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老師一不小心火了 學生給她取了個外號

2021-02-08 騰訊網

近日,寧波華天小學6年級學生小邵的作文成了網絡熱點。

《沙漏》→火了!寧波這篇小學生作文,引來韓寒工作室主動幫忙打call!10萬+網友大喊佩服

《第一次奮進》→「她就是我的光!」寧波小男生一篇「暗戀」作文驚呆網友:文筆逆天!

寧波華天小學王老師在微博「我們1班王悅微」曬出這兩篇作文後,立即引爆熱點。

這位王老師,去年11月就登上過一次熱搜。一名小學生違反規定把巧克力帶到了學校,被同學發現後告狀。舉報者的「告狀動機」是「索要巧克力未遂」,王老師堅決懲罰了舉報人。事後她發微博稱,舉報者「以告老師威脅同學,問人家要好處,更可恥」。【詳戳→"我告老師!"寧波小男生帶零食被同學揭發,女老師一個舉動被全國網友爆贊:幹得漂亮】

懲罰告密者的王老師是一個「童真捕手」,每天,她都會捕捉小學校園裡的趣事,分享在微博上。她的微博帳號「我們1班王悅微」像個大玻璃罐子,70萬粉絲圍過來,趴在罐子外頭往裡瞅,巴望著能拾得些許童趣——

有時是一些作文片段、有時是一則校園軼事。透過王老師的微博,你會發現,小學生們個性十足,他們純真又調皮,善良又狡猾,他們擁有的想像力和洞察力,令人驚奇。

改作業累了,王悅微拍攝的教室一景。受訪者供圖

「野生」微博博主

「我們1班王悅微」沒有營銷,也沒有大V抱團轉發,「就是個野生微博」。她唯一的優勢,是擁有一群可愛的小朋友們,他們是「天真生產力」。

王悅微是王老師的筆名,意思是「為微小之事而喜悅」。剛開始玩微博是2012年,王老師這麼介紹自己,「嗨,我是王老師,我和42個小朋友在一起。他們念四年級了,我們有很多好玩的故事」。

她辛勤地記錄和孩子們相處的趣事,像個孩子堆裡的攝像機,總能抓住些美麗時刻記錄下來。

學習書法,調皮男生的「傑作」。受訪者供圖

有時是個可愛小男孩的悄悄話,「老師你今天上課時別叫我回答好嗎?因為,我褲子後面破了……」

更多時候,她願意記錄下孩子們字裡行間的趣味。

低年級時,孩子寫出的字句令人捧腹——揚眉吐氣寫成「楊梅吐氣」;用「二」組詞,「二爾良烤翅」;有孩子寫自己和朋友們學舞蹈,「於是我們紛紛扭起了骨盆」。

到了三四年級,孩子們開始予她驚喜。用「喜悅」造句,有孩子能寫出一個完整的故事:一隻受傷的公豹望著自己所愛的母豹逃亡的方向,露出喜悅的笑容,吐出最後一口血沫,倒在血泊之中,再也沒有醒來。

五年級往上,孩子的作業常常會讓王悅微陷入思考和感動。

一位男生寫周記,名叫《可憐的螳螂》,他用自己的語言給螳螂道歉,「如果上天再給我一次機會,我和我的小夥伴們一定會好好對待它,就像對待自己的手機一樣」。

「像這樣的句子,你會覺得有點好笑,但它是很真摯的,一個小孩子的想法」。

越來越多網友開始圍觀她的微博,「懲罰告密者」和「逆天作文」兩件事,讓王老師成為微博紅人。

剛出名的時候,家長會很好奇,哪個是王老師?有一天她在辦公室嗑瓜子,幾個家長在門口探頭探腦,小聲嘀咕,那個靠窗的就是王老師嗎,她覺得好尷尬,「瓜子都不知道怎麼嗑了」。

但不管粉絲是幾萬還是幾十萬,王老師還是老樣子。「就像你今天買彩票中了十塊錢,很開心,但是生活還是一樣,每天6點半起床,7點半上班,還得一遍遍叮囑學生按時交作業」。

