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發表於 2009-06-24 23:02:55
什麼是逆變
逆變(invertion)——把直流電轉變成交流電,整流的逆過程。如電力機車下坡行駛,機車的位能轉變為電能,反送到交流電網中去。
逆變電路——把直流電逆變成交流電的電路
有源逆變電路——交流側和電網連結。如直流可逆調速系統、交流繞線轉子異步電動機串級調速以及高壓直流輸電等。對於可控整流電路,滿足一定條件就可工作於有源逆變,其電路形式未變,只是電路工作條件轉變。既工作在整流狀態又工作在逆變狀態,稱為變流電路。
無源逆變——變流電路的交流側不與電網聯接,而直接接到負載。
圖2-33 直流發電機—電動機之間電能的流轉
a) 兩電動勢同極性EG >EM b)兩電動勢同極性EM >EG c)兩電動勢反極性,形成短路
圖2-34 單相全波電路的整流和逆變
a、直流發電機—電動機系統電能的流轉
圖2-33a M電動,EG>EM,電流Id從G流向M,M吸收電功率;圖2-33b 回饋制動狀態,M作發電運轉,此時,EM>EG,電流反向,從M流向G,故M輸出電功率,G則吸收電功率,M軸上輸入的機械能轉變為電能反送給G;圖2-33c 兩電動勢順向串聯,向電阻R 供電,G和M均輸出功率,由於R 一般都很小,實際上形成短路,在工作中必須嚴防這類事故發生。
b、逆變產生的條件
用單相全波電路代替上述發電機,如圖2-34a,M電動運行,全波電路工作在整流狀態,a 在0~ /2間,Ud為正值,並且Ud >EM,才能輸出Id,交流電網輸出電功率,電動機則輸入電功率。圖2-34b表示在回饋制動時,由於晶閘管的單向導電性,Id方向不變,欲改變電能的輸送方向,只能改變EM極性。為了防止兩電動勢順向串聯,Ud極性也必須反過來,即Ud應為負值,且|EM| > |Ud |,才能把電能從直流側送到交流側,實現逆變。
電能的流向與整流時相反,M輸出電功率,電網吸收電功率。Ud可通過改變a 來進行調節,逆變狀態時Ud為負值,逆變時a在π /2~π 間。由此而可知產生逆變的條件是:
有直流電動勢,其極性和晶閘管導通方向一致,其值大於變流器直流側平均電壓;
晶閘管的控制角a >π/2,使Ud為負值。
半控橋或有續流二極體的電路,因其整流電壓ud不能出現負值,也不允許直流側出現負極性的電動勢,故不能實現有源逆變。欲實現有源逆變,只能採用全控電路。
圖2-35 三相橋式整流電路工作於有源逆變狀態時的電壓
更詳細:整流電路課件教程
(2)三相橋整流電路的有源逆變工作狀態
逆變和整流的區別:控制角α不同
0<α<π/2時,電路工作在整流狀態
π/2< a < π時,電路工作在逆變狀態
可沿用整流的辦法來處理逆變時有關波形與參數計算等各項問題,把a >π /2時的控制角用β表示, β稱為逆變角,而逆變角β和控制角a的計量方向相反,其大小自β =0的起始點向左方計量。三相橋式電路工作於有源逆變狀態時的波形如圖2-35所示。
有源逆變狀態時各電量的計算:
Ud= -2.34U2cosα =-1.35U2Lcosα (2-39)
每個晶閘管導通2π /3,故流過晶閘管的電流有效值為(忽略直流電流id的脈動)
IT =0.577Id (2-40)
從交流電源送到直流側負載的有功功率為
Pd=R Id2+EMId (2-41)
逆變工作時,由於EM為負值,故Pd一般為負值,表示功率由直流電源輸送到交流電源。
在三相橋式電路中,變壓器二次側線電流的有效值為
I2= IT=0.816 Id (2-42)
(3)逆變失敗與最小逆變角的限制
逆變失敗(逆變顛覆)是指逆變時,一旦換相失敗,外接直流電源就會通過晶閘管電路短路,或使變流器的輸出平均電壓和直流電動勢變成順向串聯,形成很大短路電流。
a、逆變失敗的原因
觸發電路工作不可靠,不能適時、準確地給各晶閘管分配脈衝,如脈衝丟失、脈衝延時等,致使晶閘管不能正常換相;
晶閘管發生故障,該斷時不斷,或該通時不通;
交流電源缺相或突然消失;
換相的裕量角不足,引起換相失敗。
b、換相重疊角的影響
當β >γ 時,換相結束時,晶閘管能承受反壓而關斷。如果β<γ 時(從圖2-36右下角的波形中可清楚地看到),該通的晶閘管(VT2)會關斷,而應關斷的晶閘管(VT1)不能關斷,最終導致逆變失敗。
c、確定最小逆變角βmin的依據
逆變時允許採用的最小逆變角β應等於
βmin=δ+γ+q′ (2-43)
δ—— 晶閘管的關斷時間tq折合的電角度,tq大的可達200~300ms,折算到電角度約4°~5°
γ ——換相重疊角,隨直流平均電流和換相電抗的增加而增大。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