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拍攝花絮,火焰山在北京雙橋,牛魔王搞計劃生育

2020-12-19 相聲小品電影電視

小時候看《西遊記》時總有一個疑問,你說孫悟空一個筋鬥雲就十萬八千裡,他直接提拉著唐僧翻個筋鬥雲不就到西天了嘛,至於天天腿兒著走嗎。

大人耐心解釋:「徒弟幫著師父用法術走路,這屬於作弊,心不誠取不來真經。」

「那就不用徒弟幫忙。等孫悟空和鐵扇公主打架的時候,鐵扇公主這邊一扇芭蕉扇,孫悟空就把唐僧推到前面去。芭蕉扇扇一下能飛五萬四千裡,扇兩下就到了。這是敵人幹的,不能算作弊。」

大人:「嗯……愛看就看,不愛看滾蛋!」

好,這篇文章就介紹一下86版《西遊記》第17集《三調芭蕉扇》的拍攝花絮。

一、拍攝時間和地點

《三調芭蕉扇》主要戲份拍攝於1986年的9月和10月間,先是在新疆吐魯番和高昌古城完成了火焰山部分的外景拍攝,緊接著大隊人馬前往桂林七星巖和蘆笛巖拍攝芭蕉洞和摩雲洞的戲份。

按照其他劇集的拍攝進度看,這一集的拍攝周期不算長也不算短,畢竟在我國版圖內西北和西南跑了個長途。

值得一提的是,劇組原計劃在桂林拍攝孫悟空、豬八戒大戰牛魔王的戲份。可是,牛魔王化成牛身之後的戲卻拍攝失敗了。

劇組原計劃是用一頭真牛上陣,可找來的真牛體型瘦小不說還不聽話。當然這也不能全怪牛。

《西遊記》劇組是準備在真牛身上點火弄成火牛效果,但一旦點了火,那牛就根本無法控制,最後只能放棄這種拍攝方法。

由於當時已經是10月下旬,劇組著急回北京準備《齊天樂》晚會,於是這段大戰牛魔王的戲份就先撂下了。

直到1987年的12月8日,這段一直沒拍成的戲才在北京軍藝禮堂最後補拍。當12月10日全部補拍完成後,86版《西遊記》所有的鏡頭也宣告拍攝完畢。

於是,《三調芭蕉扇》雖然是第17集,但卻成了86版《西遊記記》最後收尾的鏡頭,而不是觀眾們想當然的取經歸來。

這樣,86版《西遊記》的拍攝就從第13集開始,結束在了第17集。

二、拍攝軼事和花絮

《三調芭蕉扇》這一集一開頭就是一連串外景特寫,師徒四人在熱浪滾滾的沙漠中艱難前行,看起來沙師弟的狀況很是不好,整個大號吸塵器。

由於高溫的炙烤和來回奔跑,演員的化妝都花了,化妝師想去補妝也不行,因為剛補完沒兩分鐘又得花,於是楊潔導演索性下令,就這麼花著拍,這樣也算真實。

師徒四人中最苦的無疑是孫悟空和豬八戒,孫悟空一身猴毛看著不僅熱還刺撓,豬八戒的肚子是乳膠,捂在身上的感覺可想而知。因此,他們臉上身上的汗水可都是真的,不是用自來水甚至純淨水噴的。

《三調芭蕉扇》一集中最著名的景色無疑是火爆的火焰山,我們當然知道劇中拍攝出來的火焰山效果不可能是真的,劇組不可能真的在大山上放火爆破,那得多少汽油和炸藥啊,再說國家也不能允許。

想拍火焰山烈火熊熊的效果,就不能不考慮安全、經濟等各方面因素,而劇組最終找到的火焰山拍攝地則讓人大跌眼鏡。

《西遊記》劇組看中的「火焰山」居然就在北京,具體說是雙橋一帶,離央視現在那個大褲衩大樓不算遠。

在北京城裡搞一座火焰山?還要放火和爆破?真的,這創意乍一想就讓人頭大,一旦出了事情恐怕《西遊記》劇組也擔待不起。

其實,上世紀八十年代中的北京城遠沒有現在那麼繁華,雙橋一帶還比較荒。那時候北京正在修地鐵,挖出來的土就都堆在了雙橋。由於土堆面積比較大,改造一下變成火焰山,其難度和代價要比真找一座山小得多。

