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全國均溫創2013年來最低,為何全年氣溫仍偏高?國家氣候中心答...

2021-01-15 每日經濟新聞

12月份以來,我國連續遭遇大範圍降溫天氣,部分地區降溫超過10多度。很多人近來的感受都認為,今年可能是歷史上較冷的一年,真實情況到底是不是這樣呢?

12月31日,在中國氣象局舉行的2021年1月新聞發布會上,《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提問:2020年是拉尼娜年,可全球氣溫包括中國氣溫依然處於歷史高位,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發布會上提問 圖片來源:中國氣象局官網 李響攝

對此,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巢清塵回應稱,今年下半年特別是自12月以來,受拉尼娜狀態影響,全國大部分地區氣溫偏低,但整體來看,全球平均氣溫及中國平均氣溫依然處於歷史高位,體現出對全球變暖的響應。

發布會現場 每經記者 李彪 攝

1月大部地區氣溫將較常年同期偏低

中國氣象局新聞發言人王志華介紹,12月28日以來,我國中東部地區遭受大範圍寒潮天氣,影響範圍廣、降溫劇烈、氣溫低、大風持續時間長,中東部大部地區出現入冬以來最寒冷天氣。

中央氣象臺12月28日發布今年首個寒潮橙色預警。31日早晨,氣溫0℃線南壓至南嶺一帶。

寒潮期間,北京最低氣溫-12.7℃,上海-5.9℃,武漢-7.6℃,長沙-3.5℃,廣州1.8℃;北京佛爺頂(-26.4℃)、山西太原(-20.6℃)、湖南衡山(-15.9℃)、江蘇淮安(-11℃)、上海浦東(-6.2℃)等20個國家氣象觀測站達到或跌破當地12月歷史氣溫極低值。

同時,受拉尼娜影響,2021年1月全國氣溫仍將持續偏低。

巢清塵介紹,綜合近期赤道太平洋海洋大氣環流實況、國內外氣候動力模式及統計方法預測結果,預計赤道中東太平洋冷水狀態將繼續維持,並將在2020年12月形成一次中等強度的拉尼娜事件,且將持續整個冬季。

受此次拉尼娜事件影響,南海到熱帶西太平洋地區1月仍將維持異常氣旋性環流,不利於熱帶暖溼氣流北上。

巢清塵認為,在多數拉尼娜年盛期的1月,歐亞中高緯以經向環流為主,東亞冬季風偏強,我國中東部大部氣溫易較常年同期偏低,且南方地區容易發生低溫雨雪冰凍天氣過程。

氣象部門預計,2021年1月我國大部地區氣溫較常年同期偏低,主要原因是冷空氣活動仍較頻繁且強度偏強。

圖片來源:新華社

拉尼娜不會改變氣候變化趨勢

2020年12月,我國遭遇兩次大範圍寒潮天氣,大部分地區較常年同期偏低。

中國氣象局信息顯示,2020年12月(1日至29日),影響我國的冷空氣偏強,全國平均氣溫-3.6℃,較常年同期偏低0.5℃,為2013年以來同期最低。

中央氣象臺副臺長魏麗介紹,元旦後冷空氣還會再度活躍起來。2021年1月4日至7日,還將有冷空氣影響我國,但強度上達不到寒潮標準,長江中下遊以北地區的氣溫下降4~6℃,局地降溫幅度8℃以上。

另外,1月上旬末至中旬前期,還會有冷空氣補充影響我國。因此,氣溫偏低局面還將持續到2021年1月中旬前期,但出現大範圍極端天氣的可能性比較小,華北和東北低溫持續時間會比較長,有一定的極端性,但不會出現大範圍極端偏冷的狀況。

雖然2020年是拉尼娜年,但全年的氣溫卻依舊偏高。

巢清塵在回答《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提問時表示,可以打一個比喻:就像好學校裡優秀的學生,他的成績一直處於比較高的位置,但由於一些原因,可能今年這學期成績有一定下滑。「我用這個比喻想說,受到全球氣候系統變化影響,全球平均氣溫,包括中國的平均氣溫近年來表現出持續偏高的趨勢。」

巢清塵進一步解釋說,今年是厄爾尼諾次年,也是拉尼娜發展年,上半年主要受到厄爾尼諾事件影響,下半年特別是自12月以來,受拉尼娜狀態影響全國大部分地區氣溫偏低,但整體來看,全球平均氣溫及中國平均氣溫依然處於歷史高位,體現出對全球變暖的響應。

