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象大會#
王少華/文
可能因為小時候身體羸弱,也許家裡經濟拮据,穿得不夠暖和,我印象中的冬天大雪紛飛,寒風刺骨,特別的冷,走到哪兒都縮手縮腳,感覺天天披著被子還嫌冷。見到有人打雪仗,就拿起雪球到處扔,這樣或許能增添身上的熱度並感到有些樂趣。
後來長大了,經歷了很多波折,逐漸成熟,對冷有了新的認識。記得最清的一個不怕冷的冬天是2008年。我當時住在信陽市一個叫金三角地方,屬於新購的房子,買房子的欠款剛還完,家雖然沒錢,但也不欠帳,這叫「無債一身輕」。加之2007年11月我通過了司法考試,也沒有學習壓力。
到了臘月,眼看新年即將來臨,卻連續下了幾天大雪,整個大地都是冰天雪地。我卻沒有冷的感覺,渾身的勁不知道往哪使,呆家裡有些憋悶,不得不走出家門在附近的雪地裡走走,這樣還不過癮,就順著路小跑起來,最遠的時候是沿24大街往北或走或跑幾公裡才轉回來。
自那以後,雖然對冬天的冷大多是在記憶裡,但每年的小雪、大雪節氣裡還是感覺很冷。不想看書,不想幹家務。我也常常想,我這幾十年經過的考試幸虧不在冬天,否則我都考不過,因為我只顧怕冷啦,哪有心思看書?
2014年冬天,我又搬了新家。這年冬天我好像失去了冷的感覺,竟然整個冬天都用涼水洗臉。而原來我見到涼水都不敢伸手,這個冬天卻享受到涼水洗臉的愜意。這是我第二次對冷的深刻認識!
最近幾年對冷的認識還與立春有關。以前我只是認為立春僅僅是二十四節氣中的一個節氣而已,根本意識不到是春天到來的象徵,因為此時還未完全趕走冬天的冷,有時依然大雪紛飛。
然而,當我穿著冬裝走在路邊時,不經意間地發現小草發芽了,樹梢生出了嫩綠,尤其是公園裡裡的櫻花開得越來越多。我忽然覺得自己連大地復出的小生靈都不如,在風吹雨淋的野外,她們都能感覺春的氣息,並迎著早春的寒冷生根發芽,然後再以奼紫千紅展露給大自然,展露給世人。而此時的我還想窩在冬天的被窩裡。
大概從2017年開始,我發現自己對季節敏感了。有一次,我把二十四節氣從頭到尾捋一遍,發現大寒過後的第一個節氣就是立春,也由此知道「物極必反」、「大寒過後必是春天」的道理。我也有了新發現:立春後即使下雪,也不用擔心第二天路面上凍和打滑。這是因為春的暖使氣溫度低不下去,路上存不住雪。此時,我會注意花花草草的變化,她們一天比一天綠,一天比一天好看。
今天的立春日,我早上六點就醒了,如果不是有疫情,我會外出跑步。即使沒跑步,但我也意識到春的來臨。早飯過後,我抬頭向窗外望去,今天,風和日麗,陽光燦爛。
去年的今天,我在朋友圈曾發過這樣一段話,算作結語:
願我們以立春為新的起始
新的一年重拾信心和勇氣
為愛付出,為夢想努力
改變,永遠從當下開始
願我們
不負春光,不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