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是我國第36個教師節,教育部印發了相關通知,大力營造尊師重教的氛圍;加上今年全國兩會期間,代表委員對教育問題的討論頻頻登上熱搜;可見,教育是永遠的熱門話題,尊師重教是全社會的共識;特別是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各地各校湧現出了許多優秀教師典型和感人事跡。
武漢市六中上智中學初一年級數學老師肖珊在湖南老家辦出閣宴時,為了不影響學生們的學習進度,特意在&34;當天選擇了一個安靜的房間,邊上網課邊進行婚宴。出閣宴上,肖老師僅在吃飯的時候出席了一下,直到在網課的結尾,學生們聽到鞭炮聲,才知曉肖老師原來正在結婚。當學生們紛紛留言祝福肖老師時,有調皮的學生應景地問是否可以免掉當天的作業,肖老師回覆:&34;
王老師的玫紅色雙肩包
衢州常山縣偏遠農村的網上教學要比城市更加困難些,因為當地很多留守兒童的監管人是爺爺奶奶輩,他們大都不懂電腦,因此無法督促孩子們及時交網課作業。58歲的王金良老師擔心孩子們功課跟不上,於是採用了最古老最麻煩的方法,背著約10斤重的玫紅色雙肩包,在15公裡長的鄉村小路上,步行去35名學生家中收發、輔導作業:一天兩趟,每趟2小時,途徑4個行政村、8個自然村,風雨無阻!這位紮根鄉村教學38年的教師,還有兩年就要面臨退休,為不辜負孩子們的成長,努力站好最後一班崗。
老師去學生家送教材
位於湘鄂兩省接壤地帶的壺瓶山鎮,最高海拔超過2000米,地廣人稀,號稱&34;。疫情期間,壺瓶山鎮中心學校開始線上教學,然而,並不是所有學生都有條件上網;為了不耽誤學生們的學習,石門縣教育局和壺瓶山鎮中心學校的7名管理人員和教師,分成3個小組,穿梭於大山深處給學生們派送新教材。許多學生家的位置&34;,他們一度用上了最原始的方法——將書本裝進背簍,徒步跋涉,途中他們曾遇到過山體滑坡,曾攀爬過將近&34;的陡坡到達半山腰學生的家中。這次&34;7人累計行程1000多公裡,歷時一周.......
孩子跑著迎接送書的老師
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在老師的關愛下茁壯成長,奔赴遠大前程!&34;飽含了老師多少的心血和汗水,也許老師們斑白的兩鬢、如壑的皺紋、沙啞的嗓子、佝僂的背脊就是最好的見證。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肩負著民族的希望,國家的未來,值此教師節之際,我們致敬每一位辛勤的園丁:老師,您辛苦了!讓我們共同守護教育工作者的健康、信仰和從教情懷,讓全社會的&34;氛圍成為常態,讓&34;惠及每一位教師!
(免責聲明:本文圖片摘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給您造成不便,敬請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