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和騰訊背後巨頭是誰?馬雲和馬化騰,真的在給外國人打工嗎?

2020-12-20 國際科技資訊

給外國人「打工」不丟人,阿里巴巴和騰訊背後的大股東確實都是外國人,但這種現象普遍存在於國際科技公司中,阿里和騰訊依然是國內偉大的科技企業。

軟銀集團的孫正義,持有阿里巴巴20%的股份;南非的米拉德控股集團,持有騰訊50%的股份。馬雲和馬化騰分別作為阿里和騰訊的創始人,分別持有阿里和騰訊約4.8%和8%股份,按持股比例,這兩家企業的大股東都是外國人。

根據股權投資計劃,阿里和騰訊的利潤會被股東分走,但並不意味著馬化騰和馬雲就在為外國人打工,頭部企業被國外資本機構或個人持股,並不只存在於阿里和騰訊。在國際市場經濟環境下,實力強大的投資機構利用自己的資本優勢,幫助企業發展,是一種普遍現象。

肥水不流外人田,馬雲和馬化騰也沒有指定讓外國人投資阿里和騰訊,為了讓企業走得更遠,只能犧牲股權。

01、國外資本實力強大,對諸多科技企業都有投資

如果你認為阿里和騰訊被外國資本控股是個例,那就大錯特錯了,資本擁有選擇權,而企業創始人面對資本的進入,往往別無選擇三星集團外國資本佔比55%,日本索尼的最大股東是美國預託證券,三菱、阿斯麥爾、奔馳等等,這些科技巨頭都有外國投資者的身影。

馬云為了讓阿里巴巴擁有更持久的發展動力,曾經向多位國內大佬和投資機構求援,包括柳傳志、雷軍和馬化騰等,但當時的國內資本並不看好馬雲的商業模式,要把網際網路流量做到幾百億,簡直就職天方夜譚。但是高盛看到了阿里的大好前景,牽頭投資了500萬美元,隨後日本軟銀也向阿里投資了2000萬美元,有了資本加持,阿里巴巴的路才越走越寬。

馬雲給了國內投資者充分的選擇權,但馬雲並沒有在國內拿到投資,才導致國外資本進入。這些放棄馬雲的大佬們也因此後悔不已,畢竟他們放棄的是成為首富的機會。

馬化騰也一樣,當時甚至有了將QQ出售的計劃,不過最後還是堅持下來,並獲得了MIH投資,並一路發展到今天。阿里和騰訊的大股東被外國人佔據,不能怪馬雲和馬化騰,為了企業發展,他們嘔心瀝血,別無選擇。

02、最大股東有受益權,但對企業管理沒有控制權管理權

阿里巴巴在公司章程中,進行了非常巧妙的管理責任和分權設計,阿里半數的董事需要由合伙人提名,而且合伙人的提名權修改,必須得到超過95%股權持有者的同意才能實施,只要阿里合伙人擁有超過5%的股份,合伙人的特殊權利就能得到保護。除此之外,阿里合伙人還擁有超越股東的董事提名和任免權,只要能控制阿里巴巴的董事會,馬雲就不會對阿里失控。因此,孫正義即使擁有20%的阿里股份,也無法對阿里進行實際控制,更多的是知情權和建議權。

馬化騰在創立騰訊時也一樣,本人可以提名半數董事,MIH在騰訊只有2名董事,很難直接參與到騰訊日常事務的管理和決策中。阿里掌握著國內電商經濟的半壁江山,騰訊擁有用戶數量龐大的社交軟體和生態,每年的利潤千億,這些錢股東享有分紅權,但對企業的管理和發展卻很難有決策權。

03、為外國人打工不丟人,騰訊和阿里巴巴的貢獻值得銘記

雖然最近關於社區團購吵得很熱,但這絲毫不影響阿里巴巴和騰訊對國內網際網路發展、電商生態建設和社會進步的貢獻。

教師出身的馬雲,在1999年創建阿里巴巴,18羅漢白手起家,將阿里巴巴做成市值超過萬億的國際網際網路巨頭。當年馬雲的目標是讓阿里可以做到每天納稅100萬,如今阿里平均每天納稅1.4億,為社會創造了3200萬個就業崗位,帶動上下遊產業進入網際網路經濟的快車道。