語文老師

最近,王老師所在的602班正在學習金聖歎的《三十三不亦快哉》。

她最喜歡的一句是,「看人風箏斷,不亦快哉!」

課後,她讓學生們每個人寫12個自己的「不亦快哉」,作業收上來,忍不住邊改邊笑。改完後不忘選取其中一些寫得好的,一個字一個字敲下來,列印後發給每個學生,全班齊讀,共樂之。

齊讀過後,她讓同學們自願朗讀自己最喜歡的一則,「大聲讀出來,就是對寫作者最好的讚美」。

其中,最受同學歡迎的兩則分別是:

聞一人成績甚好,試探尋之,曰:「分數如何?」其人曰:「探花而已。」吾心中暗自偷笑,曰:「吾分低矣,狀元而已」。不亦快哉。

偶遇故人,並未寒暄,聊贈一笑,故人亦贈我一笑,數年未見,百般滋味,盡付一笑,不亦快哉。

王老師的語文課,同學們會搶著回答問題,一堂語文課下來,有一位男生,每個問題都舉手,整整舉了17回。

課堂上的王悅微。受訪者供圖

在輕鬆自由的課堂氛圍裡,王悅微常能遇到提出「異見」的學生。

有一次,大家在學習許地山的《落花生》。有學生提出,他更喜歡做蘋果石榴,高高掛在枝頭,被人看到,不願做落花生那樣默默無聞、平凡普通的人,他希望自己的才能得到別人認可,擁有精彩的人生。

王悅微沒有批評這個孩子質疑書本,而是告訴他,「每一代人對時代精神的理解是不同的,你想做蘋果,是很棒的想法,但很少有人生來就是蘋果般的人物,還是要付出努力才行」。

她教出來的五年級學生,寫過一篇名為《園丁與導遊》的文章,裡面寫道:我希望老師像導遊,帶領我們去遊覽各種美好的風景,而不像園丁,修剪掉我們不聽話的枝丫,最終讓我們長成了只會聽話的植物。

王老師愛閱讀、愛電影,批改學生的作文和隨筆,有時就像看一場小電影。每次改作業,她都恨不得戴著放大鏡,從學生們不太整齊的字跡中,尋覓他們的才思。

有人描寫自己的好朋友,「頭髮不算長,卻精神抖擻地直豎著,遠遠望過去像頂了一隻海膽」,她忍不住偷笑,「海膽這個比喻是神來之筆」。

一位心思細膩的女孩去看蘆花,「我看著蘆花靜靜地飄,竟也跟著搖晃起來。可終究手癢,在一朵蘆花上摘了幾根。摘完後,我向它道了個歉,並鞠了三鞠躬,說了聲再見,就走了。世界上不知有幾個像蘆花一樣的女孩子,年輕美麗的時候沒有一個真心喜歡自己的人,老了也只能孤身一人,我不禁想到」。這段話,看得王老師又喜又痛。

還有男孩和一棵樹成了好朋友,他說,「折下一根樹枝在空中揮舞,讓它發出呼呼的風聲,每當這時,我就覺得是這棵樹在安慰我」。王老師點評,「這句最好,爛漫,天真,又有著少年淡淡的孤獨和憂傷」。

班主任

班主任王老師,讓人又愛又怕。

愛她,是因為她講究公平,對每一個學生,都儘量給予公平的愛。

副校長王瑤評價她,「和孩子待在一起的時間最長,自然和孩子最親,王老師是一個特別真的人,正因為她愛孩子們,才能捕捉到他們身上的美好。」

一個小孩悄悄放在王老師辦公桌上的「春天」。受訪者供圖

當然,愛歸愛,孩子們同時也怕著王悅微,因為她總有辦法,讓小學生服氣。

她有一雙火眼金睛,是有名的「偵探」。

有孩子抄襲作文,寫春節聚餐時吃了一道菜叫做「鯉魚跳黃河」,王老師一抬眼就發現不對,寧波人根本不吃鯉魚,輸入關鍵詞句一查,果然,網上抄的。

為了查一起班級失竊的「案子」,她發現,班上一向買五毛錢便宜飲料的小男孩破天荒買了三塊錢的可樂,最終找到「嫌疑人」。

班級裡有「黑幫老大」欺負同學,一位老是被欺負的男生跑來告狀,王老師沒有責罵任何一方,她委託了一名同學擔任法官,讓法官同學行使調查權,最後,在法官同學的組織下,「黑幫老大」籤署了一份保證書,作出不再欺負該同學、尊重該同學,並且與該同學和好的「三點保證」,並鄭重籤上了自己的名字,上交給老師。

