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兒媳喝土豆湯,婆婆給兒子端出排骨湯,兒媳哭訴:像女娃咋了

2021-01-13 拙小見

對於生男生女的問題,身邊很早開始,就有越來越多的人看開。「生男生女都一樣」「我想要個女孩」「兒女雙全最好」,諸如此類的話題,讓性別問題的壓力緩解很多。

老一輩父母中,也許還有一些人抱著重男輕女的思想,但也在年輕人的勸說下,慢慢鬆動。

網絡上,見過一個年輕父親,看著旁邊產床上剛誕生的女孩,羨慕得不得了。身邊也有一位同事,一胎是兒子,二胎生了一個女兒,當天晚上,通宵沒睡,一直盯著自己女兒看,說是越看越好看。

其實,血脈傳承不在男女,而在於父母的教育,還有兒女的爭氣。

最近,網友晚晴(化名),遇到一件煩心事。

-1-

晚晴去年結婚,丈夫家是個大家族,倒不是多富有,而是父輩的兄弟姐妹很多,所以這一輩的兄弟姐妹也很多。

當然,兩個人生活,也不是天天與親戚們打交道,所以婚後生活還算甜蜜。

有一天,婆婆要搬來一起住,丈夫與她商量,晚晴也沒有反對,心想老人年齡逐漸大了,在這裡也好照顧。

婆婆搬來之後,第一時間給晚晴調理身體。同時催促著兩個人,準備要孩子,而且一定要是兒子才行。

對於要孩子的晚晴並不反對,但是婆婆對於「男孩」的執念,她有些不理解。

「媽,現在都什麼年代了,男孩女孩不都一樣嗎?」

想不到婆婆說:「你放心大膽的生,不要在意錢,生了兒子我負責買房子,湊彩禮。」

晚晴知道婆婆誤會了,但無論她怎麼解釋,婆婆依舊放不下。

丈夫也一起勸說,婆婆直接動手,輕輕踹了丈夫屁股一腳:「不關你的事,這是我跟晚晴商量的!」

丈夫也是哭笑不得。

-2-

備孕的過程是幸福的,也是痛苦的。

婆婆天天給她做好吃的,原本身材苗條的晚晴也胖了一圈兒。但她不好意思不吃,因為婆婆早上起來,天還沒亮就去菜市場挑最新鮮的菜,去肉鋪買最乾淨的肉,著實也很是辛苦。

幾個月後晚晴懷孕了,婆婆更加無微不至,等到晚晴肚子隆起來時,常常主動盯著晚晴的肚子看,有時點頭微笑,有時搖頭嘆氣。

晚清知道婆婆在想什麼,她也不幹預,一心都撲在肚子裡這個小生命上。

等她的肚子慢慢大起來後,婆婆的臉色慢慢不太好看了。

「你嫂子姐姐家懷孕時,我都去看過,你這個形狀,八成是女孩兒了。」

丈夫在一旁搭腔:「太好了,冬天不冷了。」

婆婆又照著丈夫屁股踹了一腳:「沒你事兒!」

晚晴知道婆婆思想還是比較守舊,也不敢多說話,因為她也不能確定肚子裡是男孩還是女孩。

雖然婆婆不再多說,但讓晚清明顯感覺到的是,夥食的質量在慢慢下降,婆婆也沒有以前關心自己。

她有些心酸,哭笑不得,也對未來擔憂起來。雖然對於男孩女孩她並無執念,但看婆婆的樣子,假如真是個女孩,可能她根本不會幫自己看孩子了。

-3-

距離預產期還有一個月,婆婆還是守在晚晴身邊。

這天她燉了湯,等兩個孩子下班吃飯。晚晴因為懷孕,所以回來的早。見桌上一碗熱騰騰的湯,打聲招呼就狼吞虎咽地吃起來。

「這土豆湯真好喝,有一股肉味兒。」晚晴對婆婆說。

婆婆沒說話,自己看著電視。晚晴還沒吃完,丈夫也回來了。

婆婆起身,在廚房裡端出另一碗湯。晚晴抬頭看去,只見這碗湯裡,排骨比土豆還多。

再看看自己吃的這碗,她頓時明白了,這是婆婆給自己兒子留著呢。眼淚慢慢的噙滿眼眶,她放下勺子問:「媽,為什麼我的碗裡一塊排骨都沒有,就因為我肚子裡的孩子看著像女孩兒嗎?就算像女娃又咋了?」

