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醫生轉崗培訓大綱發布:社區康復需熟悉中醫藥傳統康復療法

2020-12-16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印發全科醫生轉崗培訓大綱(2019年修訂版)的通知,明確培訓計劃向重點地區傾斜,來自貧困地區、民族地區、革命老區的培訓對象同等條件優先招收。

  全科醫生的培訓內容包括全科醫學基本理論知識培訓、臨床綜合診療能力培訓、基層醫療衛生實踐及全科臨床思維訓練四個板塊。在社區康複方面需熟悉康複評定的種類和特點;常用物理療法、作業療法、中醫藥傳統康復療法、日常生活能力訓練的方法。在基層醫療衛生實踐方面,要求重點培訓基層常見多發疾病診治、中醫藥健康管理、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管理常識等。《大綱》強調,培訓基地可根據培訓對象從事臨床醫療工作的專業背景和工作經歷(時間截至培訓報到當日),適當減免相關培訓內容。

  《大綱》明確全科醫生轉崗培訓對象包括兩類臨床醫師:一是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已取得臨床執業(助理)醫師資格、擬從事全科醫療工作、尚未接受過全科醫生轉崗培訓、全科專業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或助理全科醫生培訓的臨床執業(助理)醫師。二是二級及以上醫院中取得臨床執業醫師資格、從事臨床醫療工作三年及以上、擬從事全科醫療工作、尚未接受過全科醫生轉崗培訓、全科專業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或助理全科醫生培訓的其他專科臨床執業醫師。

  以下是通知全文
 

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於印發全科醫生轉崗培訓大綱(2019年修訂版)的通知
 

國衛辦科教發〔2019〕13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健康委:

  為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精神,落實《「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和《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改革完善全科醫生培養與使用激勵機制的意見》要求,擴大全科醫生轉崗培訓實施範圍,規範全科醫生轉崗培訓工作,提高全科醫生轉崗培訓質量,我委組織制定了《全科醫生轉崗培訓大綱(2019年修訂版)》(可從國家衛生健康委網站下載)。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貫徹執行,並提出以下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

  全科醫生轉崗培訓是當前加快壯大全科醫生隊伍的有效途徑,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要高度重視,將其作為深化醫改、加強全科醫生隊伍建設的重要舉措,強化組織領導,完善政策措施,分解目標任務,責任分工到人,層層抓好落實。省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要統籌資源,加大投入,加強培訓基地和師資隊伍建設,健全培訓體系,嚴格培訓質量控制,推動本地全科醫生轉崗培訓工作紮實穩妥有效開展。

  二、加強政策保障

  省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要結合實際制訂本地全科醫生轉崗培訓規劃和年度計劃,培訓計劃向貧困地區、民族地區、革命老區重點傾斜,同等條件下對來自本省域貧困地區、民族地區、革命老區的培訓對象優先招收。經單位同意派出參加全科醫生轉崗培訓的,原單位應當保證培訓對象培訓時間,培訓期間工資待遇不變,工作年限連續計算。鼓勵二級及以上醫院有關專科醫師參加全科醫生轉崗培訓,培訓考核合格的,在原註冊執業範圍基礎上增加全科醫學專業執業範圍,允許其在培訓基地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提供全科醫療服務,並按規定享受相關津補貼。培訓對象註冊全科醫學專業執業範圍後,應當積極參與全科醫療工作或從事全科醫學帶教工作,並納入醫師定期考核。

  三、加強監督管理

  省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應當以需求為導向,以培訓質量為核心,針對全科醫生轉崗培訓工作的關鍵環節,強化省域內各有關地市、區(縣)、各培訓基地全科醫生轉崗培訓工作的指導與監督,加強政策宣教,完善對實施過程的指導、監測和檢查評估,實現監督管理全覆蓋,對培訓基地實行嚴格的動態管理,確保培訓質量和效果。中央財政專項轉移支付經費主要用於來自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培訓對象的生活補助和教學實踐活動,培訓經費實行專款專用,不得截留、挪用。我委將適時對各地工作進行抽查,並委託第三方對各地實施進展、過程管理、培訓質量與效果等進行外部評價。
 

附件:全科醫生轉崗培訓大綱(2019年修訂版)
 

