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雪邦!續約新加坡告別馬來西亞,自由媒體入主F1後思路如何?

2020-12-17 體育產業生態圈

體育產業生態圈——www.ecosports.cn

雪邦告別F1賽歷,而F1仍然要在中國和美國尋求擴軍機會,他們如何在增加F1市場的同時讓主辦方也能分得一杯羹避免赤字將是急需面對的問題。

文/ 葛思文

編輯/郭陽

雪邦上演告別戰!10萬車迷現場見證

再見雪邦!與F1大獎賽親密合作19年後,馬來西亞站也完成了自己這一階段的使命,將在2017年迎來它的最後一場F1賽事。

不過,雖然雪邦退出,2018年的F1分站數卻不減反升,因為計劃顯示,隸屬於歐洲版圖的德國站和法國站將重返F1大家庭。這樣的轉變,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自由媒體集團(Liberty Media)入主F1之後的思路變化。

作為F1亞洲開發計劃最早的先驅,馬拉西亞是繼日本大獎賽後的推出的第二站亞洲大獎賽,1999年正式在新落成的雪邦賽道設立分站賽。法拉利曾在這裡7次奪冠,而詭譎的天氣也讓這裡留下了多場經典賽事。2017年4月7日,FIA宣布2017年的比賽將是在雪邦舉行的最後一次比賽。

雙方原定的合同將在本賽季結束後到期,由於不斷增加的託管費用和門票銷售的下滑,馬來西亞站赤字不斷升高其未來面臨威脅,因此,雙方此次沒有進行進一步的續約。

BBC的報導指出,「近年來,馬來西亞一直在努力吸引大量觀眾,但在隔海相望的新加坡的街頭巷道上,更迷人的夜賽對其吸引力造成了損害。」

截至本周三馬來西亞大獎賽今年賣出去了8萬張門票,由於今年是告別戰且票價堪稱白菜,終於是讓這幾年連年下滑的門票銷量有所回升。組委會的目標是在開賽前賣出12萬張門票。

圈哥在這裡為大家計算了一下成本,如果只看排位賽和正賽買主看臺的票北京直飛吉隆坡+酒店+看比賽所需花費在5000-6000元左右。這個價格甚至比去國內很多地方旅遊還要便宜了。

F1分站賽盈利難,想說愛你不容易

F1舉辦地入不敷出這一問題由來已久,雖然FOM和FIA一直賺的盆滿缽滿,但由於F1賽事收入中的門票、轉播和廣告費用都會被F1公司分走,來對車隊進行獎金分配,而主辦方還要交上千萬美元的承辦費用,並承擔主辦比賽的場地等成本。辦賽城市除了藉助F1宣傳了自身外,似乎沒有真正增加多少直接收入。歐洲就有多站比賽因為虧錢退出

德國霍根海姆賽道總經理塞勒在7月接受德新社採訪時說:「從經濟角度講,我們必須承認過去幾年舉辦F1賽事是入不敷出的。我們同F1還有明年一年合同,按照過去的規則,2019年將是紐博格林舉辦(F1),然後2020年又是我們。」他說,「未來我們不希望與F1達成任何具有風險的合同。」

自從伯尼將FOM公司賣給美國自由媒體集團後,接任的總裁Chase Carey曾多次表示,在F1賽歷上的每站比賽,對車迷、贊助商和發起人來說,都會是一場宏大的盛會。而在新加坡的All That Matters峰會上,Chase Carey主席也表示,中國和美國是F1另外兩個關注的重心。

但隨著上海、阿布達比、巴林、新加坡在千禧年後先後進入賽歷,加上原先的日本和馬來西亞,F1在亞洲每年要舉辦7-8場賽事。韓國站2010年進入F1版圖,但卻成了F1亞洲市場第一塊滑鐵盧。經濟危機成為這站比賽的主旋律,經營不善的韓國站在2014賽季就早早離開F1,而印度站雖然早在6,7年前就在F1的規劃中,但遲遲未能落地辦賽。

此前新加坡站也面臨著續約問題,據了解,新加坡站總成本大約在1.05億美元,本身很難收回成本,但是比賽會帶動的航空、旅遊、餐飲以及娛樂等巨大的消費,每天會為新加坡吸引來10萬左右的觀賽遊客,以及巨大的國際影響力,這讓新加坡不再是一個轉機中心。因此綜合考慮的話,從宏觀上為國家、為城市帶來了不可估量的巨大收入。因此,新加坡又與F1進行了4年的續約。

實際上,中國站也曾在前幾年傳中可能退出F1分站賽,續約問題也並未如預期一般一帆風順,直到今年雙方6月雙方才最終敲定下賽季續約事宜,中國車迷也可以在上海繼續觀賽。

中國市場廣闊,上海之後會出現第二站嗎?