多次斷案後,有學生私下給王悅微起了個外號,叫「王宙斯」。

陪女兒拍藝術照,被抓拍的王悅微。受訪者供圖

其實,獲得諸多讚譽的「王宙斯」,一開始也走了很多彎路。

剛帶班那年,孩子們滿地滾,怎麼說都不聽,隔壁班主任眼睛一瞪,個個不敢說話。她想習得這種「班主任威嚴」,對孩子們進行了嚴酷「鎮壓」,做得不好便批評,但發現收效甚微。

做了十多年老師之後,她才明白,孩子的敬和愛,不是幾句批評就能收穫的。作為一個老師,最根本是自己的課堂,課要有趣,讓學生有收穫;作為班主任,要肯花大量時間下去,學生丟東西,你能查找到,學生打架,你能把是非曲直都理清,他們自然心服口服。

一顆種子

王老師是如何成為王老師的?

她生於1981年,是小鎮上普通家庭的孩子,但父母皆儘自己所能,給了她能力範圍內、最好的呵護。

三年級時,她很喜歡鎮上書店裡的一套故事書,十塊錢兩本,覺得貴,不敢跟大人開口,一次次去那家店蹭書看。有一次,她得意地和母親說,「我把其中一個故事給背下來了」,母親聽了心疼,馬上帶她去買了這套書。

她養蠶,桑葉沒了,父親冒著大雨騎半個多小時的車去問別人討;老師讓她寫一個在山裡鋪路的老人,父親會大清早喊她起床,用自行車載著她去山裡找那老人;學校要交暑假調查報告,父親會帶著她,去附近水庫裡跟人搭訕,打聽水庫怎麼修的,具體數據是多少。

在她的敘述中,父親「一輩子沒當官也沒發財,長得不高也不帥」,打心眼兒裡肯定自己的孩子。小時候,她得了稿費,夜裡外頭下著大雪,父親會騎車去幾裡地外的姑媽家,拿女兒的稿費單子給她看。

除卻家庭教育,對王悅微影響極深的是她小學班主任「徐老師」。

這是一位農村小學的教師,她會從集市上買5元一把的二胡給孩子們組樂隊,中秋節到了,她會在院裡的葡萄樹下,準備各種好吃的,和同學們一起賞月。

同學們喜歡她,因為她的好,公平地分給了每一位學生。

王悅微記得,班上有個同學很髒,外號「髒貓」,衛生習慣非常差,常常把包子塞進課桌,也不清理,幾個禮拜過去,拿出來都長綠毛了。一次,髒貓跟同學打賭,跳進糞坑,徐老師啥也沒說,趕緊給他清洗。

徐老師給孩子們的教育,蘊藏在生活點滴裡。

班上有位同學,成績非常差,人很瘦小,大家喊他「半張臉」。徐老師問同學們誰願意和他坐同桌,王悅微舉手了,徐老師當著全班同學的面表揚了她。

回憶起來,這些都是「生動的教育課」。

2003年師範畢業後也成了一名小學老師,她視徐老師為自己的職業榜樣,每次聽到《長大後我就成了你》這首歌,她都有點鼻酸,「教育和愛,就是這樣一代代傳承下去的」。

一次重逢

成為微博紅人後,曾經有人給王老師發私信說,自己是一名警察,看了王老師的微博之後,也去做了一名老師。

她為這樣奇妙的際遇感到驚喜,同時也有擔憂,她怕別人看她的微博,只看到做教師的美好。

王老師所在的小學,是寧波市一所普通的公辦小學。

校長鮑飛達介紹,現階段寧波市歡迎外來人口,只要符合招生條件,都可以入學就讀。而寧波市民辦小學招生,主打小班教學、國際化教育,搶奪優質生源,去年有些民辦小學的錄取比例甚至達到了10:1。在這場生源搶奪戰中,公辦小學面臨著激烈的競爭和衝擊。

像王悅微這樣的普通小學教師,常常有一種無力感。

早年間,一個學生成績退步得厲害,她挺著九個月大的肚子去家訪,爬了六樓,敲門無人應答。第二天她問那個孩子,為什麼不給老師開門?孩子哭著說,「我爸爸媽媽離婚了,爸爸不讓我開門,他總是打我」。