  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

  2019年3月29日

  (信息公開形式:主動公開)
 

附件

全科醫生轉崗培訓大綱

(2019年修訂版)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改革完善全科醫生培養與使用激勵機制的意見》要求,規範全科醫生轉崗培訓工作,提高全科醫生轉崗培訓質量,加強全科醫生隊伍建設,制定本培訓大綱。

  一、培訓目標

  以全科醫學理論為基礎,以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需求為導向,通過較為系統的全科醫學相關理論學習和實踐技能培訓,培養具有高尚職業道德和良好專業素質,熱愛全科醫學事業,掌握全科專業基本知識和技能,達到全科醫生崗位勝任力基本要求,能夠為個人、家庭、社區提供綜合性、連續性、協調性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合格全科醫生。

  二、培訓對象

  符合以下條件的臨床醫師可申請參加全科醫生轉崗培訓:

  (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已取得臨床執業(助理)醫師資格、擬從事全科醫療工作、尚未接受過全科醫生轉崗培訓、全科專業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或助理全科醫生培訓的臨床執業(助理)醫師。

  (二)二級及以上醫院中取得臨床執業醫師資格、從事臨床醫療工作三年及以上、擬從事全科醫療工作、尚未接受過全科醫生轉崗培訓、全科專業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或助理全科醫生培訓的其他專業臨床執業醫師。

  三、培訓時間和方式

  (一)培訓時間。

  培訓總時長不少於12個月,可以在2年內完成。其中,全科醫學基本理論知識培訓不少於1個月(160學時)、臨床綜合診療能力培訓不少於10個月、基層醫療衛生實踐不少於1個月(160學時)、全科臨床思維訓練時間不少於 20 學時(穿插培訓全過程)。

  (二)培訓方式。

  培訓採取模塊式教學、必修與選修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允許培訓基地根據培訓對象的專業背景、工作年限和個性化需求,按照「填平補齊」的原則,靈活安排培訓內容,重在全科崗位勝任能力的培養。具體要求見表1。

  四、培訓內容及要求

  (一)全科醫學基本理論知識培訓。

  主要包括:全科醫學及其相關理論、國家醫療衛生體系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醫患關係與人際溝通、健康管理及慢性病管理、社區康復、衛生信息管理、預防醫學等內容。具體培訓細則如下:

  1.全科醫學及其相關理論。

  掌握:全科醫學的基本概念,全科醫生的服務模式和工作方法,全科醫學的診療思維模式;全科醫學以家庭為單位的照顧方式;我國全科醫生培訓模式、轉崗培訓目標和大綱。

  熟悉:我國全科醫學教育發展現狀,國家關於全科醫生隊伍建設的方針政策;臨床預防的概念、原則與方法。

  2.國家醫療衛生體系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

  掌握:國家醫療衛生體系和相關政策,包括醫療保障制度。

  熟悉:我國醫療衛生機構的主要類型、功能、執業範圍、服務對象;雙向轉診、籤約服務、績效考核的相關內容;我國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相關政策。

  3.醫患關係與人際溝通。

  掌握:醫學倫理學的基本原則、病人的基本權利和義務;醫患關係模型及其意義、全科醫療中醫患關係的建立與維護;人際關係與溝通技巧;遵醫行為的影響因素及其改善的方法。

  熟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就診患者的心理特點和需求,基層常見醫療糾紛及其預防、處理。

  4.健康管理及慢性病管理。

  掌握:健康管理的基本概念;生命周期及其健康維護的概念與基本方法;疾病篩檢的原則與方法;基層慢性病的健康管理技能,以高血壓、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和高危人群的管理技能與規範為重點;避孕節育基本知識和服務技能。

  5.社區康復。

  掌握:康復醫學的概念;社區康復的基本原則、服務模式與內容。

  熟悉:康複評定的種類和特點;常用物理療法、作業療法、中醫藥傳統康復療法、日常生活能力訓練的方法。

  6.衛生信息管理。

  掌握:居民健康檔案的建立、應用與管理。

  熟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信息系統、遠程醫療、轉診綠色通道、網際網路醫療等;計算機檢索相關信息的基本途徑與方法;循證醫學的基本概念。

