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更好地樹立和宣傳我校青年教職工中的先進典型,在青年教職工中營造崇尚先進、學習先進、爭當先進的良好氛圍,激勵和引導廣大青年教職工愛崗敬業、勇於創新、甘於奉獻,積極投身到學校的發展和改革事業中,為我校各項事業又好又快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經研究,決定開展我校第十屆 「十佳青年」評選活動。本次評選共有24名候選人,請您選出您心目中的「十佳青年」。(候選人按姓氏筆畫排序)
於雷,男,1984年6月出生,碩士,哲學學位,講師,現為廣西師範大學體育學院分團委書記。工作三年來,與青年為友,與學生為伴。先後獲得自治區級獎勵3項,地廳級1項,校級11項,2014年學校年度考核優秀,指導的愛心接力棒—特奧運動志願服務項目榮獲團中央、民政部、全國青年志願者服務聯合會主辦的首屆全國志願服務項目大賽銀獎,指導的武術協會榮獲全國優秀社團和廣西唯一的「全國百佳體育公益社團」,他所帶的集體和個人在各級評比中榮獲多項榮譽。三年來,參與地廳級課題5項、校級2項,主持校級課題2項,發表論文6篇。先後參與學校80周年校慶文藝演出、全國高師大學生田徑運動會和全國大學生跆拳道錦標賽志願者管理等工作。起草的材料先後榮獲教育部2013年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三等獎和入選教育部首批「大學生網絡文化工作室」培育對象等。 王麗,女,1981年生,安徽寧國人,碩士,外國語學院講師,所在綜合英語教研室為全國「巾幗文明示範崗」。 我熱愛黨的教育事業,每年擔任班主任,曾兼任外國語學院05級英語翻譯專業輔導員,曾獲得 「青年教工優秀團員」和 「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個人」等稱號。我承擔多門課程教學,工作量飽滿,學生評教連年優秀,並在全校 「青年教師說課大賽」中獲獎。科研上,我主持完成課題2項,參與國家社科等各級項目共11項,共發表論文9篇。自2007年來我擔任學校英語演講與辯論隊指導教師,指導學生參加了多項全國大學生英語演講及辯論賽事,成績斐然。 王超,男,漢族,中共黨員,研究生學歷,2010年7月參加工作,現任學工部(處)學生管理科科長。 他認為輔導員應「輔」學生成長,「導」學生成才,「員」學生夢想;他善於統籌,成功組織、實施本科生迎新、校運會、學生搬遷等大型工作。他先後獲全區第一屆輔導員職業技能競賽一等獎、全國優秀獎,校優秀輔導員、就業工作先進個人等榮譽8次。 主持學校職業教育專項研究課題、德育重點課題各1項,發表有關論文2篇,合著《大學主題班會管理略論》(約1.8萬字)收錄於《致成長——廣西高校輔導員主題班會教案精選》一書。曾受教育部輔導員培訓和研修基地、教育廳等單位邀請做工作經驗交流共計8次。 王惠,女,1982年6月出生,副教授,現為政治與行政學院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教研室主任。2010年3月獲全區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精彩一課」;2010年7月獲區教育廳自治區思想政治理論課青年教育基本功大賽一等獎;2010年10月,獲粵、桂、瓊思想政治理論青年教師基本功大賽二等獎;2013年5月獲廣西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研究性學習和實踐性教學優秀成果評選二等獎;2014年12月獲第十四屆廣西高校教育教學軟體應用大賽三等獎。在《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理論月刊》等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10餘篇,完成校級課題2項,正在結題1項,主持廳級普通項目1項,重大項目1項,獲區級教改課題推薦1項,並承擔國家社科基金及教育部等多項子課題。2008年9月獲廣西高等學校優秀共產黨員;2012年2月獲校教學新秀稱號。 盧家寬,男,1980年生,博士,副教授。現為廣西師範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教師,系主任,碩士生導師,廣西數學會理事,美國數學評論員,J. Algebra Appl.等雜誌審稿人。研究方向代數及其表示。主持國家自然基金項目2項,廣西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廣西教育廳科研項目2項,廣西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項目1項,參與國家自然基金項目2項。已發表學術論文約25篇,其中SCI收錄15篇。入選廣西師範大學第一批骨幹教師成長支持計劃,廣西高校青年教師教學業務能力提升計劃。