F1目前正在與拉加代爾體育運銷商合作,從2018年開始建立起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新東家自由媒體集團將中國看作擁有巨大潛力的市場。力爭要在中國大陸舉辦第二場比賽。但這同樣面臨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問題,兩站比賽是能夠出現雙贏的局面還是惡性競爭兩敗俱傷呢。

F1業界和許多車迷都把中國和美國當做是未來擴張的F1版圖的目標地, 邁凱倫CEO扎克布朗告訴路透社:「在中國我們依舊沒有達到應該的位置, 你可以在北京和上海有比賽,我不認為亞洲市場已經已經飽和。」

一旦中國未來舉辦第二場大獎賽,選址問題將是一個對未來發展起決定性影響的決定。

很多車迷首先想到的選擇並不是北京,在北京新建賽道或舉辦街道賽成本太高,三天的比賽對本就擁擠不堪的城市交通將是極大的負擔。

珠海曾被囊括進1999年的F1賽歷中。但在未能達到國際汽聯設定的標準後,這條賽道失去了席位。F1隨後決定在上海國際賽車場比賽。年久失修已經是珠海賽車場的老問題。況且珠海地理位置相對遠離內陸,並不完全適合車迷觀賽,作為一項燒錢的運動。看一場F1對於很多長途跋涉而來的車迷和家庭來說可能是四位數甚至五位數的支出。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是,中國到目前為止並沒有一名車手在F1賽場上出現過,但已經有傳聞中的中資車隊提出了申請在未來加入F1大家庭。一個未知的中國投資財團在去年的11月份對邁凱倫技術集團做出了16.5億英鎊的報價,這受到了前老闆以及股東羅恩-丹尼斯的支持。但後續並沒有更多爆炸的消息。這說明F1目前整體態勢雖然被謹慎看好,但是否值得一筆巨額投資還需要很多投資人掂量掂量的。畢竟不是每個賽道方和賽事運營方都能承擔的起連續幾年虧損的風險。

隨著今年年初自由媒體集團的入主,全球最燒錢體育項目的收購也告一段落。但對於F1而言,這才是一個新的開始。入主時,自由媒體集團信誓旦旦地為F1未來發展勾畫了一幅宏偉藍圖,從如今的情況來看,亞洲、歐洲、美國市場的比重也在進行著調整。

然而,如何解決F1缺乏觀賞性、主辦方難以盈利這兩大難題問題,才是等待F1與自有媒體集團解決的根本難題。目前看來,F1還沒有拿出太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隨著F1重心悄然發生的改變,這項全面改革的賽事,能夠重新將我們帶回那個令人魂牽夢縈的F1大時代嗎?

全文完

圖片來自網絡

體育產業生態圈www.ecosports.cn原創稿件,歡迎轉發,未經授權嚴禁轉載,尋求轉載請添加圈哥微信(ID:tiyuchanyeco)