每次開學前,她都會因為怕收不齊作業而心煩,感覺自己在向家長「討作業」,一個個在班級群裡問,有的孩子明明沒寫完,家長也複製粘貼一句,「我已檢查孩子所有的寒假作業,並認可他的作業態度端正、字跡工整,可上交」。

太多經歷,讓王悅微意識到,教育並不是一件浪漫的事情,裡面有許多瑣碎、無奈。「改變家長比改變孩子難多了。有時候只感動了自己,卻感動不了有些家長那顆懶得管的心」。

這樣的時刻,朋友的一句話鼓勵著她,「大道不行,各盡本分」。

學生家長給王悅微發送的簡訊。受訪者供圖

除了原生家庭的問題,同樣讓王悅微感到迷茫的是,儘管班上的學生寫出來的作文在微博上能得到幾百上千的轉發和點讚,但在現實生活裡,他們的作文比較難在各級作文比賽中得獎。

她有時會想,鼓勵孩子們書寫真人、真事、真情,考試或比賽時卻並不佔優勢,這樣真的是對的嗎?自己是不是我自我感覺太好了?

一次重逢給了她答案。

去年12月,微博紅人王老師收到一條私信,對方說,「看到您微博上發的評語字跡很像我小學老師,特意來打個招呼,是很多很多年前的事情了,不知道你還記不記得一個叫方緣的女生」。

王悅微趕緊回復,「我記得你啊,2005年教你的,你小時候恐龍畫得特別好」。

當初那個愛畫恐龍的小不點本來要考清華,高考差了幾分,去了浙江大學。她記得,王老師是第一個安利自己看哈利波特的人,那時她「人生第一次體驗到了極度的,浸入式的熱愛」。

她還記得,一個晴朗的早晨,大家排著隊等著做早操,王悅微問她,「最近在看什麼書呀?」

方緣說,「那時候我還不到十歲,作為小孩子實在是太享受這種被當做』大人』交流想法的感覺了」。

回家後,她寫了一篇文章,送給王悅微,裡面寫道:一個真的關心學生,真的熱愛文學的語文老師,能夠使得一整個班級的小朋友都開始喜歡文學,他們學會在自己的精神世界裡,在自己的小山丘上給自己唱歌。