騰訊從初期的QQ開始,逐步到微信、騰訊視頻、行動支付等領域,讓網絡通信大範圍普及,是國內移動網際網路企業的標杆。與此同時,騰訊也為國內培養了大量的移動網際網路人才,這些優秀的人才回流到社會,又促進了其他行業的發展。

總結分析

總之,阿里巴巴和騰訊的大股東是外國人,一點也不意外,這是全球市場經濟發展的結果,而馬化騰和馬雲利用各自的平臺,不僅實現了個人財富積累,也為國內的經濟發展、網際網路變革做出了很大貢獻,國外股東賺取利潤,也是理所應當的投資回報。

吉利汽車收購沃爾沃,萬達收購美國的AMC,國內實力強大的企業,也在開始向國外知名企業投資和併購。阿里巴巴和騰訊的股權已成定局,短期內無法改變,但國內的很多企業依然發展動力強勁,時機成熟,仍然有很多機會向國外發展。

馬雲和馬化騰是國內網際網路企業家的代表,他們的成就我們應該銘記,如果經營和管理有問題,需要國內用戶更多的包容和理解。騰訊的遊戲產業也好,阿里的螞蟻金服、相互保、社區團購也罷,任何領域的發展都需要乘風破浪,也需要激流勇進。

我是@國際科技資訊,如果您認同我的觀點,歡迎收藏、留言,為中國科技點讚。

相關焦點

  • 阿里巴巴和騰訊背後巨頭是誰,馬雲和馬化騰在給外國人打工?
    今天一個網友向我提問,阿里和騰訊背後巨頭是誰,馬雲和馬化騰真的在給外國人打工嗎?期初看到這個問題感覺有點莫名其妙,阿里巴巴和騰訊不是國內的企業嗎,它們背後還有巨頭,在為外國人打工?之所以造成很多人說馬化騰和馬雲在給外國人打工,其實這是阿里巴巴和騰訊的發展歷程導致的,下面我們來具體分析一下阿里巴巴和騰訊吧。
  • 現實主義者馬化騰和理想主義者馬雲
    騰訊和阿里巴巴則雙雙躋身全球市值十大公司之一,坐實了世界級科技公司的位子。二者加在一起,幾乎構成了這個萬物互聯的時代,少了任何一方,中國的網際網路版圖,都近似失去半壁江山。二者自身也都在進化,從分析馬雲和馬化騰二者的言談出行入手,可以窺見中國網際網路潮水的方向。
  • 永輝超市終止投資被蘇寧收購的家樂福,背後是阿里和騰訊的競爭
    隨著線上的發展已經觸頂,很多網際網路企業已經向線下布局,在作為中國網際網路巨頭的阿里巴巴和騰訊來說,也紛紛加入了未來的新零售行業,這次蘇寧收購了家樂福超市,可以看出網際網路企業在線下布局已經在快速擴張,只要有機會,他們就會不差錢的拿下。
  • 中國第一大民企誕生,市值超4.98萬億,這一次馬雲真的輸了嗎?
    導讀:中國第一大民企誕生,市值超4.98萬億,這一次馬雲難道要輸了嗎?這一次馬化騰的騰訊集團以4.98萬億元的市值一舉成為了我國最大的民企,位列第一名。這主要是因為隨著騰訊公司的不斷發展和布局,如今騰訊除了在社交軟體領域做得十分出色以外,還在移動出行、電商、遊戲等領域進行了廣泛的投資,像京東背後的最大股東就是騰訊,可以說這些投資也讓騰訊賺得是盆滿缽滿,所以這一次騰訊的市值才會出現大幅的上漲,甚至還一躍超過了馬雲的阿里巴巴,並成為了中國第一大民企!馬雲的阿里巴巴被騰訊給超越,那麼這一次馬雲真的就輸了嗎?
  • 阿里不能沒有馬雲
    這表明了馬雲對於阿里社交布局的態度:千裡波濤滾滾來,雪花飛向釣魚臺。2013年11月,在眾安保險的開業儀式上,馬雲對馬化騰說:「網際網路不該只有一個巨頭。為什麼淘寶可以做,天貓可以做?微信為什麼是騰訊的?騰訊也可以做淘寶。我覺得只有互相的挑戰,社會才會進步,如果移動網際網路只有一個微信的話,整個中國是不夠的,也許我們成不了大氣,但是至少讓微信不斷創新。」