  7.預防醫學。

  掌握:流行病學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社區衛生診斷的資料收集與整理分析;健康促進與健康教育的基本概念與方法,健康教育服務規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概念、內容、識別與處理原則。

  了解:常用衛生統計分析方法,基礎數據的常規處理;基層常見慢性病的膳食指導原則,居民營養監測方法。

  8.其他。

  各省(區、市)根據本地區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的實際需求,可適當安排其他相關理論學習內容。

  (二)臨床綜合診療能力培訓。

  根據基層醫療衛生服務實際需求,以臨床科室輪轉方式組織安排教學活動,包括臨床基礎培訓(崗前培訓,1周)和臨床科室輪轉兩部分。其中,臨床科室輪轉分必修輪轉科室和選修輪轉科室,不同輪轉科室需要學習的主要病種/健康問題見表2,各地、各培訓基地可根據當地和學員實際情況,對有關培訓內容作適當調整優化。

  1.臨床基礎培訓。

  (1)常見症狀的診斷與鑑別診斷。

  掌握:發熱、頭痛、頭暈、咳嗽、心悸、胸悶、胸痛、腹痛、腹瀉、便秘、腰痛、血尿、淋巴結腫大、關節痛、水腫、失眠、消瘦、乏力等常見症狀的診斷和鑑別診斷。

  (2)臨床基本技能。

  掌握:體格檢查操作規範;心電圖機操作及注意事項;掌握無菌操作的基本步驟與方法;臨床常見X線、B超結果判讀;常用實驗室檢查和結果判讀;門診、住院病歷的基本內容與書寫規範;常用藥物的合理使用。

  熟悉:臨床培訓基地的各項規章制度。

  2.臨床科室輪轉。

  (1)全科醫學科。

  ①實訓內容:疾病早期與健康問題、常見病與多發病、合併多種疾病的臨床情況。

  ②基本知識:

  掌握:常見疾病的早期臨床表現、診斷與鑑別診斷、處理原則、生活方式指導;常見健康問題的識別與處理;基層常見病多發病診斷與鑑別診斷、處理原則、生活方式指導;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管理技能,包括危險因素分析、篩檢方法、防治原則、健康管理;合併多種疾病患者的綜合治療。

  熟悉:生命周期各階段常見健康問題與周期性健康體檢建議。疑難病例的臨床診斷思維模式。多病共患時主要處理原則。

  ③基本技能:

  掌握:全科接診流程、多病共患案例分析。

  熟悉:周期性健康體檢。

  (2)內科。

  1)心血管系統疾病。

  ①實訓內容:高血壓、冠心病、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心肌炎。

  ②基本知識:掌握以上疾病的主要病因、臨床特徵、診斷、鑑別診斷、處理原則與方法、轉診指徵及預防。

  ③基本技能:

  掌握:循環系統的體格檢查;血壓的測量、高血壓及其合併症的早期識別、連續性隨訪管理、高血壓的合理用藥;心絞痛、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的應急處理;心電圖檢查方法與結果判讀。

  熟悉:心臟X線特點;超聲心動圖結果判讀;心臟起博器安裝的適應症及社區指導原則。

  了解:動態心電圖、動態血壓監測的適應症及其檢查結果的臨床意義。

  2)呼吸系統疾病。

  ①實訓內容: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氣管炎、肺炎、支氣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肺源性心臟病、肺癌、胸膜炎、呼吸衰竭。

  ②基本知識:掌握以上疾病的臨床特徵、診斷、鑑別診斷、處理原則與方法、轉診指徵及預防。

  ③基本技能:

  掌握:痰標本正確留取方法;常見呼吸系統疾病X線判讀;危重病人吸痰;正確吸氧的方法、簡易呼吸器的使用;峰流速儀的使用;霧化吸入器和氣霧劑的使用方法。

  3)消化系統疾病。

  ①實訓內容:消化性潰瘍、胃炎、反流性食道炎、急慢性腸炎、脂肪肝、肝硬化、急性胰腺炎、膽囊炎及肝癌、胃癌、結腸癌。

  ②基本知識:掌握以上疾病的臨床特徵、診斷、鑑別診斷、處理原則與方法、轉診指徵及預防,肝癌、胃癌、結腸癌的早期篩查。

  ③基本技能:

  掌握:腹部查體的方法;安置胃管、灌腸的技術。

  4)內分泌及代謝性疾病。

  ①實訓內容: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亢進、甲狀腺功能減低、血脂異常、痛風、骨質疏鬆、肥胖。

  ②基本知識:掌握以上疾病及健康問題的臨床特徵、診斷、鑑別診斷、處理原則與方法、轉診指徵及預防。

  ③基本技能:

  掌握:快速血糖測定方法;尿糖試紙的使用方法;胰島素的使用方法。

  熟悉:尿微量蛋白試紙使用方法;糖耐量試驗的測定方法。

  (3)神經內科。

  ①實訓內容: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動脈粥樣硬化性腦梗死、腦出血、蛛網膜下腔出血、老年性痴呆。

  ②基本知識:掌握以上疾病的臨床特徵、診斷、鑑別診斷、處理原則與方法、轉診指徵及預防;老年性痴呆的早期識別及社區照顧原則。

  ③基本技能:

  掌握:常用神經系統的體格檢查方法。

  熟悉:眼底鏡的檢查技術。

  (4)兒科。

  ①實訓內容:小兒生長發育與評估、營養性疾病、小兒發熱、腹瀉、腹痛、驚厥、癲癇、呼吸道疾病、新生兒黃疸、急性腎小球腎炎。

  ②基本知識:掌握以上疾病與健康問題的臨床特徵、初步診斷與鑑別診斷、處理原則與方法、轉診指徵及預防。

  ③基本技能:

  掌握:體格檢查、用藥特點、藥物劑量的計算、小兒液體療法。

  熟悉:小兒病史特點、小兒急診急救方法。

  (5)急診科。

  ①實訓內容:高熱、昏迷、頭痛、抽搐、暈厥、急性胸痛、急性腹痛、呼吸困難、咯血、嘔血、便血、血尿、鼻衄、電解質紊亂及酸鹼失衡、休克;各系統的急危重症;中毒和意外傷害。

  ②基本知識:掌握上述急診常見症狀和問題的診斷、鑑別診斷、處理原則與方法及轉診流程。熟悉強心藥、利尿藥、血管活性藥、抗心律失常藥、解痙平喘藥、鎮痛鎮靜藥、止血藥、解毒藥等急救藥物的正確使用。

  ③基本技能:

  掌握:吸氧、洗胃、催吐技術;院前急救的基本原則與方法;徒手心肺復甦技術;包紮、止血、固定、搬運的原則與方法;理化因素所致傷害的處理原則和方法;使用救護車轉運病人的注意事項和轉診前的準備。

  熟悉:電除顫的方法;氣管插管、呼吸機的使用方法。

  (6)外科。

  ①實訓內容:外科感染、頸部疾病、乳房疾病、腹部疾病(闌尾炎、腸梗阻、潰瘍病穿孔、膽囊炎、胰腺疾病)、肛門直腸疾病、周圍血管疾病、泌尿繫結石、前列腺增生

  ②基本知識:掌握以上疾病的臨床特徵、初步診斷與鑑別診斷、處理原則與方法、轉診指徵及預防。

  ③基本技能:

  掌握:體格檢查,肛門指診、換藥、拆線。

  熟悉:清創縫合、引流、體表腫物切除。

  (7)婦科。

  ①實訓內容:常見宮頸和陰道炎症、陰道異常出血、子宮肌瘤、卵巢囊腫、圍生期保健、更年期保健、避孕節育基本知識和常見避孕方法選擇原則。

  ②基本知識:掌握以上疾病與健康問題的臨床特徵、初步診斷與鑑別診斷、處理原則與方法、轉診指徵及預防。

  ③基本技能:

  掌握:體格檢查、早孕HCG試紙的使用方法與孕期保健的檢查內容。

  熟悉:窺陰器的使用方法、子宮頸塗片技術、孕期四步觸診檢查法。

  (8)皮膚科。

  ①實訓內容:溼疹、接觸性皮炎、藥疹、單純皰疹、帶狀皰疹、日光性皮炎、痤瘡、疣。

  ②基本知識:掌握以上疾病的臨床特徵、初步診斷與鑑別診斷、處理原則與方法、轉診指徵及預防。

  ③基本技能:

  掌握:體格檢查、用藥原則。

  熟悉:皮膚活檢方法,冷凍、雷射的治療適應證。

  (9)精神科。

  ①實訓內容:抑鬱症、焦慮症、常見精神症狀(幻覺、妄想、抑鬱等)、精神分裂症、雙相情感障礙、心理健康知識。

  ②基本知識:掌握以上疾病的臨床特徵、初步診斷與鑑別診斷、處理原則與方法、轉診指徵及預防。

  ③基本技能:

  熟悉:專科檢查內容,常用篩檢量表如抑鬱自評量表(SDS)、焦慮自評量表(SAS)的使用指徵與結果判讀。

  (三)基層醫療衛生實踐。

  培訓對象通過基本醫療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相關實踐,樹立以居民健康為中心、家庭為單位、社區為基礎的全科醫學觀念,培養個體與群體相結合的綜合性、連續性、協調性服務能力,同服務對象建立良好溝通和醫患關係的能力;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管理和團隊合作的能力,以及結合實際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主要內容包括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和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管理,重點內容見表3。

  1.全科醫療服務技能。

  掌握:全科醫生基層接診的問診技術、體格檢查、醫患溝通技巧,以人為中心的臨床思維和照顧方式,基層常用藥品的合理使用、注意事項及不良反應監測報告;居民健康檔案的建立與管理(每人至少完成2份規範的健康檔案);家系圖的繪製與家庭結構分析;家庭醫生簡約服務內容;雙向轉診指徵、流程和方法;法定傳染病報告與處理服務流程。

  熟悉:兒童免疫規劃實施流程;傳染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報告與處理規範,嚴重精神障礙、抑鬱症、焦慮症等精神障礙的早期識別和轉介處理。

  2.慢性病管理。

  掌握: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腦卒中、慢性阻塞性肺病等重點慢性病人及高危人群的篩查、預防控制與健康管理服務;高血壓患者和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務規範;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管理。

  熟悉:群體和個體的健康教育技能(包括教育、諮詢、評價等),結合衛生主題日至少組織一次群體性的健康教育活動;實施營養指導的具體方法;社區慢性病的運動及心理指導。

  了解:冠心病、腦卒中、慢性阻塞性肺病等社區常見疾病的康複方法。

  3.社區重點人群保健。

  掌握: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範,包括:孕產婦健康管理服務規範、預防接種服務規範、0-6歲兒童健康管理服務規範、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務規範。

  熟悉:重點人群的健康管理及相關政策;老年保健的目標、內容、方法與要求;老年常見健康問題的預防、處理及居家照顧、家庭病床管理;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管理服務規範。

  4.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管理。

  了解: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管理的基本概念、常用評價指標;服務需求評價、社區衛生診斷的基本步驟,全科醫生團隊工作方法;病人滿意度調查及分析;與其他有關社區組織及二級以上醫療衛生機構溝通協作的途徑和方法。

  (四)全科臨床思維訓練。

  主要以病例討論為主的方式進行,穿插於培訓全過程,提高培訓對象關於常見健康問題的臨床診療和常見慢性病基層管理過程中的全科臨床思維能力。

  重點內容見表4。

  病例討論共計10次,每月1次,每次病例討論2學時,由培訓基地全科醫學科組織實施。

  五、相關培訓內容減免辦法

  培訓基地可根據培訓對象從事臨床醫療工作的專業背景和工作經歷(時間截至培訓報到當日),適當減免相關培訓內容。

  (一)取得省級及以上衛生健康行政部門頒發的全科醫學師資培訓合格證書的培訓對象,其全科醫學基本理論知識培訓可予以減免。

  (二)來自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培訓對象,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從事醫療工作2年及以上、具有中級及以上職稱的,其基層醫療衛生實踐可予以減免。

  (三)來自二級及以上醫院的培訓對象,具有主治醫師資格的,其原從事專科(以醫師執業證書中的註冊範圍為準)所對應二級學科的臨床輪轉培訓可予以減免,其中醫師執業註冊範圍為內科、神經內科、急診科專業的,其內科、神經內科、急診科的臨床輪轉培訓可同時予以減免;在所在醫院獨立設置的全科醫學科全職從事全科醫療、教學工作滿2年的,其臨床輪轉培訓、基層醫療衛生實踐和全科臨床思維訓練可予以減免。