哎,我真的很開心再見到你。

相關焦點

  • 學生給老師取「外號」,不妨放寬心態
    據錢江晚報·小時新聞客戶端報導,29歲的劉士平是衢州華茂外國語學校高中部的一名歷史老師,最近學生集體給他起了「有小肚子的煤老闆」的外號。和劉士平一樣被取外號的還有該校高二高三其他49名老師,外號是高二高三568名學生集體起的。
  • 學生時代,你給老師取過什麼「外號」?據說都有個「滅絕師太」
    相信很多人在學生時代都有給老師取「外號」的經歷,甚至在多年以後,也許早已忘了老師們的姓名,但提起某位老師時,首先映入腦海的卻是他記憶猶新的「外號」。給老師們取外號,大家可謂是絞盡腦汁,別出心裁,可以說是囊括了古今中外。
  • 學生給老師取的外號體現了老師的教學水平、行為方式、外貌特徵
    錢學森和錢三強的蠟像然而平常人給別人取外號雖然也非常的抽象,但是遠沒有文化人那樣文雅,至少不太願意以一個人的優點來給這個人起外號,這或許就是普通人和偉人的區別。我們上小學的時候還不敢給老師取外號,甚至有些老師的全名我們都不知道,無論是在人前還是人後,都是那麼的尊敬地稱之為某老師。到了中學,人變大了膽子也跟著大了起來。人前還規矩地稱呼他為某老師,背後直接叫名字,這樣才顯得自己不夠忠厚。能給老師取一個歷屆學生廣為傳頌的外號更是一件無上榮光的事情,誰叫老師是學生的公眾人物呢?
  • 各科老師的特點,地理老師頭髮不多,被取外號,英語老師幾乎統一
    語文老師學生眼中的語文老師都是戴著眼鏡的女教師,她留著長長的頭髮,上課時輕聲細語,表現得非常溫柔,但語文老師通常還要擔任班主任,當學生犯錯誤了,語文老師立馬變成另外一種人格,非常嚴厲,可以說是臺上一種人設,臺下又是另外一種人設,不過,這也是工作需要,不然管不住班裡的搗蛋鬼。
  • 學生給老師起外號,居然被官方認證了!
    和劉士平一樣被取外號的還有高而高三其他49名老師,外號是由高二高三568名學生集體起的,而這些外號也得到了校方的認可。前段日子,該校的官方公眾微信號也公開發布了這些外號。除了「人間百靈鳥」、「粉筆之星」「故事大王」等看上去就褒獎的外號之外,還有些中性甚至偏貶的詞位列其中。劉士平老師被叫「有小肚子的山西煤老闆」,劉老師對此的理解是,他多次在課上介紹是自己是山西大同人,平時學生們常常調侃他「家裡是不是有礦」,加上這幾年自己確實胖了,所以學生們取了這個外號。
  • 高中生給老師取外號,怎麼做到「全國統一」的?你又熟悉哪一個
    學生時代,留下了很多美好地回憶,下課時和同桌分享的辣條,上課說悄悄話,老師扔過來的粉筆頭,考試前瘋狂的背題,考試後的悲喜交加的心情等等。然而,學生時期同學們都很淘氣,喜歡給別人取外號,不僅是給同學起,連老師也不放過,幾乎每個學科老師,都被同學起了外號,有的是因為老師的特點太突出,有的是出於對老師的喜愛起的暱稱。
  • 成都小升初「面談」記:「同學給你取個外號,你介意嗎」?
    早上8時到學校,但直到11點鐘,才有學生結束「面談」。來自樂山新建小學的王千羽說,第一步是「舉手搶答環節」,42個學生坐在教室裡,電子白板上放著PPT,上面有基礎常識題,要求學生舉手搶答。比如「四大名著」是什麼?「四書五經」是什麼?「三蘇」是誰?是哪個朝代的?給出一句古詩文的上句,回答下句;把一個不規則的圖形平均分割成兩份,等等。
  • 老師給學生起外號,造成對孩子一生的傷害
    事情發生在三十年前,有個老師特別愛給學生起外號,有個學生愛「擠打眼」,也就眨眼頻繁,上課提問時,該學生還沒回答,先擠打眼,老師習慣性的順口就說:「不先回答問題,擠打什麼眼,像雞腚眼式的」。學生們聽了一陣哄堂大笑,這個學生聽了很生氣,一著急更答不上來了,乾脆自己坐下了,老師說:「問題還沒答,誰讓你坐下了,雞腚眼」。
  • 學生給老師「起外號」也要有邊界
    和劉士平一樣被取外號的還有該校高二高三其他49名老師,外號是高二高三568名學生集體起的。這些外號得到了校方的認可,該校的官方公眾微信號公布了這些外號。  學生時代,學生給老師起外號,或者是學生之間互相起外號,並不是什麼稀罕事。學生好奇心強,做事圖爽快,而且對突出特徵比較敏感,與其說是起外號,不如說是「宣示找到了某個人身上的最顯明特徵」,並以起外號的方式凸顯其自身的「存在感」。
  • 喊教師綽號遭罰 你們都給老師起啥外號?