  • 阿里被稱讚,騰訊被罵?網友:這就是文科生和理科生的差別
    以馬雲所展現出來的口才,做一個傳銷骨幹毫無壓力。馬雲有著超常的感性思維,再加上演講的感染力,使我們不由自主地對他的話產生了共鳴。而馬化騰作為理科生,更擅長像數學一類的邏輯運算,並且本人也是一位出眾的程序猿。
  • 騰訊英文名,阿里武俠名,看巨頭公司是如何淡化等級制度
    騰訊和阿里都是當今網際網路屆的巨頭之一,這點相信大家都認同。而騰訊和阿里有一個非常硬性的公司標準,或者說是公司傳統。那就是騰訊員工,必須給自己起一個英文名;而阿里員工則是給自己起一個武俠花名。最著名的就是:騰訊公司控股董事會主席兼執行長——馬化騰——Pony騰訊公司微信事業部高級副總裁——張小龍——Allen zhang旗下還有很多員工,都必須給自己起一個:英文名+姓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
  • 馬雲終於遇到「強敵」,又一支付巨頭崛起,背後勢力不容小覷
    中國的兩個主要支付巨頭,其中兩個姓馬,每個人佔全國一半,一個是馬化騰,另一個是馬雲,這兩個也是胡潤百富榜上的永久客戶。兩者都牢固地壟斷了市場。如果有人想進入支付行業,那就更加困難了。馬雲終於遇到「強敵」,又一支付巨頭崛起,背後勢力不容小覷!
  • 馬雲太久沒露面了?
    馬雲是個什麼樣的人呢?馬雲自比「風清揚」,風清揚是怎樣的一個人?那是一個隱居世外的江湖一等一高手。馬雲是高手,但是馬雲並不低調。國內科技網際網路大佬如此之多,馬化騰一年有幾次出現在公開場合?而馬雲呢?把自己在阿里的退休儀式,搞得像自己的演唱會。
  • 為什麼說馬雲和任正非相比,還真的差了幾個檔次?
    眾所周知,如馬雲所說,現在是網際網路時代。屬於李嘉誠和任正非的時代已經過去了。雖然近些年像馬雲和馬化騰為代表的網際網路企業家,在國際上的影響力是越來越來大?但是,這並不能說明像華為這樣世界級的公司,能差阿里巴巴和騰訊差到哪,要知道華為目前還沒上市呢?
  • 「隱藏」在馬雲背後的女人,馬雲直言:沒有她就沒有現在的阿里
    馬雲唯一的遺憾可能就是「奇怪」的相貌了,他剛成立阿里巴巴時接受美國媒體採訪,被取了「中國ET」的外號。但是大家可知馬雲原本的工作是和網際網路一點關係都沒有的英文老師,而他的老婆竟然還是師範大學的校花!如果說馬化騰的騰訊強在產品和用戶,那麼阿里則強在馬雲的運營方式和經營戰略。
  • 為何馬雲能見到很多重要領導人,劉強東和馬化騰卻不行
    網際網路行業的競爭非常的激烈,馬雲就曾經規勸想要進入網際網路行業創業的年輕人「三思」。雖然網際網路行業的紅利消耗殆盡,行業也幾乎飽和,創業難度越來越大,但是無可否認的是,網際網路行業還是創造了不少企業神話的,阿里的崛起、騰訊的出現、京東的誕生等等,都是因為站在了網際網路的風口之上。
  • 中國最有錢的五位馬姓名人,除了馬雲、馬化騰還有他們!
    我們來看看,最有錢的五位姓馬的到底是誰吧。1、電商巨頭:馬雲作為「剁手黨」創始人、朋友圈勵志雞湯代表人物。馬雲的出鏡率無需多說。2018最新富豪榜數據顯示,馬雲以約合人民幣2537億元的身家排名中國第二,世界第二十名。