婆婆見兒媳哭了,也有些慌了神,急忙說:「端錯了,端錯了,你吃的那碗是留給我的!」

晚晴依舊沒有停止哭泣,婆婆對自己的態度變化她知道,這段時間,因為男孩女孩的壓力一股腦爆發出來。

丈夫急忙把自己那碗湯放在她面前,晚晴卻從餐桌離開,回了臥室。

外面是丈夫和婆婆的小聲爭吵。

晚晴不相信婆婆的解釋,無論丈夫怎樣勸說,她都下定決心要回娘家。

第二天早上,婆婆做了她最愛吃的早飯。看著熱騰騰的素餡兒餃子,她知道婆婆一定起得很早,心裡的鬱悶也消散大半。

未來的日子還是自己要過,男孩和女孩,都會是她的心肝寶貝。老人的想法她理解,但感受著腹中新生命的成長,她覺得作為一個母親,應該承擔所有的委屈,然後給自己孩子一片晴朗天空,因為她是孩子最直接,也是最終的守護者。

感情需要交流,不能改變他人,也未必要改變自己

父母一輩與自己,因為時代不同,成長環境不同,必然有些理念是不同的。而夫妻在對方的原生家庭中,這種感覺會更加明顯。

父母要去孝順,理念不同又可能產生矛盾,這一點需要每個子女主動協調,主動交流。理念可以不同,但最好不要因為這些不同產生矛盾,又讓矛盾帶來感情的裂痕。

在「男孩還是女孩」這個話題上,六零後的父輩們已經開明了很多,並不會因為性別而歧視,反而對孫輩格外疼愛。

與此同時,也有些老一輩的觀念,是根深蒂固的。試圖改變,往往帶來更大的裂隙,倒不如主動交流,避免矛盾擴大。更重要的一點是,如果老一輩有些陳舊觀念,不要左右了自己的想法,對孩子的愛別跑偏,因為父母才是子女最直接的守護者。

既然走到一起,「一家人」的概念就漸漸紮根了。無論公婆,還是嶽父嶽母,都期盼子女能夠幸福。所以,子女的話他們會聽,孫輩的疼愛有時更甚於子女。究其原因,就是每個家都是一個整體,子女的孝順,父母的支持,都在影響整個家庭大事小情的和諧。