    前天,有網友爆料稱,光谷九峰第一小學一名老師在操場上體罰學生,並附有體罰的視頻,記者從東湖新技術開發區教育局證實了此事。前天,網友「黃宇豪」爆料稱,東湖新技術開發區九峰第一小學一名老師體罰學生。該網友附上了一段體罰的視頻。
  • 相面大師,有小肚子的煤老闆,衢州一學校學生集體給老師取...
    「有點意外,但很開心,學生們關懷我,這是勸我減肥呢。」和劉士平一樣被取外號的還有高二高三其他49名老師,外號是由高二高三568名學生集體起的,而這些外號也得到了校方的認可。甚至,該校的官方公眾微信號也公開發布了這些外號。
  • 老師外號太沙雕,同學們竟連真名都忘了!哈哈哈
    甚至若干年後遇見,雖然想不起ta的真名,但是還會下意識地想要喊他外號。今天咱就來818那些年,同學們給老師起過的奇葩名字,童鞋們都嚴肅點!不許笑!哈哈哈我們學校老師外號叫「馬臉」。然後有次一家長找她就問「馬老師在嗎」?
  • 親愛的小夥伴們,你們上學的時候,給老師起過「外號」嗎?
    還記得老師「外號」的小夥伴,有多少今天的早飯時間,孩子問我:媽媽,你知道我們小學語文老師的外號嗎?我說:不知道呀,沒聽你說起過呢。你們也喜歡給老師起外號呀?媽媽上學的時候,也有同學給老師起過外號呢。快來說說,你們哪個老師有外號,叫什麼呀?頓時,思緒湧向記憶中的閘門,把留存在記憶中的點點滴滴翻了出來。那時候,天很藍、得很廣,我也還是懵懂的小屁孩一枚。印象最深的老師一個是語文老師,胖胖的,帶個眼鏡,一臉的佛像。
  • 學生給各科老師起外號,可謂「各顯神通」,網友:真不愧是親同學
    最近發現了一個好玩的話題,就是關於老師的外號問題,確實大家都是學生時代過來的,對於這件事也是見怪不怪了,這個外號大多與老師的上課形式,口頭禪,知識庫存等有關,今天就來給大家列舉一下這幾門課老師的典型外號吧!學生給各科老師起外號,可謂「各顯神通」,網友:真不愧是親同學。
  • 小學生作文《漂亮的老師》, 老師面色鐵青,家長笑抽:沒毛病
    語文是小學至高中必修科目之一,並不單單是因為漢語言博大精深是我們的母語,還因為語文是學好其他各個科目的基石。語文學得好不好,看看作文就知道 。一篇作文是學生生活經驗、對各門學科的理解、以及思想動態的一個綜合體現。
  • 重慶這些老師的外號已被曝光!說出來,保證老師今天不打你!
    初中時,學校有個美女老師叫楊喜,優雅大方倍受學生喜愛,而他的老公正好教我們班。於是,我們都親切地稱呼其:喜之郎。(後來,每逢碰到楊喜老師便喊:老師,我們就愛喜之郞)。@嵩鼠子不愛吃松果語文老師渾身上下都散發著迷人的光芒於是我們暫且就稱他浪子燕青高二有個特別fat的英語老師每次出入教室門,我們都特擔心他會被卡那於是,
  • 學生時代的幾個老師和事情
    嚴老師,我小學五年級的班主任兼語文老師,那時候唯一能感受到的就是她除了對我們學習的嚴厲之外,還有一顆很慈愛的心。我對她的印象還停留在那時候一篇《鸕鷀》的課文中,我覺得我可能就是從那時候開始喜歡上她的,覺得她那堂課講得特別的好,留給我的印象也尤為深刻。有段時間,她有好久沒來上課,我還以為她被調走了,後來才知道是她的父親去世了,回來後,我能感受到她的心情有一段時間很不好。然後,進了六年級後,我又遇到了我生命中的第二個好老師,也是班主任兼語文老師,餘老師。
  • 語文老師:不鼓勵學生背生僻字
    語文老師:不鼓勵學生背生僻字   最近,「中國漢字聽寫大會」這檔節目很火,也引發了不少爭議。日前,採荷二小六(2)班的學生,就「該節目是否有必要舉辦」的話題,進行了一場針尖對麥芒的辯論。和一般的辯論賽不同,除了正反雙方4位辯手,全班其他成員則分別作為兩方後援團進行辯論,一時間雙方你來我往,好不熱鬧。
  • 女孩被同學取笑起外號,她直接把名字改成外號,結果成知名人物
    每個人讀書的時候估計都被起過外號,同學之間每天相處在一起,難免愛開玩笑逗樂子。有些外號是讚美的,比如很多學習好,老師的問題到他那兒就有完美解答的同學,常常被稱為「終結者」;有些長得可愛乖巧的同學,會被稱為「小可愛」之類的。
  • 小學語文課本裡「chua」有沒有錯誤?溫主編的回應「欻」一下火了
    ,肯定和我那個起外號的大學同學是老鄉。小學一年級語文課本某音現在是最火爆的短視頻,最初上面是一些膚白貌美的小哥哥小姐姐在秀,點擊量越高,說明你越受歡迎,後來一些人為了點擊量,開始製作一些搞笑視頻,甚至自導自演來博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