教學認真負責,指導學生參加各類競賽。2013、2014年大學生數學競賽優秀指導教師,2014年本科生就業工作先進個人,2012-2014年度廣西師範大學優秀教師。 孫亮,女,1982年10月出生,副教授,音樂學院教師。從事舞蹈教學,講授《現代舞基本功訓練》、《舞蹈編導及分析》與《形體訓練與舞蹈編導基礎》等相關課程的教學, 2014年年底參與了廣西哲社項目《廣西瑤族民間舞蹈文化類型劃分研究》,發表論文4篇,其中《民間舞紅色抒情詩東方紅分析》發表於中文核心期刊《舞蹈》雜誌,一篇為CPCI所收錄。參與指導的作品《白白的褲子黑黑的哥》在第九屆中國舞蹈荷花獎校園舞蹈大賽中榮獲作品銀獎。另一部作品《瑤人﹒背簍》也在第四屆廣西大學生藝術展演中獲得舞蹈類一等獎。 何乃柱,男,漢族,1984年2月生,研究生學歷,博士學位,中共黨員,職稱待評定,現為廣西師範大學法學院教師、社會工作專業教研室主任。 何乃柱博士堅持公益近十年,曾參與汶川救援、助殘、關愛睏境兒童等活動。2014年入職以來為本科生研究生開設課程6門;參與組織漁人社會工作論壇、公益讀書會、困境學生輔導、金鳳計劃等;指導本科畢業論文八篇;指導廣西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3項立項(2項獲國家級立項);組織四期桂林公益人、青年社會組織沙龍等。近三年來發表論文8篇(核心3篇),主持廣西文科中心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等3項。人生格言:以愛育人,以恆求真,以謙自牧,以德立身。給理想以篤定,給篤定以努力,給努力以時間。 張興華,女,中共黨員,碩士,職業技術師範學院「雙師型」骨幹教師,兼任職師學院國培基地辦公室主任。是國家職業資格二級秘書、秘書職業師資培訓師,中職師資國家級培訓和區級培訓授課專家。入選「廣西高校青年教師教學業務能力提升計劃」第一批培養對象、廣西高校優秀青年骨幹教師國內訪問學者。被評為廣西師大第四屆「教學新秀」、2010~2012年優秀共產黨員、2012~2014年優秀教師、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先進個人」。曾獲廣西高校教育教學軟體應用大賽三等獎、廣西師大首屆微課教學比賽一等獎等多項區級、校級教學競賽獎勵。 楊穎,女,黨員,就職於廣西師範大學圖書館,從事宣傳文化工作。工作三年多來共撰寫發布各級各類新聞稿件近百篇,曾榮獲中國高校校報好新聞獎二等獎;努力推廣閱讀文化服務,策劃組織各類閱讀活動十餘種,參與讀者上萬人次,所參與組織的圖書館「書香十月」校園文化活動獲2014年廣西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評選一等獎;工作熱情,積極向上,先後獲得桂林市巾幗建功標兵、廣西師範大學「青年教師優秀共青團員」、校級優秀社團指導老師等榮譽稱號。 楊茂慶,男,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教育科學學院教師,現為廣西師範大學教科院項目辦主任,全國初等教育學學術委員會理事,廣西基礎教育名師名校長培養工程導師。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少數民族流動兒童的城市社會融入問題與對策研究」等國家級、地廳級課題7項;主編和副主編學術著作1部,參編4部;在教育權威期刊《教育研究》等發表論文近30篇;獲第十三屆廣西優秀社科獎二等獎1項;北京師範大學授予「田家炳——教師研究青年學者」稱號;首批「廣西師範大學青年骨幹教師成長支持計劃」人選,2014年被授予廣西師範大學優秀教師榮譽稱號。人生格言:把握機會,加強學習,提高認識,超越自我。 吳騫,男,研究生學歷,碩士學位,助理研究員,現為校黨辦、統戰部秘書。曾任校團委宣傳部部長,掛任團廣西區委組織部部長助理。作為行政秘書,參與布置各級各類會議130餘個,從80周年校慶500個座位牌的擺放,到每次會前一個簡訊的提醒,時刻閃光的是細心;作為文字秘書,半年來草擬修改稿件100份共40多萬字,從工作報告幾易其稿,到一則通知內容的字字推敲,時刻閃光的是思考。主持課題1項,發表論文3篇,曾獲得廣西優秀團員、廣西高校優秀團幹、廣西師範大學優秀共產黨員、先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以及廣西統戰理論研究優秀成果三等獎。 張燕,女,1981年9月生,中共黨員, 博士,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現任歷史文化與旅遊學院經濟管理教研室主任。主要承擔《旅遊經濟學》、《文化產業經濟學》、《市場營銷》等課程。2013年入選廣西師範大學第一批青年骨幹教師成長支持計劃,並獲得校級青年教師說課比賽二等獎、校級「教學新秀」。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廣西哲學社會科學規劃研究課題、廣西教育廳項目、廣西人文社會科學發展研究中心、廣西師範大學重點科學研究計劃等多項科研項目。