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米八的高個子,臉上總是洋溢著自信笑容的他,曾是湖北襄陽五中眾多學子裡的一員。
此人名叫賀維藝。
2013年,他以語文129分、數學142分、外語144分、理綜274分、總分689分的總成績,成為湖北省理科狀元。
同年9月份,他被清華大學錄取,成為清華經管學院經濟與金融專業學子之一。
2014年與其他優秀學子在清華招生欄上代言,主題是「審視大學,與時間為友」。
2014年清華大學官網招生欄上的賀維藝
大學期間他保持優秀、積極的生活態度,多次獲得學業獎學金,畢業後去香港某大型基金從事股權投資研究工作。
不要叫我「賀半仙」,我不想被捧殺
2010年9月,賀維藝以A級的優異成績考進襄陽五中,高中三年一直是班級裡的佼佼者,成績幾乎都是第一,最差的時候也是全年級第四。
然而,當我們慣性思維地認為他一定接受了很好的教育的時候,他告訴我們,他從不上培優班,不喜歡熬夜,更不會沒日沒夜地搞題海戰術。
於是身邊的人便送他一個綽號,「賀半仙」,他卻不太接受。他說魯迅有篇文章《罵殺與捧殺》,他不希望被捧殺。
他拒絕成為一個只會「死讀書的人」,雖然學習很緊張,賀維藝卻過得很精彩。每天早起跑步,偶爾吹幾曲長笛,讀一讀報紙,飆一飆英語,小夥子樂在其中。
「我認為學習要保持激情,學習本來就是一件枯燥的事情。」賀維藝在採訪中說道。
狀元橋邊展露笑容的賀維藝
除了喜歡和同學、老師交流,喜歡聊人生哲學,談古建築與人文的發展,賀維藝還喜歡根據房子外形變化談中西差別,又或者在網上看哈佛商學院課程。
同學們都笑他是理科班裡的文科生,文科班裡的理科生。
既然不能上清華金融系,我就放棄被保送
其實,早在高考前,賀維藝便獲得了物理奧賽全國一等獎。優異的成績讓他獲得了清華大學保送生考試資格。
但因為競賽,他高考備戰成績明顯下滑,保送仿佛是最佳的選擇,夢想近在咫尺,而他卻猶豫了一個星期。
「我若保送清華大學的話,只能選擇物理專業。」賀維藝說。
他夢想成為世界銀行副行長的經濟學家林毅夫,在他看來,中國經濟處於一個轉型升級的階段,需要更多的經濟管理人才。
「希望將來可以為中國經濟的發展做一點貢獻,希望能成為一名國民經濟財富的指導者。」
思索再三,他毅然地放棄了保送,嚴格要求自己全力以赴高考這場戰役。
高考成績出來前夕,他查成績到12點,依舊沒有結果,於是沉沉地睡去。
6月23日,還在睡夢中的他被父親叫醒,父親說,「你是省高考狀元」。這個男孩以為父親在逗他,所以他只是很佛系地說了一句「我再睡會兒」。
直到真正站在狀元橋上,手捧鮮花與家長老師一一合照,橋下鞭炮聲此起彼伏,昔日熟悉的同窗的歡呼聲環繞在耳邊,他才真正明白三年前他要的結果來了。
狀元橋上的文理科狀元
此刻的他,用一個完美的成績為高中三年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如何讓自己變得優秀?賀維藝這樣說
1、與優秀的人同行
賀維藝說:「一天之中最愜意的就是下晚自習後,大家回到寢室,把自己看過的尖板眼題拿出來互相考,今天你出物理題,明天我出數學題。越是刁鑽的題目,越能激發我的興趣。」
他在高中住校,寢室有4人,他睡三號鋪,1號鋪同學李沛澤是高考全省第二名,二號鋪同學被保送清華大學,四號鋪同學花落香港大學。
賀維藝與班主任馮長春合照
與優秀的人同行,我們可以走得更遠。一個人的朋友圈很大程度上會影響一個人的生活質量,甚至影響自我的人生格局。
對於狀元這個結果,賀維藝坦言,「我沒想過這個人是我」。
他說與寢室裡的人存在競爭關係,但是這是良性的競爭,目標是互相激勵、共同進步。
堅持思考,不懂就問
2、在談到學習方法時,他強調堅決跟老師走,要吃透每節課,不懂就問。
班主任馮長春老師說,只要賀維藝有知識點搞不懂,必定會打破沙鍋問到底,攆著老師不放。
有一次小考,一道數學選擇題的答案有爭議。為了證明自己的答案正確,他利用電腦軟體將這道題完整演示出來,最終說服了老師。
賀維藝說,「我失去了5分,但贏得了真理。」
古人云:「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師之所以為師,必然有其獨到之處,堅決跟著老師的步伐,一步步把每節課吃透,堅持思考,不懂就問,這樣才能更好地為學習保駕護航。
3、對學習保持激情
長路無坦途,一個良好的學習狀態才是成功的關鍵。
賀維藝在分享學習心得
高考壓力下,高中生更應該保持蓬勃的朝氣,對生活充滿信心,對學習充滿熱愛,對所遇充滿激情,不懶惰不懈怠,保持鬥志,不斷進取。
每天早上起床後,賀維藝都會從宿舍跑步到教室,他說:「除了鍛鍊身體,我想給每天一個激情的開始」。
每天學習之餘,他還會留些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例如打籃球、看書、參加各種各樣的比賽,學車、學習做飯等。
學習中遇到瓶頸無可避免,遇到瓶頸的時候轉移一下注意力,保持對學習的激情,繼而思考攻克之法。
2014年賀維藝在清華招生欄上寫下:「隨著時間的推移,你今天的選擇是更有價值還是更後悔?」
那麼,反思自我,今天我們所作的選擇,究竟是更有價值還是更後悔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