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都在考DSE中文科的筆試,今天上午就已經考完聽力及綜合部份,意味著2018年的中文科已經考完了。
因為中國語文科需要把學生的中文視作母語,導致考核方式較為複雜。
但是,其實中國語文科一直都有不同的套路,而且近年更有變淺的傾向。我們先來看看到底中文科考什麼。
卷一:閱讀卷
卷一考試時間為一小時三十分鐘。試卷分甲、乙兩部分。甲部考核指定的文言文範文,佔全卷30%;乙部則以課外的文章設問,同時有文言文及白話文,佔全卷70%。
今年為例,甲部出現的範文包括《勸學》、《出師表》以及詞三首當中的《青玉案.元夕》;至於乙部的兩篇文章包括林黛嫚《孤獨的理由》以及李翱的《命解》。
今年是第一年以範文設題,題目問得比較直接,考生只要熟讀範文,即無須擔心答錯。
卷二:寫作卷
卷二時間為一小時三十分鐘。試卷要求考生寫作長文一篇,或短文二至三篇,字數視題目要求而定。
今年為例,試卷題目包括「重遊舊地所見有感」;試就個人的想像或思考,以「禁區」為題寫作;以「談自己」或「談敵人」為題寫作。
寫作的關鍵之處在於扣題,不須華麗的文筆及詞藻。例如若想寫議論文,那麼更重要的是例證及論點,考生需要清楚梳理表達論點的邏輯,以及利用例子作證。
卷三:聆聽及綜合能力卷
考試時間約一小時三十分鐘。本卷先會播放錄音,然後讓考生答完聽力部份。再接下來做綜合能力部份。
今年卷三的綜合能力題目要求考生撰寫公開信,說明走出教室學習的重要性,並探究漁村文化的一種活動。
綜合能力需要考生有較強的歸納能力,並能聽從錄音指示作答。如無視錄音要求,則會影響分數。考生亦須注意答題格式及語境,不需要有過份個人發揮。
卷四:口語
中文口語以小組討論形式進行。首先是五人一組,五人共同討論一條題目。考試開始時,會順序由五位考生先進行一分鐘發言,繼而進行十分鐘自由討論。
以今年為例,題目問:
家長為子女選擇課餘活動,以下均是考慮因素,試就重要性排列優次。
發展興趣 增長知識 強健體魄
考生在選擇哪個因素之前,須設立一些標準,再比較不同因素。而口語的高分之處在於流暢的中文表達能力,嚴謹的邏輯及對應的例子。
總結
與內地語文不同,DSE中文科考試的時間較長,而且更重視學生多方面的能力。不過,在內地讀書的你不用太擔心,畢竟在中文表達能力方面已經佔了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