於是,劇組就在這個大土堆上埋了炸藥、裝了汽油,這邊一聲令下,那邊炸藥爆破、火焰騰空而起,兩邊的人就拼命扇風,讓火勢看起來很旺盛。

但是,攝像師王崇秋還是覺得效果不夠。劇組從八一廠借來的煙霧師劉禮就發揮了他的身份優勢,他從防化兵那裡借來了火焰噴射器。

軍迷讀者都知道,火焰噴射器那火焰效果是槓槓滴,於是王崇秋就扛著攝像機趴在兩位防化兵身邊拍他們放火,那個高溫,嘖嘖,想想就刺激。

拍完這段火焰山戲份,劇組再在後期製作時把孫悟空虛像放在上面,哎,這個鏡頭整體就成了。

三、三位重要演員

師徒四人在《三調芭蕉扇》這一集裡是吃了大苦了,但筆者並不打算重點寫他們。

先說兩位群眾演員吧,一位是向唐僧和孫悟空介紹鐵扇仙來歷的維吾爾族大爺,另一位則是用瓦罐接水的大姐。

那位大爺叫哈斯木,那位大姐叫哈丹木,都是當地人。這也是《西遊記》劇組的傳統,群眾演員和龍套都啟用當地人,省錢省事。

有意思的是,那位大爺其實不會漢語,拍攝的時候孫悟空和唐僧說漢語,大爺說維語,大家各說各的,互相不耽誤,就像《西遊記續集》裡的曹榮和安亞平一樣,雞同鴨講。

相信對於男性觀眾來說,《三調芭蕉扇》一集裡最招人喜歡的無疑是玉面狐狸精,不得不說楊潔導演的眼睛真毒,飾演玉面狐狸精的鄭益萍不論是膚色還是顏值,再加上漂亮的服飾,配玉面狐狸精這個名號綽綽有餘。

有意思的是,鄭益萍和何晴一樣,也是六小齡童在浙江崑劇團的同事,也不知道猴子怎麼有這麼多顏值逆天的女同事。

牛魔王在之前的劇集裡出現過兩次,分別是閆懷禮和王夫棠飾演的,相對來說肯定是身材高大威猛的王夫棠更適合這個角色。

王夫棠在本集中的表現相當不錯,他是話劇演員出身,演技自然沒問題,尤其是他在本集中還要飾演猴子,那小碎步和小手勢相當有猴氣。而他的配音則是李立宏,也就是《舌尖上的中國》和《琅琊榜》梁帝的配音。

王夫棠在1992年離休,之後他並沒有在影視劇裡發揮餘熱,更沒有頤養天年,而是創立了中國人口文化促進會,簡單來說,嗯,也可以理解為主要搞計劃生育工作的組織。而王夫棠也利用專業優勢幫助協會拍攝了一系列計劃生育宣傳影片和短劇。

飾演鐵扇公主的王鳳霞也是一位京劇演員,而且是專業的「鐵扇公主演員」。

來自於吉林省京劇團的王鳳霞很早就在戲曲舞臺上飾演鐵扇公主,就在來《西遊記》劇組之前,她剛完成了一部戲曲電影《火焰山》的拍攝,她在片中飾演的鐵扇公主得到了一致好評。

值得一提的是,王鳳霞的愛人劉喜亮在《火焰山》裡飾演孫悟空,他也是一位專業猴戲演員,有這樣的專業經驗和完美搭檔,王鳳霞在《三調芭蕉扇》裡的鐵扇公主堪稱無法超越的經典。

