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式設計師蘇享茂被前妻「威脅自殺」一事持續發酵,引發人們對於婚姻中介的集體關注。9月18日,民政部等三部門專門發文要求規範婚戀交友市場。而在婚戀交友網站、傳統婚介所之外,還有一種專門辦理假結婚的中介長期存在,並已形成完整的產業鏈。
據了解,假結婚主要圍繞著準生證、落戶、買房、移民等問題進行,客戶覆蓋單親媽媽、購房者、購車者等形形色色的人。中介在假結婚中扮演了重要角色,QQ群、貼吧等是他們活躍的主陣地,幾乎涵蓋了所有省份。
花5萬元可假結婚買房 領證到離婚2個月
隨著北上廣等一線城市的房價一再高起,各地相繼出臺限購政策,一些人為了購房通過假結婚鑽政策空子。小編在一個假結婚QQ群中,通過一位名叫「單身貴族」的中介了解到,花5萬元就可假結婚買房。
具體的流程是,用戶先跟中介介紹的人到民政局登記領證,從而具備購房資格,房屋交易流程結束後,雙方再離婚。以上海假結婚購房為例,領證到離婚大概兩三個月時間,費用5萬元。
在領證之前,會先籤署婚前財產協議和離婚協議,規定離婚後房產歸用戶所有。如果只是買房,費用5萬就可以搞定,其中包括了中介費用。如果要通過買房落戶,費用就昂貴許多。
據一位名叫「用心去體驗」的中介介紹,一個上海戶口跟別人假結婚,包括落戶,費用最低20萬元。
從物色對象到提供服務,假結婚市場已經形成了標準的流水化作業。以「假結婚」為關鍵詞,可以搜到上百個相關QQ群,甚至還有專門的北京、上海假結婚貼吧。瀏覽發布的帖子不難發現,除了買房,準生證、戶口、籤證移民、拆遷補償、購車等都是常見的假結婚內容。
那麼假結婚的對象都是些什麼人呢?根據貼吧內容,這些人通常是有北京、上海等所在地戶口,個人工作收入不高,或急需用錢的人。做假結婚的有團隊有個人,中介居多,正如「用心去體驗」說的,「需要的人多了自然是跟團隊合作」。
假結婚衍生服務:租友、假辦婚禮
圍繞著假結婚產業鏈,還衍生了假辦婚禮、租友等服務。其實,假辦婚禮就是假結婚,只是不領證,直走過場。而租男友、租女友的生意相對火爆很多,在假結婚的QQ群裡,每天都有人發布租友信息,尤其是在七夕、春節、情人節等節假日,異常活躍。
TechWeb曾在《春節租友市場走俏:一天費用超千元 漸成系統職業》一文中介紹過租友市場的火爆,租友內容通常是「應付父母、參加聚會、陪見朋友、旅行伴遊、逛街、看電影」等吃喝玩樂的事情,各項服務也是明碼標價,以即將到來的國慶節為例,有出租者列出了每天500元的價格,而在春節租友小高峰,這一價格還會翻倍。
在假結婚的QQ群裡,一位名叫「妞妞」的用戶曾多次掛出同一條廣告貼:本人重慶,誠信綠色出租,年齡24歲,外表小巧要租女友的可以聯繫我,見父母,臨時女友,現女友,假結婚儀式,拍婚紗照,陪玩陪聊爬山看電影都可以,出租期間為純綠色,想非綠的不要找我,誠意租需付定金,主城可以見面談,放鴿子,閒聊,色情請繞道!有意請私QQ。
「綠色出租」是租友行業的「行話」,就是指提供租友服務的人全程不陪睡不接吻、不提供特殊服務的意思。
和假結婚市場一樣,租友行業有個人出租的,也有組織進行的。有知乎網友爆料,團隊作業會有一個或幾個牽頭人,建立起QQ群、貼吧群等交流業務和心得。牽頭者一般是自己單打獨鬥過,有豐富經驗,剩下的就是組織中接單的姑娘。
這些姑娘大多是未婚,年齡集中在10幾歲到30歲,有學生、有白領,也有個別是已婚的。她們的目的除了掙錢之外,有的人是覺得好玩,有的人是排遣寂寞。她們的業務範圍就是「出租」,原則是「不提供特殊服務」。有的還會在出租自己之前,與客戶籤訂租友協議書。
「假結婚」潛在風險大 但在法律層面合法有效
9月18日,民政部等三部門發文,對婚戀交友平臺的實名認證作出規定,並嚴打婚託婚騙。但在現實中,無論租友網、婚戀網站,還是假結婚中介,都很難保證介紹的人真實靠譜。而諸如「男子為在上海買房假結婚 婚後女方拒離婚還要分財產」、「男子為二胎讓老婆與同事假結婚 結果老婆不回來了」、「夫妻假離婚後分別與村民假結婚騙取拆遷款48萬被公訴」等新聞比比皆是。
知名網際網路律師趙佔領告訴TechWeb,「這種形式上的結婚,在法律上不存在假的一說,法律保護的是結婚/離婚本身,因為買房而進行的結婚,房子就是夫妻共同財產,任何一方都要經受這個風險。」
根據我國婚姻法規定,無效的婚姻包括以下四種情況:(一)重婚的;(二)有禁止結婚的親屬關係的;(三)婚前患有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婚後尚未治癒的;(四)未到法定婚齡的。假結婚不屬於以上所述情況。
同時,趙佔領還提到,如果假結婚是以詐騙等為目的,則是違法的,但也必須要有確鑿的證據。
根據網上網友們的評論來看,真正願意拿婚姻進行交易的人並不多,最主要的還是因為這種行為面臨著巨大的經濟風險和潛在糾紛。它或許不違法,但破壞了公序良俗。(文/糰子)
責任編輯:朱惠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