在SSCI來源期刊《Tourism Geographies》上發表英文論文,並在國內核心期刊發表多篇學術論文。獲國家旅遊局優秀旅遊學術成果獎、第十二次廣西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第四屆廣西社會科學界學術年會優秀論文二等獎。人生格言:天道酬勤。努力了就會有希望,不努力一點希望都沒有! 吳劍珊,女,1980年12月出生,中共黨員,現為美術學院教師。2006年7月畢業於廣西師範大學美術學院,美術課程與教學論專業,獲碩士研究生學位。2006年7月開始擔任廣西師範大學美術學院專任教師,併兼職研究生教學秘書、研究生輔導員及科研秘書。現任美術學院專任教師,職稱副教授。本人堅信天道酬勤,堅持與時俱進地完善專業知識,注重個人專業能力提高,在教學中以學生為本,能夠在教學過程中根據不同專業的學生進行不同方向的備課和授課指導。在按時按質地完成授課工作的基礎上,兼顧科研項目的申報、研究和專業繪畫創作研究。曾指導學生獲得創新杯論文優秀獎及師範生技能比賽的獎勵。人生格言:Love what you do and do what you love. 陳慧華,女,中國民主同盟盟員,碩士,講師,國際文化教育學院外國語言文化系主任。 在教學方面,年均授課582學時,課堂教學評估優秀。獲第一屆中國外語微課大賽全國二等獎、第一屆中國外語微課大賽廣西特等獎、第十四屆廣西高校教育教學軟體應用大賽三等獎、廣西師範大學第四屆教學新秀榮譽稱號。 在科研方面,主持廳級項目2項、校級項目1項、院級項目1項,參與省級項目1項、廳級項目1項,在《淮北師範大學學報》等學術期刊發表論文12篇。 在外事工作方面,積極參與我校外事活動,並承擔東協國家中小學校長論壇等國際會議口筆譯工作,獲服務對象廣泛好評。 羅富元,男,中共黨員,本科學歷,助理研究員職稱,現任人事處人事科科長。在人事處工作以來,他以良好的職業道德、嫻熟的業務素質、優質熱情的服務,圍繞學校的總體部署和工作重心,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勤政廉政,紮實工作。工作中,他嚴格堅守人事管理工作的原則和法規,主動承擔工作任務,結合學校人事工作實際,為學校教育管理及教職工提供人性化的服務,協助領導全面、有效的推進了學校人事管理工作的發展,得到了學校教職工的廣泛認可,個人多次榮獲學校先進工作者、優秀共產黨員稱號,踐行了一名人事管理幹部的職責。 胡君輝,男,1980年8月生,博士,副教授,廣西師範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教師。主要從事物理學科的教學與科研工作,在光纖傳感技術,非線性光纖光學,微波光子產生等方向的研究成果顯著,近三年來相關研究成果在《Optics Express》、《IEEE/OSA Journal of Lightwave Technology》等SCI、EI收錄的權威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8篇論文,申請相關的國家發明專利5項,主持國家自然基金1項,廣西自然科學青年基金1項,廣西高校科學技術重點項目1項,參與省部級項目3項,曾主持和參與多項校級及以上教改項目。人生格言:人生重要的不是所佔的位置,而是風帆航行的方向。 徐晨帆,女,中共黨員,碩士,講師,設計學院動畫系副主任。 年平均授課626學時,教學成果顯著。獲自治區級教育教學軟體應用大賽二等獎2項、教學競賽三等獎1項;校級教學競賽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獲我校第四屆「教學新秀」。指導學生參賽共獲得:國家級一等獎1項,三等獎、優秀獎各4項;區級等級獎7項;校級20餘項。 主持區級課題3項,其中重點1項,橫向1項;公開發表專業論文5篇;作品獲國家級入圍2項、區級二等獎2項;與政府、企業、高校合作,為教師培訓4次,完成各類設計項目20餘項。 在學科建設、教學改革與管理方面勇於探索和實踐,為我校評為自治區動漫人才培養基地奠定基礎。 夏海英,女,1983年11月生,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現為廣西師範大學電子工程學院教師。自2011 年7 月進入廣西師範大學工作以來,主要承擔了《信號與系統》、《C語言程序設計》、《C語言編程實踐》和《數字圖像處理》等本科和研究生課程的教學工作。工作三年半來,教學效果獲得校級優秀1次,院級優秀1次,合格1次。指導全國軟體設計人才大賽獲得廣西區二等獎4名,三等獎1名。完成校級教改項目1項、橫向課題1項。主持了省部級項目4項,作為主要負責人參與了國家重點儀器專項基金1項,參與了區級教改項目1項。近年來,在《Signal Image and Video Processing》、《中國圖象圖形學報》、《計算機應用》等重要期刊上發表論文20餘篇,其中SCI/EI檢索9篇。 