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秋鬥」遊行將於22日下午1時在凱道登場,訴求「反毒豬、反雙標」。這是蔡英文連任後,島內民間團體、「在野」政黨首度集結的大型抗議活動,預估至少3萬人上街遊行,集結了勞工、環保、食安、土地正義等40多個鬥陣團體。藍營要角包括馬英九、朱立倫、江啟臣都將響應。「秋鬥」發言人李建誠表示,近期民進黨當局諸多作為引發爭議、民怨高漲,因此遊行除高喊要求蔡英文撤回相關行政命令外,也將訴求蘇貞昌辭職下臺,以示負責。
主辦單位還提前披露了遊行劇本:
「秋鬥」遊行自22日下午1時從凱道出發,途經臺立法機構遭遇8名反對校園禁「萊豬」入法的「立委妖怪」,在臺行政機構則會遇到蘇貞昌、陳時中、陳吉仲3名「毒魔王」,參與民眾將一路斬妖除魔,抵達終點民進黨部後,一起舉起2020「秋鬥」年度代表字「毒」字牌,遊行預計當天5時結束。
今年「秋鬥」首次出席的中國國民黨更是發起總動員,一眾藍營大佬都將參加,國民黨施政的14個縣市中,包括新北市長侯友宜等8個縣市長,以及33位民代和410多位縣市議員,都會參加遊行。
據臺媒報導,22日的「秋鬥」遊行不僅是蔡英文連任後第一場大型抗議活動,更可望創下「秋鬥」30年歷史上的最大規模紀錄。島內一名熟知社運脈絡的人士說,相較過去秋鬥標示「左翼」路線,有反對藍綠的論述,今年則儼然將「反對民進黨」作為動員主軸。
據悉,在馬英九施政期間,部分社運力量與民進黨有些合作,但因「秋鬥」標示出「左」這個區隔,且亦形塑出這個平臺「不歡迎藍綠」的氛圍,民進黨不曾以政黨身份參與。不過,今年不只國民黨首度與民間團體一起走上街頭,臺灣民眾黨也加入「秋鬥」遊行,雖然同樣不上臺發言、不舉黨旗或出現政黨代表性元素,不過國民黨出力甚深,不只要求黨團成員每個人都要動員百人上街,還請地方議會協力,馬英九都要上街頭響應。
在臺灣,有著11月舉行「秋鬥」遊行活動的先例,也有許多為特定議題而不定時號召舉辦的大型遊行活動。「秋鬥」起源於1988年臺灣「二法一案」大遊行,即1988 年 11 月 12 日 針對「工會法」、「勞基法」修訂及苗慄客運事件,由臺灣島內勞工所組成的「二法一案」行動委員會,百餘團體三千多人在臺北舉行大遊行。而「秋鬥」之名則是1993年「工人立法」大遊行時,來自文宣上的「秋鬥」二字,當時為了籌辦活動而成立了「工人立法行動委員會(工委會)」,自此「秋鬥」成為由「工委會」所主辦的定期活動。
事實上,蔡英文所領導的民進黨當局進入第二任期後,各種倒行逆施已經讓島內各界怨聲載道。
臺灣少數民族民代高金素梅也聯合多名縣市議員製作視頻,向蔡英文拍桌怒吼,號召民眾集體上街抗議蔡英文。
不僅如此,國民黨組發會主委李哲華向香港中評社透露,目前雙北以外地區就有約200輛遊覽車準備北上,其中又以彰化、雲林、屏東等養豬大縣最為踴躍;與藍營親近的同鄉會、家長團體等數十個社團也會協助動員,響應國民黨的號召一同參與活動。李哲華也強調,會視民進黨當局對這場活動的回應態度,來評估12月是否再自辦一場街頭遊行。
只是豬農還沒有上街抗議,就傳出遭到警方關切的消息。據臺灣《聯合報》報導,雲林口湖養豬生產合作社經理洪健鈞表示,昨日下午接到警方電話,詢問「你是不是要上凱道?」,另外又問了,「是否還有XX要去」、「你們行程是什麼?」他當下覺得奇怪,這次遊行是經過合法申請,集會遊行也是人民的權益,警方不僅打電來關切,還有警察到家裡來,當時他人正在豬舍,過去從來不會有警察來巡邏,現在「這是怎麼回事?」
洪健鈞表示,就算被開單也要講話,總不能就這樣屈服,人民有權利對政策提出疑問,當局也有義務解決疑惑。
21日下午4時,一場以「反關臺,讓人民站出來」為主題的戶外開講活動在臺北市登場,許多民眾到現場抗議民進黨當局的霸道行徑。
此前,臺灣「通訊傳播委員會」不顧程序正義,不予中天新聞臺換照,民進黨當局打壓言論與新聞自由的手段引起臺灣社會強烈不滿。中國國民黨籍臺中市長盧秀燕20日在市議會答詢時,就花了近5分鐘的時間怒轟民進黨當局。中國國民黨籍民代賴士葆20日也痛批,中天新聞臺所在的52頻道是黃金頻道,民進黨包括新潮流、海派,與其他派系的都在搶,吃相非常難看。而臺灣「通訊傳播委員會」已經沒有獨立性了,其主管陳耀祥的發言,都是以後面的老闆蘇貞昌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