「在氣候變暖趨勢下,我們剛才說的拉尼娜現象,相當於是一個海氣相互作用的波動,它是在大的、偏強、偏高狀態下的小擾動,所以它不會從根本上改變整個氣候變化及變暖的趨勢。」

每日經濟新聞

相關焦點

  • 氣象局:12月全國平均氣溫-3.6℃ 為2013年以來同期最低
    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司長、新聞發言人王志華31日表示,12月(1日至29日),影響我國的冷空氣偏強,全國平均氣溫-3.6℃,較常年同期偏低0.5℃,為2013年以來同期最低。中國氣象局31日召開新聞發布會。會上,王志華通報了12月份全國天氣氣候特徵。
  • 這個6月真是太熱了!國家氣候中心權威公布:全國大部氣溫偏高
    從今天開始,我們正式開始步入7月,在過去的的6月中,我國多地的天氣可以說是風雲變幻,有許多突出的天氣事件發生,比如青島雷雨大風、颱風艾雲尼等等,不過,另一種天氣也讓人印象深刻,那就是高溫。據我國國家氣候中心公布的全國平均氣溫距平分布圖,在過去的6月中,從6月1日至6月30日,我國大部分地區的氣溫顯著偏高。平均氣溫距平表示的是氣溫與往年平均值的偏離情況,偏離程度越多,就代表與往年相比越熱或越冷。
  • 我市12月氣候預測來了!12月我市最低氣溫可能達零下25℃!
    我市12月氣候預測來了!12月我市最低氣溫可能達零下25℃! 剛剛記者從市氣象局了解到我市12月氣候預測已經「出爐」本月平均氣溫相比往年偏高降水比去年略少但月極端最低氣溫
  • 2020年金華八大氣候事件公布:年平均氣溫連續24年偏高,入冬即迎初雪
    今天(1月14日),金華市氣象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了2020年八大氣候事件,關於天氣的這些瞬間,你還記得嗎?(視頻來源:金華市氣象服務中心)1.年平均氣溫高,刷新歷史記錄2020年金華國家站年平均氣溫19.4℃,比常年偏高1.6℃,連續24年偏高,刷新歷史記錄。
  • 中國氣象局:去年31省份平均氣溫均較常年偏高
    中新網北京1月15日電(冷昊陽)今日,中國氣象局在北京發布2017年《中國氣候公報》,公報指出,2017年全國平均氣為1951年以來第三高,全國平均高溫日數12.1天,為1961年以來最多,31個省份的氣溫均較常年偏高,其中河南、山西平均氣溫為歷史最高。
  • 2015全國氣溫創新高 12省市均溫達歷史最高
    2015年,全國平均氣溫較常年偏高1.0℃,創歷史新高。資料圖  中國青年網北京11月26日(記者 盧冠瓊)11月25日,記者從國家氣候中心獲悉,截至今年11月,與往年同期相比,我國全國氣候屬中等略偏好年景。
  • 中國氣象局公布2012/2013年冬季全國天氣氣候特徵
    中國氣象網訊 2月28日,中國氣象局在新聞發布會上公布了2012/2013年冬季全國天氣氣候特徵,主要表現為:  (一)我國氣溫呈現前冬冷、後冬暖的階段性變化。
  • 12省份經歷最暖12月 全國平均氣溫系歷史同期最高
    月29日電 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副司長李明媚今日介紹2016年12月全國天氣氣候特徵時表示,12月全國平均氣溫為歷史同期最高。12月1日—28日,全國平均氣溫為-0.3℃,比常年同期(-2.9℃)偏高2.6℃,為歷史同期最高。  中國氣象局今日舉辦2017年1月新聞發布會,發布2017年元旦假期天氣、2016全年天氣氣候盤點等內容。  就2016年12月全國天氣氣候特徵,李明媚介紹,12月全國平均氣溫為歷史同期最高。
  • 中國氣象局2013年12月新聞發布會
    首先介紹一下參加今天發布會的領導和專家,他們是: 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司長陳振林; 國家氣候中心天氣預報室正研級高工王秀文; 國家氣候中心氣候與氣候變化服務室正研級高工艾婉秀。 今天發布會的內容主要有兩項: 第一項,11月份全國天氣氣候的特徵、國內外主要天氣氣候事件的回顧以及未來10天天氣展望。
  • 深圳市氣候公報(2019年)
    四、基本氣候概況 (一)氣溫顯著偏高 2019年深圳國家基本氣象站年平均氣溫24℃,與2015年並列為1953年以來最高,較常年(23℃)顯著偏高1℃,較2018年(23.4℃)偏高0.6℃;最低氣溫8.4℃(出現在1月1日),為近10年第2高,1953年以來第3高;最高氣溫36.1℃,出現在8月9日。