梁東,男,博士,副教授,現為化學與藥學學院教師藥學教研室主任。 2012年7月畢業於北京協和醫學院(清華大學醫學部),獲藥物化學專業博士學位,同年到廣西師範大學工作。2013年12月晉升為副教授,現任化學與藥學學院藥學教研室主任。講授《天然藥物化學》等4門本科生課程和《有機波譜學》等2門研究生課程。主要從事天然藥物化學領域的研究,包括廣西民族藥中新穎結構天然活性成分的快速發現、結構優化和構效關係研究。作為課題負責人主持科研項目共10項,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廣西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以及其它科研項目7項。研究工作成果已發表科研論文20餘篇,其中10餘篇被SCI收錄。 宿程遠,男,副教授,現為環境與資源學院教師。哈爾濱工業大學在讀博士生。工作以來,講授了《水處理工程》、《流體力學》等課程。《水處理工程》課件獲得第十屆全國多媒體課件大賽優秀獎;《流體力學》課件獲得第七屆廣西高等教育教學軟體大賽二等獎。2011年被評為桂林市優秀共青團員,2010年被評為廣西師範大學優秀教師。主持及參與科研與教改項目近20項;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Environmental Technology》、《中國環境科學》等期刊發表論文40餘篇,第一作者SCI、EI收錄9篇;申報國家發明專利7項,授權2項。指導學生獲得第四屆挑戰杯廣西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二等獎。 傅澤平,女,研究生學歷,碩士學位,講師,現為計算機科學與信息工程學院教師,校第八屆教代會代表。任教至今,所授課程的學生評教分數均在90分以上,獲得過廣西師範大學本科教學評建創優「工作突出獎」、校青年教師說課比賽二等獎、校級第六屆教學成果二等獎和第七屆教學成果一等獎、第七屆和第十二屆廣西高教軟體大賽優秀獎。近三年主持校級教改項目2項,參與國家雙語教學示範課程建設項目1項,參與校級教改項目1項;主持省級科研項目1項,參與省部級科研項目4項。近三年以獨著或第一作者身份發表科研論文4篇,其中CSSCI 收錄3篇、EI 收錄1篇。人生格言:優於別人,並不高貴,真正的高貴應該是優於過去的自己。 曾美玲,女,1983年3月出生,中國共產黨黨員,碩士研究生學歷。先後在教務處高等教育研究室、教務處辦公室從事本科教學管理工作。2013年7月至今任校評估與建設辦公室專職秘書(正科級)。 作為一名教學管理人員,本著「以師生為本,服務本科教學」的理念,從所從事崗位工作出發,強化業務知識與技能的學習,不斷提高服務能力和水平,創造性開展教學管理工作,得到了領導、同事的普遍認可,連續兩次被學校評為「青年教工優秀團員」,2013年被評為「廣西師範大學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優秀通訊員」,在2014年度單位考核中被推薦為「優秀」。她勤於思考,強化教學管理研究,主持並完成省部級課題1項,參與的2項自治區級教改項目分獲自治區級教學成果一等獎和三等獎;2014年主持申報2015年區級教改項目1項、主持校級德育科研基金重點項目1項,參與區級教師教育重點委託項目1項。 竇武,男,漢族,1980年9月生,博士,副研究員,律師,校友總會副秘書長。主要參與80周年校慶組織工作,獲得捐贈3400多萬元,統籌落實校慶4天9餐的餐飲工作,服務人次約33000人次;推動校友分會行業類別細化和校慶日紀念活動成為校友工作新常態;多崗位鍛鍊,並長期從事學生及文稿工作,主要負責學校VI、80周年校慶VI、學校章程制定、商標註冊等工作,在各類網站、雜誌發表了100多篇新聞或信息;主持或參與科研項目12項,合計發表著作10多篇(核心期刊4篇),參與編著6本。獲全區教育信息工作先進個人和全國高校校友工作先進工作者獎等。 蔡德龍,男,1981年生,安徽霍邱人,南京大學文學博士,廣西師範大學文學院副院長、副教授、碩導。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項目、全國高校古籍整理研究項目等各類項目6項;獲廣西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2次;入選首批「廣西師範大學青年骨幹教師成長支持計劃」;入選第三屆「士恆青年學者支持計劃」;論文刊於《文獻》、《國學研究》、《南大學報》等重要刊物,《中國社會科學文摘》轉載1篇。獲廣西師範大學2012年青年教師說課比賽文科組三等獎;文學院2012年青年教師說課比賽一等獎;廣西師範大學2011-2012學年「優秀社團指導老師」。投票須知 投票為多項投票,每人最多可投十項。
責任編輯:辛煜君
廣西師範大學微信團隊出品
微信號 gxsd1932 投稿 gxnuwb@sin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