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高雄市長韓國瑜(右二)參觀港珠澳大橋的東人工島。
●本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蕭師言 ●李俊峰
===
高雄市長韓國瑜訪大陸,5天已籤下50億元(新臺幣,下同)大單,並與多名大陸官員見面,受到臺灣媒體一路熱捧,風頭明顯超過剛剛訪美歸來的柯文哲,也把正在南太平洋訪問、除了撒錢毫無建樹的蔡英文甩在身後,更力壓目前已經領表參加民進黨「總統」初選的賴清德。也許正因為如此,這些天在綠營政治人物中掀起了「隔海追殺」韓國瑜的熱潮,除了輪番上陣斥責韓國瑜「賣臺」之外,臺灣主管兩岸事務的陸委會更是宣稱韓國瑜此行「涉及極其敏感的政治行為」,可能對韓國瑜「處以50萬元罰款」。「出去賺錢的要罰50萬,出去當『凱子』撒人民血汗錢的要罰多少!」島內網友這樣嘲笑。臺灣《中國時報》26日發表社論說,韓國瑜在前線拼經濟,民進黨政府執政無能,只好想方設法給韓穿小鞋,企圖用「政治牌」壓過「經濟牌」,「但壓得過嗎?」
韓國瑜5天拼下50億訂單
26日是韓國瑜訪大陸第5天行程。當天上午他從深圳搭高鐵前往廈門,下午在廈門會議中心見證廈門與高雄企業合作籤約儀式。兩地共有5組企業籤署採購協議,籤下的訂單總價值約9億元新臺幣。籤約銷往大陸的農漁產品,包括火龍果、蓮霧、菠蘿、秋刀魚、魷魚等,總量達1.5萬噸。臺灣聯合新聞網26日晚稱,加上之前在港澳和深圳籤下的44億元訂單,韓國瑜此訪目前已累積突破50億元訂單。中時電子報評論說,韓國瑜訪陸拼到大單,接待規格更是大突破,這證明「九二共識」在兩岸互動中確實有如「定海神針」。
然而,綠營人士質疑韓國瑜此訪與港澳中聯辦主任會面、25日又與國臺辦主任劉結一會面,稱其是「賣臺」行為,違反蔡英文提出的「反一中7綱領」,要求陸委會認定開罰。陸委會港澳處處長杜嘉芬說,根據「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若有違背,可處10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罰款。不過她補充說,韓國瑜此訪是否涉及具體的合作行為,將待他回來後向陸委會提交報告,視其陳述狀況才能做出判定。
與此同時,綠營人士風言冷語不斷,繼賴清德喊話韓國瑜「賣菜不要賣身」之後,民進黨發言人李晏榕稱韓國瑜拜會中聯辦,是「對『一國兩制』的背書」,「綠委」劉世芳則說韓國瑜此行是「以經濟為名拼政治」。
26日晚,韓國瑜在廈門被媒體追問50萬元罰單的事時,回應稱:「你看我和高雄的團隊,像害怕壓力的樣子嗎?」「我拿了52億的訂單,臺北要罰50萬,是不是腦袋壞掉?」據臺灣《聯合報》26日報導,韓國瑜稱有人說他「犧牲主權換訂單」,這種言論非常可悲,民進黨不希望他成功,也不希望高雄好,他反問:「以前陳菊、賴清德在大陸講什麼?做了些什麼?不要用兩套標準。」
「小英窮到只能消費韓國瑜」
蔡英文26日在海外與媒體茶敘時,花了極多篇幅談韓國瑜,稱政治人物要有政治人物的責任,「我們必須有責任保護國家尊嚴與主權,該講話就應該要講話!」還說賣農特產品不該「傷害到人民對主權與尊嚴的期待」,等等。
此前一天,蔡英文在接受廣播節目《臺灣人俱樂部》的越洋採訪時,被問到韓國瑜與中聯辦主任會晤是否「有法可管」時?她表示這需要「嚴肅思考」,請陸委會研究有沒有法可以管,若沒有,「就要想辦法或是修法」。她也特別向韓國瑜喊話:「我記得你選舉的時候很在意中華民國,現在就是一個機會,請告訴對方中華民國臺灣是一個主權獨立國家,請中國停止打壓臺灣的國際參與空間。」
對此,韓國瑜25日晚在記者會上響應說,謝謝蔡英文在國外訪問,「還是思思念念在他身上」,從來沒有忘記韓國瑜,居然隔海開直播來提醒。26日晚,韓國瑜再次回應蔡英文說,他不想講太重的話,「怎麼蔡英文現在這麼愛中華民國?」他斥責民進黨「用政治議題、意識形態衝突,來掩蓋他的努力」。
「小英窮到只能消費韓國瑜」,臺北市議員羅智強26日在中時電子報撰文稱, 蔡英文出訪不忘韓國瑜,怪東怪西,卻沒有想到問題就在自己身上。馬英九執政8年,兩岸關係和緩,蔡英文執政後打破這種均衡,原因不在對岸而在蔡沒有維持自己的競選承諾。韓國瑜在外拼訂單,民進黨卻在家說風涼話,「有這種執政黨,臺灣還需要敵人嗎?」
「2020年讓敗家女下臺」
臺灣知名政論家趙少康26日分析說,民進黨企圖把選戰主軸營造為「臺灣主權VS經濟發展」,韓國瑜主張經濟發展,民進黨則主打「臺灣主權」牌,當然從現在開始就要不斷地抨擊韓國瑜。
可能是把「臺灣主權」定為了選戰主軸,民進黨開始顯示出要把未來藍營與大陸的聯繫儘量斬斷的跡象。臺灣「行政院」25日開會,決定要朝著「未來兩岸若籤署政治協議,須經國會雙重審查,並且經全國性公投通過後才能上路」的這個方向進行修法。
這個修法方向如果實現,意味著兩岸之間未來想要談任何政治協議,都須經2/3「立委」出席,並由2/3「立委」同意後,才能啟動政治協議談判,談判達成協議草案後,則須由3/4「立委」出席,3/4「立委」同意,才算定案。定案還不算完,還要再經過「全民公投」,有效投票必須超過有投票權人數的一半,才能正式籤署。這樣一來,基本上兩岸間想要達成任何政治協議幾乎都沒可能了。
儘管綠營拼命抹黑韓國瑜,輿論還是站在韓這邊。中時電子報26日晚發表快評稱,綠營圍攻韓國瑜,是把韓當成了2020年「總統」選舉的假想敵。去年底「九合一」選舉,韓國瑜正是因為拼經濟政見讓高雄市翻盤,而民進黨迄今仍在「統獨」意識形態中打轉。比起賴清德喊「臺獨」把臺灣推向懸崖,韓從上臺就開始拼經濟,抓住選民的胃口,選民能不挺嗎?
香港中評社26日評論說,韓國瑜正在拆除民進黨為兩岸人為設置的圍牆。韓國瑜已勇敢踏出第一步。此訪行程過半,打破不少所謂禁忌,創下很多紀錄,蔡當局或許已隱約感受到韓國瑜帶來的如雷般震撼,並為之恐懼。
綠營「隔海追殺」韓國瑜也在島內網民中引發熱議。「陸委會是在誅殺政治異己,已經淪落為綠朝的錦衣衛!」「一個高雄市長可以把整個臺灣賣掉?那要總統幹嘛?」「出去撒錢的應該罰5000萬!」「這就是『凱子』與傻子的差別、一個富家女與窮小子的格局。一個不知人間疾苦、一個為苦民所苦的分別,所以2020年讓敗家女下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