  • 跨界歌王馬雲、人設反轉馬化騰,大佬的歌裡藏著哪些人設?
    就像阿里最早的宣傳語「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體現的是創始人的視野和格局。馬雲擅長抒情。他既有《我愛你中國》這種直抒胸臆的表白,也有《傳奇》、《好久不見》、《當我想你的時候》這種略帶傷感的感性。當然,《朋友》和《真心英雄》這種適合全員大合唱、凝聚士氣的金曲,也被馬雲多次拿來演唱。實際上,2013年馬雲卸任CEO之後,他的工作重心,就放在了企業文化、價值觀和組織建設上。
  • 玩嘻哈,學Gaga,跳探戈……看馬化騰、馬雲、李彥宏誰最會玩?
    BAT網際網路大佬馬化騰、馬雲、李彥宏,不僅創造了自家的商業帝國,賺足了財富和人氣,他們也開始逐漸把個人的另一面展現出來了,除了西裝革履,他們還有很「狂野」的另一面,走近年會就能領略到各位大佬的另一面了。
  • 馬化騰為什麼不能像馬雲一樣會面其他國家的領導人呢?原因想不到
    的確,在國家領導人的這個問題上,或許馬雲見過得國家領導人,比我們知道的國家領導人還要多。這就讓很多網友好奇了,同樣作為現代企業,為什麼馬雲能夠見那麼多的國家領導人?但是作為電商巨頭的騰訊創始人馬化騰卻不能如此呢?原因你想不到!
  • ./ 馬化騰懟馬雲,騰訊與阿里「賦能」不同 / 微信重啟春節紅包招商
    過去一周,在新商業領域,有這些新聞值得你關注:阿里、騰訊乘車碼大戰廣州,4000 輛公交車可刷支付寶;小程序搜索和「附件的小程序」分別迎來能力升級;微信公眾號全面開放原創功能;微信重啟春節紅包,正大力招商;騰訊發布千元智能手錶,今日上架京東眾籌。
  • 騰訊聯通推出大王卡,遊戲上網免流量,馬化騰賠錢是為了啥
    的確,現在年輕讓人手機裡APP和遊戲那麼多,不管是聯通還是移動的流量資費都不便宜,而且上個月沒用完的流量還不能轉結到下個月繼續使用,頗有點店大欺客的意思在裡面。這次在年末之際,馬化騰跟聯通合作推出了「騰訊王卡」,新推出的騰訊王卡分為「大王卡」和「天王卡」兩種。雖然套餐內容稍有不同,但是基本的功能還是一樣引人矚目。
  • 還是馬化騰眼光長遠!馬雲的結局,三年前就被預測到了!
    馬雲親手將螞蟻上市計劃給毀了,這是多麼的諷刺啊! 其實不僅僅如此,這個估值2萬多億巨頭背後的商業模式,才是螞蟻集團被叫停的主要原因。以螞蟻集團的花唄和借唄為例,有專業人士分析,花唄這一被收入低微年輕人狂熱追捧的產品,其利息竟然遠遠高於銀行的利息,達到了16%。這與普惠金融理念不符,實際上是「普而不惠」,倡議人們提前消費,造成窮者越窮,富者越富。
  • 為什麼馬雲能見多國領導人,馬化騰、劉強東卻不能?原因很簡單!
    在過去,傳統的支付方式和購物方式已經被改變,從傳統的支付方式轉變為行動支付,購物方式轉變為網上購買。這是阿里創始人馬雲的功勞!而且,馬化騰的騰訊也改變了我們的社交方式,劉強東的京東物流速度很快,可以說,這些大佬各有千秋,他們都是年輕企業家的楷模,每個人都很有價值!談到這幾位企業家,最令人記憶猶新的莫過於馬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