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這門生意怎麼做?
我們不製造顏色,而是做人眼裡色彩的搬運工。
色彩無國界
線上QuickSprout研究提到過,顏色能影響90%的產品評價。從色彩心理學觀察,繽紛的色彩分泌多巴胺,使人心情愉悅,治癒悲傷。除了給人以豐富的情感,顏色甚至兼具記憶、辨別事物的功能。
人的肉眼可看到10萬餘種顏色,以往的色彩體系也都靠著感覺來配色,常常出現不信息對稱的情況。音樂無國界,動聽的旋律使不同民族產生共鳴。如萬千色彩也能像音符一般去標記傳遞,世界上凡是能用肉眼分辨的色彩,便都有了「姓名」。這不僅提高了供應商與設計師的工作效率,也讓顏色傳遞變得更加精準與便捷。
麥肯錫的時尚產業報告也指出,品牌和零售商關鍵是加速產品推向市場,其次是完善需求預測、提高數位化的精確表達。
邁入數字色彩時代後,海外相繼形成幾派代表性的色彩體系,較為大眾熟悉的有:元老級的奧斯瓦爾德OCS色彩體系;入門級的日本PCCS色彩體系,重視色彩調和;分級最多的瑞典NCS色彩體系,歐洲人使用較多;色差均勻性較強的孟賽爾MCS色彩體系,較多美國人使用。
與之相隨,色彩標準實物———色卡也相繼出現,有美國的PANTONE色卡、瑞典的NCS色卡、德國的RAL色卡、日本的DIC色卡等。
Coloro開啟色彩革命
中國最早建立的色彩體系是CNCS體系,由中國紡織信息中心(下稱CTIC)聯合權威色彩專家,共同研製設立。由此也出現了我國紡織服裝行業自主研發的首個標準色彩工具——CNCS色卡。
之後,CNCS升級版本——Coloro面向市場。Coloro是由CTIC與全球頂級趨勢預測機構WGSN共同攜手推出的一套國際通用的色彩體系和顏色標準,涵蓋了色彩的趨勢、設計、供應鏈管理,聚焦設計師和服裝供應鏈的細分市場。
整套體系由3500色滌綸色卡構成,這些顏色均從160百萬個潛在色彩中挑選而出。目前產品系列包括Codebook體系版、Toolbox顏色工具箱、Polyswatch色片、Lookbook手冊版以及在線色彩設計軟體Coloro workspace。
「2008年,第一次參觀CTIC,深入接觸到 CNCS體系,我認為它將創造一個新的世界標準。」中國紡織信息中心Coloro色彩解決方案負責人DetlevPross與國際金融報記者進一步解釋到,「Coloro的最具顛覆性的是立足人類視覺系統,區分顏色帶來的視覺與心理因素,使之成為通用編碼系統。」
據了解,Coloro賦予每個顏色唯一的ID,並將顏色與材料分開,可跨行業使用。今年4月,第12屆上海國際奢侈品包裝展上,Coloro與國際化妝品品牌絲芙蘭以及創意設計公司centdegres合作,以傳統色中國紅為主題,演繹其最新彩妝系列。Coloro嘗試著滿足不同行業和應用程式的需求,給消費者送去驚喜。
做色彩界的Google
過去幾十年,國際時尚品牌的經典用色一直是中國時尚品牌的學習榜樣。九十年代初,在日本與西方的一些發達國家,色彩設計師甚至是一個非常活躍的職業。業內人士就曾預判,中國個人色彩諮詢市場的需求體量高達200億人民幣,國內色彩行業存在諸多機會。
如今,隨著中國對自身歷史與傳統文化的意識崛起,更多飽含中國特色和體系化的色彩逐漸湧現。全球市場都關注著中國的色彩動向,從中尋找新鮮的靈感。
擁有30年行業經驗的DetlevPross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任何全球性的產業及其供應鏈都得配備一套全球性通用的標準,最大限度減少錯誤和浪費,提高工作效率。」
市場變幻不息,Coloro每年深度拜訪上百家企業,從行業角度探尋色彩的普遍問題,形成實戰型課程框架。確保戰略高效落地,數字解決方案、大數據、人工智慧則一直擔任著Coloro的幕後戰鬥軍角色。
Coloro願景是當「色彩界的谷歌」,其將致力為全球數十億人打造通用的色彩語言和辭典。鑑於時尚行業牢牢把握著最新的色彩趨勢,Coloro的第一步將是成為全球時尚行業的色彩標準,進而逐步滲透到其他行業。
(文章來源:國際金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