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服增高藥孩子性早熟 提醒:孩子身材矮小需對症下藥
本報訊(記者 唐江澎 匡春林 實習生 唐檸)14歲的小女孩紅凌(化名)還只有145釐米,聽同學家長說可打生長激素促進長高,這個暑假就纏著家長帶她去買生長激素,沒想到吃了後沒長高反而長胖了……昨日,湘雅二醫院給紅凌看病的專家提醒,孩子身材矮小一定要找準病因、對症下藥,盲目用藥,很可能給孩子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傷害。
服增高藥半年乳房發育了
王女士的孩子小明(化名)今年5歲了,可身高才100釐米,相當於正常孩子3歲多的身高。王女士擔心孩子個矮,為幫助孩子長高,在網上購買了某品牌的增高藥,服用半年後,小明身高不見長,乳房卻開始發育了。心急如焚的王女士連忙帶小孩到湘雅二醫院檢查,結果發現小孩性激素水平高於同齡小孩。
該院兒科王秀英教授說:「孩子患了矮小症不要著急,不要盲目輕信所謂『增高藥』等產品,更不要盲目給小孩吃補品、保健品。這樣不僅會貽誤治療時機,還會讓孩子的骨齡提前,縮短孩子的生長時間,適得其反。」
孩子身材矮小需及時就診
據湘雅二醫院兒科內分泌張星星副教授介紹,矮小症病因很複雜,要根據原發病來治療,對症下藥,比如先天性甲狀腺缺乏通過補充甲狀腺素即可。治療兒童矮小疾病須經過體格檢查,詢問病史、孩子的成長記錄和父母的相關情況,骨齡檢測,其他常規檢查及生長激素激發試驗等步驟,才能確定治療方案。
一旦發現孩子矮小,一定要到正規醫院的兒科或者內分泌科進行檢查和治療,及時查明原因,確定科學的、有效的綜合助長方案,目前臨床上治療身材矮小唯一的有效藥物是生長激素。
使用生長激素有嚴格要求
即使孩子生長發育沒有任何問題,但一部分家長或孩子對身高不滿意,要求醫生使用生長激素。「發育正常的孩子,我不建議使用生長激素。」張星星表示,一般而言,生長激素缺乏、小於胎齡兒、先天性卵巢發育不良、特發性矮小、性早熟等多種因素引起的矮小患兒都可以使用生長激素,但患有甲狀腺疾病、糖尿病、B肝、腫瘤、垂體疾病等的不能使用,因為會增加病變的風險。對於不適合打激素針的孩子,打了針後,不僅長不高,還會影響發育。骨骺線已經閉合的孩子使用生長激素可能導致肢端肥大,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不長高反而長胖」。
王秀英還特別提醒,保證夜間足夠的睡眠、每天堅持運動20~40分鐘、均衡營養、保持心情愉快等都有助於孩子長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