  (四)來自二級及以上醫院的培訓對象,具有副主任醫師及以上資格的,其臨床輪轉培訓可予以減免;在所在醫院獨立設置的全科醫學科從事全科醫療、教學工作滿1年的,其基層醫療衛生實踐和全科臨床思維訓練可予以減免。

  (五)註冊為其他專業專科醫師,但已通過全科專業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並獲得合格證書者,或通過省級及以上衛生健康行政部門組織的全科醫師骨幹培訓,培訓時間超過10個月並獲得合格證書者,可在原註冊執業範圍基礎上增加全科醫學專業執業範圍。

  六、組織管理

  省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負責培訓的組織與管理,並制訂具體的培訓計劃和管理方案,充分發揮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基地和助理全科醫生培訓基地的作用。

  (一)全科醫學基本理論知識培訓:由省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遴選具有大專及以上學歷教育資質的培訓機構或全科醫生轉崗培訓基地承擔。

  (二)臨床綜合診療能力培訓:由省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遴選的臨床培訓基地承擔,優先考慮國家建設的全科醫生臨床培養基地。

  (三)基層醫療衛生實踐:由省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遴選的基層實踐基地承擔。

  七、考核與結業

  全科醫生轉崗培訓結業考核分為理論考核和實踐技能考核兩部分,考核工作由省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統一組織。理論考核或實踐技能考核不合格者,由省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統一組織補考。理論考核和實踐技能考核全部合格者,獲得全科醫生轉崗培訓合格證書。