相關焦點

  • F1大馬站:雪邦告別戰 小漢需警惕噩夢重演
    騰訊體育訊北京時間9月27日消息,在告別新加坡的夜戰之後,F1本周末將轉戰馬來西亞的雪邦賽道。由於賽道極具多樣性,這裡對於車手們的綜合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高溫和暴雨也是馬來西亞大獎賽的最大特色,車手們的體能將在這裡遭遇嚴峻考驗,暴雨中斷比賽的例子在過去也經常有發生。這站比賽從去年開始從上半年移到下半年舉辦,不過組委會已經確定明年不再與F1續約,這也意味著今年的比賽將是雪邦賽道的告別戰。
  • F1新東家亞洲市場大洗牌,為何這次如此看好上海站?
    據悉,雙方此次續約時間為三年,從2018年至2020年。至此,從2004年開始落地中國的比賽順利得以延續。此外,F1還續約了新加坡站,但與此同時F1也不再和馬來西亞雪邦站續約,因此本周末的雪邦站將迎來它的最後一站。隨著今年年初自由媒體集團(Liberty Media)的入主,F1會進行什麼樣的戰略調整,如何提升賽事的吸引力與競爭力,也成了廣大車迷關注的焦點。
  • F1大馬賽:法拉利期待再次掀翻梅賽德斯統治
    梅賽德斯內戰白熱化騰訊體育9月27日 在告別新加坡的夜戰之後,F1本周末將轉戰馬來西亞的雪邦賽道。去年維特爾幫助法拉利在本站比賽中奪取了冠軍,今年他們希望能夠再次掀翻梅賽德斯的統治——馬來西亞大獎賽的歷史並不算特別悠久,從1999年才開始舉辦,但是雪邦賽道的所有設施都堪稱一流,這也是車手們非常喜歡的一條賽道。
  • F1馬來西亞站二練小漢拔頭籌 KIMI第四巴頓罵人
    北京時間9月30日,2016賽季F1大獎賽第16站馬來西亞站第二次自由練習賽在雪邦賽道結束。梅賽德斯車隊優勢依然難以撼動,英國車手漢密爾頓以1分34秒944的最快單圈鎖定頭名,他的隊友羅斯伯格落後0.233秒居次席,法拉利雙雄維特爾、萊科寧分列三、四位。
  • 被迫獨立,新加坡是如何脫離馬來西亞的
    二次大戰期間,新加坡被日軍佔領,1945年日本投降後,英國恢復對新加坡的殖民統治。1959年6月新加坡實行內部自治,成為自治邦。當年,作為英國自治邦的新加坡面臨困境無法獨立生存,時任新加坡總理的李光耀所在的人民黨,一直希望與馬來亞合併,當時的馬來亞總理東古•拉赫曼經反覆權衡,於1961年5月27日提出成立「馬來西亞」的計劃。
  • 馬來西亞2020年對中國免籤政策
    想要赴馬旅行的朋友抓緊時間啦~12月31日前已辦好eNTRI可以正常出入境至於2020年是否還會延長或有其他籤證政策還要等馬來西亞方面決定,畢竟「不靠譜」的大馬每次都是到最後一刻才通知上個月,馬來西亞媒體報導稱,2020年是馬來西亞的旅遊年,馬方擬計劃這一年對中國實行免籤。另有媒體稱,此次實行的是免籤證費措施,並不免籤。
  • 不與雄鹿續約?字母哥理髮師發文告別後秒刪
    對於雄鹿隊的球迷來說這可能是個壞消息,密爾瓦基雄鹿隊的理髮師Kenneth Lockii今日在IG上發出一張與字母哥Giannis Antetokounmpo的合照並發表一篇告別
  • 新加坡—吉隆坡高鐵項目再生變數 馬來西亞政府決定單獨興建高鐵
    據馬來西亞網絡媒體「今日自由大馬」25日消息,馬來西亞政府決定單獨興建高鐵,新計劃將不會有新加坡的參與,高鐵只會銜接馬來西亞柔佛新山和吉隆坡,新加坡將不再是終點站之一。
  • 2018年馬來西亞籤證攻略
    馬來西亞的風景優美,很多人都想到馬來西亞去看一看,前提是要辦理籤證,因為現在中國還不是馬來西亞的免籤國家,馬來西亞對中國普通公民入境不實行免籤或落地籤政策;但是,但是,但是,馬來西亞是中國公民最容易獲得籤證的國家之一
  • 新加坡為什麼被踢出馬來西亞?
    如今,面積和人口都遠遠不及馬來西亞的新加坡,卻在GDP總量上與馬來西亞大體持平。在人均GDP上,新加坡更是遠遠超過了馬來西亞。新航路開闢後,新加坡地處馬六甲海峽這一交通要道的十字路口,葡萄牙人、荷蘭人和英國人為了爭奪這裡的所有權進行長期的鬥爭。在西方列強你爭我奪的過程中,實力最強的英國笑到了最後。1824年,新加坡成為了英國殖民地。
  • 難說再見,F1 2020賽季盤點及新賽季展望|f1 2020|法拉利|維特爾|...
