。
當一個男孩選擇勇敢時,他就是真正的男子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