相關焦點

  • 婁底市中醫類別全科醫生轉崗培訓正式啟動
    婁底市2018年度中醫類別全科醫生轉崗培訓啟動儀式。紅網時刻婁底4月26日訊(記者 廖小紅 通訊員 周敏)今日上午,湖南省婁底市2018年度中醫類別全科醫生轉崗培訓啟動儀式在市中醫醫院舉行,80名來自基層的學員將進行為期一年的全科醫生轉崗培訓。這也是湖南省唯一的中醫類別全科醫生培訓工作。此次培訓為期一年,分理論培訓、臨床培訓和基層實踐三個階段。
  • 新版全科醫生轉崗培訓大綱出爐
    來源:健康報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全科醫生轉崗培訓大綱(2019年修訂版)》,明確了全科醫生轉崗培訓的培訓對象、培訓時間和方式、培訓內容及要求等事項。《培訓大綱》強調,培訓將向重點地區傾斜,來自貧困地區、民族地區、革命老區的培訓對象同等條件下優先招收。經單位同意派出參加全科醫生轉崗培訓的,原單位應保證培訓對象培訓時間,培訓期間工資待遇不變,工作年限連續計算。
  • 國家衛健委權威解讀《全科醫生轉崗培訓大綱(2019年修訂版)》
    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印發《全科醫生轉崗培訓大綱(2019年修訂版)》(以下簡稱《培訓大綱》),現對有關要點解讀如下。一、《培訓大綱》出臺的背景黨中央、國務院歷來高度重視全科醫生隊伍建設。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和全科醫生隊伍建設。
  • 張家界市舉辦2020年度中醫全科醫生轉崗培訓
    紅網時刻4月28日訊(通訊員 陳國華 羅啟文)4月27日,張家界市2020年度中醫全科醫生轉崗培訓開班典禮在張家界市中醫醫院仲景樓七樓小會議室舉行。市衛生健康委黨工委委員、副主任劉祥斌,市中醫醫院負責人參加開班典禮,來自全市基層衛生醫療服務機構的21名學員參加崗前培訓。
  • 市衛健委開展全科醫生轉崗培訓暨實踐技能考試
    12月3日,市衛健委第十批全科醫生轉崗培訓暨實踐技能考試在太原市中心醫院汾東院區進行,共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二級及以上醫院54名學員參加考試。考試分「病史採集和病例分析」和「體格檢查和操作考核」。考試通過後學員將加入全科醫生的行列,積極參與全科醫療及全科帶教工作。
  • 中華中醫藥學會全科醫學分會2018學術年會在京舉行
    本報訊 (記者王惜純)為進一步促進中醫全科醫學學術交流,提升中醫全科醫生綜合能力,近日,中華中醫藥學會全科醫學分會2018年學術年會在北京召開。本次會議的主題為「傳承創新 融合發展——提高中醫全科服務能力,推動健康中國基層建設」。來自全國各省市的百餘名專家學者分享了中醫全科醫學領域研究成果。
  • 解惑:專科轉崗全科及職稱晉升需的那些事
    解說之前先看這組數據變化:2010年,通過轉崗培訓成為全科醫生的數據是1.7萬人。前不久,國家衛計委公布的數據是已經轉崗培訓全科醫生11萬人。小編就這個問題諮詢了某地級市衛計委科員,對於已經在基層工作數年的人員來說,轉崗培訓是最好的途徑。這裡先拿河南省2017年全科醫生轉崗培訓工作實施方案為例,解答大家重點關心的內容。培訓內容:全科醫學及社區衛生服務相關理論、全科醫療及服務模式、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等知識。培訓時間:12個月,其中理論培訓2個月,臨床培訓9個月,社區實踐培訓1個月。
  • 北京嘗試轉崗培訓彌補康復治療師缺口
    康復醫學相當於醫療服務的後續,康復醫院解決了患者生存質量的問題。在這樣的困境下,「康復醫療」越來越多地走進公眾視野。   昨日,北青報記者從市衛計委獲悉,首期康復治療師轉崗培訓班開班,本市將逐步探索將部分公立醫院轉型康復醫院、開設康復治療師轉崗培訓班,同時鼓勵社會力量舉辦康復醫療機構,以緩解日益迫切的術後康復需求。
  • 2020年臨沂全科醫生轉崗培訓下周報到!
    9月18日,我市組織召開全科醫生轉崗培訓管理人員培訓會,各縣區衛生健康局有關科室負責人、全科醫生轉崗培訓基地負責人共計27人參加。培訓會上,市人民醫院教育教學部孫曉英解讀了《全科醫生轉崗培訓大綱(2019版)》,介紹了市人民醫院全科醫生轉崗培訓教學組織、過程管理、師資培訓、結業考核等內容,市人民醫院教育教學部主任關向宏通報了前期培訓基地能力評估中發現的問題
  • 滿足兩個條件,專科醫生可轉崗全科
    全科醫生也稱家庭醫生,是綜合程度較高的醫學人才,主要在基層承擔預防保健、常見病多發病診療和轉診、病人康復和慢性病管理、健康管理等一體化服務,被稱為居民健康的「守門人」。 目前,我國全科醫生缺口較大,在邊遠地區,全科人才缺乏的問題更突出,為了加大全科人才的培養,國家鼓勵專科醫生轉崗全科。
  • 2020年基層全科醫生轉崗秋季第一批培訓有機會參加嗎?