    下面就讓我們盤點一下今年的大事件吧,-維特爾告別法拉利曾經的四屆年度總冠軍維特爾在2015年加盟法拉利後,從駕駛SF15-T到最新的SF1000,在V6時代沒有火星車開的維特爾不再擁有統治賽場的能力了。但駕駛法拉利的他,在六年內奪得了14站分站冠軍,三次進入車手年終排名前三,為車隊爭奪年度總冠軍做出了巨大貢獻,在法拉利車隊歷史也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 馬來西亞宣布封國,新加坡坐不住了
    就在不久前,鄰國馬來西亞的一紙邊境「封鎖令」,也讓新加坡嗅到不安的氣息,公眾開始警惕物資斷供風險,新加坡國內再度出現「搶購潮」。雖然政府一再安撫人心,強調儲備充足且貨運通道不會關閉,但擺在新加坡面前的問題卻是實實在在的:在全球性危機面前,高度依賴進口的新加坡,如何未雨綢繆、防止物資斷供?
  • 2016F1賽程白熱化 索伯車隊日本大獎賽鈴鹿賽道之約倒計時
    結束了中秋假期的第一天,9月18日F1新加坡站比賽中,來自梅賽德斯車隊的羅斯伯格成功反超隊友漢密爾頓,以273分重回車手積分榜第一名。而漢密爾頓雖然在此戰僅摘得季軍,但仍舊以265分高居車手榜第二。來自紅牛車隊的裡卡多繼續發揮穩定,以179分排名第三。
  • 二戰日本戰敗,新加坡被馬來西亞與英國爭奪,卻被迫獨立意外崛起
    在蔚藍的馬六甲海峽,就有著這麼一個只有一座城市的小國——新加坡,很多人都很好奇,新加坡一個小小的國家,如何夾在馬來西亞的腹地崛起的呢?為何馬來西亞政府很少幹預新加坡事務,而這個小國能夠輝煌的創造一個又一個商業奇蹟,新加坡的崛起,不僅因為地處馬六甲海峽咽喉地帶,帶來的便利地位,更關鍵的還得是這個國家的人都夠勵志。
  • 馬來西亞封國後,66歲阿姨,從新山走路回新加坡!
    目前是延期到4月14日在這期間新馬之間的來往可以說是顯著減少不過今天椰子聽到一個故事就關於「怎樣回到新加坡」之前就有聽過有的小夥伴是「曲線」回新加坡(第三國中轉)但至今都沒有聽過還有人走路回新加坡的但這確確實實發生了
  • 疫情之下︱馬來西亞封國之後的新加坡
    超市裡面只有寥寥幾人,十分鐘後就人山人海了。最後的戰果是兩袋米一桶油兩包鹽兩包方便麵。我們不是囤貨,只是本來米糧就所剩無幾,現在看來如果晚上不去第二天連米袋的影子都沒有了。鄰國封國引起了許多新加坡人的恐慌,大家擔心馬來西亞無法保證新加坡的食品供給。畢竟新加坡多數食品都是從馬來西亞進口,唇亡齒寒的道理貫穿了我們的國民教育。
  • 馬來西亞指著新加坡地圖:你這塊地是我的,新加坡39年後才奪回
    同時新加坡的海上力量,也會時不時的對白礁進行巡防,而這是典型的宣誓一個國家對一個地區主權的方式之一。同時在新加坡1965年獨立,且進而拿到白礁之後,國際社會(包括馬來西亞)並沒有質疑其對白礁的主權。直到1980年,馬來西亞才突然來「槍」,弄的新加坡都覺得是「無理取鬧」。
  • 馬來西亞與新加坡高鐵計劃終止
    馬來西亞總理穆希丁和新加坡總理李顯龍2021年1月1日發表聯合聲明,宣布取消連接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與新加坡的高速鐵路項目,原因是雙方未能在截止日期前就項目改動達成一致。 聯合聲明說:「鑑於新冠疫情對馬來西亞經濟造成影響,馬來西亞政府對馬新高鐵計劃提出幾項改動意見。
  • 馬來西亞皇京港建成後,新加坡會被邊緣化嗎?
    但是由於現在的貿易增速太快了,新加坡港有點超負荷運轉,為此馬來西亞就想抓住機會,在新加坡西邊建一個皇京港,分上一杯羹。此前國內許多自媒體瘋狂神化皇京港,吹噓黃金港建成之後新加坡就涼了,可以輕易破解馬六甲困境,但這是不可能的,純屬意淫。不論是皇京港還是新加坡港,都是位於馬六甲海峽,馬六甲海峽是繞不過去的。而且新加坡港的地理位置太好了,皇京港取代不了。
  • 馬來西亞VS移民新加坡,移民環境哪家強?
    亞洲的馬來西亞和新加坡都是十分受歡迎的移民國家,不但優美環境、具有項目投資發展潛力。這就令人發難了,移民馬來西亞和移民新加坡我選擇哪一個呢?2017至2018年間,馬來西亞還被選為全球最具競爭力的東協國排名第二位,僅次於新加坡。一方面,馬來西亞投資成本較低,能夠讓企業享有較低的租金及稅率。另一方面,馬來西亞政府也積極鼓勵外商投資,微軟、可口可樂、西門子、阿里巴巴等跨國企業紛紛進駐馬來西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