  • 鞍山發布2019年度氣候公報:氣溫偏高降水略少
    3月23日是世界氣象日,市氣象局發布了《2019年度氣候公報》,2019年鞍山氣候特點總體呈現為:平均氣溫較歷年偏高1℃,降水較歷年略偏少,全市年累計平均日照時數較歷年減少,
  • 2013年我國天氣氣候特徵及主要氣象災害
    中國氣象報記者葉海英報導 記者從中國氣象局2013年12月31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獲悉,2013年,我國天氣氣候特徵是:全國平均降水量較常年同期略偏多,時空分布不均;全國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
  • 全國冬季氣溫歷史同期第五高 江浙滬等6省市史上最暖
    中國天氣網訊 剛剛過去的這個冬季(2019年12月-2020年2月)顯得格外暖,國家氣候中心統計數據顯示,這個冬季,全國平均氣溫為歷史同期第五高,山東、江蘇、安徽、浙江、廣東、上海還經歷了史上最暖冬季。預計今年春季全國大部還會繼續偏暖。
  • 河南十大氣候事件 全省氣溫明顯偏高,這兩項數據正常
    2018接近尾聲,12月28日下午,河南省氣象局發布2018年河南十大天氣氣候事件。據介紹,截至12月27日,全省氣溫明顯偏高,降水、日照正常。全省年平均氣溫為15.8℃,較常年偏高1.0℃;平均降水量為737.4毫米,接近常年同期;平均日照時數為1990.9小時,較常年偏多10.3小時資料圖 鄭州高溫 新華社記者李安攝1。
  • 一年中最冷的月份的來了 1月氣溫變化應該注意些什麼?
    ——2016國內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  每逢跨年,各種盤點紛至沓來,我們先回顧一下去年一年的天氣情況。2016年作為超強厄爾尼諾次年,全球天氣氣候覆雜,災害性天氣多發頻發。國內吃瓜群眾最關注超強厄爾尼諾背景下降水偏多、颱風強度強、暴雨高溫肆虐等天氣;而在國外,莫斯科大雪、非洲高溫乾旱、美國百年不遇的熱浪等極端天氣最受關注。
  • 讀我國一月平均氣溫分布圖,尋找我國冬季氣溫最高和最低的地方
    之前我們已經通過讀中國年平均氣溫分布圖、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圖、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圖、中國年太陽輻射總量分布圖、中國年降水量分布圖等地圖,分析了相關的地理信息,今天我們就來讀我國一月平均氣溫分布圖,尋找我國冬季氣溫最高和最低的地方。
  • 盤錦:2019年重大天氣氣候事件發布 年平均氣溫平歷史極值
    2019年度盤錦地區主要氣候特點為平均氣溫偏高,降水量偏少,日照時數接近常年。年內主要天氣、氣候事件有暴雨、高溫、寒潮、大風、大霧、冰雹等。年內共出現4次局地暴雨和4次區域性暴雨,暴雨次數較常年同期偏多。
  • 「天氣」平均氣溫8.9度!上海這個冬季60年來最暖
    國家氣候中心統計數據顯示,剛剛過去的這個冬季(2019年12月-2020年2月),全國平均氣溫為歷史同期第五高。上海冬季平均氣溫8.9度,偏高2.8度,突破歷史同期極值,為60年來冬季最暖紀錄,而且是1961年至今唯一一次最低氣溫均高於0度的冬季。
  • 讀中國年平均氣溫分布圖,尋找中國全年平均氣溫最高和最低的地方
    自然地理環境包括地形、氣候、土壤、植被和水文等要素,一個地區的氣候又是由氣溫、降水、光照等要素來組成的。在分析一個地區的氣溫特徵時,我們主要從年均溫和氣溫年較差兩個角度來入手,影響氣溫高低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緯度、地形(海拔)、海陸位置、洋流、天氣狀況以及人類活動的影響。
  • 重慶20年來最冷12月:平均氣溫較常年偏低1.5℃
    12月21日,重慶市2020年12月氣象新聞發布會舉行,發布會上,重慶市氣象局副局長譚暢通報了2020年全年的氣候情況。譚暢介紹,今年12月以來,重慶各地氣溫顯著偏低、持續連陰寡照、高海拔山區出現降雪天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