每個家都是一幅山水畫,相處中,所做的每件小事每個想法,都在給這幅山水畫填塗色彩,最終的瑰麗壯闊,也在這一筆筆的塗畫中,展現成型。

所以,如果感覺有矛盾了,儘早盡心地交流,做好感情傳遞紐帶,同時,也要守護好自己的初心,給孩子最公平的愛。

-END-

相關焦點

  • 婆婆嫉妒兒媳得寵,給懷孕兒媳杯裡下藥,卻被不知情的兒子全喝了
    其實這裡面暗藏的一個原因,那就是婆婆對兒子有一定的佔有欲,在她們眼裡,兒媳就是奪走兒子寵愛的人,所以會不自覺地對兒媳散發敵意,覺得兒媳配不上自己的兒子。玉蓮就遇上了一個這樣的婆婆。婆婆嫉妒兒媳得寵,給懷孕兒媳杯裡下藥,卻被不知情的兒子全喝了玉蓮和丈夫王斌結婚已經三年了,他們是通過相親認識的,緣分就是這麼奇妙,明明兩個人在之前毫無交集,卻一見如故,經過相處後,玉蓮發現王斌的性格和興趣愛好和自己都很和,兩個人聊得十分投機,沒過多久就在一起了。
  • 農村婆婆到城裡照顧懷孕兒媳,「嬌生慣養不近人情還不如請月嫂」
    平靜的生活隨著兒媳婦的懷孕打破了,由於兒媳婦娘家那邊也分不過身來照顧兒媳婦,張婆婆就自告奮勇的到城裡面和兒子兒媳一起住了,順便照顧懷孕的兒媳。兒媳婦兒找自己丈夫哭訴啊,說婆婆挑釁她,故意不放鹽,讓自己放什麼的,而且還態度不好,我一個懷孕的人做錯什麼事了啊。
  • 兒媳開宮口,婆婆心疼兒子抱怨慢:陪床一天一夜沒睡覺咋還不生?
    那就是千萬別在兒媳婦懷孕和坐月子的時候搞區別待遇,把自己心給放平嘍。在家人的共同努力下,苦口婆心的開導下,總算沒讓我三姨整出什麼不必要的麻煩來。你就是自己看不慣,人閨女來你家伺候你兒子你就高興了?你一碗水端不平!就是偏心眼兒老婆婆!別委屈說沒人貼心你兒子你心疼,這就不是藉口,你是當媽操心,可你不也是婆婆嗎?咋不也多為你媳婦考慮考慮呢?你自己那婆婆當年咋對你的你忘了?你現在跟她有啥區別?你再這樣子馬上就變成人家口中的惡婆婆了告訴你。
  • 女兒和兒媳一起坐月子,婆婆的兩碗雞湯,讓兒媳失望透頂
    兩碗雞湯讓兒媳徹底失望王大媽有兩個孩子,一個兒子一個女兒,兒子跟女兒也是在同一年結婚的,沒想到女兒跟兒媳居然也相繼沒幾天查出了懷孕這個消息,而女兒的婆婆在懷孕期間一直都照顧著她,所以王大媽也一直在家裡面照顧兒媳。
  • 婆婆在兒子家住,被兒媳當下人使喚,婆婆一句話,讓兒媳啞口無言
    擔心兒子沒有房子,會被女方看不起,李阿姨放棄了體制內的工作,可以去擺地攤做小生意,後來生意有了起色,李阿姨攢了一筆錢。在兒子大學畢業之後,全款在城市為兒子買了一套房做婚房。兒子結婚後,李阿姨擔心會引發婆媳矛盾,於是,主動退出,回到了老家生活。
  • 兒媳懷孕,兒子卻總買衛生巾,跟蹤兒子去趟超市,婆婆羞愧難當
    兒媳懷孕,兒子卻總買衛生巾,跟蹤兒子去趟超市,婆婆羞愧難當我是琴子,今年55歲。我有一個兒子,是個不省油的傢伙。兒子年輕時,和一個女人墜入愛河,緊接著,兒子在我不知情的情況下和她閃婚,這件事情差點沒把我氣個半死。
  • 兒子對兒媳越好,婆婆就越是吃醋,連懷孕的兒媳摔倒了也不扶
    導讀:兒子對兒媳越好,婆婆就越是吃醋,連懷孕的兒媳摔倒了也不扶曹韋林和妻子園園的戀情是從大學校園開始的,當時曹先生和園園報了同一個社團,兩個人一見鍾情,便談起了戀愛。整個大學期間,曹先生和園園感情非常好。
  • 鄉下婆婆進城伺候兒媳小月子,聽到兒媳和親家聊天,婆婆含淚離開
    我拿出了所有的積蓄又從親朋好友那借了錢,才給兒子舉辦了婚禮。那天老伴看著兒子和兒媳笑得像花一樣,他開心的也流淚了。第二個月兒子告訴我兒媳可能懷孕了,例假推遲了一周,她說再過一周去醫院檢查。老伴聽到在他走之前能看到孫子,別提有多高興。那天老伴過生日,我做了一桌好菜,讓兒子和兒媳開車回來吃飯。
  • 婆婆催著兒媳生孩子 兒媳給女婿生了個娃
    紹興上虞章鎮法院最近碰到了這樣一個案件:婆婆催著兒媳阿美生孩子,兒子不常在身邊,就叫女婿陪兒媳去醫院,結果,孩子生出來後,婆婆發現孩子和自家人不像,趕緊親子鑑定,結果,孩子真不是兒子的。  在親戚和法官的勸說下,雙方同意離婚,並達成調解協議:孩子由兒媳阿美撫養,撫養費由兒媳阿美自行承擔,並支付男方精神損害賠償金兩萬元。  這還不是結果,兒子剛離婚,女兒又鬧離婚了,原因竟然是兒媳生的是女婿的孩子。  紹興上虞的李大媽育有一子一女。  幾年前,兒子與女子阿美(化名)自由戀愛,並於2012年登記結婚。
  • 「懷孕後想喝雞湯,婆婆做兩碗」:兒媳錯吃小姑的一份,隔天打胎
    「懷孕後想喝雞湯,婆婆做兩碗」:兒媳錯吃小姑的一份,隔天打胎結婚的女人是非常無奈的,對於娘家來說已經是客人,在婆家眼中又像是外人,在這種進退兩難的境地中還要費盡心思的去處理好婆媳和小姑子的關係實在是有些壓力。
  • 婆婆對兒媳百般挑剔,生日兒媳給了一個盒子,婆婆打開後愣住了
