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博物館
首都博物館,位於北京市西城區復興門外大街16號,是北京市大型綜合性博物館,為北京市文物局直屬單位。首都博物館新館由崔愷設計,融合了古典美與現代美。大屋蓋受到中國傳統建築中的挑簷的影響。石質幕牆象徵城牆。北廣場起坡,類似中國傳統建築中的高臺。其中禮儀大廳北門外的坡地上鑲嵌有一塊清代丹陛。新館大量運用青銅、木材、磚石。北廣場和禮儀大廳地面鋪裝的石材,產自北京市房山區;方形展館的外裝飾使用北京常見的榆木;圓形展館的外裝飾使用青銅,飾以北京出土的西周青銅器紋樣。鋼結構棚頂、玻璃幕牆均為現代建築元素。
北京海洋館
北京海洋館,位於北京市海澱區的北京動物園內,其南面是長河、毗鄰北京展覽館、天文館和首都體育館。其佔地面積為1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為4.2萬平方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內陸水族館。該館於1999年建成開放。目前包括「雨林奇觀、鯊魚小鎮、白令海峽、國寶中華鱘館、海底環遊、鯨豚灣、海洋劇院」等七個展示及表演館區。
北京北海公園
北海公園位於北京市城區的中偏北部,故宮和景山的西北側,始建於宋遼金時代,是世界上現存建園時間最早的皇家宮苑。北海的布局以瓊華島為主體,在島的頂端建有標誌性建築永安寺白塔,與南岸的團城、北岸的宮苑群遙相呼應,相互借景,構成園林的南北中軸線。
中山公園
中山公園是為了紀念近代中國革命先行者、國父、中華民國建國者孫中山而以其為名的公園,主要分布在臺灣、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及其他華人聚居地,而分布於中國移民聚居地的中山公園通常由華僑捐建,亦有於當地政府與中國之政府機構締結雙方之友誼時設置,此二者通常具有強烈的中國建築特色。北京中山公園位於北京市中心紫禁城南面,天安門西側,於故宮一牆之隔。它原是明清兩代的社稷壇,與太廟(今勞動人民文化宮)一起沿襲周代以來「左祖右社」的禮制建造。中山公園現佔地23萬平方米,是一座紀念性的古典壇廟園林。
北京市植物園
北京植物園位於中國北京的西北郊香山公園和玉泉山之間,坐落在壽安山南麓,佔地400公頃。北京植物園建於1955年,栽培了萬餘種(含品種)150餘萬株各類植物。植物展覽區分為觀賞植物區、樹木園和溫室區三部分。觀賞植物區由專類園組成,主要有月季園、桃花園、牡丹園、芍藥園、丁香園、海棠栒子園、木蘭園、集秀園(竹園)、宿根花卉園和梅園。月季園是我國目前規模最大的月季專類園,栽培了近1000個月季品種。桃花園是世界上收集桃花品種最多的專類園。樹木園由銀杏松柏區、槭樹薔薇區、椴樹楊柳區、木蘭小檗區、懸鈴木麻櫟區和泡桐白蠟區組成。熱帶植物展覽溫室是植物園的亮點,有四個展區,熱帶雨林展區,四季花園展區,沙漠植物展區,專類植物展區,分別展示了不同氣候條件下典型的植物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