讓人扼腕嘆息的是,2005年,「牛魔王」王夫棠在北京逝世,享年73歲。更早的1993年,「鐵扇公主」王鳳霞因癌症去世,享年只有38歲。

也以此文緬懷兩位藝術家。

相關焦點

  • 86版《西遊記》拍攝花絮集錦,25集拍攝6年,每集都有趣事
    在自媒體時代,86版《西遊記》算是一個強IP,首先這部電視劇足夠經典,其次這部電視劇足夠懷念,因此在電視劇拍攝中間發生過的很多事情至今仍然被觀眾津津樂道,其中幾乎每件事都能單獨寫一篇文章。不過,筆者還是做一個「壞人」,把一百多個拍攝花絮和軼事做一個集錦,這裡面總有一些你不知道的,也總有一些你想知道的。
  • 平天大聖牛魔王的傳說
    "牛魔王是中國古典小說《西遊記》中的角色,主要出現在孫悟空與火焰山這一篇故事中,在書中一開始稱他為大力王,又自號平天大聖(為七大聖之首)。牛魔王手使一根混鐵棍,武藝高強,神通廣大他是翠雲山和積雷山的主人,妻子是鐵扇公主。牛魔王手使一根混鐵棍,武藝高強,神通廣大,孫悟空為使火焰山的火熄滅,曾變身為牛魔王向鐵扇公主騙來芭蕉扇。
  • 「西遊記」故事再創作 陳浩民林子聰拍《火焰山》
    「西遊記」故事再創作 陳浩民林子聰拍《火焰山》 時間:2018.06.26 來源:新浪娛樂 分享到:
  • 《西遊記》的「火焰山」是前因生後果?
    「火焰山」的故事見於《西遊記》,唐僧、豬八戒、孫悟空、沙僧師徒四人西行取經,路遇八百裡火焰山橫亙前路,孫悟空施計三借芭蕉扇。這一段故事佔據整三章的篇幅,包含九九八十一難中的「路阻火焰山」、「求取芭蕉扇」和「收縛魔王」三難,其情節跌宕起伏,引人入勝;人物形象飽滿生動,教無數讀者津津樂道。
  • 起底西遊記中「黑惡勢力」
    其中以牛魔王及其家族最為典型和特殊。因為其他妖魔鬼怪的故事,多是完整、獨立的,唯獨牛魔王家族惡勢力特殊,其成員分布在四大洲,彼此間聯繫緊密,前後呼應,貫穿了大半部《西遊記》。其中,就有牛魔王及其髮妻鐵扇公主、愛妾玉面公主(玉面狐狸)、兒子紅孩兒、兄弟如意真仙、好友萬聖龍王家族及駙馬九頭蟲。
  • 《火焰山》故事梗概及人物簡介
    前 言:  《火焰山》的故事是取材自整個東方及中國最有知名度的奇幻、魔法小說《西遊記》中最精採的一段,再改編成符合現代市場需求的動畫長片。  故事梗概:  故事敘述唐僧帶領一夥動物精靈徒弟--孫悟空、八戒、沙僧與龍馬,一路長途跋涉向印度求取智能與真理之書,中途來到漫天烽火的火焰山絕地,一行人本想向牛魔王之妻鐵扇公主商借寶扇搧熄熊熊烈火,卻遭到其子紅孩兒的偷襲,其間唐僧並且遭到蜘蛛精的劫持,兩人都欲用他的肉煉成長生不死之藥,師徒五人歷經劫難終於憑著智能勇氣與堅強無比的毅力,化險為夷
  • 為什麼他給出的風力數據跟牛魔王不一樣?
    西遊記裡靈吉菩薩被芭蕉扇扇過嗎?為什麼他給出的風力數據跟牛魔王不一樣?《西遊記》「火焰山」一回,靈吉菩薩告訴孫悟空,鐵扇公主的芭蕉扇是天地產成的一個靈寶,乃太陽之精葉。靈吉菩薩還告訴孫悟空一個消息,芭蕉扇扇著人,要飄八萬四千裡。小須彌山到火焰山,只有五萬餘裡。
  • 火焰山當年曾發現5具乾屍,留辮子戴帽子酷似殭屍,人們慌忙報警
    許多人聽說和知道火焰山,其實都是通過神魔小說《西遊記》或者電視劇《西遊記》的普及。在《西遊記》裡火焰山也曾經是唐僧四人西天取經路上的一塊絆腳石,而當時也只有鐵扇公主的芭蕉扇才能將火焰山的火扇滅,幫助唐僧四人順利通過火焰山。
  • 牛魔王演員現狀,他結過三次婚吸毒被抓,他娶網紅身家過億卻摳門
    說到《西遊記》中實力最強,很多人都會跳出來給孫悟空打電話。but,曾經跟孫悟空大戰數百回合不落下風的牛魔王也是相當英勇的。《西遊記》被翻拍這麼多次,每個「牛魔王」更是各不相同。但要說最經典的還是86版《西遊記》中的牛魔王了。86版的牛魔王出現過三集,卻換過兩個演員。
  • 牛魔王的神通到底有多大,砍頭、72變等對他來說只是小兒科
    熟悉西遊記的朋友都知道,在西遊記中會72變的不只孫悟空一個人,牛魔王也會。還有人說二郎神也會72變,那是在封神演義中說的,這裡只說西遊記中。從豬八戒口中知道,會72般變化的人,就有72條性命,72顆頭顱。
  • 鐵扇公主和玉面狐狸,誰才是牛魔王的真愛?網友:老牛是個好男人