    婆婆對兒媳百般挑剔,生日兒媳給了一個盒子,婆婆打開後愣住了素香嫁到夫家已經有好幾個年頭了,但自己的婆婆就是怎麼看自己都不順眼。素香本就是一個質樸的農村女孩,她只會實實在在的對人好,沒什麼心計,也不會討好婆婆。
  • 58歲婆婆哭訴:自己出錢又出力,兒媳反而不領情,我錯在哪裡?
    相信此時婆婆主動幫忙帶孩子,兒媳一定會感激不盡,倘若婆婆再加上兩條,又給請保姆,又給出錢,那兒媳更應該尊重孝順婆婆。 可有這樣一對婆媳,婆婆出錢又出力,兒媳非但不領情,還對老人冷若冰霜,婆婆非常難過,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看看這位婆婆怎麼說。
  • 「這兒媳太挑食,不吃倒掉」讓懷孕兒媳吃到吐,最後婆婆迎來報應
    婚後的生活,特別是在女人懷孕後,需要婆婆的照顧,這個時期就是婆媳矛盾的集中爆發期。婆婆與兒媳的教育程度不同,老舊思想觀念不同,在很多生活習慣上,都會發生衝突,善解人意的婆婆會求變,執念的婆婆會將傳統強加在兒媳身上,讓婆媳矛盾加劇。
  • 婆婆瞧不起農村兒媳,專門支走兒子欺負她,兒媳:我也忍了很久啦
    城市和農村的差距非常的大,城市裡的婆婆不一定有好的思想,農村出身的兒媳婦也不一定沒有能力。在一個家庭裡,如果婆婆和兒媳婦的感情不和,相處與中間的兒子也肯定會左右為難。在父母眼裡自己的孩子都是好的,自己城裡的兒子,娶了農村的兒媳婦,那媳婦就是配不上自己的高材生兒子,於是便就百般刁難,更過分甚至支開自己兒子,針對兒媳婦。
  • 婆婆意外懷孕,要求兒媳幫忙撫養遭拒絕,兒媳:想當甩手掌柜?
    文|詩韻媽媽婆媳關係一直是一個無法解決的難題,很多兒媳在面對婆婆的刁難時,更是無計可施,有時候還會讓老公夾在中間兩頭為難,但是對於大多數家庭而言,婆媳之間都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井水水不犯河水,這樣就會減少爭端。
  • 婆婆為讓兒子消氣,竟讓兒媳下跪,「跪一下沒什麼的」
    概述:在一個家庭當中,作為長輩儘量要一碗水端平。而在兒媳和兒子發生矛盾時,婆婆會出現偏心的行為,她們很容易就偏心兒子,站在兒子這一邊。但是婆婆這樣的做法其實是錯的,因為婆婆的行為會讓兒媳覺得沒有家的感覺,所以當兒子和兒媳在吵架的時候,婆婆不能夠偏向於兒子,還是應該公正一點。而且不管是對還是錯,只要不是原則性的問題,婆婆都應該讓兒子去主動道個歉,這樣子能夠讓兒媳有一種家的感覺,再說,男人沒必要太過小肚雞腸。而下面我們也來講一個關於婆媳的小故事。
  • 婆婆折磨了兒媳8年,兒媳的反擊大快人心
    清官難斷家務事,兒媳和公婆之間的矛盾越激烈,有很主要的一部分原因就是男人窩囊,婆媳矛盾需要男人在中間周旋和調節,一個巴掌片不響,如果婆媳之間只是一些家庭瑣碎之事,做兒媳的也應當學會包容和理解,必將公婆歲數大,沒文化,看不慣的就會嘮叨,此時為了家庭和諧,兒媳保持沉默是最好的方式。但是包容也好,理解也罷,都要有個度,如果公婆做得太過分了,讓兒媳感到在家裡沒有地位,那樣矛盾就會就會越激烈。
  • 婆婆擔心兒子婚後委屈,對兒媳言傳身教,被懟:「多管閒事!」
    導讀:生活中,有很多婆婆對於兒子兒媳過好日子不太有信心,然後本著「過來人」的精神去教他們如何生活,這樣真的對嗎?01要說起生活中好婆婆的角色,好像是件百裡挑一的事情。而不做飯這件事,年輕人都要上班,加班也是常態,咋可能有時間一日三餐都在家裡做著吃呢。哪怕是晚上下班回家,能隨便炒兩個菜就不錯了,哪能多麼注意食材搭配等細節問題。再者,小兩口過日子,自有年輕人的生活方式,作為長輩,作為母親,實在沒有必要總是對兒媳言傳身教。
  • 6旬婆婆被兒媳送去養老院,忍不住含淚哭訴:月子仇解不開了嗎?
    "女兒和兒媳同時坐月子婚後沒多久王女士就懷上孩子,而隨後丈夫的妹妹也傳來懷孕的消息,這讓丈夫一家人都十分的開心,王女士也跟小姨子的關係拉近了許多,經常一起聊孩子的事情。,待到王女士生產的時候都沒有回來,王女士出院後,多次跟丈夫表示,希望婆婆可以回來幫忙照顧自己和孩子,但是婆婆卻以小姨子身體虛弱走不開為由沒有回來。
  • 婆婆為了錢逼兒媳淨身出戶,兒子發話:「媽,是你該淨身出戶」
    現在社會的離婚率越來越高,其實造成夫妻兩個人離婚的原因很大一部分來自於家庭,多數是因為受到家裡人的摻和,特別是婆媳關係的矛盾,非常容易造成夫妻感情的破裂,而往往造成婆媳矛盾的原因,大多數都是因為婆婆的不明事理,總是把兒媳當作外人看待,跟自己的兒媳劃分得非常清楚,無論是吃的喝的還是金錢,兒媳也會感受到自己被區別對待,在這樣感受不到溫暖的家庭裡,兒媳寧願選擇離開,也不會熱臉貼冷屁股,但往往就讓兒子難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