    今年,河南省的2020年基層衛生人才工程(科教項目)將培訓全科醫生轉崗學員2500人,培訓帶教師資1000人次。培訓範圍為鄉鎮衛生院或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在職的執業醫師(或助理執業醫師)、獲得執業醫師或助理執業醫師資格的鄉村醫生以及其他需要培訓的執業醫師或助理執業醫師。
  • 天津市改革全科醫生培養激勵機制 建立健全人才評價機制
    到2020年,全市將基本建立適應行業特點的全科醫生培養制度,逐步改革完善全科醫生管理及薪酬制度,顯著提升全科醫生職業吸引力,全科醫生與城鄉居民基本建立比較穩定的服務關係,城鄉每萬名居民擁有3名合格的全科醫生。到2030年,天津市每萬名居民將擁有5名合格的全科醫生,全科醫生隊伍基本滿足健康天津建設需求。  天津市將通過建立健全適應行業特點的全科醫生培養制度,加快全科醫生隊伍培養。
  • 國家衛健委發文 滿足兩個條件 專科醫生可轉崗全科
    為規範全科醫生轉崗培訓工作,提高全科醫生轉崗培訓質量,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印發了《全科醫生轉崗培訓大綱(2019年修訂版)的通知》(下文簡稱:《通知》),要求各省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要統籌資源,加大投入,加強培訓基地和師資隊伍建設,推動本地全科醫生轉崗培訓工作紮實穩妥有效開展。
  • 淥口區大力推進全科醫生轉崗培訓
    培訓工作推進會現場。紅網時刻株洲7月1日訊(通訊員 肖思明 謝瀟)為更好滿足新時代百姓健康需求,配齊配強基層醫務人員,6月29日,淥口區組織召開全科醫生轉崗培訓工作推進會。來自全區各醫療衛生單位的分管院長、科教科長和參加轉崗培訓的學員等50餘人參加了會議。會議傳達學習了省、市有關會議精神,通報了淥口區前段時期各單位開展全科醫生轉崗培訓、註冊等情況,重點就全科醫師轉崗培訓政策和要點進行詳細講解,同時對後段開展全科醫師轉崗培訓進行了全面的安排部署。
  • 廣安市2020年全科醫生轉崗培訓暨骨幹全科醫生培訓工作啟動
    四川新聞網消息(黃祖春 文/圖)12月2日,由廣安市衛生健康委委員會主辦、四川大學華西廣安醫院承辦的2020年全科醫生轉崗培訓暨骨幹全科醫師培訓啟動儀式在廣安市山水花園酒店多功能報告廳順利舉行市衛健委四級調研員賀中偉、人事科教科科長蔣平、人民醫院副院長何川、各區市縣衛生健康局分管領導及相關股室負責人、市縣兩級全科醫生轉崗培訓基地分管院領導及主要項目負責人出席此次會議,會議由市衛健委人事科教科科長蔣平主持。
  • 我國半數專科醫生將接受轉崗培訓 成為全科醫生
    本報訊 (記者李莉)在昨天舉行的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全科醫學教育研究會成立儀式上,記者了解到,未來幾年內,我國目前的專科醫生將有50%要通過轉崗培訓成為全科醫生。  隨著我國老齡化加速,相應的醫學模式和疾病譜都發生了變化,群眾對醫療衛生的需求越來越高。
  • 衛生部印發七個專業社區衛生人員崗位培訓大綱
    《關於加強城市社區衛生人才隊伍建設的指導意見》,配合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加強基層衛生人才培養,促進「中西部地區城市社區衛生人員培訓項目」的順利實施,根據社區衛生工作開展的需要,我部組織制定了社區康復、藥學、檢驗、B超、口腔、X線、心電圖7個專業人員崗位培訓大綱。
  • 2020年度中醫全科醫師轉崗培訓開班儀式常德市第一中醫醫院舉行
    7月9日上午,常德市2020年度中醫全科醫師轉崗培訓開班儀式在常德市第一中醫醫院舉行。醫院黨委書記鍾發平,院長、黨委副書記張勇出席儀式,黨委副書記、副院長車雄宇主持,副院長李振龍出席儀式。開班儀式上,副院長李振龍向來自基層的50名中醫全科轉崗培訓學員宣讀了《湖南省2020年度中醫全科醫生轉崗培訓項目實施方案》。為達到中醫全科醫生崗位執業的基本要求,需逐步建立起一支能夠滿足城鄉居民中醫藥服務需求的中醫全科醫生隊伍。院長張勇簡要介紹了培訓基地常德市第一中醫醫院的基本情況及中醫類別全科醫生轉崗培訓準備情況。
  • 讓全科醫生沉得下留得住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人事教育司司長盧國慧就深化全科醫生教育培養、提高全科醫生職業吸引力、加強貧困地區全科醫生隊伍建設等方面改革舉措回答記者提問。全科醫生是綜合程度較高的複合型臨床醫學人才,主要在基層承擔常見病、多發病診療和轉診、預防保健、病人康復和慢性病管理等,為居民提供連續性、綜合性、個性化的醫療衛生服務,被稱為居民健康的「守門人」。曾益新介紹,全科醫生是醫療衛生系統裡重要的基石和基礎。
  • 支持符合條件的全科醫生 開辦全科診所
    根據意見要求,到2020年,基本建立適應行業特點的全科醫生培養制度,城鄉每萬名居民擁有2-3名合格的全科醫生;到2030年,適應行業特點的全科醫生培養制度更加健全,城鄉每萬名居民擁有5名合格的全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