    西遊記在神魔小說界可以說是領袖一樣的存在,作為一部神魔小說中間自然卻少不了的是三界之中的天神和妖魔鬼怪了,要說到西遊記中哪位人物的性格最鮮明那自然還是要提到孫悟空了,孫悟空之所以無所畏懼,並不是因為天性如此,他自面見這個世界,還沒有人來約束著他,以至於後來悟空的喜怒哀樂幾乎都會被他表現出來
  • 86版《西遊記》奇聞軼事集錦,每集都有趣事
    在自媒體時代,86版《西遊記》算是一個強IP,首先這部電視劇足夠經典,其次這部電視劇足夠懷念,因此在電視劇拍攝中間發生過的很多事情至今仍然被觀眾津津樂道,其中幾乎每件事都能單獨寫一篇文章。不過,筆者還是做一個「壞人」,把一百多個拍攝花絮和軼事做一個集錦,這裡面總有一些你不知道的,也總有一些你想知道的。
  • 紅孩兒抓住唐僧後,為何只邀請牛魔王?卻不通知母親鐵扇公主
    唐僧在西遊記中就是屬於那種人見人愛的類型,凡是妖精,都想著能夠得到他,讓自己長生不老。在西遊記第四十一回中,唐僧被紅孩兒抓住,這個熊孩子還是個孝順的角色兒,他差自己手下的六健將說:「你與我星夜去請老大王來,說我這裡捉拿唐僧證與他吃,壽誕千紀。」
  • 盤點西遊記45個版本 86版最經典 最早一部竟在1927年
    講述了唐僧師徒四人與金角、銀角,鐵扇公主和牛魔王鬥智鬥勇的故事15. 1983年 - 《火焰山》《火焰山》是長春電影製片廠攝製的戲曲電影,由荊傑、黃延恩執導的戲曲,劉喜亮、王鳳霞等人參演。講述了唐僧師徒四人來到火焰山,在觀音菩薩的幫助下,拿到芭蕉扇滅了火焰山大火,順利西行的故事。
  • 西遊記最厲害土地神是誰?他擁有自己的部隊,背景連如來都忌憚!
    這位便是火焰山的土地神,在唐僧師徒路過火焰山時,因為被火焰山的火阻擋了去路,在當地百姓的推薦下,孫悟空來到了翠雲山找到了鐵扇公主,準備找她借芭蕉扇滅火。可鐵扇公主因為「紅孩兒事件」,死活不肯借,這樣也就有了,孫悟空三借芭蕉扇,群神力誅牛魔王的故事。
  • 西遊記中唯一擁有坐騎的妖怪是誰?而且還有一位美麗的神仙妻子
    西遊記中唯一擁有坐騎的妖怪是誰?而且還有一位美麗的神仙妻子可是縱觀整部西遊記,有一個妖怪卻同樣擁有精品坐騎,他就是孫悟空的結拜大哥大力牛魔王。牛魔王的坐騎名曰:「避水金睛獸」,到底是什麼物種書中沒有交代,但是從他的實際用途來說他絕對是海陸空一體化的大boss,牛魔王能擁有此坐騎必然原因不簡單。
  • 牛魔王養小老婆鐵扇公主為何不管?因為他們之間有個秘密?
    (蝸牛看西遊第1983期)文/範泛記書《西遊記》中的故事都很精彩。但最特殊的還是面對牛魔王,因為佛祖搞起了集團化作戰,不僅直接指令四大金剛前來助陣,而且請求玉皇大帝派遣託塔李天王、哪吒三太子率領天兵齊來圍攻。這樣的大陣仗、大場面、大手筆,之前只有在猴子大鬧天宮時出現過。尤其是描寫牛王與猴子以變化鬥法那一段,想像豐富、情景奇特,堪比當年二郎神大戰孫悟空。其次,情節一波三折,把簡單的故事寫得不簡單。
  • 《西遊記》第二集官封弼馬溫外景拍攝地,成吉思汗的草原遺珠!
    《西遊記》第二集孫悟空跟牛魔王結拜成兄弟,並且在牛魔王的指引下,孫悟空來到東海龍宮拿到了他的兵器,定海神針金箍棒。龍宮拍攝點是在北京解放軍藝術學院禮堂搭建的攝影棚裡拍攝的。那時候拍攝條件艱苦,我們看到的龍宮裡金光閃閃還冒著泡泡實際上是攝影機在魚缸後面,利用聚光燈才拍攝出來的效果。第二集的外景拍攝地主要在錫林郭勒大草原,孫悟空要當齊天大聖,玉帝給了它頭銜卻封了一個弼馬溫給他。雖然只是一個小小弼馬溫,但孫悟空趕著成千上萬的馬在天河上策馬奔騰也是十足過了一把癮。
  • 牛魔王老丈人萬歲狐王的死亡之謎,這兩個妖仙難脫嫌疑
    這個問題比較冷門,看西遊記火焰山這段,大家都會被孫悟空借芭蕉扇的故事所吸引,已經死去的萬歲狐王很容易被忽略!《西遊記》作為四大名著之一,整體嚴謹性是非常強的。每個人物的出現都是有他的意義,每件事情的發生,前後也都是有關聯的。研究一下萬歲狐王的死因,對研究《西遊記》還是有很大幫助的。
  • 除了牛魔王,孫悟空還有五個結拜兄弟,為何後來全反目成仇
    《西遊記》作為國民電視劇,上到八十的老人,下到3歲小孩幾乎每個人都看過,近些年根據《西遊記》改編的小說和電視電影層出不窮,除了取經這個主線外,還有一些分支故事有很多人關注,今天我們來聊一聊孫悟空的幾個結拜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